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9744-1997 载重汽车轮胎》标准相比于之前的《GB 516-1989》和《GB 9744-1988》版本,引入了多项重要更新与改进,旨在提升载重汽车轮胎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以适应车辆技术进步和道路运输安全的需求。具体变更内容包括:

  1. 技术要求的细化与提高:新标准对轮胎的强度、耐久性、高速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确保轮胎在承载重物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增加了对轮胎耐久性测试的规范,以及对高速运行状态下轮胎稳定性的要求。

  2. 试验方法的标准化与完善:《GB 9744-1997》详细规定了轮胎各项性能测试的具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负荷能力测试、耐久性试验、高速性能评估等,这些方法相比旧标准更加科学、系统,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尺寸规格的调整与新增:鉴于车辆类型和使用条件的变化,新标准对轮胎的尺寸规格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可能纳入了新的规格类型,以满足市场上不同车型的需求。

  4. 材料与结构要求的更新:考虑到轮胎制造材料和技术的进步,标准对轮胎的原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如带束层、胎面花纹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或推荐,旨在提升轮胎的整体性能和环保属性。

  5. 标签与标识要求:为增强消费者信息透明度,新标准可能对轮胎的标签内容进行了规定,要求明确标注轮胎的规格、负荷指数、速度等级等关键信息,便于用户正确选择和使用。

  6. 质量控制与检验规则的强化:明确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及成品的检验程序,确保每一批轮胎产品均符合规定的安全和性能标准,提升了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9744-2007
  • 1997-09-10 颁布
  • 1998-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9744—1997载重汽车轮胎.pdf_第1页
GB9744—1997载重汽车轮胎.pdf_第2页
GB9744—1997载重汽车轮胎.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9744—1997载重汽车轮胎.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B 97441997前 言 本标准在等效采用美国轮胎轮辋协会(TRA)年鉴1994的基础上,对GB 51689和GB 974488进行了修订,其中部分轮胎的规格尺寸还参照了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ETRTO)年鉴1994和日本机动车辆轮胎制造者协会(JATMA)年鉴1994。 等效采用和参照上述国外先进标准,是为了使我国轮胎标准内容尽快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以满足国际经济贸易和科技交流的需要。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在技术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化,即将原载重汽车斜交轮胎和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两个产品标准合并为一个,增加了各类轻型载重、中型载重和重型载重汽车的子午线轮胎规格、调整和提高了轮胎最高行驶速度指标,取消了轮胎行驶里程保证条款,较大地淘汰了落后保留的规格轮胎,在积极与国际先进标准通用互换的同时,还保留了原标准中实践证明适合我国国情而又不影响与国际接轨通用的那些内容。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替代GB 51689、GB 974488。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委托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第二橡胶厂、东风轮胎集团公司、化学工业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学圣、刘同样、刘仕芳、王克先、卑既宝、王金兰。 本标准于1965年1月首次发布(其中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部分于1988年5月首次发布),于1974年10月第一次修订,于1982年3月第二次修订,于1989年3月第三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97441997 载重汽车轮胎 代替 GB 51689 Truck tyres GB 974488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轮胎规格、基本参数、主要尺寸、使用条件特征、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载货汽车、客车及其挂车斜交和子午线结构充气轮胎(包括外胎和垫带)。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21一93 轮胎外缘尺寸测定方法 GBT 2977一1997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 GBT 4501一84 载重汽车轮胎耐久性试验方法 转鼓法 GBT 6327一1996 载重汽车轮胎强度试验方法 GBT 7035一93 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 转鼓法 HGT 2177一1998 轮胎外观质量 HGT 2443一93 轮胎静负荷性能测定方法3 要求31 轮胎规格、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应符合表1、表3、表5、表7、表9、表11、表13、表15、表17。32 轮胎气压与负荷对应关系应符合表2、表4、表6、表8、表10、表12、表14、表16、表18。33 轮胎使用速度与负荷对应关系符合表19规定。34 保留生产的轮胎规格、基本参数、主要尺寸和气压与负荷应符合表20的规定。35 轮胎速度级别代号与速度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21的规定。36 安全性能361 轮胎强度: 载货汽车轮胎的强度试验破坏能应不低于表22的要求。362 轮胎耐久性能: 轮胎经耐久性试验后,轮胎气压不应低于规定的初始气压;外观检查不应有(胎面、胎侧、帘布层、气密层、带束层、胎圈)脱层、帘布层裂缝、帘线剥离、帘线断裂、崩花、接头裂开、龟裂以及胎体异常变形等缺陷。363 轮胎高速性能: 轻型(包括微型)载重汽车轮胎经高速试验后;轮胎气压不应低于规定的初始气压;外观检查不应有(胎面、胎侧、帘布层、气密层、带束层、胎圈)脱层、帘布层裂缝、帘线剥离、帘线断裂、崩花、接头裂开、龟裂等缺陷。364 胎面磨耗标志: 每条轮胎沿周向等距离地设置不少于4个(能正常观察到的)花纹沟剩余深度的标志,中型载重、重型载重轮胎为20mm,微型、轻型载重轮胎为16mm。 轮胎两侧肩部处必须模刻出指明胎面磨耗标志位置的标记。37 外观质量: 各种外胎不允许有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的外观缺陷,如各部件间脱层、海绵状、钢丝圈严重上抽和断裂、多根帘线断裂、胎里帘线起褶楞和胎冠出胶边带帘线等。垫带外形不允许有残缺和带身裂开。 外胎和垫带的其他外观质量要求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4 试验方法41 轮胎充气后的外直径、断面宽度和静负荷性能,按GBT 521和HGT 2443进行测定。42 垫带的厚度按GBT 512进行测定。43 轮胎强度按GBT 6327进行试验。44 轮胎耐久性按GBT 4501进行试验。45 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高速性能按GBT 7035进行试验。5 检验规则51 轮胎应由制造厂的技术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进行检验。52 轮胎应逐条检查外观质量。53 每一规格层级的外胎、垫带对每周产量超过10 000条者以每两周产量为一批,对每周产量不超过10 000条者以每20 000条为一批(超过20 000条则为另一批)。每批垫带抽取一条,按本标准检查主要尺寸;每批中、重型载重汽车轮胎外胎抽取一条,用于检查主要尺寸和耐久性试验;每批微、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外胎抽取两条,第一条用于检查主要尺寸和耐久性试验,第二条用于高速性能试验。如从生产日期起六个月内产量不足20000条,也应按上述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抽胎数量进行检查。54 凡出厂的轮胎其主要尺寸、强度、耐久、高速性能的测试结果必须为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合格品。55 轮胎强度可在轮胎结构设计、施工设计、骨架材料和重大工艺改变或转产时作型式检验,不合格不得投产。6 标志和包装61 标志611 每条外胎胎侧上必须有a)g)项的标志;每条垫带上必须有a)b)和g)项的标志。 a)规格; b)商标、厂名(或地名) c)层级; d)生产编号、轮胎骨架材料代号、结构、速度级别代号及无内胎轮胎的代号; e)轮胎行驶方向标志(外胎胎面花纹有行驶方向的); f)标准轮辋; g)检查标记。612 外胎上a)f)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