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件人民版.pptx_第1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件人民版.pptx_第2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件人民版.pptx_第3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件人民版.pptx_第4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件人民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一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一),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 追寻救国之路,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 组建革命大同盟(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提示,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三 缔造民国(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提示,探究点,材料研读 材料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提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病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探究点,互动探究 (1)材料主要体现了孙中山的何种思想?提出的原因、目的各是什么? (2)在土地问题上,孙中山反对什么?就农民与孙中山主张的互动关系上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解读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在材料中孙中山指出了西方各国“富者极少,贫者极多”,贫富差距巨大。因此他主张推行民生主义,并要防止“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病”。,探究点,要点提示(1)思想:民生主义。 原因:看到了西方因贫富悬殊引发的尖锐矛盾。 目的:通过民生主义,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缩小收入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2)反对没收地主土地(夺富人之田)。 影响: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民生主义是空想,也不能真正得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探究点,名师精讲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实质、进步性和局限性,探究点,1,2,1.孙中山创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成为革命的思想和旗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2,(1)结合两则材料,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 (2)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思路解析第(1)问,一要答出三民主义的各项内容,二要逐项分析每项主义提出的具体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回答孙中山对欧美发展状况的借鉴,第二小问主要答出孙中山想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1,2,参考答案(1)“民族革命”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只有通过民族革命,才能摆脱清朝的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政治革命”是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有这样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2)孙中山以欧美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将出现的严重的财富不均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对立的问题。,1,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2,材料二 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 孙中山 (1)为什么说材料一所示的两个地点是孙中山革命历程中的重要起点? (2)材料二中的“推覆专制,创建共和”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得以发生这一历史巨变的主要因素。,1,2,参考答案(1)原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筹划反清武装起义,表明其同清王朝彻底决裂,迈出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2)事件: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