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IMO技术原理及在LTE中的应用,中兴通讯市场体系 LTE产品规划部 姓 名 :刘太江 E-mail :,胶片修改记录,MIMO技术原理 MIMO使用模式 MIMO在LTE中的应用,MIMO技术原理,MIMO基本思想 MIMO系统模型 MIMO系统容量分析,MIMO基本思想,为了进一步提高频谱的复用率,研究者们想到在通信的一方或双方采用多个收发天线,主动地利用用户的空间方位信息或空间信道的冗余来提高系统的容量,这便是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由来。 其基本思想是在收发双端采用多根天线,分别同时发射与接收,通过空时处理技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在无需增加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与可靠性,提高频谱利用率。,MIMO的优点,阵列增益:可以提高发射功率和进行波束形成; 系统的分集特性:可以改善信道衰落造成的干扰; 系统的空间复用增益:可以构造空间正交的信道,从而成倍地增加数据率; 因此,充分地利用MIMO 系统的这些优秀品质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系统容量、获得相当高的频谱利用率,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数据率、更好的传输品质或更大的系统覆盖范围。,MIMO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发射器端配置Nt 个发射天线,在接收器端配置了Nr 接收天线,xj(j1, 2 ,Nt )表示第j 号发射天线发射的信号,r i(i1, 2 , Nr )表示第i 号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hij 表示第j号发射天线到第i号接收天线的信道衰落系数。在接收端,噪声信号ni 是统计独立的复零均值高斯变量,而且与发射信号独立,不同时刻的噪声信号间也相互独立,每一个接收天线接收的噪声信号功率相同,都为2,假设信道是准静态的平坦瑞利衰落信道,模型图如下,MIMO系统的信号模型可以表示为:,写成矩阵形式为:,MIMO系统模型图,MIMO系统容量分析,无线信道容量是评价一个无线信道性能的综合性指标,它描述了在给定的信噪比(SNR)和带宽条件下,某一信道能可靠传输的传输速率极限。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容量由香农(Shannon)给出,而MIMO系统的容量是多天线信道的容量问题,假设: 在发射端,发射信号是零均值独立同分布的高斯变量,总的发射功率限制为Pt,各个天线发射的信号都有相等的功率Pt / Nt 。由于发射信号的带宽足够窄,因此认为它的频率响应是平坦的,即信道是无记忆的。在接收端,噪声信号ni是统计独立的复零均值高斯变量,而且与发射信号独立,不同时刻的噪声信号间也相互独立,每一个接收天线接收的噪声信号功率相同,都为2。假设每一根天线的接收功率等于总的发射功率,那么,每一根接收天线处的平均信噪比为SNR = Pt /2。,信道容量可以表示为,其中,H表示矩阵进行(Hermitian)转置;det表示求矩阵的行列式,如果对数log的底为2,则信道容量的单位为bit/s/Hz。,MIMO系统容量分析(续1),对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从而将信道矩阵H写为 H = UDVH 其中,UN rN r 和VN t N t是酉矩阵,即满足UUH= IN rN r,VVH = IN tN t,,,K是信道矩阵的秩,,是相关矩阵HHH的非零特征值。这样,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可以进一步描述为,MIMO系统容量分析(续2),信道容量并不依赖于发射天线数目Nt 和接收天线数目Nr 谁大谁小。一般情况下信道相关矩阵的非零特征值数目为Kmin(Nr ,Nt),从而可以求得MIMO信道容量的上限。当Nr = Nt 时,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上限恰好是单入单出(SISO)系统信道容量上限的Nr = Nt 倍; 对于MIMO系统而言,如果接收端拥有信道矩阵的精确信息,MIMO的信道可以分解为min(Nr ,Nt)个独立的并行信道,其信道容量与min(Nr ,Nt)个并列SISO系统的信道容量之和等价,且随着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数目以min(Nr ,Nt)线性增长。也就是说,采用MIMO技术,系统的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可以成倍提高。,MIMO系统容量分析(续3),MIMO使用模式,空间分集 空间复用 波束成形,MIMO的使用模式,空间分集 使用多根天线进行发射和/或接收,根据收发天线数又分为发射分集、接收分集与接收发射分集 空间复用 发射的高速数据被分成几个并行的低速数据流,在同一频带从多个天线同时发射出去 波束成形 在发射端将待发射数据矢量加权,形成某种方向图后到达接收端,空间分集,空间分集: 发射分集、接收分集和接收发射分集 分集优点: 很好的对抗传输信道的衰落 易获得相对稳定的信号 可获得分集处理增益 提高信噪比,发射分集,发射分集就是在发射端使用多幅发射天线发射信息,通过对不同的天线发射的信号进行编码达到空间分集的目的,接收端获得比单天线高的信噪比 开环发射分集,闭环发射分集 空时发射分集STTD,空频发射分集SFTD ,循环延迟分集CDD,空时发射分集,通过对不同的天线发射的信号进行空时编码达到时间和空间分集的目的; 在发射端对数据流进行联合编码以减小由于信道衰落和噪声导致的符号错误概率; 空时编码通过在发射端的联合编码增加信号的冗余度,从而使得信号在接收端获得时间和空间分集增益。可以利用额外的分集增益提高通信链路的可靠性,也可在同样可靠性下利用高阶调制提高数据率和频谱利用率。,空时发射分集(续),STC技术的物理实质在于:利用存在于空域与时域之间的正交或准正交特性,按照某种设计准则,把编码冗余信息尽量均匀映射到空时二维平面,以减弱无线多径传播所引起的空间选择性衰落及时间选择性衰落的消极影响,从而实现无线信道中高可靠性的高速数据传输。 典型的有空时格码(Space-Time Trellis Code,STTC) 和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e,STBC),循环延迟发射分集(CDD),在不同的发射天线上发送具有不同相对延时的同一个信号, 人为地制造时间弥散,能够获得分集增益。且循环延时分集采用的是循环延时而不是线性延时,延迟是通过固定步长的移相(Cyclic Shift,循环移相)来等效实现延迟,空频发射分集,空频发射分集与空时发射分集类似,不同的是SFTD是对发送的符号进行频域和空域编码 将同一组数据承载在不同的子载波上面获得频率分集增益,接收分集,多个天线接收来自多个信道的承载同一信息的多个独立的信号副本,由于信号不可能同时处于深衰落情况中,因此在任一给定的时刻至少可以保证有一个强度足够大的信号副本提供给接收机使用,从而提高了接收信号的信噪比,空间复用,发射的高速数据被分成几个并行的低速数据流,在同一频带从多个天线同时发射出去。由于多径传播,每个发射天线对于接收机产生不同的空间签名,接收机利用这些不同的签名分离出独立的数据流,最后再复用成原始数据流。因此空间复用可以成倍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波束成形基本思想,MIMO中的波束形成方式与智能天线系统中的波束形成类似,在发射端将待发射数据矢量加权,形成某种方向图后到达接收端,接收端再对收到的信号进行上行波束形成,抑制噪声和干扰; 与常规智能天线不同的是,原来的下行波束形成只针对一个天线,现在需要针对多个天线。通过下行波束形成,使得信号在用户方向上得到加强,通过上行波束形成,使得用户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噪能力。因此,和发分集类似,可以利用额外的波束形成增益提高通信链路的可靠性,也可在同样可靠性下利用高阶调制提高数据率和频谱利用率。,波束成形原理图,波束成形的分类,按照信号的发射方式 传统波束形成:当信道特征值只有一个或只有一个接收天线时,沿特征向量发射所有的功率实现波束形成; 特征波束形成(Eigenbeamforming):对信道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信道将转化为多个并行的信道,在每个信道上独立传输数据。 按反馈的信道信息 瞬时信道信息反馈 信道均值信息反馈 信道协方差矩阵反馈,MIMO在LTE中的应用,基本处理流程 单天线时的MIMO应用 空间复用时的MIMO应用 空间分集时的MIMO应用 各信道的MIMO支持情况,基本处理流程,层映射原理示意,预编码原理示意,单天线时的MIMO应用,层映射 一个码字流映射到一层,将输入直接输出。 预编码 无需预编码 ,输入直接输出; 是用来发射的天线口索引,如p=0,即经第0个天线口发射,其中天线口4专门为MBSFN用的,天线口5专门为UE用的。,空间复用时的MIMO应用层映射,层数VP,P表示物理信道用于发射的天线端口数,且码字流的个数最多为2 ; 码字到层的映射可有1:1,1:2,2:2,2:3,2:4,且1:2的情况只用在P=4的情况下,空间复用时的层映射举例2:3,空间复用时的MIMO应用预编码,无CDD时的预编码,其中:W为阶数为P*V的预编码矩阵,空间复用时的MIMO应用预编码(续),大CDD时的预编码,其中:W为阶数为P*V的预编码矩阵, D,U为V*V矩阵。 加入CDD之后能够人为的制造多径效应,以获得更大的增益,不同层数下的D、U矩阵,2天线空间复用时的预编码码本W,4天线空间复用时的预编码码本W,发射分集时的MIMO应用层映射,只允许对一个码字进行层映射,层数V和物理信道用于发射的天线端口数P相等; 码字到层的映射只允许有1:2和1:4,即一码字流映射至两层或四层。,发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预警系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考试详细试题与答案解析
- 备考轻松指南无人机驾驶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防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含解析
- 上海市黄埔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无答案
- 一级建造师考试知识框架试题及答案
- 医疗信息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 金牌导购绝对成交tx美娜
- 博腾变频器说明书
- 康特电刀电刀中文说明书
- 减速机生产工艺流程图
- 牛皮基础知识PPT优质课件
- 黄岩区区级以下河道管理范围
- DB32∕T 3921-2020 居住建筑浮筑楼板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
- 最新幼儿园小朋友认识医生和护士PPT课件
- 《苏东坡传》精美(课堂PPT)
- 国标法兰尺寸对照表
- 强制执行申请书-(工资强制执行)
- 华电 电厂招聘化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