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pptx_第1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pptx_第2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pptx_第3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pptx_第4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 中国科技之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提示,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三 李四光与地质力学(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提示,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材料研读 材料一 伏维京张一线为我国铁路北干之起点,其居庸关、岔道城二处,汉唐以来,历经百战,夙称天险,鸠庀之初,外人每疑华员勿克胜任。迩来欧美士大夫远来看视,啧啧称道,佥谓青龙桥、鹞儿梁、九里塞三处省去洞工,实为绝技。 徐世昌验收京张铁路工程折 材料二 詹天佑在致诺索布夫人的信中写到:“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那就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若如此,中国工程师将失掉大众的信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 (1)依据材料一,分析外国人对京张铁路的修建前后态度有何变化。 (2)指出材料中“我的工作”指的是什么?体现了詹天佑的什么情怀? 材料解读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外国人对京张铁路修建前后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修建前外国人对中国人能否独立完成京张铁路的修建工作持怀疑态度,建成后欧美人士则持赞赏态度。材料二体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 要点提示(1)修建前:认为中国人不能胜任。修建后:啧啧称道,许多地方的施工堪称绝技。 (2)设计、建成京张铁路。强烈的爱国情怀。,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所做的贡献 1.参加津沽段铺轨工程。 2.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并发明新式气压沉箱法解决工程难题。 3.主持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4.积极参加保卫路权的斗争。 5.捍卫中国铁路主权。,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材料研读 材料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互动探究 (1)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2)谈谈李四光对地质学研究的贡献。 (3)结合李时珍、詹天佑和李四光的事迹,谈谈作为优秀的科学家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材料解读材料反映了李四光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他两度出国留学,最后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的怀抱,打破两个“洋神话”,为中国的地质学发展与工业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要点提示(1)他推翻了外国人做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在他的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所谓的“中国贫油论”。 (2)独创地质力学理论,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为中国的地质、矿业发展和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实现地震预报指出了正确方向。 (3)优秀科学家所应具备的品质包括:脚踏实地的科学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敢于创新的科学勇气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对李四光的评价 1.科学贡献: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自192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后,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科学研究中,并创立具有世界影响的独立学派地质力学。他在冰川学、古生物化石的鉴定等领域也有独特建树。 2.理论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把主要的研究重心放在寻找国家急缺的矿产资源上,成功地指导了寻找大庆等大油田和铀矿资源的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又根据防震减灾的需要,在地震预报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明显进展。,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总体评价:李四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李四光不迷信外国权威、用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与杰出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也是青年学生的人生楷模。,1,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 材料二 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年十四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备究时珍晚年学尤笃,昼夜不辍,自号“濒湖山人”。著医案二十卷、薖所馆诗十卷、集唐律六卷、脉诀一卷、五藏图论著天文地理、奇门遁甲诸书。 蕲州志,1,2,(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时珍用药的哲学思想。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材料二中对李时珍评价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思路解析第(1)问抓住关键信息“顺时气而养天和也”,结合对前面文字的理解,顺应四时变化(自然规律)以养“天人相合”(人的四时发展规律)。第(2)问首先应判定观点是否正确,然后依据材料“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备究”“著天文地理、奇门遁甲诸书”作答。 参考答案(1)顺应自然规律;天人相应整体观。 (2)正确。其研究除涉及医学、药学之外,还涉及哲学、天文地理、文学、训诂(音训)等多种学科(举三项即可),足见其“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备究”的精神与能力。,1,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克韦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国际“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 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提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先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上,看来是有重要意义的。” (1)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李四光对我国石油勘探的贡献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1,2,思路解析第(1)问考查基本阅读概括能力,依据材料内容作答即可。第(2)问考查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对石油勘探的贡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第(3)问需要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透过表面现象找出问题的本质。 参考答案(1)材料一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二认为在中国能够探测到石油。 (2)李四光从运动的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