论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新闻理想及其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_第1页
论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新闻理想及其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_第2页
论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新闻理想及其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新闻理想及其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五四时期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新闻事业在此时期内形成了一个高峰,其中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一批新闻刊物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国革命的发展。本世纪以来,对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研究有不少,如:胡明的的创办与陈独秀的早期文章、袁树平等的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何玲华的“反传统”的历史语境等, 对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青年与新文学的关系等问题, 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本文试图采用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以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为代表的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新闻理想及其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一、“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发展概况中国新闻史的滥觞可追溯至商夏初建,但真正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闻事业的开端恐怕还要从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之争伊始,新闻理想是新闻人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务实求真的新闻理念,有专业主义,有客观性原则,更有对真理的追索。五四运动前期,新青年、每周评论声名鹊起,地方的报刊有北京瞿秋白主办的新社会、天津周恩来主办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湖南的湘江评论;后期又有党的机关理论刊物共产党,工人报刊劳动节(上海)、劳动者(北京)、劳动音(广东)。二、“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新闻理想1915年夏,在袁世凯卖国复辟的危难时局中,陈独秀独自回国即着手创办刊物,作为“救国新民”的舆论基地。1918年与李大钊合办每日评论。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他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报刊编辑和政论家。1920年,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核心人物,陈独秀亲自领导了新青年的改组,劳动界周刊、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和编撰工作。当时的中国,真正可说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国内,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国家政权,辛亥革命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国成了个空招牌,政治上封建军阀专政,袁世凯亦加紧策划复辟帝制。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袁世凯操纵报刊舆论,极力提倡封建道德和尊孔读经,鼓吹复古思想,宣传鬼神迷信。在国际上,除继续受欧美帝国主义侵略外,此时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令人震惊的“二十一条”。在当时,中国不但出于帝国主义和封建数以的压迫下,而且还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好新闻不仅仅为受众提供看点,更为其提供观点。新闻媒介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受众,让其认同接受自己提出的观点。五四时期的几大刊物上的主要撰稿人都是近代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或政治家,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毛泽东等,既有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有名垂青史的知识分子。新青年杂志创刊号和社告中说,它的宗旨是“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新青年在创刊第一年,肩负起了梁启超十年前未能完成的巨大的思想启蒙任务,而新青年早期读者看到的是“大量的,集中的舆论,而具有不同个人风格和趣味的混杂。迅速成为中国意识变化的载体。” 1毛泽东在斯诺的西行漫记中说道:“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了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学生悍代英曾致信新青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看了新青年渐渐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我们对于做新青年的诸先生,实在是表不尽的感谢了。我们既然得有了这个觉悟,就发了个大愿,要做那”自觉觉人的事业,于是就办了个新声。”湘江评论虽然只出了四期和一期临时增刊,但对湖南的革命运动起了实际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在全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毛泽东写的创刊宣言中,明确提出湘江评论的见解就是“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统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真理。”三、“五四”时期新闻理想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把报纸视作“社会公器”是五四新闻理念的突出特征。任白涛认为现代新闻事业的特质可用“公共的”、“人类的”、“教育的”、“艺术的”四点加以概括。他强调“新闻事业特质之第一应述者,则社会之公共机关是已。彼营利的或名誉的事业,只计及少数人之利害荣辱为标准,主张则透明无色,态度则公平不偏,是为经营新闻业者当守之要则,报纸之权威信用,皆视尊重此要则之程度为差等。”2当代的新闻人虽然不再面临五四时期纵横捭阖的时代背景与外交风云,却同样有着我们的时代使命。当今的世界虽然全局上是和平的,但仍有局部地区的战争在不断发生,从伊拉克战争到近来的叙利亚战争。同样,国内的发展呈现一片生机盎然之时,新闻媒介也应时刻以国家利益为先,以民族利益为重。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敏感性话题严格把关,不要做有害于国家民族利益的新闻,新闻工作者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政治敏感性,把握时代脉搏,提倡主旋律,使“走转改”等系列报道并不只是空谈,更要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做好国内新闻,也要在国际舞台上争夺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利用好新媒体打造中国新的国际形象,脚踏实地,实干兴邦。媒体掌握话语权,从而,也就担负起了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如何掌握?使之遵循理性而正确的原则,应为媒体所重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媒介自律,不滥用公众授予的权力,明确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杜绝商业利益至上的观点。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下,秉承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传统,做党和政府的喉舌,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大众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应铭记于心的一条基本准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体现在做好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把好关,还要积极运用好自己舆论监督引导的功能,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弱势群体,为弱者发声,为弱者代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既是坚持走转改的具体要求,也是传统媒体转型与网络媒体定位的不二法门: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最后的防线已撤到评论性文章与深度报道,坚持导向的正确性,积极引导受众对社会上发生的种种现象进行观察与思考,打造媒体“社会公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