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讨论过敏性鼻炎概要.ppt_第1页
期刊讨论过敏性鼻炎概要.ppt_第2页
期刊讨论过敏性鼻炎概要.ppt_第3页
期刊讨论过敏性鼻炎概要.ppt_第4页
期刊讨论过敏性鼻炎概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刊討論 過 敏 性 鼻 炎,見習醫師:黃子菱,西醫學探討過敏性鼻炎,定義,WHO 定義 “Allergic rhinitis is an allergen-dependent inflammation of the lining of the nose associated with conjunctivitis. It may be chronic, recurrent or seasonal .” 過敏性鼻炎為一種與結膜炎相關的鼻黏膜發炎反應,由接觸過敏原而產生;它可以是慢性、復發性的或季節性的。 美國過敏醫師協會將過敏定義為免疫系統過度 敏感反應 (hypersensitivity) 而導致的慢性發炎傷害。 又稱為變態反應性鼻炎,流行病學,國外過敏性鼻炎的發生率約佔總人口數的1520%。 台灣屬海島型氣候,氣候濕熱且空氣污染嚴重,過敏性鼻炎發生率約520%;近二十年有顯著增加趨勢。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青少年;一年四季均可隨時發病,以秋冬氣候改變時多見。 雌激素:小兒過敏性鼻炎以男性為多,約為女性的二倍, 但到成人則女性多於男性。 過敏性鼻炎是小兒科最常見的慢性病。 初診的過敏性鼻炎病人佔鼻病病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臨床表現,症狀 (1) 鼻癢和打噴嚏 (2) 鼻塞 (3) 鼻流清涕 (4) 嗅覺減退 (5) 發作期可伴暫時性耳鳴、聽力減退、頭痛 特點 呈陣發性和突然發作,發病迅速,消失也快,症狀消失後則如常態,早晚為常發時間。,臨床表現,體徵 (1) 鼻尖周圍皮膚潮紅 (2) 黑眼圈 (Allergic Shiners) 、丹尼氏線 (Danial lines) (3) 鼻樑根部橫紋、過敏性敬禮 (Allergic salute) (4) 張口呼吸、打鼾 (5) 鼻涕倒流而引起夜間陣發性咳嗽、嘔吐 (6) 鼻黏膜明顯蒼白水腫或呈淡灰色 常見併發症 鼻衂、鼻息肉、鼻竇炎、咽喉炎、支氣管哮喘、滲出性中耳炎等。,病因,遺傳因素 約有五、六成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有家族性病例。若雙親之一有過敏性鼻炎,所生孩子罹病率為 25 -30%;若雙親皆有,則機率增至75-80%。 鼻黏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產生源於鼻黏膜的經常刺激;程度則視鼻黏膜組織肥大細胞、嗜鹼性細胞的數量與釋放化學物質的能力。,病因,抗原物質 刺激機體產生IgE抗體的抗原物質稱為變應原,或稱過敏原 (allergen) 。 (1) 吸入性過敏原通過呼吸道進入鼻腔,此類過敏原多 懸浮於空氣中,如室內外塵埃、塵蟎 、昆蟲、動物羽毛、花粉、真菌等。 (2) 食入性過敏原經消化道進入人體而引起鼻部症狀。 如牛奶、蛋類、魚蝦、肉類、水果、 磺胺類藥物、奎寧、抗生素等。 (3) 接觸性過敏原經由皮膚吸收引起鼻部症狀,如 化妝 品、汽油、油漆、酒精等。,病理機轉,屬於Type hypersensitivity(IgE-mediated) 過敏原進入人體後,一部分被機體代謝所排除,另一部份被吞噬細胞 (APC) 吞噬,將處理過的抗原特性傳達到B淋巴細胞,刺激 B淋巴細胞轉變為漿細胞 (plasma cell),產生特異性的 IgE抗體。 IgE經血液到達鼻黏膜,以FC 段附著於鼻黏膜肥大細胞、嗜鹼性球的細胞膜上,使鼻黏膜處於致敏狀態。 當過敏原再次進入鼻黏膜時,與 IgE抗體的Fab段結合,使肥大細胞與嗜鹼性球細胞模結構發生一系列變異,釋放出多種化學物質,主要為組織胺、激肽、白細胞三烯、嗜酸性細胞趨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病理機轉,上述介質通過各自在鼻黏膜血管壁、腺體和神經細胞上的受體,產生一連串的病理反應:小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高、滲出增加、發炎細胞浸潤 (嗜酸性細胞為主)、組織水腫、神經末梢興奮性增強等。 SP (Substance P) 11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神經肽;鼻黏膜存在著SP與SP神經纖維,當神經纖維興奮性增強,SP大量釋放,會產生擴張小血管、增加腺體分泌作用,並促進肥大細胞脫顆粒及組織胺釋放,誘發過敏反應發生。 AM (adhesion molecule) 存在細胞與細胞、細胞與細胞外基質間的一群醣蛋白,種類很多,主要參與炎症細胞的移行;血管內皮和血管外周組織的黏附分子能進一步誘導和選擇性地幫助更多炎性細胞,吸附並穿過血管內皮細胞間隙進入血管外周組織,導致局部變態反應性炎症。,分類,常年性 (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 ) 指發病無明顯季節性差異,其過敏因素包括塵蟎、黴菌、冷空氣、霧、動物的頭屑、煙、香水、食物及其它化學物質等,多與室內的環境有關。 季節性 (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 ) 每年只有季節性發作,通常由於花粉、柳絮等引起,此時的鼻炎叫做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又叫做花粉症或花粉熱 (hay fever) ,多與季節性室外的環境有關,預後較好即較易自然緩解。,治療,方向 去除過敏原,抑制炎症反應 目標 預防、緩解症狀及減少發病時間,治療,環境控制 (1) 對於已明確的過敏原,應盡可能排除,避免接觸。 (2) 幫助確認過敏原的方式: 注意症狀比較明顯時周圍的環境和物體,如果每次發作都與某一固 定物質和環境有關,可能它就是過敏原。 若在外地沒有過敏症狀而在本地卻有,應注意本地和外地的環境的 區別。 睡眠時打噴嚏流清水涕可能與床上用品甚至床的材料有關。 注意有無泛酸或經常噯氣,有研究表明食道逆流可能與過敏性鼻炎 有關係。 有些人可能過敏因素很多,在冷空氣或稍有異味刺激下都可誘發過 敏症狀。 到醫院進行過敏原試驗,可對包括花粉、塵螨等多種物質進行相關 測試;多採用皮膚試驗(劃痕、皮內及接觸法等)。,治療,藥物療法 (1) 抗組織胺:主要用藥,較無法改善鼻塞的症狀 。 第一代會通過腦血管障壁,和中樞第一型組織胺受器結合,發 生鎮靜作用,造成嗜睡;另有乾眼、視力模糊及排尿困 難等副作用。 第二代不通過腦血管障壁,副作用較少,較適合長期使用。 (2) 減充血劑:與抗組織胺配合使用。 活化 - 交感神經受器,使鼻黏膜血管收縮進而改善鼻塞症狀; 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引起反彈性充血,建議短期 (3天) 內使用。 (3) 抗膽鹼激素噴劑:改善流鼻水效果迅速。 最常見的副作用為口乾,約有25%的病人會發生口腔有苦味或不 好的味道,鼻子乾燥、咽炎也很常見。,治療,藥物療法 (4) 肥大細胞穩定劑:無明顯副作用,安全性高。 在有過敏原的情況,穩定肥大細胞,阻止機體組織釋放組織胺; 可預防過敏反應,但作用時間較短暫,一天需使用四次,亦有嗜 睡的副作用。 (5) 皮質激素類:可緩解所有症狀,為最有效藥物。 作用機轉尚不清楚,主要的途徑是steroid分子和胞漿的接受體結 合傳送至細胞核和DNA上的glucocorticoid response element site 結合,抑制許多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減少了發炎反應。長 期使用可能導致全身性副作用,如抑制生長,但目前為止,所有 文獻報告即使是長達六年的使用,都沒有全身性的副作用產生。,治療,特異性免疫療法 (減敏療法) (1) 常年性減敏注射 (2) 快速減敏注射 (3) 季節前減敏注射 外科療法 (1) 鼻中隔下黏膜矯正術 (2) 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及下鼻甲黏膜下切除術 (3) 中鼻甲部分切除術 (4) 節前神經切除術,中醫學論鼻鼽,定義,過敏性鼻炎屬於中醫鼻鼽的範疇。 鼻鼽,又稱鼽嚏,以突然和反覆發作性鼻塞、鼻癢、噴嚏、鼻流清涕為特徵。 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 “鼽者,鼻出清涕也“ “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鼻為肺竅,癢為 火化,心火邪熱干於陽明,發於鼻內癢則嚏也。”,歷史沿革與文獻記載,最早記載於西周禮記月令 “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涕” 內經中對病因病機已有粗略的了解 “歲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氣乃用,長氣專性,庶物以茂,燥爍已 行,上應熒惑星,民病背肩暓重,鼽涕,血便注下” “從革之紀,是為折收,收氣乃後,生氣乃物,長化合德,火政乃宣,庶類以蕃。其病,嚏咳、鼽衂,從火化也。” “少陰之復,懊熱內作,煩躁鼽涕。” 仲景金匱要略與傷寒論方藥頗具療效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開始對病因病機詳細論述 “風冷傷於臟腑,而邪氣乘於太陰之經,其氣醞釀於鼻者,則津液壅塞,鼻氣不宣調所致” “肺氣通於鼻,其臟有冷,冷隨氣入乘於鼻,故津液不能自收”,歷史沿革與文獻記載,唐宋主張以辛溫香散通竅之方治療 “以肺臟感寒,寒氣上達,故其液不能收制如此” “風寒乘之,陽經不利,則為壅塞,或為清涕” 金元劉河間認為肺、胃二經火熱為主要病因病機 “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鼻為肺竅,癢為火化,必火邪熱干於陽明,發於鼻而癢則嚏也。或故以物擾之癢而嚏者,由目為五臟神華,太陽真火耀於目,則心神躁亂而發熱於上,則鼻中癢而嚏也,或風熱上攻,頭鼻壅滯,脈浮而無他症者,內藥鼻中得嚏則壅滯開通而愈也。或有痛處因嚏作而痛其不可忍者,因嚏之氣攻沖結痛而不得通利故也。” 古今醫統宗肺胃二經火熱說,詳加發揮 “ 鼽涕者,熱客太陰肺之經。蓋鼻者足陽明胃經所注,陽明脈左右相交注於鼻孔,又鼻、肺之竅,故肺氣通於鼻,其邪干於二經,發於鼻而為窒塞、鼽涕之症。”,歷史沿革與文獻記載,醫學發明宗風寒之說,認識本病發作有季節性,與風寒等外邪侵入有密切關係 “肺者,腎之母,皮毛之陽,元本虛弱,更以冬月助其冷,故病者善 嚏,鼻流清嚏,寒甚出濁涕,嚏不止,比常人大惡風寒,小便數而久,或上飲下便,色清而多,大便不調,夜常無寐。” 張氏醫通不拘臟器虛寒之說,以袪風散寒為治療大法,純用袪風散寒通竅之品,開以通為補先河 “鼻鼽,出清涕也。風寒傷皮毛,則腠理郁閉,宜疏風清肺,香蘇散加川芎、蜀椒、細辛、辣桂、訶子;不應,非風也,乃寒也,辛夷散去木通、防風、升麻、蒿本加桂、附、蔓荊、訶子、白朮。” 總結:發作與外界因素有密切關係,病位於肺,與脾 腎二經虛損密切相關,在治療上,局部治療與 全身用藥並重。,病因病機,內因 臟腑功能失調,主要為肺、脾、腎三臟虛損;其病表現主要在肺,而本在脾、腎。 外因 感受風寒、異氣之邪侵襲鼻竅。 內因為本,外因為標,本虛標實而致病。,病因病機總表,肺氣虛弱,衛表不固 風寒、異氣襲肺 其竅不利 脾氣虛弱 氣虛 肺失宣降,津液停聚 無以充養 鼻竅 鼻鼽 肺 攝納無權 腎氣虛 失溫養 陽氣易於耗散,上 越鼻竅,辨證分型,肺氣虛弱,感受風寒 肺脾氣虛,水濕泛鼻 腎元虧虛,肺失溫煦 肺經伏熱,上凌鼻竅,一、肺氣虛弱,感受風寒,主證:鼻癢打噴嚏,鼻塞流清涕,晨起稍遇風寒 便發作。全身見面色恍白、氣短,動則易 汗,見風就怕冷。檢查見鼻腔黏膜蒼白水 腫,雙下鼻甲尤甚,鼻內清稀分泌物,患 者平素易感冒。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治則:溫肺固表,袪風通竅。 方藥:(1) 玉屏風散合蒼耳子散加減 (2) 溫肺止流丹加減,二、肺脾氣虛,水濕泛鼻,主證:打噴嚏流清涕外,鼻塞較嚴重,伴前額頭 痛,或眉心墜痛感,鼻腔黏膜水腫明顯, 或鼻甲息肉樣變,或中鼻道息肉,嗅覺減 退,神疲氣短,怯寒,肢重腹脹,納呆便 溏。舌胖淡紅有齒痕,苔白膩,脈濡弱。 治則:健脾補氣,化濕通竅 方藥: (1) 成人補中益氣湯加減 (2) 小兒參苓白朮散加減,三、腎元虧虛,肺失溫煦,(1) 腎陽虛 主證:腎虛者,鼻鼽多為長年性,鼻癢不適,噴 嚏連連,時間較長,清涕難歛,早晚較 甚,鼻竅蒼白、水腫。 兼證:平素頗畏風冷,甚則枕後、頸項、肩背亦 覺寒冷,四肢不溫和,面色淡白,精神不 振,或可見腰膝痠軟,遺精早泄,小便清 長,夜尿多,舌質淡,脈沉細弱。 治則:溫腎壯陽,補肺止涕。 方藥:金匱腎氣丸合玉屏風散加減,三、腎元虧虛,肺失溫煦,(2) 腎陰虛 主證:腎虛者,鼻鼽多為長年性,鼻癢不適,噴 嚏連連,時間較長,清涕難歛,早晚較 甚,鼻竅蒼白、水腫。 兼證:症見形體虛弱,眩暈耳鳴,健忘少寐,或 見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則:滋補腎陰,補肺止涕。 方藥:左歸丸合玉屏風散加減,四、肺經伏熱,上凌鼻竅,主證:本證型臨床少見,一般多見於鼻鼽初發, 或由於稟賦體質過敏,常在酷熱暑天,或 熱氣引誘而發。鼻塞鼻脹,酸癢不適,噴 嚏頻作,鼻流清涕,鼻竅肌膜腫脹,色紅 或淡紅,全身或可見咳嗽,咽癢,口乾煩 熱,脈弦或弦滑,舌質紅,苔白。 治則:清宣肺氣,疏氣通竅 方藥:辛夷清肺飲加減,活血化瘀藥的應用,可用於各型過敏性鼻炎患者 “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 抗過敏作用: 減少血液黏度,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管組織缺氧,改善毛細管通透性,消除血液循環障礙,消除鼻黏膜水腫。 如川芎、當歸、地龍、赤芍等具臨床療效。,穴位貼敷法 (三伏貼),根據“天人相應”、“冬病夏治”的觀點 夏季農曆三伏天氣候炎熱,人體陽氣旺盛,皮膚腠理完全開泄,藥物更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達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的功效。 初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7/20);中伏夏至後第四個庚日(7/30);末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8/9) 在背部穴道敷以辛溫逐痰走竄的藥物,達到溫陽利氣,驅除肺中內伏寒邪,補益人體陽氣的作用。 取穴:肺俞、定喘、風門、大杼、膏肓、腎俞、脾俞 藥物:白芥子、細辛、甘遂、元胡、丁香、附子等共研細末,以薑汁 調製藥餅。 (於每年三伏天固定以藥餅貼敷穴位,每次貼1-3小時後除去,連續貼三年) 優點:減低腸胃道對藥物的干擾,延長療效;減少副作用與藥物對腸 胃道的刺激;適合不喜服藥的小兒及服藥過多的老人。,其他療法,外治法 (1) 滴鼻 蔥白滴鼻液以蔥白汁為主。 滴鼻靈鵝不食草、辛夷為主藥。 (2) 吹鼻 碧雲散鵝不食草、川芎、細辛、辛夷、青黛 蓽撥適量研末,每用少許吹鼻內。 (3) 藥膏塗鼻 鵝不食草乾粉加凡士林製成藥膏或乾薑研末蜜調,其他療法,體針 主穴:迎香、上星、禾髎、風池、風府 配穴:合谷、百會、陽白、攢竹、脾俞、腎俞、足三 里 每次選主穴及配穴各1-2穴,每日針刺1次,7-10天為一療程,手法以捻轉補法為主。 艾灸 主穴:百會、上星、印堂 配穴:膏肓、命門、肺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 每次選主穴及配穴各1-2穴,懸灸20分鐘, 7-10天為一療程。,其他療法,耳針 取穴:內鼻、肺、脾、腎、交感、腎上腺、內分泌、 皮質下、過敏點 可用針刺法留針20-30分鐘或埋針2-3天一次或以王不留行藥籽黏貼於穴位上,保留3-5天,每天自行按壓3-5次。 穴位注射法 取穴:足三里、肺俞、腎俞或迎香、合谷、三陰交 藥物:參附注射液或當歸注射液、維生素B1、B12 用5號短針頭垂直刺入穴位至有麻脹感,回抽無血則每穴注入藥液1ml,每天1次,每次選取2個穴位,輪流使用,10天為一療程。,其他療法,按摩療法 將雙手魚際互相摩擦至發熱,按於鼻兩側,沿鼻根至迎香往返摩擦,至局部有熱感為止,早晚各1次。 藥膳食療法 (1) 肺虛型豬肺蘿杏湯 豬肺、白蘿蔔切成小塊,杏仁9g,燉至爛熟,食肺飲湯 (2) 脾虛型黃耆湯 糯米300g,黃耆30g,川芎5g。水煎,分3次服 薏仁粥 薏仁30g,大米30-60g。煮稠粥,1次食用,每日1次 (3) 腎虛型枸杞粥 枸杞子25g,大米60g。煮稠粥,每日1-2次食用 蟲草燉肉 蟲草10-15g,與鴨、雞、瘦豬肉等蒸或燉食,肉、藥、湯俱服,預防與護理,注意觀察,尋找誘因,盡量去除或避免之。 避免過食生冷魚蝦食物,避免辛辣菸酒刺激之物。 加強勞動及個人保護,避免塵埃、花粉等刺激。 注意情志調節,防止情志怫鬱、五志化火誘發本病。 注意氣候變化和寒溫溼度的調節。 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防止受涼。 經常用手做鼻部按摩,增加抗病能力。 可學習氣功導引術,調暢氣血,增強臟腑功能。 每天用熱水氣嚊鼻或以熱毛巾濕敷鼻部 。,期刊整理,過敏性鼻炎中西醫結合診治探討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雜誌1996年第4卷第1期,周維鎔、邵榮世 鼻炎膏穴位貼敷治療過敏性鼻炎60例 山東中醫雜誌,2001年4月第20卷第4期,呂振軍、王君、張月珍、高雪梅、劉玉梅,過敏性鼻炎中西醫結合診治探討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雜誌1996年第4卷第1期,周維鎔、邵榮世,一般資料,中西醫結合組 ( 西醫診斷中醫分型治療 ) 200例 對照組 ( 西藥治療) 70例 約以3:1隨機分組,計270例,男118例佔43. 7%,女152例佔56.30%; 年齡最小 8歲,最大76歲;病程最長24年,最短2個月,平均4.5年; 常年性發病 230例佔85.2%,季節性發病40例佔14.8%.多數病例能提供引起發作的誘因; 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37例,滲出性中耳炎10例,鼻竇炎27例,鼻息肉17例,腎病綜合徵 1例,有親屬過敏性疾病史32例,其中1例4代均患過敏性鼻炎。 主要症狀和体徵: 均有典型的發作性連續噴嚏伴水樣涕,伴有鼻癢或咽、眼癢74例,鼻塞 108例,嗅覺減退31例,頭痛 17例,鼻黏膜蒼白236例,鼻甲腫大85例,鼻分泌物塗片嗜酸細胞陽性118例。,診斷,診斷標準:按西醫統一標準 (1) 接觸過敏原後發病,常見過敏原有吸入屋塵、花粉、霉變 氣味、皮毛屑及化學物質等。 (2) 過敏性体質如患者有支氣管哮喘、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或 家族史。 (3) 具有典型的症狀和体徵:突然發作、連續噴嚏、大量水樣 分泌物、鼻黏膜蒼白等。 (4) 鼻分泌物檢到嗜酸性粒細胞。 對有典型發作,但缺乏1、2條者,我們採用屋塵、螨、花粉、黴 菌或羽毛等抗原作皮膚試驗,一項以上陽性者可作為診斷依據, 並可與血管舒縮性鼻炎及嗜酸性細胞增多性非變態反應性鼻炎相 鑑別。,診斷,中醫分型:中西醫結合組每一病例進行中醫分型 (1) 肺虛寒型 (130例) 突發噴嚏連作,涕清似水,每遇風寒症重,就溫得暖則症 減,面色恍白,手足欠溫、神疲氣短、動輒易汗、舌淡苔 薄白,脈象細弱. (2) 脾虛型 (48例) 症見鼻癢、噴嚏連作後涕白質黏,面色萎黃,神疲倦怠, 腹脹便澹,舌質淡薄白或薄白膩,脈虛緩. (3) 腎陽虛型 (22例) 症見清涕淋漓不止,噴嚏連作而聲低或鼻塞不聞香臭或有 腰膝疲軟,溲清而頻、耳鳴耳聾,畏寒肢冷,舌淡質嫩、 邊有齒痕,脈沉細,尺脈更微.,治療方法,中西醫結合組 ( 西醫診斷中醫分型治療 ) 200例 部分鼻塞嚴重者臨時加用1%夫喃西林麻黃素液滴鼻以改善通氣,有鼻息肉,滲出性中耳炎、腎病綜合徵病例作相應西醫處理如鼻息肉摘除中耳穿刺抽液注射等等。 (1) 肺虛寒型 【治則】:益氣固表、溫肺散寒 【方劑】:玉屏風散合甘草乾薑湯,加工製成成藥固衛沖劑 生黃耆30g、炒白朮、防風、乾薑各10g、炙乾草20g 每袋20小包, 每次1包,日服3次,開水沖服。1週複診,3週為一療程。 (2) 脾虛型 【治則】:健脾助運、益氣升清 【方劑】:補中益氣湯 黨參15g、黃耆20g、炒白朮10g、當歸10g、炙甘草、陳皮、升麻、柴胡各5g 水煎服。 1週複診,3週為一療程。 【加減】:便澹加妙山藥、炒蔥仁、炒扁豆以健脾化濕;中焦虛寒、畏 寒肢冷加附片、炮薑以溫陽散寒;鼻塞重加細辛辛溫通竅.,治療方法,中西醫結合組 ( 西醫診斷中醫分型治療 ) 200例 (3) 腎陽虛型 【治則】:溫腎固攝 【方劑】:腎氣丸化裁 肉桂、五味子各5g、製附片、熟地、山萸肉、金櫻子、赤石脂各10g 水煎服。 1週複診,3週為一療程。 【加減】:舌紅少苔去附子、肉桂,加枸杞子、菟絲子、首烏;表虛自 汗加黃耆、白朮、防風蓋氣固表 對照組 ( 西藥治療) 70例 口服息斯敏10mg每晚一次或撲爾敏4mg每日三次,鼻腔滴1%酮替芬液每日3次.,治療結果,療效評定標準:分為4級 A (治癒或基本治癒):療程結束後半年以上或連續3個發病季節未發作 B (顯效):療程結束後停止發作,但半年內或3個發病季節以內有輕度 發作,症狀和體徵均明顯減輕。 C (好轉):療程中症狀控制,轉療程結束後仍有發作,發作次數減少, 症狀減輕。 D (無效):症狀和體徵均無改善,發作情況和治療前一樣。 治療結果:有顯著差異,鼻炎膏穴位貼敷治療過敏性鼻炎60例 山東中醫雜誌,2001年4月第20卷第4期,呂振軍、王君、張月珍、高雪梅、劉玉梅,臨床資料,100例均來自作者醫院門診、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治療組60例 男32例,女28例; 年齡10歲以下6例,1120歲15例,2130歲20例,3140歲11例,40歲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