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急诊科 李智模 2014年9月17日,国卫发明电201457号,埃博拉病毒特性,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疾病,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埃博拉病毒特性,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该病毒对紫外线、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埃博拉病毒分型,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EBOV):对人致病性最强,曾引起暴发 苏丹型(SUDV):对人致病性其次,曾引起暴发 本迪布焦型(BDBV):对人致病性更次,曾引起暴发 塔伊森林型(TAFV):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较弱 赖斯顿型(RESTV):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但至今尚无引起疾病和死亡的相关报道,传染源和宿主动物,传染源,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自然宿主,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果蝠的分布,全球感染地理分布图,全球既往疫情概况,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性传播可能 动物实验: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可能,人群间传播的形式,家庭内感染 院内感染,护理 葬礼,治疗、护理 不安全注射,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的实验室检测,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患者、感染动物接触史 临床表现:同上 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 (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 (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病毒RNA (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诊 断,本病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 早期无特殊症状,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病毒性出血热 伤寒 恶性疟疾 其他: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原学检查,病毒抗原检测:,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标本中病毒抗原 一般发病后2-3周内,可在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原 可以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动物和疑似病例尸检标本中的病毒抗原,核酸检测:,一般发病后2周内可从病人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核酸 发病后1周内的标本检出率较高,病毒分离:,采集急性期发热患者的血标本 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一般发病1周内血标本病毒分离率较高,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测:,据文献报道,最早可从发病后2天的患者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IgM抗体可维持数月 发病后7-10天可检出IgG抗体,IgG抗体可维持数年;多数患者抗体出现于起病后10-14天,也有重症病人始终未能检出抗体 间隔1周及以上的两份血标本IgM抗体阳转或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具有诊断意义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多采用IgM捕捉ELISA法检测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多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报 告,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2008年7月12日,卫办应急发2008 140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 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 2014年7月31日,卫计委应急中心联合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测等相关专家,结合现有知识更新和当前流行趋势,共同对2008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进行修订,并发布。,防控的基本要求(一),防控的基本要求(二),防控的基本要求(三),患者的管理+图片,清洁消毒 一、诊疗器械使用要求与清洗消毒 1.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置。 2.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如遇污染,随时消毒。,清洁与消毒 二、患者污物的清洁与消毒 1.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建议使用含消毒成份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 2.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处理系统,清洁与消毒 隔离病房的清洁与消毒原则 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清洁与消毒,1、病房物体表面 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及各种台面等。 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 或其他符合要求的 表面消毒剂(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 如遇污染,及时消毒。 2、地面 每天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 式清扫、消毒。 如遇污染,及时消毒。,清洁与消毒,清洁消毒 终末消毒 患者出院、转院时应当按照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要求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医疗废弃物管理 患者所有的废弃物应当视为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双层封扎,标识清楚。相关医疗废物应当及时密闭转运,焚烧处理。,尸体处理 患者死亡后,应当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 尸体应当立即消毒后用密封防渗漏物品双层包裹,及时火化。 需作尸体解剖时,应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死亡病例尸体的消毒处理2,消毒时,使用50g / L 有效氯消毒液对尸体喷雾消毒,作用2小时,尸体消毒处理时防止苍蝇、蟑螂、老鼠对尸体及其污物的接触 尸体消毒转运后,对存放尸体的物体表面或污染的医疗用品用 10g / L 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作浸泡、擦拭或喷雾消毒,作用 60min 以上,擦拭消毒用抹布或拖布按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得再重复使用 消毒后,需对消毒人员用2g/L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做喷雾 消毒,可疑病例管理 一旦发现,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医疗机构内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的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密切接触者是指直接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或者疑似病例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如共同居住、陪护、诊治、转运患者及处理尸体的人员。 为了便于管理,将密切接触者分为四种情形:,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一)医疗机构内的密切接触包括如下情形:,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未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时 直接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或疑似病例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或被其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 密切接触者可以是医生、护士、检验人员、护工、同一医疗机构病人、陪护的亲友等,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二)家庭或社区的密切接触包括如下情形: 与病例共同生活 病例发病期间或死亡后(包括葬礼时),接触过病例的身体,或者其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 接触过病人衣物、床单等物品,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三)口岸卫生检疫发现密切接触者的情形: 如果机组人员报告发现可疑病人,在飞机着陆后,由检疫人员登机进行调查评估,发现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乘客和空乘人员 如果检疫人员通过体温监测或乘客个人健康申明发现可疑病人,在飞机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在机上与病人同排左右邻座各一人(不含通道另一侧)、以及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乘客和空乘人员 在其他入境交通工具上的情形参照以上两种情况进行判断,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四)其他密切接触情形: 在我国境内交通工具上(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发现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由接报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参考上述口岸卫生检疫发现密切接触者的方式,进行调查评估后判定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跨部门的信息通报,检疫人员对口岸发现的可疑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询问,登记其目的地居住信息和通讯联系方式,告知注意事项后放行,并将上述信息通报口岸所在地同级卫生计生部门、目的地卫生计生部门,跨区域的信息通报,涉及跨区域的密切接触者,应通知有关省份追查,对查找到的密切接触者就地进行医学观察 对涉及实施或解除医学观察的外籍密切接触者,有关省份卫生计生部门应将相关信息及时向当地省级外事办公室进行通报,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不需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或集中医学观察,实施医学观察时,应书面或口头告知医学观察的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疾病相关知识,同时要告知负责医学观察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医学观察期为21天,指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至第21天结束 观察期间由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对其进行访视或电话联系,每天早、晚各询问一次其体温及其他健康状况,填写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表,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发热、乏力、咽痛、头痛、关节或肌肉痛、呕吐、腹泻、出血症状等,则立即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计生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送定点医院治疗 同时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 同时对与其发病后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判定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解除,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其接触的可疑或疑似病例排除埃博拉出血热诊断,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上述症状,解除医学观察,医务人员防护:防护原则 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的预防措施,具体包括: 1.诊疗过程中按照上述原则严格实施个人防护 2.严格实施手卫生 3.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正确处理 4.标本采集和转运中严格防护 5.对参与患者诊治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诊疗过程中的防护要求,穿防护用品的顺序 脱防护用品的顺序,穿脱防护用品注意事项 重点保护好眼睛、鼻腔、口腔粘膜的防护。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可以复用的防护用品严格遵循消毒与灭菌的流程。,穿防护服正确方式,摘至8月5日西非中国公民埃博拉出血热感染防护建议,诊疗过程中的防护要求 1、避免无防护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受到其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环境; 2、尽量减少针头及其他锐器的使用,执行安全注射,正确处理锐器,严格预防锐器,严格实施手卫生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13-2009)要求, 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手卫生指征(WHO推荐),医务人员暴露后的处理,采集标本的防护要求,生物样本运输箱A类包装容器,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 应对参与患者诊治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感染症状,应当立即进行隔离、诊治并报告。,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开始试验埃博拉疫苗。该疫苗由GSK和美国科学家联合研制,已经在动物实验中体现出效果,在获得美国FDA批准后,就会进入一期人体试验,预防措施,隔离控制传染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应急办安全培训班课件
- 2024电工试卷【综合卷】附答案详解
- 新生儿换血疗法适应证-风险与操作流程
- 广东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永和街道办事处招聘政府聘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文化娱乐产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电子设备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分析报告
- 2025年房地产企业风险控制与财务稳健性优化措施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加密算法在工业自动化安全防护体系升级报告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试卷(含答案)
- GB 23466-2025听力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Places we live in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
- 华为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重庆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变更管理实施指南(试行)解读2025.7.25
- 煤改电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方案和措施
- 布病的护理教学课件
- (2025年标准)预售小麦协议书
- 2025年院感测试题及答案
- 公司培训防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