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课件人民版.pptx_第1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课件人民版.pptx_第2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课件人民版.pptx_第3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课件人民版.pptx_第4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课件人民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 捍卫共和制度(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提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 护法运动(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提示,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三 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提示,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探究点,材料研读 材料一 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 孙中山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探究点,互动探究 (1)从材料一中可以感受到孙中山的什么精神?“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这体现了孙中山的哪些高尚品质? 材料解读材料一中孙中山指出了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另一方面“推覆专制,创建共和”,这是革命的根本目的。材料二体现了孙中山晚年的重大转变,提出“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反映了他奋斗不息、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探究点,要点提示(1)精神: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大无畏精神。说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推翻清朝统治的局面已经形成。 (2)内容:追求民主自由与平等权利,唤起民众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为实现这个目标加快努力。品质:奋斗不息、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探究点,名师精讲 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和革命精神 1.历史功绩 (1)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最伟大的功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探究点,2.革命精神 (1)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3)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4)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1,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的作风令人费解,因他是个勉为其难的革命家。在致力革命时,他宁愿选择最少使用武力的措施达其目的。这是环境及其气质使然。外国人造成的恐惧,使他阻止与帝国主义直接对抗。只是到了最后,他才支持这种对抗。他反对鼓励阶级斗争,也不愿用暴力手段去消除本国的不公正根源。简言之,他宁愿谈判而不从事杀伐,求和解而不想进行旷日持久的斗争。这些品质使他看起来仿佛是唐吉诃德式的而不是革命家的奇怪人物,但更显出他是个纯粹的人。 美史扶邻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1,2,(1)怎样的“环境”将孙中山造就成为一位“勉为其难的革命家”? (2)试举一例说明孙中山“宁愿选择最少使用武力的措施达其目的”。 (3)“只是到了最后,他才支持这种对抗”在思想上表现为怎样的转变? (4)作为一位“纯粹的人”,孙中山先生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思路解析第(1)问回答孙中山发动民主革命的历史背景即可。第(2)问列举孙中山与列强及袁世凯妥协的事例即可。第(3)问首先要准确读出设问的含义,然后回答出孙中山思想上的重大转变。第(4)问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2,参考答案(1)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清政府的腐败;西方革命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让给袁世凯等。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决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接受“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形成新三民主义。 (4)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1,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二 我对于孙君最不满的一件事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这句话也许有人觉得迂阔不切事情,但我始终认为,政治家道德所必要的。 梁启超 (1)概括两则材料对孙中山评价的不同之处。 (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孙中山?,1,2,思路解析第(1)问,“不同之处”依据材料一中“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等归纳材料一观点,依据材料二“这句话也许有人觉得迂阔不切事情,但我始终认为,政治家道德所必要”,从“政治道德”的角度归纳回答。第(2)问,评价历史人物要结合历史环境以及历史史实,从“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方面全面评价”或者从“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评价以及以是否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