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ppt_第1页
子宫内膜癌.ppt_第2页
子宫内膜癌.ppt_第3页
子宫内膜癌.ppt_第4页
子宫内膜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起源于子宫内膜,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20%-30%。生育年龄到绝经后均可发生,但63%的患者发病于50-70岁。,病因,雌激素长期持续刺激 月经的因素:初潮年龄、延迟绝经 妊娠和生育:不孕不育是子宫内膜癌的 高危因素 体质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有关疾病:卵巢性索间质瘤,多囊卵巢 综合征,病因,家族及遗传因素 X线暴露史,病理-巨检,病变部位:子宫底,两侧宫角 分型: 弥漫型 局限型 病变居全宫腔 病变居宫腔部分 浸润浅肌层 浸润深肌层 晚期宫腔积脓 早期刮净,病理-镜检,内膜样腺癌:80% 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 鳞状上皮良性,恶性和交界性,特殊组织类型: 浆液性腺癌 乳头状结构,裂隙样腺体 细胞复层,芽状结构 有砂粒体 老年常见 恶性度高,易转移,病理-镜检,特殊组织类型: 透明细胞癌 癌细胞排列 细胞形态:胞浆丰富或鞋钉样 恶性度高,早期转移,病理-镜检,转移途径,直接蔓延: 上:经宫角至输卵管 下:宫颈至阴道 肌层:浆膜至输卵管卵巢,盆腔腹 膜,子宫直肠陷凹及大网膜 血行转移:少见,转移途径,淋巴转移 主要转移途径 易转移因素 浸润深肌层 宫颈累及或子宫峡部 分化不良,转移途径,淋巴转移途径与原发灶生长部位有关 宫底:阔韧带上部 骨盆漏斗韧带 卵巢 腹主动脉旁LN 宫角或前壁:园韧带 腹股沟LN 子宫下段及颈管:同宫颈癌 后壁病灶:宫骶韧带 直肠前LN 前壁病灶:膀胱,阴道前壁,临床分期,临床分期和手术-病理分期 多数应用手术-病理分期 仅少数以放疗为首选治疗的患者应用临床分期 分4期: I 局限于子宫 II累及宫颈 III子宫外,盆腔内 IV盆腔外,临床表现,发病年龄: 老年妇女 围绝经妇女 年轻子宫内膜癌: 岁,临床表现-症状,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 围绝经期阴道流血 年轻妇女月经异常 异常阴道流液:浆液或浆液血性 脓血 性伴臭味 下腹疼痛:浸润周围或宫颈梗阻 全身症状:晚期表现,如恶病质,临床表现-体征,早期 无阳性体征 进展后可有子宫增大 晚期子宫明显增大 合并宫腔积脓可有触痛 双附件包块 癌组织可脱出于宫口 周围转移,诊断,病史: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绝经后阴道流血 绝经过渡期阴道流血 异常阴道流血激素治疗3月,诊断,1.分段诊刮: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手段 目的:鉴别宫颈和子宫内膜癌 协助临床分期 注意:步骤先宫颈刮宫再刮内膜 刮出组织分瓶送检 高度可疑内膜癌,足够组织,诊断辅助诊断手段,.其它组织学检查: 宫颈管搔刮 子宫内膜活检,诊断-辅助诊断手段,.细胞学检查: 宫颈,宫颈管细胞学检查 后穹隆细胞学检查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 宫腔冲洗 宫腔刷 宫腔吸引涂片,诊断-辅助诊断手段,.超声检查: 目标:协助诊断和分期 或术前判断高危因素 子宫:经阴道超声() 宫腔 内膜 肌层 子宫外:宫旁及腹腔的脏器,诊断-辅助诊断手段,.宫腔镜检查: 对早期内膜癌可提高诊断率 诊断宫颈受累 意义有争认,诊断-辅助诊断手段,.其他诊断手段: 其它影像学诊断: 帮助分期和治疗选择 血清CA125: 病情监测,鉴别诊断,老年性阴道炎和子宫内膜炎合并宫腔积脓: 妇科检查和病理确诊,二者可合并存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排除器质性疾病方可诊断 子宫内膜息肉和粘膜下肌瘤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治疗,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和药物 治疗的选择根据高危因素 病人的一般情况 可提供的医疗条件 高危因素:细胞分化 组织类型 宫颈累及 肌层浸润 淋巴结情况,治疗-手术治疗,首选主要治疗手段,尤其在早期病例 手术的疗效优于放疗 晚期尽可能手术 手术范围根据临床分期,治疗-手术治疗,I期:分期手术 筋膜外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 淋巴结取样或清扫术: 特殊病理类型 G3 肌层浸润1/2 直径2cm,II期: 广泛子宫切除+盆腔和腹主动脉LN清除+术后放射治疗 或术前放射治疗+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后全子宫切除 卵巢不保留 III期: 综合治疗,治疗-手术治疗,治疗-放射治疗,单独治疗: 老年 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 综合治疗: I,II期患者手术后辅助或手术前 晚期患者与手术等结合治疗,治疗-药物治疗,孕激素治疗: 晚期,复发 年轻,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 大剂量,足疗程 评估疗效 抗雌激素制剂: Tamoxifen,治疗-药物治疗,化疗: 晚期 复发 特殊组织类型 单药或联合,随访,随访内容: 盆腔检查 阴道细胞学检查 胸片 CA-125 随访时间:,第5节 卵巢肿瘤,1.掌握卵巢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2.熟悉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及转移途径。 3.熟悉良性卵巢肿瘤与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4.掌握卵巢肿瘤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 5.掌握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 重点讲解卵巢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辅助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 2. 讲解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及转移方式特点 3. 讲解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4. 重点讲解卵巢常见肿瘤并发症诊断与处理原则 5. 重点讲解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教学目标,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 和健康的主要肿瘤,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 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恶性肿瘤死亡率居 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缺乏早期诊断手段,上皮性肿瘤好发 于50-60岁妇女,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 30岁以下年轻女性,卵巢肿瘤,现 状,一、 卵巢肿瘤概述,组织学分类,恶性肿瘤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手术-病理分期,(1)粘液性囊腺瘤 (2)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3)粘液性囊腺癌,病 理,粘液性肿瘤,浆液性肿瘤,(1)浆液性囊腺瘤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3)浆液性囊腺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无性细胞瘤,病 理,内胚窦瘤,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畸胎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间质细胞瘤 颗粒细胞瘤 卵泡膜细胞瘤 纤维瘤,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颗粒细胞瘤: 低度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 年龄,高峰为45-55岁,分泌雌 激素。多为单侧,圆形或椭圆形, 实性或部分囊性。 预后好,5年生存率80%以上,晚 期复发倾向。,卵泡膜细胞瘤: 常与颗粒细胞瘤同时存在,单侧多,中等大小,良性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有纤维包膜,切面实性,灰白色,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 恶性少见,预后比上皮性癌好。,纤维瘤: 占卵巢肿瘤2-5%,多见于中年妇女,单侧多,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切面灰白色,实性、坚硬。伴有腹水或胸腔积液,为Meigs syndrome,手术切除肿瘤后,积液自行消失。,临 床 表 现,并 发 症,沿圆韧带进入髂外及腹股沟淋巴结,沿卵巢门淋巴管髂内、髂外淋巴结,经髂总至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沿卵巢血管经卵巢淋巴管向上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直接蔓延 腹腔种植 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少见,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卵巢癌转移途径,卵巢癌转移途径, 盆腔肿块是否来自卵巢; 卵巢肿块是肿瘤还是瘤变; 卵巢肿瘤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 肿瘤的可能病理类型; 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诊 断,诊 断,B型超声检查 腹部X线摄片 CT、MRI、PET检查,诊 断,血清CA125:80%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升高 血清AFP:对卵黄囊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HCG:对原发性绒癌有特异性 性激素: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诊 断,可直接观察肿块外观和盆腔、腹腔及横膈等部位,在可疑部位进行多点活检,抽取腹水行细胞学检查。,鉴别诊断,1.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2.卵巢良性肿瘤的鉴别,鉴别诊断,3.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鉴别诊断,分 期,病理类型,分 级,年 龄,恶性肿瘤预后,最重要的是肿瘤期别和残存肿瘤数量,期别越早预后越好。残留肿瘤越小预后越好。,预 防,预防,早期诊断及处理 卵巢实性肿块; 卵巢囊肿直径8cm; 青春期前和绝经后期; 生育年龄口服避孕药; 囊肿持续存在2月。,严密随访高危人群: 乳癌和胃肠道癌患者治疗后严密随访,定期妇科检查。,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开展普查普治,治 疗,首选手术治疗。较小的良性卵巢采用腹腔镜手术,恶性肿瘤多采用剖腹探查术。,1.良性肿瘤 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对侧卵巢情况决定手术范围。,2.交界性肿瘤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参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