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核心素养,达标检测,基础落实,课时训练,基础落实,一、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 1.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使各国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活跃。 (2)罗马教会宣扬 ,树立教皇绝对权威。 (3)天主教会在德国兜售 ,掠夺财富激化了矛盾,是宗教改革发生的直接原因。 2.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主张:强调 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因行称义,赎罪券,因信称义,“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的区别,深化理解,问题思考,材料 每个基督徒都可以阅读和解释圣经,而不是盲目听从教会的说教。 思考 你能说说漫画的寓意吗?,提示 漫画反映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依靠教皇和教会,而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显示了圣经在信仰得救当中的地位和作用。,4.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5.意义 (1)标志着宗教改革运动在 拉开了序幕。 (2)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原来的 、 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德国,天主教,东正教,二、独树一帜的加尔文 1.背景:受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2.著作:1536年出版 。 3.主张 (1)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2)提出 ,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贫富荣辱,由上帝先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基督教原理,先定论,4.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意义 (1)加尔文的先定论否定对教皇的盲从,也否定封建主的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 (2)加尔文的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问题思考,材料 加尔文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思考 材料反映了加尔文怎样的宗教观?选民在世俗社会有何表现?其主张有何进步性?,提示 宗教观:人的灵魂能否得救,是由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先定论) 表现:在社会上发财致富的“成功人士”。进步性:其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否定了教皇的权威。,5.对欧洲宗教改革的评价 欧洲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 ,推动了西欧社会的 ,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宗教权威,思想解放,(1)西欧宗教改革只是反对天主教会,并没有否定基督教教义,也不反对宗教和信仰。( ),判断正误,提示 宗教改革斗争的矛头直指当时欧洲的最大封建势力集团天主教会。改革者采用的是宗教异端的形式,即用一种宗教去替代另一种宗教,用一种信仰方式去替代另一种信仰方式,并不是反对宗教和信仰。,(2)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提示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而非基督教信仰,它宣扬“因信称义”,简化教仪等,反而加剧了民众的信仰狂热。,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经济方面:新航路开辟,对外贸易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方面: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宗教方面:天主教会腐败,基督徒要求振兴基督教。,归纳总结,(2)影响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上: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思想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社会上:促进了欧洲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知识结构,核心素养,理解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2)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 (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主张世俗权力高于神权,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 (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的折磨、来世拯救和教廷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针对练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都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 A.否定教皇地位 B.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封建特权 D.宣扬圣经精神,解析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强调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信仰自主权在于自己。由此可知,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是从神学角度解放人的思想。,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图一 教皇出行图 图二 路德焚毁教皇令 图三 烧死“异端”,应用 图一反映的是天主教的特殊地位和腐化阻碍了 的发展,引起了图二马丁路德的 运动;图三是宗教改革打击了 ,天主教会采取应对措施,如烧死“异端”。,资本主义,宗教改革,天主教会,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一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材料二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他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财产等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应用 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路德与加尔文的相同主张有哪些?加尔文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体现了哪个阶级的利益?,提示 相同主张:都主张信仰得救,都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更为激进的主张:加尔文主张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还提出建立民主教会的主张。阶级:新兴资产阶级。,达标检测,1.(2018郑州高二期中联考)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1,2,3,4,5,6,1,2,3,4,5,6,解析 关键信息:“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的意义,即打击了天主教会与教皇的权威,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特别强调人的心灵,而B项体现了信仰即可得救的思想,故B项正确; A、C、D三项都是宗教改革中进步的思想,但都不符合题意,故A、C、D三项错误。,2.(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 A.宣扬因行称义 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C.创立新教教派 D.否定教皇的权威,解析 “唯独圣经”“唯独信心”体现的是因信称义,故A项错误; 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与材料中“宗教改革”不符,故B项错误; 创立新教教派是宗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与题中“意义在于”不符,故C项错误; 材料中“唯独圣经”“唯独信心”“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就是没有教皇,表明宗教改革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故D项正确。,1,2,3,4,5,6,3.(2019太原检测)马丁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权威来代替一个旧权威罢了。这说明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 C.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 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1,2,3,4,5,6,解析 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故A项错误; 路德教与加尔文教都属于新教,故B项错误; “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更多体现的是教派的纷争,表明宗教改革没有真正实现信仰自由,故C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路德教与加尔文教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问题,故D项错误。,1,2,3,4,5,6,4.(2018遂宁高二期末)英国学者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1,2,3,4,5,6,解析 “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故A项错误; 材料中的“世俗君主”并非真正的专制国王,故B项错误; 宗教改革前欧洲早已分裂为多个民族国家,故C项错误; “富有”和“君主”表明宗教改革是反专制、反极权的政治斗争,故D项正确。,5.(2018邵阳高二检测)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2,3,4,5,6,解析 材料中新教“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与打破教会的精神垄断无关,故A项错误; 新教倡导因信称义,反对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故B项错误; 材料中新教“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与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中新教强调“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1,2,3,4,5,6,6.(2018新乡高二测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A.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 B.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C.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 D.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1,2,3,4,5,6,解析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并没有改变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并未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故B项错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在思想领域和宗教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故C项正确; 构想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架构的是启蒙运动,故D项错误。,1,2,3,4,5,6,课时训练,1.如图是反映16世纪欧洲社会状况的漫画,画中右边是新教徒,左边是天主教徒,天平右侧托盘中为圣经,左侧为教皇。该漫画意在 A.宣扬教皇的崇高地位 B.强调信仰上帝的重要 C.倡导新旧教会的和谐 D.主张社会的公平交易,题组1 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对点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右侧托盘中的圣经比左侧教皇重,可见漫画意在否定教皇的崇高地位,故A项错误; 右侧托盘中的圣经更重,可见漫画意在强调信仰上帝的重要,符合宗教改革“因信称义”的主张,故B项正确; 漫画是对天主教会、教皇权威的否定,反映出新旧教会的冲突,故C项错误; 漫画意图是否定教皇权威,不是强调经济活动中公平交易的重要性,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也不是不信仰上帝,而是使人们获得宗教信仰的自主权,A、C两项错误, D项太绝对,选B项。,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3.(2018新乡高二期末)马丁路德在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发动了宗教改革,然而他的思想和行动却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巨变,这主要是因为 A.“因信称义”理论已经被基督徒普遍接受 B.启蒙运动的思想深入人心 C.其宗教思想表达了当时欧洲普通教众的普遍愿望 D.先定论的思想广泛传播,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是宗教改革的开端,“因信称义”还没有被基督徒普遍接受,故A项错误; 启蒙运动当时还没有开始,故B项错误; 马丁路德的思想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表达了当时欧洲普通教众的普遍愿望,故C项正确; 先定论是加尔文的主张和思想,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4.(2018南昌二中高二期中测试)“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行称义,解析 “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换句话说就是信仰上帝就不用再信仰他人,即信仰即可得救。,1,2,3,4,5,6,7,8,9,10,11,12,13,14,15,16,5.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起来。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 B.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 C.马丁路德的积极倡导 D.其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因信称义”强调教徒可以通过阅读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A项是人们接受“因信称义”的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因信称义”是否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与题目设问无关,故B项错误; C项也是人们接受“因信称义”的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因信称义”体现了人的价值,摆脱了对教会的依赖,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这才是人们“真正接受”它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6.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A.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B.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C.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D.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一个人的发财致富,在加尔文看来完全是上帝的恩赐,符合其先定论的思想,这是在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故D项正确。,题组2 独树一帜的加尔文,7.(2019广东仲元中学高二检测)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提出先定论,先定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前,人类的命运早已决定;第二,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先定论提出的直接影响是 A.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 B.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D.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直接影响”。“人类的命运早已决定”“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即人类的命运是由上帝决定的,而不是由教皇决定的。故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进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故答案为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8.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俭朴生活的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 A.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B.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 C.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 D.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加尔文认为,“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热爱职业劳动和俭朴生活,这一思想促使信徒信仰宗教之时也关注现实,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故选D项。,解析 加尔文将人的成功与失败都归结为上帝的预先安排。这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故其学说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9.如图是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的加尔文,他的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 A.宣传了早期天赋人权思想 B.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C.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解析 材料认为宗教改革相比文艺复兴更能推动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联系相关史实可知,文艺复兴主要是在上层知识分子中进行,范围有限;而宗教改革则波及广大信徒,比文艺复兴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推动文化的现代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综合强化,11.(2018稽阳联谊学校期中联考)如图为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作品以马忤斯的晚餐。它描绘的是耶稣复活后在一次见面会上向他的门徒现身的情景,画中卡拉瓦乔没有把耶稣的门徒描绘成光辉的圣徒,而是描绘成卑贱的普通农民。据此判断此画的创作背景是 A.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C.启蒙运动的开始 D.欧洲开始早期殖民扩张,解析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在中世纪晚期,当时基督教神学垄断精神世界,不符合“画中卡拉瓦乔没有把耶稣的门徒描绘成光辉的圣徒”,故A项错误; 宗教改革强调人人都有解释圣经的权利,打破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与材料中的绘画特点相符,故B项正确; 启蒙运动强调民主、法制,反对封建专制,与材料中的绘画特点不符,故C项错误; 欧洲开始早期殖民扩张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材料中的绘画特点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个性解放不符,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马丁路德说:“基督教世界,尤其是德意志的各个阶层正备受煎熬,祈祷上帝降灵于某人,并引导他向这个可怜不幸的民族伸出援助之手。上帝已赐予我们一位出身高贵的年轻君主(查理五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上帝恩赐的时机。”这反映了他 A.倡导人的自由和解放 B.宣扬信仰圣经而得救精神 C.否定封建神学创世说 D.提倡王权,否定天主教的教权,解析 材料中马丁路德主张年轻君主(查理五世)引导德意志民族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倡导民族的自由和解放,故A项错误; 材料马丁路德宣扬民族主义,而非个人的因信称义,故B项错误; 材料马丁路德仍然坚信上帝的恩赐,没有否定封建神学创世说,故C项错误; 材料马丁路德宣扬民族主义,提倡王权,否定天主教的教权,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16世纪以后)新教徒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从通过理解自然发现上帝揭示给他们意图的职责,这好比他们身负通过阅读经文获取上帝意愿的知识的职责。”这说明新教伦理 A.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B.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C.颠覆了基督教神学 D.促进了新兴君主国的形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材料“每一个个体都有从通过理解自然发现上帝揭示给他们意图的职责”重在强调理解自然的重要性,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故B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马克斯韦伯认为,传统的天主教鄙视世俗劳动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是侍奉上帝的手段和荣誉与此同时,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导致资本的积累。作者旨在强调 A.新教理论助推了资本主义发展 B.新教废除禁欲主张任意享乐 C.新教教义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 D.新教信仰必须借助特定仪式,解析 材料“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和“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导致资本的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龙江物流面试题及答案
- 高考疫情测试题及答案
- java中垃圾回收面试题及答案
- 导图揭秘文言文难题
- 家电公司客户服务管理细则
-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springboot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2.2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第1课时)(教学课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 保安队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保安灭火器知识培训课件
- 运用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率模板课件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课件-电梯安全知识
- 车辆转让合同电子版下载可打印
- 深圳填海工程施工实施方案
- BB/T 0023-2017纸护角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 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 logopress3培训视频教程整套模具大纲
- DB32-T 2945-2016硬质合金刀具PVD涂层测试方法-(高清现行)
- TB∕T 3526-2018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接触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