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谢桃香 于都县中医院,首先我们来学习两个核心名词: 1、中医整体护理:是指在观察判断病情和护理疾病是,应注意把人体的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一天中昼夜晨昏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适宜的护理计划。 2、辩证施护:由辩证和施护两部分组成。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及正邪关系,进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护理计划和具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辨证是施护的前提与依据,施护士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中医护理的特点,1、整体观念 2、辩证施护,一、整体观念,所谓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系统。 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正是从这一观念出发,将其研究对象“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重视人体五脏六腑之间的完整统一性;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观念,(三)、中医整体护理,(二)、人与外界坏境有密切的联系,(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结构上是不可分割,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通过经络的联系与沟通,将各个脏腑、五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统一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故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2、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灯,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着的。如心主血与肝藏血的关系,人体的血液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髓,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主血功能正常,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3 、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体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亦相互影响。如肾虚,不但肾本身的功能减退,肾开窍于耳,故也会影响到耳,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聋;肾与膀胱相表里,同样也影响膀胱的功能,使膀胱固摄无力,则尿频、遗尿等;肾主骨,还可影响骨骼,如在老人责多见骨质疏松,易于折断。,(二)、人与外界坏境有密切的联系,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属于外界环境。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中,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同时,人是社会的产物,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行为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黄帝内经以要求习医者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来说明人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1、人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中医古籍均有不同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对人体影响的记载 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对应五季的春、夏、长夏、秋、冬。人和自然万物在这季节变化影响下,相应的就有春生(春在五行属木,主升发,大自然草木生发,一片生机盎然之象)、夏长(夏属火,主长,其气热,草木郁郁葱葱,一派旺盛之象)、秋收(秋属金,主收,主降,秋收大地,草木凋零)、冬藏(冬属水,主藏,其气寒,天寒地冻,动物与人或冬眠,或藏于室内)的适应性变化。,昼夜晨昏的交替,是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一种表现,人体在一日之内也会经历这样的阴阳消长。也就是说一日四时,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阳气存在着生、长、衰、入的规律,因而病情也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2、人和社会关系密切,人是社会的组成要素,人能影响社会。反之社会的变化对人的生理、心理、病理亦会带来相应的影响。 首先,社会的进步与安定,无疑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利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会自主的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休闲娱乐,如何防病养生的方法等人体的寿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越来越延长。 另外,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健康影响非常大。社会安定生活有规律,健康有保障;动乱社会,民不聊生群众流离失所,健康成了奢侈的需要。总之这种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所有领域,中医整体护理及时整体观念在临床护理中最好的应用体现。,(3)中医整体护理,指在观察判断病情和护理疾病时,应注意把人体的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一天中昼夜晨昏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适宜的护理计划。其实质是: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实施身心全方位的护理。护理服务的对象包括整体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例如:临床上护理一名口舌生疮的患者,我们既要重视局部病变,遵医嘱局部给予清热解毒之外用药,同时还要注意到“心开窍于舌”,口舌生疮多是心火亢盛,心火上炎的外在表现,故临床医生常同时配以清心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情志护理上,多与患者沟通,鼓励其乐观积极对待疾病,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志过激,“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火上加火则病情反复难愈,病室环境责注意整洁、按摩、安静。,二、辨证施护,由辨证和施护两部份组成。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进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护理计划和具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辨证是施护的前提与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辩证施护是要正确看待病、证、症三者之间的关系。“病”是疾病的总称,而“证”是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部位,病因,病性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此“病”可以概括“证”,正如清代医家徐灵胎言:“证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而“症”指的是症状,如头痛,呕吐等,所以通俗来说这三者的关系是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环境,个体本身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会表现出不同的“证”,而不同的“证”还有不同的“症”状体现。辨证则着眼于“证”的分辨。,中医认识和护理患者,既要辨病又要辨证,正如起初表现为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患者,初步印象为感冒,但是由于致病的因素,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所以要辨清感冒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才能确定施护方法。通过辨证确定为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进而确定施护方法。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采取避风寒、保暖的护理措施,室温宜偏高,饮食上给予豆鼓汤、生姜、红糖等辛温解表之物。若属风热感冒者,则“热者寒之”室温宜低,饮食绿豆汤、西瓜、苦瓜等清热生津性凉之品。,但是临床上有时可见同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或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一种证,在辨证施护的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护”或“异病同护”的方法。由此可见,中医护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不同,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的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含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就是辨证施护的实质所在。,二、中医护理的原则,一、扶正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基本概念 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各种治疗和护理手段,如药物、气功、药膳、锻炼、养生等方法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预防疾病为目的的一种原则。扶正主要适用于单纯正气虚而无外邪者,或邪气不盛的虚证,即所谓“虚则补之”。 应根据病证不同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患者气虚乏力,首先嘱其减少活动量,多休息,保持体力即保存人体正气;同时适当安排好业余文娱生活,摆脱患病期间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扶助正气在饮食上,多食用一些补气养血,滋阴壮阳的食物,如大枣、花生、桂圆、甲鱼、黑木耳等。,祛邪,就是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护理原则。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邪去则正安。 因邪气所在部位不同,祛邪方法也不同。常用祛邪方法:解表,攻下,利水、消导、破血、豁痰。如外感寒邪患者用发汗解表法促寒邪外出,具体方法有:起居避风寒,保暖;汤药宜温热服,服后盖被啜稀粥以助药力,祛邪外出。,(二)、扶正祛邪的临床应用,1、应用原则 应遵循三个原则:其一是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其二是应根据邪正盛衰及其在疾病过程中矛盾斗争的地位,决定其运用方式的先后与主次;其三应注意扶正不留邪,祛邪勿伤正。例如,表证患者在用汗法驱邪时,应以周身汗出为度,切忌大汗淋漓而伤正。 2、运用方式 (1).单独使用:扶正祛邪单独使用,扶正用于纯虚证以及正虚邪不盛等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祛邪适用于纯实证以及邪盛正不虚等以邪盛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 (2)合并使用:扶正祛邪合并使用,适用于虚实夹杂的病证。 (3)先后使用:扶正祛邪先后使用,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二、调整阴阳,调整阴阳是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恢复和重建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阴阳的相对平衡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当这种平衡被打破,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因而调整阴阳是临床上治疗护理疾病的一条基本原则。 (一)、损其有余 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是指阴或阳一方偏盛有又的病证,应当采用“实则泻之”的方法治疗护理。,(二)补其不足,补其不足,又称补其偏衰。是指阴或(和)阳偏盛衰不足的病证,应当用“虚则补之”的方法来治疗护理。对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的病症,用滋阴、补阳、阴阳双补来补其不足。常用的方法如下 1、阴阳互补的不虚方法 (1)滋阴以制阳:指由于阴液不足无以制约阳热,阳热则相对偏亢的虚热证,采用滋阴养液的方法,使阴液复而虚热自退,又称“阳病治阴”。,(2)、扶阳以制阴:指由于阳气不足,则阴寒之气则显得相对亢盛的虚寒证,用温补阳气的方药方法,使阳气复而阴寒自消,又称“阴病治阳”。 2、阴阳互济的不虚方法 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治疗阳偏衰时,在扶阳剂中适当使用滋阴药;治疗阴偏衰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用扶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称为“阳中求阴”。 3、阴阳双补 适用于阴阳两虚证,临床多见于慢性病后期。运用时须分清主次而双补;此外,阴阳亡失者,其亡阳者重在益气回阳固脱。阴亡者又当以益气救阴固脱之法急救。,三、护病求本,所谓护病求本是指在护理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针对其本质进行护理。 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病情变化多端,会出现病情表现与疾病本质一致的情况,也会出现表现与本质不一致的情况,基于“护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故有正护法与反护法的不同。,(一)、正护法 又称逆护法,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基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施行的治疗护理方法。“逆”指的是逆其证候性质和表现而治疗护理。主要有以下四种:,1、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出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方法来治疗护理,称为“寒者热之 ”,即以热治寒,即以热治寒。如寒证患者在护理上应采取保暖的方法,室温宜高,最好向阳病室,中药应温热服,饮食以性温之品,忌生冷之品。 2、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出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方法来治疗护理,称为“热者寒之 ”。如:表证采用辛温解表,里热证采用苦寒攻里的方法等。,3、虚则补之:虚损病证表现出虚候,用补益功用的方药、方法治疗护理,称为“虚则补之”。如阳气虚衰采用扶阳益气,阴血不足则采用滋阴养血的方药、方法等。 4、实则泻之:邪实病证表现实证的征象,采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方法来治疗护理,称为“实则泻之”。如淤血证采用活血化瘀,火热毒盛采用清热解毒的方药、方法等。,(二)、反护法 又称从护法,指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假象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护理方法。它采用的方药性质及方法与疾病证候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称为从治(护);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于其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主要有一下四种:,1、寒因寒用:指采用寒凉性质的药物及方法治疗、护理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简称为以寒制寒。适用于真热假寒证。例如:热厥证,常表现出壮热、烦渴饮冷、小便短赤等里热征象,但同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沉等假寒之象,其本质是阳热內盛,深伏于里,格阴于外,故见一派寒之假象。治疗护理时应抓住其热盛本质,给予寒凉药物及护理时以清热降温为主,才能使热推寒象消失。,2、热因热用:指采用温热性质的药物及方法治疗护理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简称为以热制热。适用于真寒假热证。即阴寒內盛,格阳于外,故形成阴寒本质,阳热假象的现象。此时患者虽有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真寒象征,又反见身热、面赤等假热之象,所以护理是应给予温热的护法,如给温热性食物、汤药宜温服,室温宜偏高、注意保暖等。,3、塞因塞用:指适用补益的药物和方法治疗护理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又简称为以补开塞。适用于真寒假实证。 4、通因通用:指使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及方法治疗护理具有通泄症状的实证,又简称以通治通。 综上所述,不论正护法还是反护法,均是究其疾病本质而言,虽说方法不一,但都离不开“护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四、标本缓急,分清疾病的标与本,有利于从复杂的疾病矛盾中找出和处理其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1、急则护其标是指标病甚急,如不先治标,即将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总体治疗的一种方法。常见病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质量控制方案
- 2025网络安全维护合同
- 《2025年因合同期满而提出的辞职申请》
- 2025音乐厅舞台设计合同
- 全球智能工厂行业协作机器人应用案例深度分析报告
- 产品新品发布会主持词
- 产品推广会议主持人台词
-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政策法规解读2025年行业洞察白皮书
- 2025河道维护工程师劳动合同
- (多篇可选)小班家长会主持台词
- 一带一路详解
- 中小学英语课件-Go-away-Mr-Wolf
- 二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动物》课件PPT
- 不干胶贴标机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