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应急救护.ppt_第1页
5第五章应急救护.ppt_第2页
5第五章应急救护.ppt_第3页
5第五章应急救护.ppt_第4页
5第五章应急救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应急救护,2,第一节 现场急救的组织与实施,3,应急救护的背景,目前,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安全生产形势却不容乐观。近年来,重大煤矿、火灾、危险化学品、交通等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加强事故预防工作,减少安全隐患的同时,事故的应急救援与现场救护也摆上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章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作了规定,主要包括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和装备、事故抢救、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处理和事故责任追究等内容。从法律上要求企业重视救援与事故救护工作。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要求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应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4,应急救护的背景,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明确提出了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六条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并在应急保障部分明确了医疗卫生保障和人员防护要求,要求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必要时,组织动员红十字等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应急程序开展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5,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应急救援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发生事故的处理和人员的及时救护,在现场救护中人们常常将抢救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伤员寄托于医院和专业的医护人员,缺乏对在现场救护伤员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这种传统的观念,往往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救命的黄金时刻”。实际在救援中最有效的救援人员往往是第一目击者。据专家分析,若在事故发生现场,懂得卫生救护常识或接受过初级卫生救护培训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50%以上的人能够挽回生命。,6,掌握正确的应急救护知识,现场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事故发生后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现场及时、正确的救护,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伤员的生命和减轻伤残。 在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急救过程中,对于各种损伤很多人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加之救人心切,使用了一些错误的方法对伤者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或者为减轻疼痛,习惯用手揉捏并按摩受伤部位,结果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如导致截瘫、加重出血、损伤神经、加重休克、导致感染、引起二便障碍、引起合并伤、造成骨坏死、导致肢体坏死等等。 在事故现场,“第一目击者”对伤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然后,再进行医疗救治。,7,事故现场急救的目的,1挽救生命。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 2稳定病情。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对症、医疗支持及相应的特殊治疗与处置,以使病情稳定,为下一步的抢救打下基础。 3减少伤残。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或灾害事故时,不仅可能出现群体性中毒,往往还可能发生各类外伤,诱发潜在的疾病或使原来的某些疾病恶化,现场急救时正确地对病伤员进行冲洗、包扎、复位、固定、搬运及其他相应处理可以大大降低伤残率。 4减轻痛苦。通过一般及特殊的救护安定伤员情绪,减轻伤员的痛苦。,8,事故现场急救步骤,应按照紧急呼救、判断伤情和救护三大步骤进行 (一)紧急呼救 当事故发生,发现了危重伤员,经过现场评估和病情判断 后需要立即救护,同时立即向专业急救机构或附近担负院 外急救任务的医疗部门、社区卫生单位报告,常用的急救 电话为120。由急救机构立即派出专业救护人员、救护车 至现场抢救。 1救护启动 2呼救电话须知 3单人及多人呼救,9,(一)紧急呼救,2呼救电话须知 紧急事故发生时,须报警呼救,最常使用的是呼救电话。使用呼救电 话时必须要用最精炼、准确、清楚的语言说明伤员目前的情况及严重程 度,伤员的人数及存在的危险,需要何类急救。如果不清楚身处位置的 话,不要惊慌,因为救护医疗服务系统控制室可以通过地球卫星定位系 统追踪其正确位置。 一般应简要清楚地说明以下几点: (1)你的(报告人)电话号码与姓名,伤员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2)伤员所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交汇处或其他显著标志。 (3)伤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4)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员的人数。 (5)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注意,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护医疗服务系统(EMS)调度人员先挂断 电话。,10,3单人及多人呼救 在专业急救人员尚未到达时,如果有多人在现场,一名救护 人员留在伤员身边开展救护,其他人通知医疗急救部门机构。 如意外伤害事故,要分配好救护人员各自的工作,分秒必争 组织有序地实施伤员的寻找、脱险、医疗救护工作。 在伤员心脏骤停的情况下,为挽救生命,抓住“救命的黄金时 刻”,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然后迅速拨打电话。如有手机在 身,则进行12min心肺复苏后,在抢救间隙中打电话。 任何年龄的外伤或呼吸暂停患者,打电话呼救前接受1min的 心肺复苏是非常必要的。,(一)紧急呼救,11,(二)判断危重伤情,1意识 2气道 3呼吸 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2-18次,危重伤员呼吸变快、变浅乃至不规则, 呈叹息状。在气道畅通后,对无反应的伤员进行呼吸检查,如伤员呼 吸停止,应保持气道通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4循环体征 可以通过检查循环的体征如呼吸、咳嗽、运动、皮肤颜色、脉搏情况 来进行判断。成人正常心跳每分钟6080次。 5瞳孔反应 用手电筒突然照射一下瞳孔即可观察到瞳孔的反应。当伤员脑部受伤、 脑出血、严重药物中毒时,瞳孔可能缩小为针尖大小,也可能扩大到 黑眼球边缘,对光线不起反应或反应迟钝。有时因为出现脑水肿或脑 疝,使双眼瞳孔一大一小。瞳孔的变化表示脑病变的严重性。,12,当完成现场评估后,再对伤员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 盆腔和脊柱、四肢进行检查,看有无开放性损伤、骨折畸 形、触痛、肿胀等体征,有助于对伤员的病情判断。 还要注意伤员的总体情况,如表情淡漠不语、冷汗口渴、呼 吸急促、肢体不能活动等现象为病情危重的表现;对外伤伤 员应观察神志不清程度,呼吸次数和强弱,脉搏次数和强 弱;注意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如有立即止血。严重的胸腹 部损伤容易引起休克、昏迷甚至死亡。,(二)判断危重伤情,13,(三)救护基本步骤,灾害事故现场一般都很混乱,组织指挥特别重要,应快速组成临时现场救护小组,统一指挥,加强灾害事故现场一线救护,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避免慌乱,尽可能缩短伤后至抢救的时间,强调提高基本治疗技术是做好灾害事故现场救护的最重要的问题。能善于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体现“立体救护、快速反应”的救护原则,提高救护的成功率。 “第一目击者”及所有救护人员,应牢记现场对垂危伤员抢救生命的首要目的是“救命”。为此,实施现场救护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如下。,14,1采取正确的救护体位,对于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复苏效果,在可能的情况下,翻转为仰卧位(心肺复苏体位)时应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救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后,进行心肺复苏。 若伤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脉博,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唾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员应采用侧卧位(复原卧式位),唾液等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保持稳定,易于伤员翻转其他体位,保持利于观察和通畅的气道;超过30min,翻转伤员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员,以免造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部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在翻身时,为防止颈椎再次损伤引起截瘫,另一人应保持伤员头、颈部与身体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其他骨折救护在下面述叙。,15,2打开气道,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也松弛 下坠而阻塞呼吸道。采用开放气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 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畅通。 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员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 手套迅速清除伤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 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再将气道打开。 (1)仰头举颏法(2)仰头抬颈法(3)双下颌上提法(4)手钩异物 (1)仰头举颏法 救护人员用一只手置于伤员的前额并稍加用力使头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 救护人员手指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16,(2)仰头抬颈法 救护人员用一只手放在伤员前额,向下稍加用力使头后仰,另一只手置于颈部并将颈部上托; 无颈部外伤可用此法。 (3)双下颌上提法 救护人员双手手指放在伤员下颌角,向上或向后方提起下颌; 头保持正中位,不能使头后仰,不可左右扭动; 适用于怀疑颈椎外伤的伤员。 (4)手钩异物 如伤员无意识,救护人员用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他四指,握住伤员舌和下颌后掰开伤员嘴并上提下颌; 救护人员另一只手的食指沿伤员口角内插人; 用钩取动作,抠出固体异物。,17,3人工呼吸,(1)判断呼吸 检查呼吸,救护人将伤员气道打开,利用眼看、耳听、皮肤感觉在5s时间内,判断伤员有无呼吸。 侧头用耳听伤员口鼻的呼吸声(一听),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随呼吸而上下起伏(二看),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三感觉)。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体呼出,伤员即不存在呼吸,这一评估过程不超过10s。 (2)人工呼吸 救护人员经检查后,判断伤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18,4胸外挤压,(1)检查循环体征 判断心跳(脉搏)应选大动脉测定脉搏有无搏动。触摸颈动脉,应在5 10s内较迅速地判断伤员有无心跳。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中提出,评估循环体征包括正常的呼吸、咳 嗽、运动,对人工呼吸的反应,有以下几点: 对无反应、无呼吸伤员提供初始呼吸; 救护人员侧头用耳靠近伤员的口、鼻,看、听、感觉有无呼吸或咳嗽; 快速掌握伤员任何的运动体征; 如果伤员没有呼吸、咳嗽、运动,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挤压。 (2)人工循环 救护人员判断伤员已无脉搏搏动,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 脉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要在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等人工循环及时救护。,19,5紧急止血 救护人员要注意检查伤员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如有出血,要立即采 取止血救护措施,避免因大出血造成休克而死亡。 6局部检查 对于同一伤员,第一步处理危及生命的全身症状,再注意处理局 部。要从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背部、骨盆、四肢各部位进行检 查,检查出血的部位和程度、骨折部位和程度、渗血、脏器脱出和皮 肤感觉丧失等。 首批进入现场的医护人员应对灾害事故伤员及时作出分类,做好 运送前医疗处置,指定运送,救护人员可协助运送,使伤员在最短时 间内能获得必要治疗。而且在运送途中要保证对危重伤员进行不间断 的抢救。 对危重灾害事故伤员尽快送往医院救治,对某些特殊事故伤害的 伤员应送专科医院。,20,现场急救的组织与实施,1.医疗求救 2.现场急救地点的选择 3.初检与复检 4.分类 5.救治 6.转送 7.报告 8.撤离,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21,2.现场急救地点的选择,选择有利地形(地点)设置现场急救医疗点。选点工作关系到能否顺利开展现场急救和保护自身的安全,必须慎重。现场急救医疗点设置应考虑如下几点。 应选上风向的非污染区域,但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以便于就近抢救伤员。 位置: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指挥部,以便于保持联系。 路段:应接近路口的交通便利区,以利于伤病员转运车辆的通行和急救医疗点的应急转移。 条件:急救医疗点可设在室外或室内,面积尽量要大,便于对众多人员的同时救护,同时尽可能保证有水和电的来源。 标志:急救医疗点要设置醒目的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和伤员的识别。最好是悬挂轻质面料的红十字白旗,可方便急救人员随时掌握现场风向的变化。,22,3.初检和复检,初检指对伤病员进行初步的医学检查,按轻、中、重、死亡分型。初检不同于临床诊断,目的是尽快将被救人员简易分型以便于救护人员识别,并给予不同的处置。 初检应将那些有生命危险但经迅速治疗仍可援救的伤病员区分出来,将那些不及时处理肯定会死亡的伤病员鉴别出来。最好在移动伤员之前,首先进行复苏救冶,并将重要部位(如脊柱)固定。 复检是在已鉴别出危及生命的损伤,对伤病员的进一步危害已减低到最低程度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鉴别伤病员可能存在的其他较不重要的损伤。,23,4.分类,伤病员分类是指伤病员的伤情分类和救治的先后顺序。 灾害伤病员分类使那些能从现场处理中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病员得到优先处理,而不是首先处理那些最严重的伤病员。 现代灾害伤病员分类只对那些只有经过处理才能存活的伤病员给予最优先的处理,而对不经处理的也可存活的伤病员和即使处理也要死亡的伤病员则不给予优先处理。 国外常用一种多色灾害伤员分卡系统。其颜色设计如下:红卡一一立即处理;绿卡一一次优先处理;黄卡一一延期处理;灰卡一一濒死或已死。使用这一分类卡系统,可为伤员伤情及哪些伤员应优先处理及运送提供一个易于辨识的标记。 国内在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时,不同伤情伤员进行区域性划分,其中黑色代表致命伤需立即处理,危重伤用红色表示,中重伤用黄色,轻伤用绿色,以区别急救的优先顺序。,24,5.救治,对必须现场急救的伤病员所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现场急救处理一般采取共性处理,对特殊伤病员给予相应的个体化处理。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如对心跳呼吸停止的病员要迅速给予心肺复苏,创伤大出血引起休克的病人要立即止血抗休克等。,25,6.转送,对分类救治后的病伤员分别向不同医院转送。对于不同类型的伤病员可以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给予转送,如轻伤病员可以用一般车辆,较重的需要救护车辆,严重的需要用急救型救护车送。 对于需要进一步抢救的病员,病人的转送,不应该是普通的运输,而应在医学监护的安全转送即医疗救护运输。,26,7.报告 指救援期间需现场指挥部协调解决的问题或救援结束时,向现场指挥部或救援单位内部报告救援情况以及转移,撤点,返回的请示。 8.撤离 救援工作结束后,并经有关部门的同意,取消现场急救医疗点,救援人员撤离现场返回。撤离时应做好现场的清理,器材装备的清点、数字的统计工作等。,27,现场急救的原则,(1)立即解除致病原因,脱离事故现场。 (2)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卧位,防止气道梗阻,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挤压。 (3)皮肤烧伤应尽快清洁创面,并用清洁或已消毒的纱布保护好创面,酸、碱及其他化学物质烧伤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足够时间(一般20min)进行冲洗后再进一步处置,禁止在创面上涂敷消炎粉、油膏类;眼睛灼伤后要优先彻底冲洗。 (4)如果严重中毒要立即在现场实施病因治疗及相应对症支持治疗,一般中毒病员要平坐或平卧休息,密切观察监护,随时注意病情的变化。 (5)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时,在没有正确的固定的情况下,除止血外应尽量少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 (6)勿随意给伤病员饮食,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内。 (7)置患者于空气新鲜、安全清静的环境中。 (8)防止休克,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心肝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28,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1)做好自身防护。 (2)实行分工合作。检伤分类组危重病人急救组一般病员救治组病员转运组现场调查监测组。 (3)急救处理程序化。 如群体化学中毒事故,可采取如下步骤:先除去伤病员污染的衣物然后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转送医院。 (4)注意保护好伤病员眼睛。 (5)处理污染物。 (6)交、接手续要完备。 (7)做好登记统计工作。,29,应急救护方式,自救与互救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两种重要的基本的形式。 自救指发生事故时,事故单位实施的救援行动以及在事故现场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自身采取的保护防御行为。 互救(他救)是指发生事故时,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相互之间的救护以及他人或企业救援队伍或社会救援力量组织实施的一切救援措施与行动。,30,医疗运送与救护,应急救护包括事故现场的医疗急救及脱离现场后的医疗运 送救护,医疗运送救护是现场急救的延续。 病情严重者必须在运送前给予有效的医疗处置方可转送: (1)心跳、呼吸停止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后。 (2)深度昏迷者,清除口腔内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且予供氧后。 (3)肺水肿患者,采取消疱、高浓度吸氧、抗水利尿措施后。 (4)窒息者,去除窒息病因,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术后。 (5)休克者,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实施扩容升压后。 (6)化学灼伤者,清除化学污染物,大量流动水冲洗后。 (7)创伤者,实施止血、包扎、固定术后。,31,医院的选择,(1)就近入院原则 较多的伤员首先考虑送往最近的医院抢救,以争取时间,使最多的人获得最早、最大限度的生命支持。 不必舍近求远,一味追求高层次医院,人为导致抢救迟误或失败。 (2)选择专科医院 事故现场一般病因较明确,在伤员获得一般抢救后,应根据病情和附近医院的医疗技术特点,将伤员快速送到专科医院。如一氧化碳中毒危险者宜送往具备高压氧舱的医院。即使一般化学中毒也最好送往职业病防治院(所)为宜。如果伤员已有明显的心血管系统障碍,包括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梗,或呼吸衰竭、昏迷时,如附近医院医疗水平受限,应在现场抢救的资深医师护送下,直接送往综合医院,并配合抢救,针对直接病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32,运输工具,救护车 救援飞机 救护艇 其他工具,水上救援飞机-水陆两栖,33,救护车,根据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救护车专业标准,规定 急救救护车分为四类: (1)指挥型救护车:用于大型灾难性事故的现场组织指挥、医学救护工作,主要具有通信、指挥及扩音等功能; (2)抢救型救护车:车内装有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呼吸机等抢救装备,为危重伤员所用; (3)专科型救护车:可分为创伤、中毒、灾害、内外科复苏等专科救护车,其仪器设备因科而异; (4)普通型救护车:车内有担架,一般无其他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普通伤员的运输。,34,救援飞机,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尤其是大型或社会灾难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应用救护飞机进行空运救护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速度快、机动灵活、减少并发症。 目前,空运救护在我国尚未普及,一般只有少数部队医院采用。 当发生恶性、社会灾难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由政府紧急组织调用空运救护力量。,35,救护艇及其他运输工具,(3)救护艇 在海面、江河水域地区救护艇是急救运送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化工企业较密集的岛屿、水乡、渔镇地区应急救援中心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配备救护艇。 (4)其他工具 在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现场除以专业性运送救护工具运送伤员外,往往根据情况运用其他交通工具,包括各种汽车、人力车等。此时应注意由医务人员交待清楚运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6,运送医学急救要点运送工具的使用,(1)陆运救治的注意事项 救护车转送时车速不宜过快,务求平稳,减少颠簸,以免加重病情。 担架应固定可靠,以减少左右前后摇摆的影响,预防机械性损伤。车箱内和担架下可再放些铺垫物,以缓冲颠簸作用。,37,(2)空运救护的注意事项,空运对伤员的影响较正常人明显,尤其机体创伤对强烈振动、噪声、环境的负荷和适应能力严重下降,可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循环障碍,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调。 低气压对五官创伤,尤其是中耳伤、气胸、腹部外伤影响大,由于飞行高度的增加使空气的压力减少,使空腔脏器膨胀体积增加。运送伤员一般高度不应超过3000m。 尽管3000m以上飞行对缺氧是不明显的,但对失血性休克、呼吸困难、昏迷中毒等伤员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 伤员对晕机的敏感性较正常人员为高。晕机症引起呕吐时,口腔不能及时张开,易造成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危及生命。,38,(3)船舶、气艇运送救护的注意事项,晕船呕吐对伤员,尤其中毒患者影响较大,尽量不使用船只远距离运送。 气艇运送颠簸振动大,务必要求平稳行驶。,39,外伤体位 颅脑伤病员应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或舌根下坠阻塞气道。 胸部伤病员应取坐位,这样有利于伤员呼吸。 严重的腹部外伤用担架或木板抬运时应取卧位,屈曲下肢。 脊柱脊髓伤者原则上要由24人一组进行搬运,首先将伤员的身体放成平直位置,用均衡的力量将伤员平卧或抬起,注意动作要一致。并在胸或腰部垫一高约10cm的垫子,以保持胸或腰部的过伸位。严禁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双人搬运法。,运送医学急救要点运送时注意体位,40,中毒体位 中毒者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比躺卧位更好,以便于患者呼吸及咳嗽。昏迷患者应平卧且头偏向一侧,并在头部及四肢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可将体温降至32左右,以延缓脑细胞死亡。 在使用飞机运送起飞和降落时,要求患者头部保持低平位,以保证脑血液供应。休克患者要将其双腿垫高,使之高于头部以保证回心血量。 中毒性肺水肿、中毒性急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伤员务必采取半卧位,并限制活动,减少耗氧量。,运送医学急救要点运送时注意体位,41,在转送中注意保暖。 烧伤在清创之后,可以采用包扎或暴露疗法,考虑转院者均应包扎。 酸碱灼伤患者在现场水冲洗时间少于30min,那么在转送途中应继续冲洗。 某些化学物质灼伤易合并中毒,必须给予高度注意。 在运送因苯酚、黄磷(白磷)等脂溶性化学物灼伤的伤员时,应争分夺秒,继续用特殊清洗剂冲洗或外涂(5070酒精、12硫酸铜等),再用水清洗,以争取尽快将皮肤污染物清除干净,以杜绝再吸收。 运送黄磷(白磷)或含混有黄磷的无机磷灼伤者时,创面应湿包或用水浸泡,以阻止残留在创面上的黄磷颗粒遇空气燃烧,加重灼伤。,运送医学急救要点途中处置,42,禁止使用有色素药物,如龙胆紫、红汞等,以免给判断灼伤(烧伤)深度和清创带来困难。 运送电击伤伤员时,在运送前应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途中突然发生气道梗塞时可紧急做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插管术。 眼外伤应在现场详细检查处置的基础上,运送途中根据情况处置。 运送途中的抢救应自始至终进行。 运送中应尽可能做到一人一卡。 将现场采集的血、尿、呕吐物等样品随伤员一同送到医院,进一步化验分析,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护送人员必须做好现场抢救、途中病情观察、处置与护理、通讯联络等记录,移交运送医疗记录。,运送医学急救要点途中处置,end,43,第二节 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护,44,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振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和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 化学危险物品根据其危险特性及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按照国家标准GBl3690-92可分为八大类。 即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45,危化品事故的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危害件、群体性,特别是在发生重大或灾害性事故时,现场急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救护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的配合协调。 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很多,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所以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也大不相同,可引起爆炸和燃烧,或中毒,因而常常危及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中毒死亡者达28人,送医院治疗285人,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46,危化品事故对作业人员造成的危害,引起中毒的危险化学品有以下种类: 气体(如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刺激性气体如氮氧化物、氯、氨、二氧化硫等),有机溶剂以及有机磷农药等。 从实际发生的情况看,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多集中在某几种化学物质上:氯气、氨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硫化氢、硫酸二甲酯、光气等,主要由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组成,占全部中毒事故的75以上。而其中氯气、一氧化碳、氨气三类化合物所致的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占55左右。 这些物质在化工、石油化工、石油等产业中应用和接触十分广泛和密切。另外,由于有些化学物质腐蚀性很强,常使设备、管线损坏,发生跑、冒、滴、漏,外逸的气体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导致人体中毒。,1中毒,47,2烧伤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常发生爆炸和燃烧,因此伤员往往出现烧伤情况,并且常伴有复合伤。 3窒息 窒息性气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这类气体本身毒性很低,但因其中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最降低,肺内氧分压降低,导致机体缺氧;另一类为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氰等,主要危害是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 4死亡 火灾、爆炸等危险化学品事故可直接导致人员死亡,同时,现场的中毒、烧伤,窒息伤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也将导致死亡。,危化品事故对作业人员造成的危害,48,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一系列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被称为毁灭性的灾难。特别是1984年印度的博帕尔事件,震惊了世界,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纷纷采取应急措施,并加强设备的本质安全。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及其相应的医学救援是减轻灾害后果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加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了依据,要求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做好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重视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加强事故急救体系建设,建立相应的组织,配备相应的专业或兼职人员和应急装备,并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49,危化品事故现场急救的器材和装备,一场大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要动用大量救护人员和救援器材。一个好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中心,或化工企业医院和化工职防院(所),在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应具备相应的器材与装备。 一般而言,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急救需要以下四类器材与装备: 急救器材与药品; 防护用品; 急救车辆; 急救通信工具。,50,(一)急救器材与药品,1常规现场急救用品 三角巾、绷带、夹板、检伤分类标志和担架等。 2特殊急救用品 对于大型化工企业可以准备呼吸机、止血带、胶布、输液装置、氧气和便携式吸引器等。 3急救药品 酸碱烧伤中和冲洗液、生理盐水、烧伤油膏、眼药水和眼膏等急救药品。,51,(二)防护用品,进入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实施救护的人员,在有毒物泄漏可能造成中毒、化学性灼伤、缺氧窒息的情况下,必要配戴好个体防护器材,如防毒面具、口罩、帽子、手套、防护衣裤、洗消除沾用品等,方可进入现场。其防护用品种类、用法,可依据化工企业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措施规定中对不同种类毒物配备防护用具、解毒剂和冲洗设备所作的规定。,52,(三)急救车辆,根据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救护车专业标准,规定 急救救护车分为四类: (1)指挥型救护车:(2)抢救型救护车: (3)专科型救护车:(4)普通型救护车。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使用要求,通常将急救车分为普通型急救车和复苏型急救车两类。其医疗器械的装备和药品配置,视各自的条件以及需要而定。但必须配备一些最基本的急救装备与药品。 ,矿山、化工等大型企业应配备急救车辆。,53,普通型急救车的急救用具有:,(1)担架与运送用品类:包括普通担架、折叠式担架、床垫、床单、被子、枕头等。 (2)止血用品类:包括止血带、压迫绷带、胶布、止血钳等。 (3)人工呼吸用具类:包括人工呼吸器、开口器、压舌板、备用氧气瓶或氧气袋。 (4)夹板类:包括全身夹板、局部夹板。 (5)绷带类:包括三角巾、绷带、急救包、绷带夹、纱布等。 (6)冲洗用具类:包括点眼瓶、洗眼壶、冲淋器等。 (7)护理应急处理用品类:包括洗手盆、胶皮手套、便器、污物桶、冰枕、冰囊、体温计、血压计、油纸、脱脂棉等。,54,(8)手术器械类:包括剪刀(三种一组)、手术刀、镊子(三种一组)、卷棉棒、麦粒钳子等。 (9)消毒器具类:包括蒸汽消毒器、煮沸消毒器、喷雾消毒器、手指消毒器。 (10)容器类:包括急救箱、药品柜、瓶皿、广口瓶、纱布盘、水锅等。 (11)急救用具类:包括救生带、腰带、救生具、安全帽头灯、非常信号用具、手电筒和个人防毒用品等。 (12)外伤消毒药及一般消毒液以及各种急救药品。,普通型急救车的急救用具有:,55,(四)急救通信工具,现场急救通信工具的配置非常重要。 电台或车载电话; 手提移动电话; 对讲机。 一般情况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护队伍在执行救援任务时,负责人至少要携带一部手提移动电话或对讲机,以便与瑚场指挥部或急救单位保持联系,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可以做到快速反应。,56,危化品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1救护人员的安全防护 救护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应佩戴好防毒面罩和防护服,随时注意现场风向的变化,做好自身防护。 2救护人员进入污染区必须注意的事项 (1)救护人员进入污染区前,必须戴好防毒面罩和穿好防护服; (2)执行救援任务时,应以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 (3)带好通信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信联系。 3工程救援中应注意的事项 (1)工程救援队在堵源抢险过程中,尽可能地和事故单位的自救队或技术人员协同作战,以便熟悉现场情况和生产工艺,有利堵源工作的实施; (2)在营救伤员、转移危险物品和化学泄漏物的清消处理中,与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等专业队伍协调行动,互相配合,提高救援的效果; (3)在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事故现场,救援所用的工具具备防爆功能。,57,烧伤及其应急救护,烧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出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烧伤的类别: (1)化学烧伤 (2)热力烧伤:包括火焰、蒸汽、高温液体(如沸水、沸油等)、高温金属等,为最常见的致伤原因。 (3)电烧伤:由于电弧或衣服着火引起的烧伤。,58,烧伤程度,烧伤的严重程度一般与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有密切关系,目前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来判定烧伤程度以估计其预后。 度(红斑性):局部出现红斑及轻度水肿,无水泡,干燥,无感染。但皮肤有烧灼样疼痛。一般23日内症状消退,35日痊愈,脱屑,不留瘢痕。 度(水泡性):可分为浅度和深度烧伤: (1)浅度:有较大水泡、水肿,有剧痛,皮肤感觉过敏,如无并发感染,2周左右愈合,不留瘢痕,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2)深度:水泡较小,水肿明显,有疼痛,皮肤感觉较退钝。一般34周痊愈。可留瘢痕。 度(焦痂性):皮肤苍白或焦黄炭化,干燥,呈皮革样,皮肤疼痛轻,感觉迟钝。一般34周焦痂脱落,创面愈合较慢,多数需要植皮,愈合后可有瘢痕或畸形。,59,(1)化学烧伤,具有化学烧伤危害的物质与皮肤的接触时间一般比热烧伤的长,因此某些化学烧伤可以是进行性损害,甚至通过创面等途径吸收,导致全身各脏器的损害。 所有化学烧伤时均应迅速脱去被化学物质浸蚀的衣服。 立即用大量清洁水冲洗至少20分钟以上,一方面可冲淡和清除残留的化学物质,另一方面作为冷疗的一种方式,可减轻疼痛。注意开始用水量应够大,迅速将残余化学物质从创面冲尽。 可考虑应用(如磷烧伤时可用5碳酸氢纳)。但切不可因为等待获取中和剂,而耽误冲洗时间。使用中和剂所发生的中和反应可产生热量,有时可加深烧伤,而且有些中和剂本身也有损害作用。因此最切合实际的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清洁水冲洗。 头面部烧伤时,应首先注意眼睛,尤其是角膜有无损伤,并优先予以冲洗。尤其是碱烧伤,能引起眼组织胶原酶的激活和释放,造成进行性损害。在应用大量清洁水冲洗的同时,如有条件,可使用胶原酶抑制剂或球结膜下注射自体血清。,60,(2)热力烧伤,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特别是化纤面料的衣服,以免着火衣服或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大加深; 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 迅速卧倒后,慢慢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禁止伤员衣服着火时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止增加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害; 迅速离开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如毯子、雨衣(非塑料或油布)、大衣、棉被等,最好是阻燃材料,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与空气隔绝; 凝固汽油弹爆炸、油点下落时,应迅速隐蔽或利用衣物等将身体遮盖,尤其是裸露部位;待油点落尽后,将着火衣服迅速解脱、抛弃,并迅速离开现场,不可用手扑打火焰,以免手烧伤; 冷疗。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冷水中(水温以伤员能耐受为准,一般为1520,热天可在水中加冰决),或用冷(冰)水浸湿的毛巾、沙垫等敷于创面。到冷疗停止后不再有剧痛为止。,61,(3)电烧伤,灭火方法同一般火焰烧伤。一般所指的电烧伤系电接触烧伤,即电流直接通过身体引起的烧伤。不仅烧伤深,有时可使大块组织或肢体炭化,甚至立即危及伤员生命。 急救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拉开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物品(木棒或竹器等)拨开电源,并扑灭着火衣服。 在未切断电源之前,急救者切记不要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 灭火后,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行体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待心跳和呼吸恢复后,及时转送就近医院进一步处理。,62,火灾现场应急救护,(1)烧伤面积的估计 不规则或小面积烧伤,用手掌粗算。五指并拢为一掌面积,约等于体表面积的1;新九分法:头、颈部9,双上肢各9,躯干前后各29,上下肢各29,会阴1,总计为100。 (2)烧伤休克症状 表现为:烦渴、烦躁不安、尿少、脉快而细、血压即将下降、四肢厥冷、苍白和呼吸加快等。,63,烧伤现场急救的原则是先除去伤因,脱离现场,保护创面,维持呼吸道畅通,再组织转送医院及治疗。 对I度烧伤者,迅速脱去伤员衣服或顺衣缝剪开。可用冷水冲洗或浸泡1020min; 对浅度烧伤引起的水疱,不应剪破以免细菌感染,应保护烧伤创面,用干净的布、衣服盖在创面上,给伤员喝些淡盐水; 对深度或度烧伤者,可在创面上覆盖清洁的布或者衣服。,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和措施,64,针对烧伤的原因可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1)冷清水冲洗或浸泡伤处,降低表面温度。 (2)脱掉受伤处的饰物。 (3)I度烧烫伤可涂上外用烧烫伤膏药,一般37日治愈。 (4)II度烧烫伤,表皮水疱不要刺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油脂或药膏,应用干净清洁的敷料或就便器材,如方巾、床单等覆盖伤部,以保护创面,防止污染。 (5)严重口渴者,可口服少量淡盐水或淡盐茶。条件许可时,可服用烧伤饮料。 (6)呼吸窒息者,行人工呼吸;伴有外伤大出血者应尽快止血;骨折者应进行临时骨折固定。 (7)大面积烧伤伤员或严重烧伤者,应尽快组织转送医院治疗。,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和措施,65,发生火灾时,如何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迅速逃离火场是十分关键的。应当保持沉着、冷静,切忌盲目乱跑,更不要大声叫喊,否则火区内的烟雾和火焰会随着叫喊声而吸入呼吸道,造成伤害。只有沉着、冷静才能化险为夷。 (一)被火围困的自救 在烟气较大的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及时地喷水,可以有效地降低浓烟的温度,抑制浓烟蔓延的速度;用毛巾或布蒙住口鼻,可以过滤烟中的微碳粒,减少烟气的吸入;关闭与着火房间相通的门窗,能减少浓烟的侵入;从烟中出逃,如烟不太浓,可俯身行走;如烟较浓,须匍匐爬行,在贴近地面的空气层中,烟害往往是比较轻的。 被火围困时,正确地发出求救信号,是脱离险境的重要手段。火场上人声嘈杂,烈火飞腾,这时如果卧着呼救效果比站着好。因为站着呼救,熊熊烈火会把声波反射回来,外面的人听不见。卧着呼救时,因火势顺空气上升,低矮的地方可燃物已经燃尽,或者还没有燃着,声波容易穿过空隙传出去。,火灾逃生与自救,66,(二)身上着火的自救 人身上着火,一般是衣服着火,奔跑等于加速了空气流通,得到了更多的氧气,因此越烧越烈。另外,身上着火的人狂奔乱跑,势必把火种带到别处,有可能引起新的着火点。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身上着火,一般是先脱去衣服帽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帽脱去),如果一时来不及,可把衣服猛撕扔掉,脱去衣帽,身上的火也就灭了。如果衣服在身上烧,不仅会使人烧伤,而且会给以后的抢救治疗增加困难,特别是化纤服装受高温熔融后会与皮肉粘连,而且还有一定的毒性,更会使伤势恶化。 如果来不及脱衣服,可以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倘若有其他人在场,可用湿麻袋、毯子等把身上着火的人包起来,就能使火熄灭,或者向着火人身上浇水帮助将烧着了的衣服撕下来。但是,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灭火器内的药剂会引起伤口感染。 如果身上火势较大,来不及脱衣,旁边又无人帮助灭火的话,则可以尽快地跳人附近的池塘、水池、小河中,把身上的火熄灭。虽然这样可能对后来的烧伤治疗不利,但是这样做至少可以减轻烧伤程度和面积。这里应指出的是,如果人体已被烧伤,且烧伤面积很大,则不宜跳水,以防感染。,67,窒息和烟雾中毒的现场救护 如果发生缺氧窒息和烟雾中毒时,应迅速将伤员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注意保暖和安静;对已出现窒息者,速送医院进行气管切开术,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应该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救生术。 骨折的现场救护 先固定再搬动,对颈椎或腰椎损伤者需要进行颈部固定术,并由三人平托伤员至木板上,取仰卧位。 其他疾病的现场救护 若心跳、呼吸停止应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对休克者要进行抗休克治疗,并迅速将伤员送人医院。对其反应精神失常和其他疾病,给予安慰剂和镇静剂;对心脏病发作者当确定病情稳定后再搬运。 途中医疗监护 在使用交通工具运送伤员的途中,应密切注意伤员的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对病情较重者需补液;车速不宜过快,避免颠簸后使伤情加重或出现其他伤害。,68,火场逃生要点,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能贪恋财物。 2.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3.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侵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 顺墙逃向远离烟火的太平门和安全出口。 4.如果房内有防毒面罩,逃生时一定要将其戴在头上。 5.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6.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或阳台,逃向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或将门窗封闭,防止烟火入侵。如果烟味很浓,客房门已经烫手,说明 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7.在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建筑物内或室内备有救生缓降器,救生滑道及绳索的,要充分利用这些器具逃离火场。,69,化学烧伤的处理原则,同一般烧伤,应迅速脱离事故现场,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继续损害;采取有效解毒措施,防止中毒;进行全面体检和化学监测。 (一)脱离现场与应急处置 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继续损害,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滞的衣服,并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其目的一是稀释,二是机械冲洗,将化学物质从创面和黏膜上冲洗干净,冲洗时可能产生一定热量,继续冲洗,可使热量逐渐消散。 头、面部烧伤时,要注意眼睛、鼻、耳、口腔内的清洗。特别是眼睛,应首先冲洗,动作要轻柔,一般清水亦可,如有条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发现眼睑痊挛、流泪,结膜充血等,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冲洗。用消炎眼药水、眼膏等以预防继发性感染。局部不必用眼罩或纱布包扎,但应用单层油纱布覆盖以保护裸露的角膜,防止干燥所致损害。,70,(二)防止中毒 有些化学物质可引起全身中毒,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诊断有化学中毒可能时,应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和病理损害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解毒剂或对抗剂治疗,有些毒物迄今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在发生中毒时,应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以减少其危害。一般可静脉补液和使用利尿剂,以加速排尿。苯胺或硝基苯中毒所引起的严重高铁血红蛋白症,除给氧外,可酌情输注适量新鲜血液,以改善缺氧状态,这些治疗措施需要在专业医疗技术机构内实施。,71,常见化学烧伤及其应急救护,1)酸烧伤 酸烧伤的种类甚多。能造成烧伤的酸主要是强酸如硫酸、硝酸和盐酸等无机酸,其他还有三氯醋酸、石炭酸、铬酸、氯磺酸和氢氟酸等。 各种不同的酸烧伤,其皮肤产生的颜色变化也不同,例如硫酸创面呈青黑色或棕黑色;硝酸烧伤先呈黄色,以后转为黄褐色;盐酸烧伤则呈黄蓝色;三氯醋酸的创面先为白色且软,以后变为青铜色等。此外,颜色的改变还与酸烧伤的深浅有关,潮红色最浅,灰色、棕黄色或黑色则较深。 酸烧伤后立即用水冲洗是最为重要的急救措施,冲洗后一般不需用中和剂,必要时可用25的碳酸氢钠、2.5氢氧化镁或肥皂水处理创面。中和后,仍用大量清水冲洗,以去除剩余的中和溶液,中和过程中产生的热及中和后的产物。,72,2)碱烧伤 常见致伤的碱性药物有苛性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和氨水等。 磷烧伤刚揭除敷料时创面为白色,暴露后呈蓝黑色,3天后则完全变为焦黑色。 碱烧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冲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伤后2小时处理者效果差。如创面pH达7以上,可用0.55醋酸,2硼酸湿敷创面再用清水冲洗。 创面冲洗干净后,最好采用暴露疗法,以便观察创面的变化。深度烧伤应及早进行切痂植皮。,常见化学烧伤及其应急救护,73,磷烧伤,磷在工业上用途甚为广泛,如制造染料、火药、火柴、农药杀虫剂和制药等。因此,在化学烧伤中,磷烧伤仅次于酸、碱烧伤,居第三位。 磷烧伤后可由创面和黏膜吸收,引起肝、肾等主要脏器损害,导致死亡。无机磷的致伤原因,在局部是热和酸的复合伤。也可因磷蒸气经呼吸道黏膜吸收,引起中毒。主要受损的脏器为心、肺、肝和肾,以肝、肾的损害最为严重。磷也可以从黏膜(呼吸道或消化道)吸收中毒。 1磷烧伤的表现 磷烧伤局部表现是热及化学物质的复合烧伤,同时,早期经硫酸铜处理的度磷烧伤经过包扎治疗后,刚揭除敷料时创面为白色,暴露后呈蓝黑色,三天后则完全变为焦黑色。磷烧伤的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头晕和全身乏力;呼吸系统症状、心率慢或心律不齐和神经系统表现。 五氧化二磷或三氯化磷对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磷化氢中毒时,亦可使气管、支气管、肺、肝和肾脏充血或水肿。,74,2应急处理原则 由于磷及其化合物可从创面或黏膜吸收,引起全身中毒,故不论磷烧伤的面积大小,都应十分重视。 (1)现场抢救:应立即扑灭火焰,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及其周围的正常皮肤。冲洗水量应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