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说课稿(2)_第1页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2)_第2页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2)_第3页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一、 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以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确保教师的首席地位。 二、 说教材处理 (一)教学内容 讲读课文再见了亲人,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内容,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二)教材简析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两个部分,全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情景,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 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话别总是双方交谈的,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是怎样想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但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在志愿军向朝鲜人民追述种种往事时,朝鲜人民一定也回忆起志愿军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讲述着志愿军对朝鲜人民那比山还高比还深的情谊,课文中没有作具体叙述。 (三)教学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能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 3、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4、结合句子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含义,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四)教学难重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 三、说设计思路 上勾下连,整体感知。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从文章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文道统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每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都反映了作者要讲的道理,通过情与理起到育人作用。文章的情与理是交融的,再见了,亲人第二部分的“情”是建立在第一部分“理”之上的,找准文章情与理的切合点是学好这篇文章的关键。 学习第一部分前,我根据“亲”字的来历,引入课题,提出:谁对谁说是亲人呢?学生都能回答出来,继而我接着提出他们是亲人吗?为什么把“志愿军”当做亲人?(因为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相机板书。我提出了三个归结性的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写哪三个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付出了哪些血的代价?你能说说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吗?第一部分三个题目的分析、归纳,抓住文中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典型场面、典型事例,想象朝鲜人民为志愿军舍生忘死的动人情景,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体会其内心的思想感情。抓住重点统挈全篇,帮助学生辨清文脉,从文章的内在联系上去理解和把握内容、把握中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披文以入情”突出朝鲜人民和志愿军的深情厚谊,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使“知”和“情”在联系中不断加深,不断升华。 四、 教法学法 (一) 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根据本课特征,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l、启发诱导法 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志愿军满怀深情地追述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赞颂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实际上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中朝人民的友谊正是用鲜血凝成的。所以教学时,我注意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理解这一点,这样既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又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比较扎实的训练。 2、迁移法 同为志愿军跟大娘、小金花、大嫂话别时,几段写法上相同,因此,我认真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后,让他们用学到的相同方法学习2、3自然段。 3、以读代讲法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中朝人民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的,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重点的词,句子。通过多读课文,加深理解,受到感染和教育。这也是适应大纲中讲的: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最重要的一种训练。 (二)、说学法 俗话说:“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多么重要,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迁移法 在学习1-3自然段时,可以用迁移法。 2读悟法 “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难理解的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提示训练点。 1、学生读书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中朝友谊 鲜血凝成) 2、快读全文思考:作者围绕这个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3、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这几个材料来写? (板书:围绕 选择典型材料) (二)、研读课文,体会训练点。 1、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第一段,体会学习方法。 指读课文,思考 听要求:A、用简洁的话,说这段写了几件事? B、认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几件事来写? C、边听边划,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标出来。 学生听读后讨论,教师启发生回答问题。 (板书:洗衣没和眼 送打糕昏倒 救伤员失孙)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认识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结合句子让学生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意思,练习用“雪中送炭”造句。 置疑问难。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练读-个别读文) 2、结合学第一段的思考题,遵循学习第一段的思路,分组自学第二、第三段。 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出小金花和大嫂与志愿军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抓住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师在前三段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激情语言,放录音,投影,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齐读第四五六段通过感情朗诵,把文章感情推向高潮,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4、针对全文进行置疑问难。 (三)、概括学习过程,深悟训练点。 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认识这一写作方法的好处。(板书:突出中心) (四)、课外延伸,感情升华,播放汶川地震中解放军与受灾群众分别得场面,再现了再见了亲人的动人场面。 六、说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大娘:洗衣没合眼 送打糕昏倒 救伤员失孙 小金花:救老王失母 大嫂:挖野菜致残 七、说课外延伸 让学生自读自悟、互评互议,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仿照课文练说,提高语文能力,写一篇再见了,亲人学后感。 七、 教后反思 在进行本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时间研究之前,我校已经在不断地进行着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在这一课题的引领下,我们也进行了几次整合课的实践。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阅读课都适合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在确定实验内容时,要选择适合整合的文章,才能使我们的实践研究有成效。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才适合进行整合呢?通过与同事们的研究讨论,我自己在心里有了一个自认为合理的标准写景以及说明性的文章更加适合整合。可是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又认识到,如果只把信息技术手段在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应用,那么信息技术手段的众多优势在语文学科中岂不是无用武之地?我认为,拥有众多优势的信息技术手段应该在语文学科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此,在本次教学研究中,我选择了一篇以抒情为主的文章来进行尝试。 教学实践表明,我的设想是正确的。 在本节课上,我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和它的多媒体化的特点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供了足够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的展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朝鲜人民之所以为志愿军战士不惜牺牲生命的原因这一教学难点,为他们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提供了有利的情感线索。此外,离别时刻的画面,深沉压抑的音乐背景等媒体的运用,很好地为学生们创设了离别的模拟情境,对于烘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氛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达到普通教学手段所不能实现的教学效果。 这次教学尝试,改变了我保守的教学观念,那就是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有着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