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淹溺、触电》PPT课件.ppt_第1页
《中暑、淹溺、触电》PPT课件.ppt_第2页
《中暑、淹溺、触电》PPT课件.ppt_第3页
《中暑、淹溺、触电》PPT课件.ppt_第4页
《中暑、淹溺、触电》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暑 淹溺 触电,定 义,中暑(eat illness)是指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或烈日曝晒下,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 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 从而导致代谢失常的一种急性疾病。,散热的方式,人体适宜的外界温度是20-25c,相对湿度为40%-60%,通过以下方式散热: 1. 辐射 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c时,辐射散热约占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温度33c时,辐射散热降至零。 2. 传导与对流 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水传导较空气快240倍。 3. 蒸发 每蒸发1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 当环境温度在35以下时,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途径散发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70%。当空气干燥、气温超过35时,蒸发散热几乎成为机体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散热方式。,产热,散热,热适应,环境温度35以上时,蒸发散热几乎是机体散热的唯一方式 。,产热,散热,热适应,产热,散热,热适应,- - - - - - - - - - - -诱 发 因 素,高温环境中进行强体力劳动者,产热,散热,热适应,- - - - - - - - - - - -诱 发 因 素,出汗机能受阻患者,产热,散热,热适应降低,- - - - - - - - - - - -诱 发 因 素,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产妇等,产热,散热,热适应降低,- - - - - - - - - - - -诱 发 因 素,环 境 温 度 增 高,大 量 出 汗,失水,失盐,单纯 补水,血钠浓 度,中暑的发病机制,中暑痉挛,中暑痉挛,严重的肌肉痉挛伴收缩痛 好发部位:腓肠肌,咀嚼肌、腹直肌、肠道平滑肌 发作特点:痉挛性,对称性,阵发性。 多见于健康的青壮年,环 境 温 度 增 高,大 量 出 汗,失水,失盐,单纯 补水,血钠浓 度,中暑的发病机制,中暑痉挛,体表血管扩张,血量,中暑衰竭,管床容积,血管舒缩调节障碍,中暑衰竭,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患者,环 境 温 度 增 高,大 量 出 汗,失水,失盐,单纯 补水,血钠浓 度,中暑的发病机制,中暑痉挛,体表血管扩张,血量,中暑衰竭,管床容积,血管舒缩调节障碍,汗腺疲劳,体温极剧升高,中暑高热 (热射病),中暑高热(热射病),临床表现为中暑“三联征” 高热:直肠温度可达4143 无汗 昏迷,多见于老年人和热适应不良者,环 境 温 度 增 高,大 量 出 汗,失水,失盐,单纯 补水,血钠浓 度,中暑的发病机制,中暑痉挛,体表血管扩张,血量,中暑衰竭,烈日直射头部,脑组织充血水肿,日射病,管床容积,血管舒缩调节障碍,汗腺疲劳,散热相对或绝对不足,体温极剧升高,中暑高热 (热射病),病情评估,病 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高温环境 起病急骤:平均就诊时间为12.3h 多存在某些诱发因素,病 史,缺乏特异性: 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电解质检查可有低氯、低钠 其他肝肾功能的改变等,实验室检查,救治措施,原则:尽快脱离高温环境、迅速降温、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1、现场救护 2、医院内救护,现场救护,(1)尽快脱离高温环境 (2)降温 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病人经现场救护后即可恢复正常,重度中暑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医院内救护,(1)一般治疗 (2)降温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防治并发症,物理降温 环境降温:离开高热环境,安置于20左右房间内 体表降温 冰袋 电子冰毯 擦浴 冰水浸浴,降温,体内降温 饮用含盐冰水或饮料 冰水灌肠 冰水灌胃 静脉输注冷盐水 股动脉注射冷盐水,降温,药物降温 氯丙嗪 25mg 50mg加入糖盐水或生理盐水500ml内静滴 可配合异丙嗪使用 地塞米松 10 mg 20mg静脉注射 人工冬眠:氯丙唪8mg异丙唪8mg 哌替啶50mg,降温,常见护理问题/诊断,1、体液不足:脱水 2、疼痛:肌肉痉挛性痛 3、急性意识障碍:昏迷 4、体温过高,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监测电解质 3、对症护理,(1)降温效果 肛温 每1530min一次 药物降温的副作用 (2)生命体征 (3)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的监测,病情观察,(1)饮食护理 (2)保持气道通畅、给氧 (3)口腔护理 (4)皮肤护理 (5)惊厥护理,对症护理,第二节 淹溺,淹溺(drowning)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或发生反射性喉头痉挛而缺氧、窒息,并处于临床死亡状态。,二、 分类,(一)干性淹溺: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约占淹溺者的10。 (二)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人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水大量进入呼吸道数秒钟后神志丧失,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室纤颤。湿性淹溺约占淹溺者的90。,淹 溺 -发病机制,淡水淹溺 吸人呼吸道的水属低渗,迅速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肺泡壁上皮细胞受到损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泡塌陷,进一步阻碍气体交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淡水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及低蛋白血症。红细胞在低渗血浆中破坏而发生血管内溶血,引起高钾血症甚至心搏骤停。,淹 溺 -发病机制,海水淹溺 海水含35氯化钠、大量钙盐和镁盐。海水对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学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海水损伤后,大量蛋白质及水分向肺泡腔和肺泡间质渗出,引起肺水肿。高钙血症可引起心动过缓和各种传导阻滞,甚至心搏骤停;高镁血症可抑制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功能,使横纹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血压降低。,海水淹溺与淡水淹溺的病理改变特点比较,常见原因,意外落水而又不会游泳 入水后过度疲劳 冷水造成抽筋 有大浪或旋涡 水下情况不明(游泳池、水草、淤泥 水下作业人员 不慎跌入其他液体中,临床表现,(1)喉痉挛早期(淹溺12min内) (2)喉痉挛晚期(淹溺34min内) (3)淹溺5min以上,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 昏迷;皮肤黏膜苍白、紫绀;四肢厥冷;口鼻内充满泥沙、泡沫;呼吸心跳停止或微弱;腹部膨隆等,临床表现,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衰、肺水肿、脑水肿、ARDS、急性肾衰、肺部感染、溶血性贫血,淹 溺 -实验室检查,淡水淹溺,出现低钠、低氧血症,溶血时可发生高钾血症,尿中游离血红蛋白阳性。 海水淹溺,血钠、血氯轻度增高,并可伴血钙、血镁增高。,淹 溺 -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淹 溺 -实验室检查,肺部X线片显示肺门阴影扩大和加深,肺间质纹理增粗,肺野中有大小不等的絮状渗出物或炎症改变,或有两肺弥漫性肺水肿的表现。,病情判断,诊断要点: 淹溺史,面部青紫肿胀、四肢厥冷、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口鼻充满泡沫或污泥、杂草,腹部膨胀,胃内充水扩张。,救治措施,(一)现场救护 1水中自救 2水中援救,迅速使溺水者出水,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鞋靴。 如救护者不习水性,可带救生圈、塑料泡沫板、木板或用小船等,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淹溺者握住再拖带上岸。 注意不要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应放手自沉,使淹溺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不会游泳者水中自救,不会游泳者水中自救,不会游泳者水中自救,会游泳者水中自救,会游泳者水中自救,单个落水者的援救,单个落水者的援救,单个落水者的援救,单个落水者的援救,单个落水者的援救,群体落水者的援救原则,先发现先救,后发现后救 先近后远,主次兼顾 先救单人,后救集体 先救无救生器材者,后救有救生器材者 先救伤病员,后救健康者,最后打捞尸体。,3出水后急救,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倒出呼吸道和消化道内的积水,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HeimLich手法,3出水后急救,清除口鼻异物 倒出呼吸道和消化道内的异物 膝顶法 肩顶法 抱腹法 心肺复苏 迅速转送医院,(二)院内救护,1 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复温 被动复温(T35度)温暖舱室,覆盖毛毯 主动复温(体温33至35度)体表复温,温水浸泡或冲洗,但应注意舱室温度 T35度中心复温,腹透或血透、纠正水电介质紊乱。,(二)院内救护,2、维持呼吸功能 3、维持循环功能 4、保护脑组织 5、防止肾功能衰竭 6、防止肺水肿,(二)院内救护,7、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维持电解质平衡 8、及时纠正血容量异常 9、止惊 10、抗感染治疗,常见护理问题/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 2、意识障碍:昏迷 3、潜在并发症:急性肺水肿、肺部感染 4、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复温护理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输液护理 5、心理护理,健康教育,1、游泳,水上自救和互救知识技能培训 2、水上运动前不在饮酒 3、对水域情况有所了解 4、关注天气和汛情预报,触电图片,第三节 触电,触 电,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而造成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死亡,称为触电(e1ectrical injury),又称电击伤。,男子偷盗变压器全身烧焦,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 (1)人体直接接触电源 (2)电流或静电电荷经空气或其他介质电击人体,发病机制,(1)电流本身的作用 心脏 易激期 室颤、停搏 细胞去极化 中枢神经 抑制 意识丧失 呼吸心跳停止 肌肉痉挛(呼吸肌、全 身肌肉),发病机制,(2)电热能(机体局部受损) 电能热量电灼伤(组织充血、 水肿、坏死、炭化),二、 触电方式,(一)直接接触触电 单相触电,双相触电,二、 触电方式,(二)间接接触触电 静电荷放电雷击,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线,影响电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1电流的强度 12 mA 引起刺痛感 1520mA 肌肉强直性收缩,但可摆脱电流 2025mA 手屈肌发生收缩而致手握住电源 50mA 室颤、呼吸肌痉挛 100mA 意识丧失。,2电流种类 直流电 交流电 3电压高低 4电阻大小 5. 电流通过的途径与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由一手进入,另一手或一足通出,电流通过心脏,即可立即引起室颤; 通过左手触电比通过右手触电严重,因为这时心脏、肺部、脊髓等重要器官都处于电路内。 电流自一足进入经另一足通出,不通过心脏,仅造成局部烧伤,对全身影响较轻。 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 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病情评估,1、触电史: 触电时间、地点、电源,检查触电受伤情况。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皮肤电烧伤。 低压电:烧伤见于电流的出入口,入口比出口重。伤面小(0.52cm)、分界清、边缘整齐。创面焦黄或灰白色,中央凹陷,无痛干燥,偶有水泡。一般不损伤内脏,致残率低。 高压电:常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伤面不大,但可深达肌肉、神经、血管,甚至骨骼,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随着病情发展,可在一周或数周后出现坏死、感染、出血等;血管内膜受损,可有血栓形成,继发组织坏死、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后果严重,致残率高达3560。,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1)轻型:出现头晕、心悸、面苍白、口唇发绀、惊恐、四肢无力、接触部位肌肉抽搐、疼痛、呼吸及脉搏加快,敏感者可出现晕厥、短暂意识丧失,一般都能恢复。,临床表现,(2)重型:出现持续抽搐甚至致肢体骨折、休克或昏迷。低电压电流可引起室颤,开始时尚有呼吸,继而发生呼吸停止,检查既无心搏、也无呼吸,患者进入“假死”状态。,临床表现,(2)重型:高电压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若不及时抢救,10min内即可死亡。若系高电压、强电流电击,呼吸循环中枢同时受累,多立刻死亡。,并发症: 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瘫痪等) 心律失常(48h内易发生) 组织坏死 高血钾、急性肾衰 精神失常,早期可出现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的活性增高,尿液红褐色为肌红蛋白尿。心电图检查常表现为心室纤颤,传导阻滞或房性、室性期前收缩。,实验室检查,紧急救护,(一)迅速脱离电源,1.关闭电闸,2.挑开电线,3.切断电线,4.拉开触电者,医院内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早期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正压吸氧,注意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维持有效循环:首选肾上腺素复跳、利多卡因除颤。 去除心室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