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7980.139-200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第139部分:玉米生长调节剂试验》这一标准主要针对玉米生长调节剂在田间条件下的效果评估设定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由于您没有提供对比的另一个标准或版本,我无法直接指出与某个特定前版或后续版的详细变更内容。但是,我可以概述这类标准更新时通常会涉及的几个方面,这有助于理解在不同版本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类型:

  1. 试验设计与方法更新:新标准可能引入了更科学、更精确的试验设计方法,比如增加了随机区组设计的要求,或者规定了更具体的小区面积、重复次数以提高试验的统计功效。

  2. 评价指标调整:随着对作物生理和农药作用机制理解的深入,可能会新增或修订作物生长、产量、品质等评价指标,确保试验结果更能反映实际应用效果。

  3. 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考量:新标准可能加强了对环境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的关注,增加了对非目标生物影响、土壤残留、水体污染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估要求。

  4. 样品处理与数据分析:在样品采集、保存、处理以及数据分析方法上,新标准可能提供了更详细的操作指导,包括使用先进的统计软件和分析模型来处理数据,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合规性与报告格式:为了统一报告格式,便于数据比较和交流,新标准可能会明确报告应包含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要求,包括试验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并可能要求遵循最新的国家或国际法规标准。

  6. 术语和定义更新: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共识的发展,标准中的专业术语和定义可能会得到澄清或更新,以适应当前的科学理解和实践需求。

如果需要了解该标准与某一特定前版的具体差异,建议直接查阅标准修订说明或进行两个版本的逐条对比。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3-03 颁布
  • 2004-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7980.13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39部分玉米生长调节剂药效试验.pdf_第1页
GB-T17980.13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39部分玉米生长调节剂药效试验.pdf_第2页
GB-T17980.13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39部分玉米生长调节剂药效试验.pdf_第3页
GB-T17980.13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39部分玉米生长调节剂药效试验.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7980.13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39部分玉米生长调节剂药效试验.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6 5 . 1 0 0一一B 17蜀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7 9 8 0 . 1 3 9 -2 0 0 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 第 1 3 9 部分: 玉米生长调节剂试验 P e s t i c i d e -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f i e l d e f f i c a c y t r i a l s( II) 一 P a r t 1 3 9 :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t r i a l s o n c o r n2 0 0 4 - 0 3 - 0 3发布2 0 0 4 - 0 8 - 0 1 实施 率 督留 瞥 臀 瓣 譬 篷 臀 臀 暴 发 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1 7 9 8 0 . 1 3 9 -2 0 0 4 前 目 田间药效试验是我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 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 。为了规范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的内容 , 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 并与国际标准接轨, 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可性, 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参考了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 E P P O )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联合国粮农组织 F A O ) 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 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并经过大量的田间试验验证而制定的。 在玉米上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是用化学的方法调节玉米的生长, 提高玉米产量。为规范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应用的最佳使用剂量、 时期、 效果及对玉米产量、 主要品质的影响等技术, 为玉米生长调节剂登记用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 特制定G B / T 1 7 9 8 0 的本部分。 本部分是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 系列标准之一 , 但本身是一个独立 的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魏福香、 吕德滋、 贾富勤、 刘学、 张佳、 王振荣、 李华英 。 本部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解释。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1 7 9 8 0 . 1 3 9 -2 0 0 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 第 1 3 9 部分: 玉米生长调节剂试验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玉米生长调节剂田间药效小区试验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玉米生长调节剂的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评价。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部分执行 。2 试验条件2 . 1 作物和栽培品种选择 本部分适用于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 也适用于地膜栽培玉米。一般应选用 当地推广的品种作为供试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2 . 2 栽培条件 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如土壤类型、 肥力、 耕作 、 密度、 灌概、 田间管理等应保证一致 , 并且应符合当地生产实际。不能选用前茬使用过长残效除草剂的田块做小区试验。 在试验 田中不要使用供试药剂以外的任何生长调节剂和激素型除草剂。不选间作或套种玉米田作试验田。3 试验设计和安排3 . 1 药剂3 . 1 . 1 试验药剂 注明试验药剂的商品名 代号 、 中文名 、 通用名、 剂型、 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设高 、 中、 低及中量的倍量 四个剂量( 设倍量是为了评价试验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 , 或依据协议( 试验委托方和试验承担方签订的协议) 的用药量。3 . 1 . 2 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须是已登记注册, 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安全性和效果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与试验药剂相近, 并使用当地常用的剂量和使用方法。特殊情况视试验目的而定, 设空白对照, 试验药剂为混剂时, 还应设混剂中的各个单剂作对照。3 . 2 小区安排3 . 2 . 1 小区排列 试验药剂各剂量、 不同处理时期、 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一般应采用随机排列, 有时也可采用不规则排列。如果需要进行不同施药时期、 不同剂量的试验, 则应以施药时期为主区, 不同剂量为副区, 选用裂区设计。3 . 2 . 2 小区面积和重复次数 小区面积 : 小区面积 2 0 m -3 0 m 2 , 小区为长方形。 重复次数 : 最少 4 次重复。3 . 3 施药方法3 . 3 . 1 使用方法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7 9 8 0 . 1 3 9 -2 0 0 4 按标签注明或合同规定进行 。通常多用种子处理、 茎叶喷雾, 也可采用如灌心、 涂抹等其他方法。3 . 3 . 2 施药器械类型 可采用生产中常用的器械, 施药时应将可能造成偏差的任何因素以及一切临时故障都记录下来。3 . 3 . 3 施药时间和次数 按标签注明或协议规定进行。如未标明, 即可根据试验目的确定。3 . 3 . 4 用药,及用水f 用药量根据具体情况有两种表示: a ) 按溶液浓度, 以有效成分m g / k g 表示; b ) 以有效成分 g / h m 2 表示。 用水量以L / h m2 表示。如果标签上没有说明用水量时, 可根据供试药剂作用方式、 机具类型、 作物植株大小等结合当地经验确定。3 . 3 . 5 防治病虫杂草所用农药的资料要求 如试验地需要使用其他农药 , 所用药剂应对试验药剂无干扰作用, 对作物安全。而且应与试验药剂分开使用 , 并对所有小区进行均匀处理 。记录药剂名称 、 施药时间、 用药量等。4 调查、 记录和测f方法4 . 1 气象和土坡资料4 . 1 . 1 气象资料 整个试验期间的气象资料应从试验地或最近的气象站获得, 如降雨( 降雨类型、 降雨量以m m表示) 、 温度( 日 平均、 最高和最低温度, 以表示) 、 风力、 阴晴、 光照和相对湿度等资料, 特别是施药当日及前后1 0 天的气象资料。 整个试验时期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 如严重或长期干早、 大雨、 冰雹等均须记录。4 . 1 . 2 土坡资料 记录试验地土壤类型、 土壤p H值、 有机质含量、 含氮量、 施药时土壤含水量。还要记述前茬作物及其产量水平。4 . 2 田间管理 记录整地、 浇水、 施肥等资料。4 . 3 调查方法、 时间和次数4 . 3 . 1 目测法 在施药后1 天7 天, 每天观察一次作物的变化, 并详细记载反应过程, 以及有无药害现象, 若有药害, 应记录其症状, 如褪绿、 枯斑或抑制生长等。4 . 3 . 2 数测法 定苗后在每小区中取有代表性植株十株挂牌, 作为固定调查点。施药前每 5 天7 天, 施药后每3 天5 天( 根据试验目的具体确定) 调查一次作物的生长速度( 株高) 、 生育阶段及调节作用等。4 . 3 . 3 调节作用表述 根据试验方案中的调节目 标, 确定具体调查观察和表述的内容。如增强根系活力、 壮苗、 促进或抑制生长、 提高授粉效率 、 生育提前 、 提早成熟 、 增加粒数粒重、 提高抗逆能力等。 参考下列主要表述方式。4 . 3 . 3 . 1 物候期衰述 a ) 出 苗期 幼芽伸出 地面3 c m穴数占 全田6 0 写 之日 期。 b ) 抽雄期雄穗尖端露出顶叶植株占6 0 之日 期。 c ) 撤粉期雄穗主轴开始撤粉植株占6 0 肠之日 期。 d ) 吐丝期雌穗抽出花丝植株占6 0 之日 期。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1 7 9 8 0 . 1 3 9 -2 0 0 4 e ) 成熟9 0 植株籽粒硬化, 果穗中部籽粒基部出现黑层 。 f ) 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 g ) 有效积温某一生育阶段或全生育期每日 平均温度减去1 0 以后之总和。4 . 3 . 3 . 2 形态特征表述 a ) 株高抽雄前测量从地面之最长叶尖, 抽雄后测量从地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 b ) 穗位高从地面至第一果穗着生节位的高度。 c ) 茎粗地面上第三节间中部宽面的直径。 d ) 可见叶叶片总数( 含展开和未完全展开) 。 e ) 展开叶完全展开( 露出叶鞘) 叶数。 f ) 叶龄指数 “化展开叶数 、 , , 。 叶龄指数三全 毛 若 七 资 翁 梦X 1 0 0 一 R f J P ) An总叶数 “ 一 ” g ) 叶面积(( c m , ) 叶长( 中脉长度 。 m ) X叶宽( 叶片最大宽 c m) X ( 0 . 7 .0 . 7 5 ) o 单株面积( c m 2 ) 全株叶面积总和。 小区叶面积( c m 2 ) 单株叶面积X小区株数。 叶面积系数小区叶面积系数小区叶面积=6 6 6 . 7 . h ) 光合势指生育阶段内绿叶面积和时间的乘积。 . v . 入, , : 、 期初叶面积期末叶面积、二 始势( m 2 d ) 一状数 同1 1、 一2、 、 朴 i ) 净光合率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工作效率。 、,、, , : 、 期末干物重( g ) 一期初干物重( g ) 某生育期净光合率( g / m z d ) = 7 N .S - N 79 J r i U A - e - 夕 “ - 一光合势4 . 4 副作用的观察 记载有无药害现象, 描述其药害症状及发展过程。药害的程度可按以下表述 : a ) 如能计数 , 即可用绝对值表示。 b ) 其他情况下可进行 目 测 , 用一、 十、 十、 十十十、 表示之。 c )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4 . 5 对作物产A和质A的记录 产量构成要素表述 : a ) 小区收获株数全小区逐行清点。 b ) 双穗率双穗株占总株数之 比。 C ) 空秆率结实不足 1 0 植株数占总株数之比。 d ) 小区穗数减去“ 空秆” 株数后之穗数。 e ) 其他如籽粒产量、 每穗粒数、 千粒重等。 f ) 单株秃头率指穗尖不结实部分长度占穗长的比。4 . 6 抗逆性 抗逆性表述: a ) 倒伏与地面倾斜角超过 4 5 0 以上为倒伏。 b ) 茎折率与不施药 比较茎折断比率 。 。 ) 病虫害如发病率及发病指数、 虫株率、 大小斑感染度等。4 . 7 产盘 要求以小区为单位单收单打和考种。如无条件可进行测产 , 具体作以下记载 : a ) 从小区中间行随机取样, 每小区最少取 2 4 穗玉米, 去包叶后称鲜重 。 b ) 将上述穗脱粒后称干重, 换算成公顷产量( 其水分应在1 3 以下)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7 9 8 0 . 1 3 9 -2 0 0 4 产量是衡量调节效果的最终标准, 任何调节剂试验都要以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