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ppt课件_第1页
老年心理ppt课件_第2页
老年心理ppt课件_第3页
老年心理ppt课件_第4页
老年心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研究老年心理 建设和谐社会 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本章前言,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对人类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强调“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TO)1990年将健康老龄化作为一个全球性战略目标。 本篇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论坛报告“研究老年心理,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内容细化成文。,本章目录,一.讨论老年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二.讨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讨论生理性与病理性认知年老化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四.讨论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一.老年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任务与方法,老年人60岁以上的特定个体或某一类老年群体。 老年群体又可分为年轻老年人(60-74)、标准老人(75-89)和长寿老人(90岁以上)。,老年心理学研究老年人的知、情、意和个性心理特征,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老年人的寿命相关心理因素,以及上述各指标的个体差异或群体规律性;旨在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关系、增加老年人的寿命,达到积极老龄化。 老年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室研究、访谈法、问卷法或量表法。老年研究设计包括横断比较和两者结合的序列研究。,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我们课题组编制了包含65个题目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老年版,CNHI-E),发现我国老年人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15%的老年人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家庭、退休适应、社会参与和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老年人不但具有较好的认知功能、体验到积极稳定的情绪、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而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有效地适应生活变化或应激事件。,(一)年老化的表现 1.冯梦龙“老人八反 ” 2.孔子“自述” 3.认知年老化的神经基础是大脑神经 细胞凋亡。 4.认知发展和老化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的减退或下降,语言能力、词汇量等则随增龄而增加。,(二)认知年老化及其影响因素,认知年老化包括增龄相关认知衰退和老年相关记忆损害。 AACD指自觉认知能力下降并渐进性发展、对许多认知任务感到困难、认知测量成绩较同龄群体低。 AAMI指50岁以上者主诉记忆问题、记忆成绩比年轻人常模低一个标准差、智力正常且排除痴呆。,各种认知功能随增龄其老化程度与模式不同,或衰退或不变或有所增强;且个体差异大,有的认知功能状态良好;大多数人有某种认知衰退,少数人(5%左右)则表现出各种认知功能普遍衰退,甚至发展成痴呆。,影响认知年老化的因素,社会经济状况 生活行为方式 教育背景 老化态度 当前或平素心理状态 性激素水平 群体健康状况及医疗条件,影响认知年老化因素的扩展,有力的遗传环境和人格对保持认知能力有良好的影响。 高学历老年人的认知年老化速度较低学历老年人缓慢,在青少年期接受良好的教育将终生受益。 老化态度和焦虑等非认知因素是影响认知年老化个体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三)记忆系统及其选择性年老化,“记忆、健康和年老化”纵向研究发现语义记忆和情境记忆皆随增龄而下降,但控制教育因素后语义记忆的年老化效应消失,而情境记忆的年老化趋势仍然显著; 启动(先前学习过的东西对记忆的促进效果)并不随增龄而下降。,(四)改善认知状态的行为干预方法,1.改善认知功能并延缓认知功能老化的理论依据60-85岁老年人实用性日常认知能力与年轻人一样好,而在实验室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成绩年龄差异较大;老年人回忆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地名较其他实验室情境下得回忆成绩好,而且与年轻人的差距也小。这表明毕生心理发展始终包含着生长和衰退的双重过程,有较大的变异可塑性,老年期仍然如此。,2.老年人的记忆成绩采用“制造意义联系法”可以提高成绩71%,采用“位置法”可以提高至原成绩的5倍,老年人的语义记忆和启动功能相对正常。 3.进一步研究、发展行之有效的训练和改善记忆、延缓老化的方法,将是今后的研究任务之一,(五)病理性认知年老化及老年脑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损伤患者的认知能力,及其利用情境记忆支持条件(演练、语义联系及线索)的能力。 轻度认知损伤时介于痴呆与正常老化之间的认知状态。其发病率随增龄上升,60、70、80、90岁组分别为2.4%、4.8%、10.4%、22%。 痴呆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口质量的主要退行性病变,且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四.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及其代际差异,1.精神慰藉 精神慰藉已从传统观念的家庭养老延伸到社会化服务,从人类的基础道德规范扩展到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障,从满足基本生理需求提升到以人为本的精神需求。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道德义务。 调查显示,43.8%的子女认为目前老人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是精神孤独,44.6%的老人目前最需要的服务是精神慰藉。,2.孝顺观念与行为的代际差异,老年本位是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所尊崇和维护的基础性和本然性价值取向。 老年本位的自然发展直接导致了“过去本位”带来代际关系的不平等。 孝先验地安排了这种代际关系,从而预防和减少了代际紧张、矛盾和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尊重过去与老人经验的前喻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重视未来与青年创造性的后喻文化。 孝顺观是中国颇具民族特色的代际交往形式。而西方文化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友爱的个人主义思想却也被大量吸收进并影响着现代的孝顺观的形成与变化。 新型的孝顺观,正孕育在代际矛盾和代际冲突中。,Page 21,结语,今后的研究将继续采用宏观(认知行为学)与微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