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操作技术要点,整线:以两手拇食指分别持线的两端,捻转拉直。 持线: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约12厘米。 点火:将露出的线端在煤油灯或其他灯上点燃,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施灸:将线端火星对准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带有火星的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的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般每次一个穴位灸一壮。,注意事项,1.必须严格掌握火候,切忌烧伤皮肤,药线点燃后,一般会出现四种火候:明火、条火、珠火、径火。只有珠火才可以施灸! 2.施灸手法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 手法有轻手法、中手法和重手法。临床应用原则是:以轻对轻、以重对重;即轻病用轻手法,重病用重手法。 3.防止感染:点灸后会有痒感,特别是同一穴位连续点灸后会出现浅表的痕迹,停灸后一周左右自行消失。不要用手抓,以防感染。万一抓破,保持清洁或用75%酒精消毒即可。,注意点灸禁忌事项,1)孕妇禁灸,尤其不能点灸下半身穴位。 2)眼部禁灸: 3)男生外殖器龟头部及女性小阴唇部禁灸; 4)点灸面目时穴位时一律用轻手法,眼区及靠近眼睛的穴位嘱患者闭目; 5)病人情绪紧张或过度饥饿时慎用: 6)各种皮肤病在点灸治疗时期忌食牛肉、竹笋等发物。,特定穴位,1.梅花穴,位置肿块或皮肤损害处。 取法按照局部肿块或皮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和中部选取一组穴位,呈梅花穴分布。 作用软坚散结,祛风上痒。 主治一切肿块性和皮损性疾病。 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2.莲花穴,位置 在皮肤损害处。 取法 按照局部皮肤病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病损部位选取一组穴位,呈莲花形分布。 作用 祛风止痒,软坚散结。 主治 癣症和皮疹类疾病。 点灸法 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3.葵花穴,位置 在皮肤病损处。 取法 按照局部皮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和病损部位取一组穴位,呈葵花形分布。 作用 祛风止痒,软坚散结。 主治 各种顽固性的癣类疾病。 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4.结顶穴,位置 在各处肿大的淋巴结上。 取法 淋巴结附近或周围发生炎症,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者,取肿大之淋巴结顶部为穴。若无淋巴结肿,此穴无法取。 作用 消炎解毒,软坚散结。 主治 各种炎症。 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5.痔顶穴,位置在外痔或肿大突出肛门口的内痔上。 取法 取外痔顶部或脱出肛门口外的痔顶部为穴。若内痔不脱出肛门口外,此穴无法取到。 作用 活血消肿,消炎止血。 主治 痔疮。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穴,6.长子穴,位置居在皮疹出现处。 取法 询问病人,以最早出现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为穴。 作用祛风止痒。 主治 各种皮疹类疾病。 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7.脐周四穴,位置在下腹部神阙穴周围。 取法 以脐中为中心,旁开1.5寸,上下左右各取一穴,共四穴。 作用 温经散寒。 主治 腹痛、泄泻。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8.下迎香穴,位置在面部鼻翼外下方。 取法 于迎香与巨髎连线的中点处取之。 作用通利鼻窍。 主治 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9.启闭穴,位置在唇齿处。 取法于鼻孔外缘直下与唇线的连线,鼻孔外缘与口角的连线,及唇边组成的三角形中心处取穴。 作用醒脑通窍。 主治 牙关紧闭。 点灸法连续反复点灸,直至病人苏醒,牙关紧闭消除。,10.鼻通,位置 在鼻梁两侧突出的高骨处。 取法 正坐,在鼻梁两侧突出的高骨处取穴。 作用 通利鼻窍。 主治 感冒鼻塞、鼻炎等病。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1下关元穴,位置在下腹部处。 取法 于脐下关元穴下0.5寸处取穴。 作用 温肾益精,补气回阳,调理冲任,强壮补益。 主治 阳痿、早泄、腹痛、阴痒、遗精、月经不调、妇人带下、痛经等病。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2.止吐穴,位置在胸部。 取法 于鸠尾和膻中连线的中点取穴。 作用 宽胸利气,降逆止呕。 主治 恶心呕吐、胸痛等。 点灸法每天点灸1次或数次。,13.膀胱三穴,位置在下腹部。 取法 于因尿潴留而隆起的膀胱上缘取之,左、中、右各一穴。 作用通利小便。 主治 癃闭。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4.食背穴,位置在手掌背部。 取法 于食指本节关节的中点处取之。 作用健运脾胃。 主治 胃肠道疾病。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5.食魁穴,位置在手掌背部。 取法于食指次节关节中点上5分处取穴。 作用通络止痛。 主治前额头痛。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6.中魁穴,位置在手掌背部。 取法 于中指次节关节中点处5分取穴。 作用 通络止痛。 主治颠顶头痛。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7.无魁穴,位置在手掌背部。 取法于无名指次节关节中点上5分处取穴。 作用通络止痛。 主治后部头痛。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莲花穴,18.外劳宫穴,位置于手掌背部。 取法于手背与劳宫穴相对处取穴。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落枕。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19.背八穴,位置在背部。 取法将从风门至大肠俞的连线分为5等分,两等分之交界处为一穴,每边四穴,共八穴。 作用透邪退热。 主治感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点灸法第一天点灸2次,间隔1015分钟; 以后每天点灸1次。退热以后不宜再用。,20.上长强穴,位置在骶部。 取法于长强穴上方凹陷处取之。 作用涩肠止泻,消炎退热,止血等。 主治泄泻、痔疮发炎、大便出血等、发热。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1.趾背穴,位置 在足背部。 取法于足拇趾本节关节中点处取穴。 作用 健脾和胃。 主治胃肠道疾病。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2.燕口穴,位置 在两手拇指处。 取法将两手拇指指腹相对,于两拇指指尖处取穴。 作用宁心安神。 主治癫痫。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3.肛周四穴,位置在肛门口处。 取法在距肛门口边缘5会处前后左右各取一穴,共四穴。 作用收敛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内痔出血。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4.镇寒穴,位置在手背部。 取法于合谷穴后方凹陷处取穴。 作用温阳祛寒。 主治畏寒怕冷。 点灸法每天点灸1-2次。,25.里内庭穴,位置在足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礼物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补贴资金申请条件评估报告
- 企业费用标准管理办法
- 会展公司管理办法模板
- 乡镇学校考勤管理办法
- 人员经费补贴管理办法
- 2025年金融行业反洗钱技术与跨境监管合作报告
- 电子竞技俱乐部精细化运营与品牌形象塑造策略分析报告
- 丽江古城景区管理办法
- 乡镇养老安全管理办法
- 2025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血压利尿药
- 《环境艺术与创新》课件
- 保健按摩技能培训课件
- 阻燃风筒产品介绍
- 延长石油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汽车零部件区域代理合同汽车零部件区域代理合同范本
- 流化床反应器
- 2025年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心得体会2篇
- 《船舶租赁》课件
- 广东文化创意商品评价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