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7980.56-200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第56部分:杀虫剂防治茶树叶蝉》这一标准详细规定了评估杀虫剂在防治茶树叶蝉方面的田间效果所应遵循的试验方法、评价指标及操作规程。由于没有直接提供对比的另一个具体标准名称,我将基于此类标准通常包含的内容和可能的更新趋势,概述该标准相对于以往或同类标准可能包含的一些变更要点:

  1. 试验设计的完善:新标准可能对试验设计的随机化、重复次数以及对照组设置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评价指标的细化:针对茶树叶蝉的防治效果,标准可能新增或修订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如叶蝉死亡率、虫口减退率及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使得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全面。

  3. 安全性考量的加强:随着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升,新标准可能加入了更多关于农药对非目标生物(如天敌、有益昆虫)、土壤微生物及水质影响的评估内容,确保农药使用的可持续性。

  4. 采样与数据分析方法的更新:为了适应科技进步,标准可能引入了新的采样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如使用更精确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分析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5. 残留限量的规定:考虑到消费者健康安全,新标准可能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调整了农药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及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6. 环保要求的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标准可能对农药的环境行为,如降解速度、生态毒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

  7. 操作规程的标准化:为提高全国范围内试验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新标准可能对手段、设备的标准化使用给出了更明确的操作指南,包括施药方式、剂量控制、观察记录等方面。

以上几点是基于标准更新通常涉及的方面所做的假设性解读,并非直接比较两个具体标准的差异。实际的具体变更内容需查阅该标准的详细文本及修订说明。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3-03 颁布
  • 2004-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7980.56-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56部分杀虫剂防治茶树叶蝉.pdf_第1页
GB-T17980.56-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56部分杀虫剂防治茶树叶蝉.pdf_第2页
GB-T17980.56-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56部分杀虫剂防治茶树叶蝉.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7980.56-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56部分杀虫剂防治茶树叶蝉.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6 5 . 1 0 0B 1 7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 / T 1 7 9 8 0 . 5 6 -2 0 0 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第5 6部分: 杀虫剂防治茶树叶蝉 P e s t i c i d e -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f i e l d e f f i c a c y t r i a l s ( U ) 一P a r t 5 6 : I n s e c t i c i d e s a g a i n s t t e a l e s s e r l e a f h o p p e r2 0 0 4 - 0 3 - 0 3 发布2 0 0 4 - 0 8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7 9 8 0 . 5 6 -2 0 0 4目 U吕 田间药效试验是我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 内容之一 , 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 , 而标签是安全、 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为了规范农药 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 , 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 , 并与国际准则接轨, 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 , 特制定我 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参考了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 E P P O )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联合 国粮农组织( F A O ) 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 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 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中为害茶树芽叶的重要害虫之一, 生产上经常需要使用杀虫剂进行 防治。为了确定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最佳田间使用剂量 , 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 为杀虫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 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 特制定G B / T 1 7 9 8 0 的本部分。 本部分是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 系列标准之一 , 但本身是独立的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王晓军、 陈雪芬 、 陈景芬、 刘贤进 、 吴志凤、 李 明。 本部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解释。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7 9 8 0 . 5 6 -2 0 0 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第5 6部分: 杀虫剂防治茶树叶蝉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杀虫剂防治茶树叶蝉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杀虫剂防治茶小绿叶蝉( E m p o a s c a f l a v e s c e n s ) 和假眼小绿叶蝉( E m p o a s c a v i t i s ) 的登记用 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2 试 验条件2 . 1 试验对象和作物、 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茶小绿叶蝉和假眼小绿叶蝉 。 试验作物可选用任何品种的茶树。记录品种名称 。2 . 2 环境条件 田间试验最好选择在芽梢生长茂密的幼龄茶园或台刘、 重修剪等成龄茶园中进行。所有试验区的栽培条件( 如土壤类型 、 肥料、 耕作 、 采摘) 应均匀一致, 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 G A P ) .3 试验设计和安排3 . 1 药 剂3 . 1 . 1 试验药剂 注明药剂的商品名或代号 、 通用名、 中文名或代号、 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3 . 1 . 2 对照药荆 对照药剂应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 中证明有较好药效 的产品。一般情况下 , 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与试验药剂相近 , 并使用当地常用剂量, 特殊情况可视试验 目的而定。3 . 2 小区安排3 . 2 . 1 小区排列 试验药剂、 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特殊情况应加以说明。3 . 2 . 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 : 1 5 m -3 0 m ( 最少 1 0 m长一行茶树) 。 重复次数 : 最少 4 次重复。3 . 3 施药方法3 . 3 . 1 使用方法 按照标签上 已注明的方法或按协议要求进行。施药应与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相适应 。3 . 3 . 2 使用器械 选用常用的器械, 且保证药量准确、 分布均匀。用药量如有 1 0 写以上的偏差应予记录。 给出使用器械类型和操作条件( 如操作压力、 喷孔口径等) 的全部资料。3 . 3 . 3 施药时间和次数 旅药时间和次数通常在标竿 卜 已注明, 或按协议要求进行。通常在夏秋茶期 , 若虫数量达到防治指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7 9 8 0 . 5 6 -2 0 0 4标( 如百叶1 0 头以上) , 且虫量不断增加时施药。记录施药次数和施药日 期。3 . 3 . 4 使用剂f和容It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的剂量施用 。通常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 g / h m 2 ( 克 公顷) 。用于喷雾时, 同时要记录用药倍数和每公顷的药液用量 L / h m 2 ( 升 公顷) 。3 . 3 . 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农药资料要求 如使用其他药剂 , 应选择对试验药剂和试验对象无影响的药剂 , 并对所有 的小区进行均一处理, 而且与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开使用, 使这些药剂的干扰控制在最小程度。记录施用这类药剂的准确数据 。4 调查 、 记 录和测皿 方法4 . 1 气象和土壤资料4 . 1 . 1气象资料 记录试验期间的降雨次数、 降雨量( 类型和 日降雨量 , 以 m m 表示) 和温度 ( 日平均温度 、 最高和最低温度, 以表示) 。数据应来 自 最近的气象站或最好在试验地记录。 整个试验期间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子, 如严重或长期干旱、 暴雨等也应记录。4 . 1 . 2 土壤资料 记录土壤类型、 土壤肥力、 土壤含水量 、 杂草覆盖情况等资料。4 . 2调查的方法、 时间和次数4 . 2 . 1 调查方法 晴天晨露未干时、 阴天全天都可进行调查。每小区随机调查 1 0 0 张嫩叶( 一般取芽下第2张嫩叶)或抽查 3 0 个芽梢( 一芽 3 , 4 叶) 上的若虫数。4 . 2 . 2 调查时间和次数 处理前调查虫口基数 , 处理后 1 , 3 , 7 d 分别进行调查。特殊药剂按需要进行 。4 . 2 . 3 药效计算方法 药效按式( 1 ) 、 式( 2 ) 或式( 3 ) 计算:虫 口减退率( ) 一施药 前虫数 一 施药后 虫数施药前虫数X 1 0 0 (1)防治效果( ) 处理区虫口减退率 一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 0 0 一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X 1 0 0 , (2)或防治效果( ) 空 白对照区药前虫数 X处理区药后虫数 、 、, 、且一不二)三 二 下 正t1 7 4 王于 万 h C. . l , +Y 1 . 二万,面 二蕊于万刃 落石苏万石口 丽工 1 入1vv二” is 夕 五 三曰 hli u 只Li 冬 勺) 口 月 一9 又 入 夕 工工 全 二 筹 勺IJ U止 鼓 sl 又4 . 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观察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 。记录药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此外 , 还要记录对作物有益的影响( 如加速成熟 、 增加活力等) 。 用以下方式记录药害: a ) 如果药害能计数或测量, 要用绝对数值表示 , 如株高。 b ) 在其他情况下, 可按下列两种方法估计药害的程度和频率 : 1 ) 按照药害分级方法, 记录每小区药害情况 , 以一、 十、 、 十十、 十表示。 药害分级方法 : 一: 无药害;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7 9 8 0 . 5 6 -2 0 0 44 . 44 . 4 .4 . 4 . : 轻度药害, 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 明显药害, 可复原, 不会造成作物减产; 十: 高度药害, 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一般要 求补偿部分经济损失 ; 十: 严重药害 , 作物生长受阻, 作物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 应补偿经济损失。 2 ) 将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比较, 评价其药害百分率。同时 , 要准确描述作物的药害症状( 矮化、 褪绿 、 畸形等) 。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1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对其他病虫害的任何一种影响均应记录, 包括有益和无益的影响。2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记录药剂对野生生物和有益昆虫的任何影响。 产品的质,和产量一般不需要记录产品的数量 , 但产品质量上的任何影响都应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