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及其应用_第1页
BIM技术及其应用_第2页
BIM技术及其应用_第3页
BIM技术及其应用_第4页
BIM技术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信息模型(BIM)及其应用,1,1 什么是BIM?BIM的含义,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BIM,3,什么是BIM?BIM的提出,BIM的概念最早于1970年代提出,它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深入运用而产生的。由于其发展的时间较长,且概念的提出者又从多个方面来理解与之相关的问题,因此,其常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如: 单一建筑模型(Single Building Model/SBM) 集成建筑模型(Integrated Building Model/IBM) 虚拟建筑模型(Virtual Building Model/VBM,Graphisoft)等。,4,什么是BIM?BIM的提出,1975年,乔治亚理工学院(GIT)的Charles Eastman教授在其研究的课题“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中提出“a computer-based description of a building”,以便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5,什么是BIM?BIM的提出,2002年,Autodesk发表了一篇白皮书,其中提出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的概念,其基本的思路是将项目信息保存在模型文件中。,6,什么是BIM?提出的背景,CAD 可视化绘图,其他行业的背景,CAE 产品性能分析,CAM 设备管理控制、操作,7,什么是BIM?提出的背景,建筑行业的问题,8,什么是BIM?提出的背景,项目整合度和协作度差 香港知专学院新大楼,法国设计,创意为“漂在空中的一张纸”,9,土木实验大楼虚拟实验室,什么是BIM?定义(国外),对建筑信息模型的定义也很多,如: BIM是一种与项目信息数据库相联系的基于模型的技术。(美国建筑学会,AIA) BIM为一个面向对象的建筑开发工具,其利用5D建模概念、信息技术和软件的互可操作性去实现建设项目的设计、运营、维护,也实现信息的沟通。(美国总承包商协会,AGC) 一个在开放工业标准下的对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征以及项目生命周期信息的可计算的形式表现,以期实现更好的项目价值。(NIBS的设施信息委员会,Facility Information Council),10,什么是BIM?定义(国外),NBIMS: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是设施的物理级功能的数字化表达,其从设施的生命周期开始行程可靠的决策技术信息的共享知识资源。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是一个建立设施电子模型的行为,其目标为可视化、工程分析、冲突分析、规范标准检查、工程造价、竣工产品、预算编制和其他多种用途。,11,BIM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住建部BIM实施指导意见),什么是BIM?定义(国内),12,BIM是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什么是BIM?定义(国内),数字表达 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1,2,知识资源 BIM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3,工作过程 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开始的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工作过程,4,协同作业 在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应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BIM的 四层含义,13,3D 建筑物三维模型,4D 3D + 时间,5D 3D + 时间 + 成本,nD,什么是BIM?深入理解,BIM数字模型的维度,14,什么是BIM?深入理解,BIM与VDC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建模 Virtual Design & Construction 虚拟设计施工,BIM建筑物虚拟模型 几何信息:长宽高位置 业务信息:材料、重量、价格、进度和施工工艺等等,VDC虚拟建造 在实际建造之前用模型对建筑的性能、成本、可施工性、运营情况进行模拟和分析,VDC,15,什么是BIM?深入理解,BIM的灵魂是以模型为载体的信息 重点是建设项目参与方的协同合作,16,什么是BIM?深入理解,网状的沟通方式 沟通效率低、问题理解难、 决策效率低、信息不对称,BIM协同平台 通过BIM可视化平台将信息统一起来,沟通便捷、多方协作、问题更容易处理,17,什么是BIM?深入理解,Level 1 普通二维设计,Level 2 材料和几何信息,Level 3 规格、供应商、价格,Level 4 工艺工法、施工规范,规范,18,判断是否为BIM标准,只包含3D数据而没有或很少包含属性数据。 不支持行为的模型。 由多个定义建筑物的2D的CAD参考文件组成的模型。 视图之间无关联的模型。,19,BIM的应用应用领域,从国际范围来看,除了应用最广泛的民用、商用建筑方面外,BIM 在国外已经应用到建设行业的各个领域,如公路、水利、机场的建设、市政工程、工业化住宅等等。,公路工程,市政工程,机场工程,水利工程,20,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现状建模,成本预算,阶段规划,规划文本编制,场地分析,设计方案论证,设计建模,能量分析,结构分析,日照分析,设备分析,其他工程分析,规范验证,LEED评估,主要应用,次要应用,21,规划,设计,施工,运营,3D协调,场地使用规划,施工系统设计,数字化预制,3D控制和计划,记录模型 kon,维护计划,建筑系统分析,资产管理,空间管理/跟踪,灾害预案,主要应用,次要应用,BIM的应用,22,三维设计,任意剖面,立面施工图,BIM的应用三维协同设计,停车场分析,人流疏散分析,电梯垂直运输分析,BIM的应用需求分析,室内外风环境分析,采光照明分析,建筑能耗分析,BIM的应用能耗分析,快速 全面 准确 直观,楼梯碰头,风管穿梁,预留洞检查,门窗开启,保温碰撞,管线打架,BIM的应用碰撞检查,BIM的应用碰撞检查,BIM的应用虚拟漫游、可视化,土 建,钢 筋,安 装,装 修,BIM的应用三维算量,Revit模型,算量模型,BIM的应用三维算量,BIM的应用4D进度模拟,二维平面布置,施工现场,三维平面布置,BIM的应用3D现场布置,施工深化设计 利用三维模型进行多专业协调,减少返工造成的材料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如确定预留孔洞位置和尺寸。,预留洞,BIM的应用施工深化设计,施工工序模拟 节点构件布置 钢筋躲避 指导下料 三维可视化交底 ,局部复杂节点的施工模拟,BIM的应用局部复杂节点施工模拟,三维模型,工厂预制,现场吊装,三维模型,施工现场,BIM的应用预制加工,4D 按流水段查看工程,3D 实体模型,5D 各流水段所需的人材机信息,5D 各流水段 对应的任务 和成本信息,BIM的应用5D综合运用,维修日期自动提醒 检查维修记录: 上次检查时间:2011-06-28 设备状况记录:良好 检查人员:李XX 下次检查时间:2012-03-11,通过模型管理 设备类型:XX 设备参数:XX 施工单位:XX公司 运维单位:XX公司 生产厂家 联系电话:4343434,现场检查 运用移动设备进行现场查看对比,并可以扫描设备二维码读取设备信息进行管理,BIM的应用运维阶段,BIM应用房地产策划,方案对比,户型漫游、虚拟看房,推盘计划,38,2 BIM的核心标准 由于建筑行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涉及了大量的软件厂商。由于不同软件厂商定义的软件内部信息的格式不尽相同,因此,要实现不同厂商软件的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制定相应的标准就显得的非常重要。,39,很多软件厂商、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参与到了建筑信息模型的标准制定当中。 其中的成果如: 由国际互操作联盟(IAI)制定的工业基础类标准(IFC) 由FIATECH 制定的AEX(Automated Equipment Information Exchange)标准 美国钢结构协会(AISC)的CIS/2标准等,40,IFC标准 IFC是国际互操作联盟(IAI)推出的行业标准,其主要作用就是提供一个通用的数据模型和一个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建筑模型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目前,该标准的IFC2x平台部分已经被纳为ISO/PAS16739标准。,41,IFC标准的范围包含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支持参与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每个专业工种,例如包含了建筑师,暖通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概预算师,施工工程师,以及物业管理人员等等。 不同专业工种使用自己的软件从统一的IFC标准建筑信息模型中读取数据,并将设计结果传递到标准建筑信息模型中成为后续软件的输入数据。,42,IFC标准的相关研究,IFC标准提出 IFC标准是由国际协同工作联盟IAI(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为建筑行业发布的建筑产品数据表达标准。 IFC标准发展 自1997年1月IAI发布IFC1.0以来,IFC经历了6个版本的更替。目前官方最新版本是2006年发布的IFC2x3。因此,本数据描述标准采用IFC2x3为平台蓝本,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在施工管理领域进行扩展。,43,IAI(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 ) 是由12家AEC/FM 行业的企业发起成立( Autodesk 、 AT&T、ARCHIBUS、Carrier Corporation、HOK、 Honeywell、Timberline 等) 目的:使用别人的信息而不用考虑对方使用什么软件以及是谁在使用该软件 目前IAI的成员已经有20个国家的600多家企业 2005年,鉴于IAI的名字过于复杂和难以理解,该组织更名为buildingSMART(/),IAI的发展,IFC标准的体系结构,IFC模型的结构 IFC模型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层次:即资源层、核心层、交互层和领域层。每个层次都包含一些信息描述模块,并且模块间遵守 “重力原则”:每个层次只能引用同层次和下层的信息资源,而不能引用上层资源。这样上层资源变动时,下层资源不受影响,保证信息描述的稳定。,45,IFC标准结构图,46,47,资源层 是IFC 体系架构中的最低层,能为其他层所引用。主要是描述标准中用到的基本信息,不针对具体的行业本身,是无整体结构的分散信息,作为描述基础应用于整个信息模型。包括材料资源(Material Resource) 、几何限制资源(Geometric Constraint Resource) 、成本资源( Costs Resource) 等。 核心层 是IFC 体系架构中的第二层,能为交互层与领域层所引用。主要是提供基础的IFC 对象模型结构,描述建筑工程信息的整体框架,将资源层信息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包括核心(The Kennel) 和核心扩展( Core Extensions) 两个层次的泛化。,48,交互层 主要是为领域层服务。领域层中的模型可以通过该层来达到信息交互的目的。该层主要解决了领域信息交互的问题,并且在这个层次使各个系统的组成元素细化。包括共享空间元素( Shared Spatial Elements) 、共享建筑元素( Shared Building Elements) 、共享管理元素( Shared Management Elements) 、共享设备元素(Shared Facilities Elements) 和共享建筑服务元素(Shared Building Services Elements) 等五大类。 .领域层 是IFC 体系架构中的最高层。每一个使用或是引用定义在核心和独立资源层上的类信息的模型都是独立的。其主要作用时是深入到生成基于IFC 标准的建筑模型生成IFC 格式的数据文各个应用领域的内部,形成专题信息,比如暖通领域(HVAC Domain) 、工程管理领域(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omain) 等,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扩展。,IFC platform provides a bi-directional data link to major energy analysis software,BIM model,IFC,Energy analysis applications,51,52,为了加强建筑信息模型的研究工作,2006年,NIBS(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制定NBIMS(美国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标准)。 2007年11月,NBIMS Committee推出了NBIMS的第一部分:Version 1.0Part 1 Overview, Principles, and Methodologies 2012年,公布了NBIMS-US V2。 (/),53,美国BIM标准的制定,54,(1)初始阶段 (2)AUTODESK和清华大学合作 (3)中国BIM发展联盟 外部链接: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的制定,中国BIM标准的制定,55,3 建筑信息模型解决方案概览,一、Autodesk的BIM解决方案Revit REVIT是Autodesk公司2002年收购REVIT科技公司以后推出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业解决方案。其解决方案包括: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Structure、MEP 、C3D、Naviswork等软件,能提供建筑、结构及设备设计功能。 REVIT虽然原来是用于工业领域的设计软件,在AEC行业应用历史不长,但是已经多项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56,Autodesk BIM解决方案,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管理运营阶段,Revit Architecture(建筑),Revit Structure(结构),Revit MEP(设备及管道),AutoCAD Civil 3D(土木基础设施),Naviswork,3D MAX,MAYA,Buzzsaw(项目管理),FM Desktop(设施管理),注:从2013版开始,REVIT开始将建筑、结构和设备三个软件集成到了一个软件中。,57,在REVIT中,所有与建筑有关的信息都被存储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当设计人员对设计作出一些改动的时候,参与的每个工种都会被通知到相关的改动,并且会被反映到关联的视图中。 虽然REVIT的数据本身并非是公共标准,但通过对IFC标准的支持,提供了数据共享的条件。同时,REVIT也提供API接口实现对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数据进行访问。 目前,已有一些第三方软件,通过API接口实现了REVIT的数据的访问,如美国Innovaya公司的Visual-Estimating实现了集成Revit Building、Structure的数据到造价软件中。国内的PKPM、鲁班、广联达等也可以实现数据的转换。,58,二、奔特力(Bentley)的解决方案 Bentley Systems公司的建筑师Erik De Keyser在IBM UNIX上开发了Bricsnets最初的建筑建模软件。 1987年发布MicroStation,提供了编辑IGDS文件的功能,1987年 Bentley创建了DGN文件,1995年Bentley在MircoStation上开发了高级实体建模功能,并发布了针对Windows平台的MicroStation 95。 1997年,Bentley在获得Bricsnets建筑建模软件后,将其打造为MicroStation TriForma的核心技术,并在MicroStation上发布了它的第一个BIM应用程序。 2002年,MicroStation V8发布2008 MicroStation V8i BIM软件,实现了实时的建筑平、立、剖和裁剪平面视图。,59,Bentley是通过一系列产品来实现建筑信息模型的,这其中包括:建筑软件(Bentley Architecture)、结构软件(Bentley Structural)和 暖通软件(Bentley Building Mechanical Systems)等。,60,Bentley BIM解决方案,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管理运营阶段,Architecture(建筑),Structural(结构),Building Electrical/ Mechanical Systems(设备及管道),Microstation Triforma(平台),Navigator,InRoad Site(土方),Onsite,ProjectWise(项目管理),61,特别注意的是Bentley建筑信息模型方案中采用的是分布式数据库(Federal Database),即其设计的实现是通过该公司自行开发的一套模块,对定义的数据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的目的。 Autodesk的Revit采用的是中央数据库模式对信息进行整合,在这种方式下BIM中的数据可以快速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技术优势,但缺点在于数据量过于庞大,处理难度较大。,62,三、Graphisoft的解决方案 GraphiSoft原是由匈牙利建筑师与数学家共同开创建的一家软件企业,1982年成立于布达佩斯。1987年其推出了基于2D/3D的建筑设计软件。其一贯倡导虚拟建筑模型(3D- Virtual Building)设计理念,并将此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的始终。 2007年德国的一家CAD软件公司Nemetschek AG收购Graphisoft。,63,ArchiCAD 是GraphiSoft 公司的核心产品,也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三维建筑设计软件。其基于全三维的模型设计,拥有强大的剖/立面、设计图档、参数计算等自动生成功能,以及便捷的方案演示和图形渲染,为建筑师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所见即所得“的图形设计工具。,64,Graphisoft BIM解决方案,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管理运营阶段,ArchiCAD(平台),MEP Modeler(设备),Vico Office, ,65,四、其他 Active3d (Archimen Group,FR) ALLPLAN DDS (DATA DESIGN SYSTEM) Digital Project EliteCAD Scia Engineer Solibri Tekla Structures Vectorworks Architect,五、BIM的分类软件,第一类:概念设计和可行性研究 第二类:BIM核心建模软件 第三类:BIM分析软件 第四类:加工图和预制加工软件 第五类:施工管理软件 第六类:算量和预算软件 第七类:计划软件 第八类:文件共享和协同软件 AGC的观点,66,概念设计和可行性研究,67,BIM核心及建模,68,BIM分析软件,69,加工图和预制加工软件,70,施工管理软件,71,预算软件,72,计划软件,73,文件共享和协同类软件,74,75,4 BIM的应用环境,一、BIM应用的本质 1、BIM的核心是“Modeling” 2、BIM对建筑业的影响是全方位和深入的 3、BIM的应用是逐步深入的过程,其能力真正的发挥作用在于实现在不同专业、阶段间的有效协同 4、BIM的实施需要相关的配套环境计划、流程、合同、法规,76,二、BIM实施计划 1、宾州大学的BIM实施计划 BIM实施计划(项目规划)就是要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项目团队的能力、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BIM实施成本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得到一个对特定建设项目而言性价比最优的方案,从而使项目和项目团队成员实现如下价值:,77,所有成员清晰理解和沟通实施BIM的战略目标; 项目参与机构明确在BIM实施中的角色和责任; 保证BIM实施流程符合各个团队成员已有的业务实践和业务流程; 提出成功实施每一个计划的BIM应用所需要的额外资源、培训和其他能力; 对于未来要加入项目的参与方提供一个定义流程的基准; 采购部门可以据此确定合同语言保证参与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为衡量项目进展情况提供基准线。,78,79,A、定义BIM目标和应用 (1)BIM目标:按照目标的作用范围划分,BIM目标可以划分项目目标和公司目标。 项目目标包括缩短工期、更高的现场生产效率、通过工厂制造提升质量、为项目运营获取重要信息等; 公司目标包括业主通过样板项目描述设计、施工、运营之间的信息交换,设计机构获取高效使用数字化设计工具的经验等。 ,80,按照作用划分,BIM目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跟项目的整体表现有关。包括缩短项目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提升项目质量等,例如关于提升质量的目标包括通过能量模型的快速模拟得到一个能源效率更高的设计、通过系统的3D协调得到一个安装质量更高的设计、开发一个精确的记录模型改善运营模型建立的质量等。 第二类跟具体任务的效率有关。包括利用BIM模型更高效地绘制施工图、通过自动工程量统计更快做出工程预算、减少在物业运营系统中输入信息的时间等。,81,(2)BIM应用:确定目标是进行项目规划的第一步,目标明确以后才能决定要完成一些什么任务(应用)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些BIM应用包括创建BIM设计模型、4D模拟、成本预算、空间管理等。BIM规划通过不同的BIM应用对该建设项目的利益贡献进行分析和排序,最后确定本规划要实施的BIM应用(任务)。,82,83,B、设计BIM实施流程: BIM实施流程分整体流程和详细流程两个层面, (1)整体流程确定上述不同BIM应用之间的顺序和相互关系,使得所有团队成员都清楚他们的工作流程和其他团队成员工作流程之间的关系。,84,总体流程建立的步骤 把选定的所有BIM应用放入总体流程:有些BIM应用可能在流程的多处出现(例如项目的每个阶段都要进行设计建模); 根据建设项目的发展阶段为BIM应用在总体流程中安排顺序; 为每个BIM过程定义责任方:有些BIM过程的责任方可能不止一个,规划团队需要仔细讨论哪些参与方最合适完成某个任务, 被定义的责任方需要清楚地确定执行每个BIM过程需要的输入信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输出信息; 决定执行每一个BIM应用需要的信息交换要求:总体流程包括过程内部、过程之间以及成员之间的关键信息交换内容,重要的是要包含从一个参与方向另一个参与方进行传递的信息。,85,86,(2)详细流程描述一个或几个参与方完成某一个特定任务(例如能源分析)的流程。 创建详细流程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把BIM应用逐层分解为一组进程; 2)定义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楚每个进程的前置进程和后置进程,有的进程可能有多个前置或后置进程; 3)生成具有以下信息的详细流程图: a、参考信息:确定需要执行某个BIM应用的信息资源,例如价格数据库、气象数据、产品数据等; b、信息交换:所有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 c、责任方:确定每一个进程的责任方。,87,4)在流程的重要决策点设置决策框:决策框既可以判断执行结果是否满足要求,也可以根据决策改变流程路径。决策框可以代表一个BIM任务结束以前的任何决策、循环迭代或者质量控制检查。如下图所示: 5)记录、审核、改进流程为将来所用:通过对实际流程和计划流程进行比较,从而改进流程为未来其他项目的BIM应用服务。,88,89,C、制定信息交换要求: 定义不同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换要求,特别是每一个信息交换的信息创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必须非常清楚信息交换的内容。 (1)不是每一个建设项目的元素都有必要放到BIM模型里面去的,而决定BIM模型应该包含哪些元素的判断条件就是这些元素是否是实施本规划选定的全部BIM应用所必须的。 (2)上游BIM应用的输出将直接影响到下游的BIM应用,如果某个下游BIM应用需要的信息没有在上游的BIM应用中产生,那么就必须由该BIM应用的责任方创建。因此,BIM规划团队需要决定哪些信息在什么时候应由哪个参与方创建。,90,信息交换工作流程 1)定义BIM总体流程图中的每一个信息交换:两个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定义,使得所有参与方都清楚随着建设项目工期的进展相应的BIM交付成果是什么; 2)为项目选择模型元素分解结构(Model Element Breakdown Structure):使得信息交换内容的定义标准化; 3) 确定每一个信息交换的输入、输出信息要求,内容包括: a、模型接收者:确定所有需要接收信息执行以后BIM应用的项目团队成员,他们负责填写输入信息; b、模型文件类型:列出所有在项目中拟使用的软件名称以及版本号,这对于确定信息交换之间需要的数据互用非常必要;,91,c、信息详细程度:只定义实施BIM应用所需要的信息,信息详细程度目前分为三个档次:A - 精确尺寸和位置,包括材料和对象参数; B - 总体尺寸和位置,包括参数数据; C - 概念尺寸和位置; d、注释:不是所有模型需要的内容都能被信息和元素分解结构覆盖的,注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注释的内容可以包括模型数据或者模型技巧; 4)分配责任方创建需要的信息:信息交换的每一个内容都必须确定负责创建的责任方,一般来说,信息创建方应该是信息交换时间点内最容易访问信息的 项目参与方。潜在责任方有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承包商、土木工程师、设施管理、供货商等; 5)比较输入和输出的内容:信息交换内容确定以后,项目团队对于输出信息(创建的信息)和输入信息(需求的信息)不一致的元素需要进行专门讨论, 有以下两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a、输出方改变:改变输出信息精度,以包括输入需要的信息; b、输入方改变:改变责任方,规定缺少的信息由实施该BIM应用的责任方自行创建。,92,D、确定实施上述BIM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设施:,Project Goals/BIM Objectives : 项目目标/BIM目标 BIM Process Design : BIM流程设计 BIM Scope DEfinitions : BIM范围定义 Organizational Roles and Staffing : 组织职责和人员安排 Delivery Strategy/Contract : 实施战略/合同 Communication Procedures : 沟通程序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Needs : 技术基础设施 Model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 模型质量控制程序 Project Reference Information : 项目参考信息,93,2、AUTODESK BIM实施计划 (1)企业级的BIM实施计划 企业级的BIM实施愿景 建模计划 人员计划 系统实施计划 公司协作计划 企业技术计划,94,(2)项目级的BIM实施计划 项目启动 建模计划 分析计划 项目协作和沟通计划 项目计划计划 系统要求和管理,95,3、AGC The Contractorss Guide to BIM,5、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准,96,三、BIM实施合同 1、BIM实施合同概况 为了解决妨碍BIM应用的各方面问题,能更加有效的促进BIM的发展和应用,美国的相关机构于2008年推出了两个标准合同文件:美国的建筑师协会(AIA)提出的AIA E202-2008-Build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Exhibit(建筑信息模型协议增编);ConsensusDOC Consortium所提出的ConsensusDOCTM 301-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ddendum(建筑信息模型附录)。 参考以上两个文件,我国台湾地区由台大主导,制定了工程专案应用建筑资讯模型之契约附件范本。,97,2、E202合同文件 E202是2008年10月制定完成的。AIA出版的系列合同文件在美国建筑业界及国际工程承包界,特别在美洲地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应用广泛。AIA系列合同文件分为A、B、C、D、E、G等系列,其中E系列文件主要用于数字化的实践活动。 E202合同内容一共有四部分基本规定、协议、模型的发展程度和模型元素表。其中,第一部分主要规定了该附录订立的原则以及相关词汇的定义,后面三个部分则是该附录的主体框架。,98,(1)协议 任何模型参与者发现模型中存在问题时,应当及时通知他人所发现的错误,以便能及时改正,减少损失。 任何参与方只能把他人的成果用于特定的项目中,且这个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