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7980.106-2004 是一项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标准,其全称为《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第106部分: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这项标准主要规定了在评估和测试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时应遵循的方法和要求,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一致性和可比性。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各类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的设计、实施与数据处理。玉米丝黑穗病是由特定真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2. 试验设计:标准要求试验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明确试验区的环境条件、土壤类型、前茬作物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基本信息需保持一致或在各处理间均衡分布,以减少外部因素的干扰。

  3. 试验作物与病原:规定了试验用玉米种子的选择标准,要求种子健康无病,并明确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接种方法,以确保试验中病害发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 施药方法与剂量:详细说明了杀菌剂的施用时间、方法(如拌种、喷雾等)及推荐的试验剂量范围,确保不同处理间的比较具有实际意义。

  5. 评价指标与方法:定义了评价杀菌剂防治效果的关键指标,如发病率、病情指数、相对防效等,并提供了详细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要求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病害调查,并记录数据。

  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指导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方差分析、Duncan’s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的应用,以判断处理间差异的显著性。

  7. 安全与环保要求:强调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农药使用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规定,确保人员安全和生态环境不受损害。

  8. 报告编写:规定了试验报告应包含的内容,如试验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及建议等,要求报告内容全面、客观、准确。

综上,该标准为农药研发者、农业科研机构及相关部门提供了统一的试验准则,旨在通过标准化的试验流程和评价体系,科学评估杀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能,促进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的开发与应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3-03 颁布
  • 2004-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7980.106-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06部分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pdf_第1页
GB-T17980.106-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06部分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pdf_第2页
GB-T17980.106-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06部分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7980.106-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06部分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多 5 . 1 0 0一一B ”瀚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7 9 8 0 . 1 0 6 -2 0 0 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 第 1 0 6 部分: 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P e s t i c i d e -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f i e l d e f f i c a c y t r i a l s ( 皿 ) 一 P a r t 1 0 6 : F u n g i c i d e s a g a i n s t h e a d s mu t o f c o r n2 0 0 4 - 0 3 - 0 3 发布2 0 0 4 - 0 8 - 0 1 实施 李 督 履 弩臀 案 嗜 臀 篷 瞥 臀 暴 发 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1 7 9 8 0 . 1 0 6 -2 0 0 4 N UJ青 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 而标签是安全、 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 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 并与国际准则接轨, 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 , 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参考了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 E P P O )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联合国粮农组织( F A O ) 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 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玉米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 生产上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为确定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 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 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 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 特制定G B / T 1 7 9 8 。 的本部分。 本部分是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 系列标准之一, 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刘乃炽、 刘洪涛、 吴新平、 瞿唯钢、 苑凤瑞、 崔守祥、 张小风。 本部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解释。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 T 1 7 9 8 0 . 1 0 6 -2 0 0 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 第 1 0 6 部分: 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S p h u c e l o t h e c a r e i l i a n a ) 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 。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部分执行。2 试验条件2 . 1 试验对象、 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丝黑穗病。 试验作物为玉米, 选用感病品种, 记录品种名称 。2 . 2 环境条件 田间试验应选择在常发病的重茬地块进行, 因玉米丝黑穗病田间自然分布不均匀, 最好在人工接菌条件下进行, 人工接菌方法: 用细土与玉米丝黑穗病抱子粉按重量 1 0 0 0, 1 , 配制成。 . 1 菌土, 播种时穴播, 在播种后每穴施0 . 1 菌土1 0 0 g 覆盖种子再覆田土。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 品种、 土壤类型、 施肥等) 应一致, 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 G A P ) .3 试验设计和安排3 . 1 药剂3 . 1 . 1 试验药剂 注明药剂商品名或代号、 通用名、 中文名、 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应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 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订的试验协议) 规定的用药剂量。3 . 1 . 2 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应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 中证明有较好药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接近于试验药剂。用药剂量为当地常用剂量 , 特殊情况可视试验 目的而定。3 . 2 小区安排3 . 2 . 1 小区排列 试验药剂 、 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排列 , 特殊情况应加以说明。3 . 2 . 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 面积. 3 0 m 2 -6 0 m . 重复次数 : 4 次重复 。3 . 3 施药方式3 . 3 . 1 使用方式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 通常进行种子处理, 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 如处理的种子量大可用商品化的种子处理机, 处理的种子量小, 可采用合适的玻璃器皿或塑料袋, 应使种子均匀沾上药剂 。3 . 3 . 2 使用器械 记录所用器械名称、 类型等。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7 9 8 0 . 1 0 6 -2 0 0 43 . 3 . 3 使用剂f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的剂量使用, 通常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x / 1 0 0 k g种子, 用于浸种时应注明药液浓度( m g / L ) , 同时记录用药倍数及浸种时间。3 . 3 . 4 防治其他病虫害药剂的资料要求 如果要使用其他药剂, 应选择对试验药剂及试验对象无影响的药剂, 并对所有小区进行均一处理,而且与试验药剂、 对照药剂分开使用, 使这些药剂的干扰因素保持在最小程度, 记录这类药剂施用的准确数据。4 调查 、 记录和测方法4 . 1 气象和土坡资料4 . 1 . 1 气象资料 应从试验地或最近的气象站获得降雨( 降雨类型和日降雨量, 以m m表示) 和温度旧 平均温度、 最高和最低温度, 以表示) 的资料, 特殊情况下需附加资料。 整个试验期间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 例如严重和长期的干早、 阴雨、 暴雨等应记录, 尤其是播种至幼苗 5 叶6 叶期气候条件。4 . 1 . 2 土坡资料 记录土壤类型, p H值、 有机质含量、 水分( 如干、 湿、 涝等) 、 土壤覆盖物( 如作物前茬、 塑料薄膜覆盖、 杂草) 等资料。4 . 2 调查方法、 时间和次数4 . 2 . 1 调查方法 每小区除边行外全部调查, 记录总株数、 病株数, 计算病株率。记录出苗时间和出苗率。4 . 2 . 2 调查时间和次数 按协议要求进行, 通常调查一次。调查时间在果穗出齐后症状明显时进行。4 . 2 . 3 药效计算方法 , 。 、病株数、 , , 。 “ ,1 、 病株率( ) ,m 璧 u尝Z : X 1 0 0“ “ “ “ “ ” ” “ “ 一 (1 ) , 。 , 、 一 调 查 总 株 数“ 一 ,“, 。 、空白对照区病株率一处理区病株率、 。 , 。、 防治效果( ) zr a A j n 望-*vy n 幕履毙 amv r = r X 1 0 0 ( 2) ,“ 一,N - , 一空 白 对 照 区 病 株 率,、 一 一 4 . 3 对作物的影晌 观察作物是否有药害产生。如有药害要记录药害程度和类型, 以及由于药害而造成的缺苗, 此外,也应记录对作物的其他有益影响( 如促进早熟、 刺激生长等) 。 用下列方法记录药害 : a ) 如果药害能被测量或计算, 要用绝对值表示, 例如株高、 出苗率。 b ) 其他情况下 , 受害的频率和强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 : 1 ) 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每小区的药害情况, 以一, , , 十, 十十十表示并 注明。 药害分级方法: 一: 无药害; 十: 轻度药害, 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 明显药害, 可复原, 不会造成减产; : 高度药害, 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对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的损失; : 药害严重, 生长受阻, 产童、 质量损失严重。 2 ) 每一试验小区与空白对照相比, 评价其药害的百分率。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1 7 9 8 0 . 1 0 6 - 2 0 0 4 同时, 要准确地描述作物的药害症状( 矮化、 褪绿、 畸形) , 并提供实物照片、 录像等。4 . 4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4 . 4 . 1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对其他病虫害任何一种影响都应记录, 包括有益和无益的影响。4 . 4 . 2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要记录药剂对试验区内野生生物和有益昆虫的影响。4 . 5 产品的产,和质盆 记录每小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