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心血管疾病分析.ppt_第1页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分析.ppt_第2页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分析.ppt_第3页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分析.ppt_第4页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肠道疾病与营养,胃肠道的组成,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肛门,胃肠道生理功能,口腔:唾液淀粉酶 牙齿:磨碎食物 食管:通过食物 胃: 盐酸蛋白变性 胃蛋白酶消化蛋白 内因子,消化系统营养生理功能,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液 小肠:空肠和回肠,吸收95%营养素 大肠:吸收矿物质、水,分解膳食纤维 肛门:排泄,胃炎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炎症,按病程长短临床上分为: 急性胃炎 慢性胃炎,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胃炎系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病变严重者可累及粘膜下层与肌层,甚至深达浆膜层。临床上按病因及病理变化的不同,分为 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 临床上以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有: 化学因素:如吸烟、饮酒、浓茶、咖啡及刺激胃粘膜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物。 物理因素:如进食过冷、过热、过于粗糙以及暴饮暴食等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病毒及细菌毒素等 过敏反应:如对水生贝壳类食物过敏等 严重应激: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等。,营养代谢特点 粘膜损伤,胃液分泌不足,进食减少,消化能力减少。 病程短,恢复快,对营养状况影响小。,急性胃炎治疗: 严格限制食物产生的机械性、化学性刺激对胃粘膜的作用,供给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促进康复。,一、急性发作期 去病因对症治疗 大量呕吐者暂时禁食(24-48h),由静脉补充足够的水分、能量以及电解质 大量饮水,宜少量多次,每次100ml,以缓解脱水和加快毒素排泄 急性炎症稍缓解后,可给予清淡流质:如米汤、藕粉、去核去皮红枣汤、薄面汤等,尽量以咸食为主。,二、病情缓解期 给予易消化及无刺激的少渣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皮蛋肉末粥、蒸蛋羹等;当病情进一步缓解时,可用少渣软食,如米饭、汤面等。此外,鱼类、炒嫩黄瓜、纤维细软的蔬菜与瘦肉也可食用。 对伴有肠炎腹泻者应减少脂肪,少用或不用易产气食品,如牛奶、豆浆、蔗糖等。 少量多餐,每天5餐,每餐宜少于300ml。 忌辛辣调味品,忌烟酒。,慢性胃炎,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症,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嗳气,消化不良等,临床分为: 浅表性胃炎:不伴胃粘膜萎缩,Hp感染是主要原因。 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 Hp感染伴自身免疫 肥厚性胃炎:胃粘膜增厚,胃酸分泌减少,胃液分泌增加,低蛋白血证,病因不明。,病 因,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胃功能; 长期服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水杨酸盐类; 长期食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食物,如粗粮、烫食、咸食、浓茶及酗酒;进食时间无规律、咀嚼不充分,以及吸烟等; 内分泌功能障碍,如甲亢或甲减、垂体功能减退等,均可诱发慢性胃炎; 鼻腔、口腔部慢性感染灶的细菌或毒素进入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 戒烟、戒酒, 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少用辣椒等刺激性调味品, 食物要加工得细、碎、软、烂;烹调方法多采用蒸、煮、炖、烩与煨等。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酸辣和硬质食品,忌吃油炸食品及未发酵的面食,如烙饼等。,2、间歇期:软食 胃酸多者,禁酸性食品,如浓鱼汤、鸡汤、蘑菇汤等,宜进食适量的牛奶(有争议)、肉泥、菜泥、面条、馄饨、面包等食物。 胃酸少者,给酸性食品,胃酸分泌不足如萎缩性胃炎者,可给浓肉汤、浓鱼汤及适量的糖醋食物,以刺激胃酸的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忌:产气食物,多纤维食物,硬食,生冷,酒,碳酸饮料,刺激性调味品。,3、增加营养:可挑选一些富含生物价值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的发生。对伴有缺铁性或恶性贫血的患者,饮食中应增加猪肝、蛋黄、动物全血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品,并补充足量的蔬菜、水果,以供给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4、饮用酸奶:当口服抗菌素进行治疗时,应同时饮用酸奶,既补充了营养,又避免了抗菌素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因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可以使由于抗菌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重新获得平衡,同时也保护了胃粘膜。,食谱举例,(1)浅表性胃炎食谱举例 早餐:牛乳200g,烤面包1片、煮鸡蛋1个 加餐:藕粉、烤馒头片 中餐:青菜肉丝面 加餐:苏达饼干、豆浆 晚餐:粥、馒头、清蒸鱼,(2)萎缩性胃炎食谱举例 早餐:粥、泡菜、 加餐:酸奶* 午餐:鸡汤、蒸蛋羹 加餐:果汁、果浆涂面包 晚餐:菜肉馅水饺,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分为: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 本病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临床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上腹部疼痛,疼痛的特征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和长期性特点。 慢性:患者大多数缓慢起病,病史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并有反复发作的过程。 周期性:发作多与季节有关,气温、季节剧变易引起复发,秋末冬初。,节律性:疼痛的发生和消失与进食有一定关系。 胃溃疡通常在饭后1h左右发作,经12h胃排空后开始缓解,表现为进食疼痛(餐后痛),并伴有反酸,嗳气,上腹胀。 十二指肠溃疡为空腹疼痛,午夜痛,多在饭后34h发作,表现为进食缓解(餐前痛),并发症 大出血、 穿孔、 幽门梗阻 癌变。,病因与发病机制,粘膜-粘液屏障:正常情况下,胃酸和胃蛋白酶并不引起胃粘膜损害,是因为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膜脂蛋白层能阻止胃酸逆向弥散进入胃壁,有效保护胃壁不受胃酸的侵犯,故称为胃粘膜屏障。 粘膜上皮分泌的粘液,HCO3-, 上皮后的丰富血管,维持上皮旺盛分泌和带走H+, 其它,前列腺素促进HCO3- 分泌,表皮因子上皮增生。 上述机制被破坏后,导致溃疡发生。,粘膜屏障受损: 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强 幽门螺肝菌 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异常:引起十二指肠反流液中的胆盐、胰液破坏胃粘膜的脂蛋白层 非甾体抗炎药物: 应激 精神因素:紧张,焦虑,激动,忧伤。 吸烟:,相关营养因素,脂肪:延长胃排空,增加胃酸分泌, 某些食品及调味品具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尤其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能引起强烈的胃酸分泌。如: 酒、咖啡、浓茶、黑胡椒、 大蒜、丁香、辣椒、 肉汤、蛋白胨、面包等,,物理和化学性的损伤,如 过分粗糙的食物、 饮食过冷过热、 调味品及各种饮料等。,不规则进餐,也可破坏胃分泌的节律,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牛奶:影响不确定 酒精:双向反应。 膳食纤维:影响不确定。 吸烟:吸烟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多,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导致胆汁反流,影响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粘液量和粘膜血流量。,情绪变化,普通治疗措施,充足的休息、放松和睡眠; 积极地摆脱心理压力; 适当地体育锻炼; 禁止吸烟、饮酒; 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营养治疗,目的: 减轻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缓解和减轻疼痛,使胃得到生理上休息,使饮食对胃酸的分泌刺激减少到最低程度;合理营养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促进溃疡愈合,避免发生并发症;长期注意营养治疗,可减少复发诱因。,营养治疗原则,考虑饮食习惯和饮食治疗经验,避免饮食引起的不适。 饮食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天57餐,每餐量不宜多。少量多餐可中和胃酸,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同时又可供给营养,有利于溃疡面愈合,对急性消化性溃疡更为适宜。 避免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过强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及干果类;以及咖啡、浓茶、烈酒、浓肉汤等。,饮食禁忌包括: 1、易产酸食物:如地瓜、土豆、过甜点心及糖醋食品等; 2、易产气食物:如生葱、生蒜、生萝卜、蒜苗、洋葱等; 3、生冷食物:如大量冷饮、冷拌菜等; 4、坚硬的食物:如腊肉、火腿、香肠、蚌肉等; 5、强烈的调味品:如胡椒粉、咖喱粉、芥末、辣椒油等。,食物选择 选择营养价值高、细软易消化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鱼、瘦肉等。补充足够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营养素比例,半流质期为:碳水化合物55,蛋白质15,脂肪30;流质期为碳水化合物60,蛋白质20,脂肪20。,溃疡病的饮食分期治疗,溃疡病病情轻重不一,通常饮食治疗可按病情轻重不同分4个时期进行调配。,1、消化性溃疡期膳食,即流质饮食,适用于消化性溃疡急性发作时,或出血刚停止后的病人。食物宜选用易消化而无刺激性的食品,并注意甜咸相间。每日67餐,每天2次牛奶,或以豆浆代替;以蛋白质和糖类为主。可选用牛奶、豆浆、米汤、水蒸蛋、蛋花汤、藕粉、杏仁茶、豆腐脑等;通常牛奶及豆浆最多加5的蔗糖,以防胃酸分泌增加及腹胀。,溃疡病期治疗饮食食谱举例,2、消化性溃疡期膳食,即少渣半流质饮食,适用于无消化道出血,疼痛较轻,自觉症状缓解,食欲尚可者。食物选择仍应为极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粥、肉泥烂面片等,每天67餐,每餐主食50g。加餐可用牛奶、蛋花汤等。注意适当增加营养,以促进溃疡愈合。禁食碎菜及含渣较多的食物。,溃疡病期治疗饮食食谱举例,3、消化性溃疡期膳食,即半流质饮食,适用于病情稳定,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者。可食粥、面条、面片、小馄饨、小笼包、清蒸鱼、软烧鱼、汆肉丸等。每天6餐,每餐主食不超过100g,避免过饱、防止腹胀,仍禁食含粗纤维多的蔬菜、避免过咸等。,溃疡病期治疗饮食食谱举例,3、消化性溃疡的期膳食,采用胃病5次饭,适用于消化性溃疡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的病人。主食可不加限制。仍禁食冷、粗纤维多的、油炸的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每日5餐,除了主餐外,加餐2次。,溃疡病期治疗饮食食谱举例,4、消化性溃疡并发症膳食,并发症主要包括大出血、幽门梗阻和穿孔。,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便,若病人不伴恶心、呕吐和休克,均可给少量冷流质,可中和胃酸,减少胃酸对溃疡的刺激。每日进餐67次,每次100150ml,出血停止后改为消化性溃疡1期饮食。以后根据病情分期治疗。,幽门梗阻,当食物通过幽门部受阻时,可发生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初期,胃潴留量少于250ml时只可进食清流质,如少量米汤、藕粉等,凡有渣及牛奶等易产气的流质均不可食用,每次限3060ml,逐渐增加至150ml。待梗阻缓解后,按急性期膳食调配。对脂肪加以限制。梗阻严重者应予禁食。,穿孔,急性和慢性穿孔的病人,均需禁食。,关于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治疗: 以前饮食牛奶被用作溃疡病饮食基本食物,每天量较多。近来发现,食用过多牛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大于中和胃酸分泌的功能,同时有些人不能耐受牛奶,因此现在主张适量用牛奶,无需长期多量地用牛奶。 以前强调溃疡病要长期,甚至终身食用无机械性刺激的较温和的饮食,目前饮食供给是在溃疡活动期采用少量多餐,选用细软易消化食物,病情稳定后每天3餐,可给予正常普食,以保证各种营养素平衡。,营养与心血管疾病,第一节 营养与高血压病,一、流行病学,(一)诊断标准:,JNC VI 高血压定义分类,(二)流行病学:,JNC VI 高血压定义分类,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 估计现患人数1.6亿,比91年增加7000多万,患病率上升31%。 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二、病因,(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饮食习惯、职业、 噪音、吸烟、气候等。 (三)神经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负荷过度心理压力过大,易 怒,忧郁,仇视均易患高血压。,三、营养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一)矿物质: 1. 钠盐:20-30%的人对钠敏感。 2. 钾盐: 香蕉、豆类、土豆、桔子等高钾食物有利于防止高血压。 3. 钙和镁 膳食钙与血压呈负相关;富含镁的食物:全麦、深绿色绿叶蔬菜、坚果、豆类。,(二)脂肪酸:,(四)酒精: 乙醇10g为一个乙醇单位,相当于270ml啤酒,100ml葡萄酒或果酒,30ml 40标准乙醇度的白酒。,(三)氨基酸:(赖氨酸、含硫氨基酸),四、高血压的营养治疗,(一)限制钠盐摄入: (二)限制能量摄入: (三)蛋白质的选择: (四)膳食脂类: (五)其他饮食因素:,第二节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一、流行病学,二、病因: (一)血脂代谢异常: 1. 血浆脂类和脂蛋白 2. 高脂蛋白血症,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已超过1000万,高血压患者超过1.3亿,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增300万以上。每年新发脑卒中120150万,死于脑卒中的达80100万,残障者更多。 全国每20秒钟就有一名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每13秒钟有一名脑卒中患者死亡。目前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40。,当前心血管疾病以其发病率第一、致残率第一、死亡率第一的特点,已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头号杀手。 世界心脏基金会将每年的9月29日定为世界心脏病日。,脂类,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类脂,脂肪,磷脂(phospholipid) 糖脂(glycolipid),胆固醇(cholesterol,TC),脂质种类:,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 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 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2.9%,高甘油三酯血症11.9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4%。另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血脂异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11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发现: 基线血清LDL-C水平与其后心血管病事件发病危险有显著性关联,LDL-C每升高1mmol/L可使男性冠心病患病率增加36%,缺血性卒中增加31。,(三)性别:国外各年龄段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四)吸烟:吸烟会使血压立刻上升,心率加快;吸烟会提高促使血液凝固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吸烟会降低HDL-C。,(二)年龄:随年龄增长患病几率增加 男性45岁;女性55岁,(五)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比血压正常者有更高的胆固醇水平。 高血压病人的冠心病发病率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有效的降压治疗可降低糖尿病的心血管事件。,(六)糖尿病: 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是AS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虽不如非糖尿病患者高,但脂蛋白脂酶的活性降低导致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生成,易于氧化修饰,并易被单核细胞摄取。 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的抗脂肪分解的作用受损导致过多的游离脂肪酸溢出到骨骼肌和肝脏,而发生脂质异常,表现为低HDL-C、高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TG升高等2型糖尿病的脂质异常特征。,(七)肥胖: 肥胖诊断标准:成年人(18岁以上) 1、WHO标准:BMI 25 超重;BMI 30 肥胖 2、WHO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腰围 102厘米; 女性腰围88 厘米 肥胖常使AS的危险因素呈聚集状态,大大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 WHO指出:亚洲人群6个月内体重降低5-10%,足以对肥胖相关伴发症起到改善作用。,二、营养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一)膳食脂类,胆固醇: 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较弱,而且个体变异较大;其升高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与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有密切关系。 2. 饱和脂肪酸 SFA:动物脂肪 能升高血清胆固醇的饱和脂肪酸是月桂酸、豆蔻酸和棕榈酸,3. 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橄榄油(油酸 C18:1) 在降低血清TC的同时,不影响甚至稍增高血清HDL-C;而且摄入MUFA比PUFA能增加LDL的抗氧化能力。 4.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植物油、深海鱼油 亚麻酸(n-3)在豆类及硬果中含量较多 亚油酸( n-6 )则存在于各种植物油中,5. 反式脂肪酸:人造黄油、煎炸油、花生酱稳定剂和乳化剂中含量较高。 反式脂肪酸对于血清LDL-C的作用接近于饱和脂肪酸的作用;但不同的是,它不会升高HDL-C。,(二)能量和碳水化物,总能量摄入:维持适宜体重 碳水化物:,(三)维生素,抗氧化维生素: 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 2. B族维生素: 血液中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尤其是叶酸的浓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四)矿物质,镁:在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卒中和脑出血病人的血清和脑脊液中均有镁离子下降的报道。镁可以舒张脑动脉,细胞外镁离子下降与脑血管痉挛的强度直接关联。但不建议额外补充。 铬和镉:补铬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症状及病情,降低血胆固醇含量;而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病人,血清中镉浓度比健康人高。,4.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