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安全技术-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_第1页
2019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安全技术-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_第2页
2019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安全技术-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_第3页
2019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安全技术-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_第4页
2019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安全技术-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注册安全工程师 职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 安全生产技术,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Tower微信,手机同号),目录,Contents,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第四节 烟花爆竹安全技术,第五节 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技术,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燃烧与火灾 (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 1、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通常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2、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不包括:地下矿井部分发生爆炸;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 3、燃烧与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即火的三要素: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在火灾防治中,阻断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二)燃烧与火灾的过程和形式 燃烧的4种形式: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与氧气边混合边燃烧; 2)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和阻燃气体,先混合,遇点火源即发生燃烧。往往能造成重大损失。 3)蒸发燃烧。可燃液体遇热蒸发,蒸气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 4)分解燃烧。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气体,与氧气进行的燃烧。 (三)、火灾的分类,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三)、火灾的分类 1、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 A类:固体物质火灾,一般会产生灰烬; B类: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柴煤油、乙醇、沥青、石蜡等; C类: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氢气等; D类:金属火灾,如钾、钠、镁等; E类: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F类: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2、按损失规模分: 1)特大火灾:死亡10人;重伤20人;死亡+重伤20人;受灾户数50户;财物损失100万元。 2)重大火灾:死亡3人;重伤10人;死亡+重伤10人;受灾户数30户;财物损失30万元; 3)一般火灾:除上述外。,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四)、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 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 2、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3、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4、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 5、闪点:在规定条件下,物质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6、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燃点对可燃物质和闪点较高的液体有重要意义。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7、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如:汽、煤、(轻、重)柴、蜡、渣油的密度依次增大,闪点升高,自燃点降低。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8、引燃能(最小点火能):是指能够触发初始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影响因素:温度、释放的能量、热量和加热时间。 9、着火延滞期时间:是指可燃物质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从开始暴露到起火的时间。混合气体着火前自动加热的时间称为诱导期。 (五)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 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初起期:此阶段可燃物的热解过程至关重要,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 发展期:轰燃发生在这一阶段; 最盛期的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 (六)燃烧的机理。活化能理论、过氧化物理论、链反应理论。 氢气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4%就不能点燃;空气中的氧气低于14%,常见可燃物就不会燃烧。 当可燃物和氧化剂开始发生燃烧后,为使化学反应能够持续下去,反应区内还必须能够不断生成活性基团。如果除去活性基团,链反应中断,连续的燃烧也会停止。 链反应通常分为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两种。 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链的引发、链的发展和链的终止三阶段。,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二、爆炸 (一)爆炸及其分类 爆炸主要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按能量来源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按爆炸反应相不同分为三类: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 气相爆炸分:混合气体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粉尘爆炸、喷雾爆炸。 液相爆炸:如硝酸和甘油,液氧和煤粉,熔融的矿渣或钢水包与水接触。 固相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导线过载过热引起的金属气化爆炸。 不管何种能源引起的爆炸,都具备两个特征:能源具有极大的密度和极大的能量释放速度。 (二)爆炸的破坏作用:冲击波、碎片冲击、震荡作用(引发地震)和次生事故(火灾,人员坠落,二次爆炸等)。,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三)可燃气体爆炸 1、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 乙炔、乙烯、环氧乙烷等,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被点燃爆炸,其实质是分解爆炸。 乙炔是常见的分解爆炸气体,此外,乙炔与铜、银、汞等反应生成爆炸性乙炔盐,这些乙炔盐只需轻微碰撞即可发生爆炸。 安全规程规定:不能用含铜量超过70%的铜合金做乙炔容器;在用乙炔焊接时,不能使用含银焊条。 当乙炔压力较大时,应加入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 分解热是引起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的内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是外因。分解爆炸的敏感性与压力有关。 乙烯分解爆炸所需发火能比乙炔大。压力200MPa时,很危险。 环氧乙烷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为40KPa,生产和储运都要小心。,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2、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 燃烧反应过程分三个阶段:扩散阶段、感应阶段、化学反应阶段。其中扩散阶段时间远大于其余两个阶段。因此,是否需要经历扩散过程,就成了决定可燃性气体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条件。 (四)物质爆炸的浓度极限 1、爆炸极限的基本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汽和可燃性粉尘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可燃性气体、蒸汽的爆炸极限用可燃气体、蒸汽在混合气体中所占体积分数来表示; 可燃性粉尘的爆炸极限用混合物的质量浓度(g/m3)来表示。 危险度H=(L上-L下)/L下或H=(Y上-Y下)/Y下,一般情况下,H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L:体积分数;Y:质量浓度。二者之间可换算:YML/2.4,温度20时。M:可燃性气体或蒸汽的相对分子质量。爆炸极限有以下影响因素: 1)温度的影响。混合爆炸性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下限越低,上限越高。,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2)压力的影响。在0.12.0MPa,对爆炸下限影响不大,对爆炸上限影响较大。当压力大于2.0MPa时,同时影响。当初始压力降到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此压力成为爆炸的临界压力。 3)惰性气体的影响。随着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氦等)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惰性气体的浓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爆炸上下限趋于一致,使混合气体不发生爆炸。惰性气体浓度对爆炸上限影响较大。 4)爆炸容器对爆炸极限的影响。爆炸容器的材料和尺寸对爆炸极限有影响。若容器材料的传热性好,管径越细,火焰在其中越难传播,爆炸极限范围变小。当小到某一数值,火焰就不能传播下去,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如甲烷的0.40.5mm,氢和乙炔为0.10.2mm。目前一般采用直径为50mm的爆炸管或球形爆炸容器。 5)点火源的影响。点火源的活化能量越大,加热面积越大,作用时间越长,爆炸极限范围也越大。 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爆炸极限的计算:Lm=100/(V1/L1+V2/L2+V3/L3),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五)粉尘爆炸。是一个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不稳定的气固二相流反应。 1、粉尘爆炸的机理与特点 粉尘爆炸的特点: 1)粉尘爆炸速度和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2)爆炸感应期较长; 3)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2、粉尘爆炸的条件及爆炸过程 1)条件: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粉尘虚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初始能量。 2)爆炸过程 粉尘爆炸过程与可燃气体爆炸相似,但有两点区别: 一是粉尘爆炸所需的发火能更多; 二是气体爆炸以热传导为主,而粉尘爆炸的热辐射的作用大。,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机理,3、粉尘爆炸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特征参数是: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 (六)燃烧爆炸的转化 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压力急剧上升,并不一定着火;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但与压力无特别关系。 固体或液体炸药燃烧转化为爆炸的主要三条件: 1、炸药处于密封状态,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增大了压力,使燃烧转化为爆炸; 2、燃烧面积不断扩大,使燃速加快,形成冲击波,从而使燃烧转化为爆炸; 3、药量较大时,炸药燃烧形成的高温反应区将热量传给尚未反应的炸药,使其余的炸药受热爆炸。,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可提式灭火器系统、灭火器防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消防器材是指灭火器等移动灭火器材和工具。 一、消防设施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自动消防系统应包括探测、报警、联动、灭火、减灾等功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完成探测和报警功能。 消防系统中有三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联动控制、手动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组成。 火灾报警装置: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控制指示;如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警报装置: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的装置。如火灾警报器。,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1、系统分类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三种基本形式:区域火灾报警系统、集中火灾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区域火灾报警系统适用于二级保护对象,如行政事业单位,工矿企业要害部门和娱乐场所; 集中火灾报警系统适用于一、二级保护对象,如高层宾馆、饭店、大型建筑群;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适用于特、一级保护对象,如大型宾馆、饭店、商场、大型建筑群和大型综合楼。 2、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主要设备,除了具有控制、记忆、识别和报警功能外,还具有自动检测、联动控制、打印输出、图形显示、通信广播等功能。分为: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三种基本类型。,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二)自动灭火系统 1、水灭火系统。水灭火系统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幕和水喷雾系统。 2、气体自动灭火系统。3、泡沫灭火系统(20倍以下为低倍数,21200为中倍数,2011000为高倍数)。 (三)防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 把火灾产生的烟气及时排出建筑物,就需要设置防排烟系统。防排烟系统有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排烟窗、排烟井是常见的自然排烟形式。 (四)火灾应急广播与警报装置,警铃、警笛、警灯、火灾应急广播等。,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二、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主要包括灭火器和火灾探测器。 (一)灭火器 1、灭火剂 (1)水和水系灭火剂。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在水中加入化学物质的灭火剂称为水系灭火剂。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1)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柴煤油类,苯、醇、醚、酮、酯、丙烯腈等; 2)遇水产生燃烧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钾、钠、铝、钙)等,应用砂土覆盖灭火; 3)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即强酸引发的火灾; 4)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 5)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2)气体灭火剂。 CO2用于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还适合扑救可燃液体和固体火灾,特别是那些不能用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的玷污容易损坏的固体物质火灾。 但CO2喷射出时,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成小水滴。所以,二氧化碳不适合用来扑灭金属钾、镁、钠、铝等及金属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有机过氧化物、氯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亚硝酸盐、重铬酸盐等氧化性物质的火灾。 其他气体灭火剂: 卤代烷1211,1301具有优良的灭火性能,但是会破坏臭氧层,恶化生存环境,因此,已被淘汰; 综合各种卤代烷灭火剂替代物的环保性能和经济性指标,七氟丙烷灭火剂最具推广价值,属于含氢氟烃类灭火剂,国外称为FM-200。 另外还有由氮气、氩气、二氧化碳自然组合而成的混合气体IG-541灭火剂,喷射时不会形成浓雾或造成视野不清,使火灾中人员能清楚辨明逃生方向,且对人体基本无害,所以也逐渐开始应用。,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3)泡沫灭火剂。分化学泡沫灭火剂和空气泡沫灭火剂。高倍数(2011000倍)泡沫灭火剂特别适用于大空间火灾,并具有灭火速度快的优点,应用范围比低倍数广。低倍数(20倍以下)泡沫灭火伴有水渍损失。 化学泡沫是通过硫酸铝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形成泡沫。 空气泡沫是由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在泡沫发生器中通过机械作用产生泡沫,泡沫所含气体为空气,空气泡沫也称为机械泡沫。 (4)干粉灭火剂。窒息、冷却、辐射及对有焰燃烧的化学抑制作用是干粉灭火效能的集中体现,其中化学抑制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起主要灭火作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中广为应用。,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2、灭火器种类及使用范围 灭火器由筒体、器头、喷嘴等组成。按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推车式和悬挂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 按灭火剂分为以下几种: 1)清水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可燃性固体物质火灾,即A类火灾; 2)泡沫灭火器。适合扑救脂类、石油产品等B类以及木材等A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水溶性火灾,也不能扑救CDE类火灾; 3)酸碱灭火器。即化学泡沫灭火剂的灭火器,只适用于A类初起火灾,不能用于BCDE类。 4)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于扑救600V以下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的可燃液体火灾。 5)卤代烷灭火器。我国只生产1211和1301灭火器。1211主要用于A、B、C、E类的初起火灾,尤其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珍贵文物及贵重物质仓库等处的初起火灾,也能用于扑救飞机、汽车、轮船、宾馆等场所的初起火灾。 6)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ABCE类火灾,但不能扑救D类轻金属火灾。,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二)火灾探测器。分为感光式、感烟式、感温式、复合式和可燃气体等火灾探测器。 燃烧时的烟雾、温度、火焰和燃烧气体称为火灾参量。 1、感光式火灾探测器 适用于监视有易燃物质区域的火灾发生,如仓库、燃料库、变电所、计算机房等场所,特别适用于没有阴燃阶段的燃料火灾的早期检测报警。分红外火焰探测器和紫外火焰探测器。 红外线波长较长,抗烟雾干扰能力强,相应时间快,工作可靠。 紫外火焰探测器适用于火灾初期不产生烟雾的场所。 2、感烟式火灾探测器 用于探测火灾初期的烟雾。分为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点型是对警戒范围内某一点周围的烟参数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分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对黑烟灵敏度高。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对白烟灵敏度高。 线型目前都是红外光束型。,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3、感温式火灾探测器。分为定温式、差温式和差定温组合式。定温是设定温度,差温是设定温升速率。 4、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 监视密度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时,应安装在泄露可燃气体处的下部,离地不应超过0.5m;对于有风速经常0.5m/S以上、可燃气体无法滞留的场所,或经常有热气、水滴、油烟的场所,或经常超过40的场所,不适宜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有铅离子、硫化氢及酸碱腐蚀性气体等存在的场所,不能使用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用棉球蘸酒精去靠近探测器检测,每季度检测一次。,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一、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 防爆的基本原则:防止第一过程的出现,控制第二过程的发展,削弱第三过程的危害。 二、点火源及其控制 消除着火源是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 1、明火 可燃气体应符合爆炸下限大于4%的,置换后浓度应小于0.5%;小于4%的,浓度应小于0.2%。 2、摩擦和撞击;3、电气设备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 4、静电放电 控制流速,易燃液体不超过45m/S,可燃气体不超过68m/S。 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电消散技术;人体静电防护; 其他技术,具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一般不允许采用平皮带传动,可采用三角皮带传动。但最好的方法是安设单独的防爆式电动机。增湿。,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5、化学能和太阳能 有些物质在常温下能和空气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燃,应液封,避免与空气接触。 有些物质与水作用能分解出可燃气体,如电石与水作用分解放出乙炔,金属钠与水作用分解放出氢气,五硫化磷与水作用分解放出硫化氢,这类物质应注意防潮。 有的物质受热升温能放出具有催化作用的气体,如硝酸棉,赛璐珞等受热分解放出氧化氮和热量,氧化氮对其进一步分解有催化作用,以至于发生燃烧和爆炸。 对上述物质的储存应注意防热、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三、爆炸控制 防止爆炸的一般原则:一是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之外;二是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三是使氧气浓度处于其极限值以下。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措施主要有:设备密闭,厂房通风,惰性介质保护,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危险品隔离存储等。 1、惰性气体保护。(具体措施见P212) 采用的惰性气体主要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烟道气等。 采用烟道气时应经冷却,并除去氧及残余的可燃组分。氮气等惰性气体在使用前应经过气体分析,其中含氧量不得超过2%。 2、系统密闭和正压操作 当设备内部充满易燃易爆物质时,要采用正压操作,以防外部空气渗入设备内。连接处应尽量采用焊接接头,减少法兰连接。 3、厂房通风,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4、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以不燃或难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或易燃材料,是防火与防暴的根本性措施。常用的不燃溶剂主要有甲烷和乙烷的氯衍生物,如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三氯乙烷等。 5、危险物品的存储 无机酸本身不可燃,但与可燃物质相遇能引起燃烧及爆炸;铝酸盐与可燃金属相混能是金属着火或爆炸;松节油、磷及金属粉末在卤素中能自行着火。禁止共储的物质,详见P215。 6、防止容器或室内爆炸的安全措施 1)抗爆容器;2)爆炸泄压,如爆破膜,安全阀等;3)房间泄压。 7、爆炸抑制 爆炸抑制系统由能检测初始爆炸的传感器和压力式灭火剂罐组成,灭火剂罐通过传感器装置动作。,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四、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及技术 可分为阻火隔爆装置与防爆泄压装置两大类。 1、阻火隔爆技术 分机械隔爆和化学抑爆。机械隔爆是依靠某些固体或液体物质阻隔火焰传播;化学抑爆主要是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来抑制火焰传播。 机械阻火隔爆装置主要有工业阻火器、主动式隔爆装置和被动式隔爆装置。其中工业阻火器常用于管道中,形式最多,应用也最为广泛。 1)工业阻火器。分为机械式阻火器、液封和料封阻火器。常用于阻止爆炸初期火焰的蔓延。 2)主动式隔爆装置。 工业阻火器时刻都在起作用,对流体介质阻力大;而主、被动式隔爆装置只在爆炸发生时起才作用,不动作对流体介质阻力小。工业阻火器对于纯气体才有效,对气体中含有杂质的,应选用主、被动式隔爆装置。 主动式隔爆装置由传感器探测爆炸信号,来控制阀门开、关;被动式是由爆炸波来推动阀门。,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4)其他阻火隔爆装置 单向阀;阻火阀门(易熔金属控制阀门);火星熄灭器(防火罩,防火帽)。 5)化学抑爆装置。是火焰传播显著加速的初期通过喷洒抑爆剂来抑制爆炸的作用范围及猛烈程度的一种防爆技术。主要由爆炸探测器、爆炸抑制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适用于泄爆易产生二次爆炸,或无法开设泄爆口的设备以及所处位置不利于泄爆的设备。常用的抑爆剂有化学粉末、水、卤代烷和混合抑爆剂等。 2、防爆泄压技术 防爆泄压装置主要有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等。 1)安全阀。作用是防止设备和容器内压力过高而爆炸。泄压时产生的动力声响,还可以起到报警的作用。 安全阀按结构和作用原理分为杠杆式、弹簧式和脉冲式。按排气方式分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2)爆破片。作用基本同安全阀,以下两种情况应必须得爆破片:一是如果压力容器的介质不洁净、易洁净或聚合时;二是工作介质为剧毒气体或可燃气体里含剧毒气体的压力容器。 防爆片的防爆效率取决于它的厚度、泄压面积和膜片材料。 正常工作时操作压力低或没有压力的系统,可选用石棉、塑料、橡胶或玻璃;较高的系统用铝、铜;微负压的用23mm厚的橡胶板。特别注意,存有燃爆性气体的系统不得选用钢、铁作爆破片。 泄压面积,一般按1m3容积取0.0350.18m2,但对氢和乙炔的设备则应大于0.4m2。 爆破片爆破压力的选定,一般为设备、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1.15-1.3倍;任何情况下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均应低于系统的设计压力。 3)防爆门(窗)。一般设置在使用油、气或燃烧煤粉的燃烧室外壁上。泄压面积取0.05-0.22m2/m3。防爆门(窗)应设置在人不常到的地方,高度不低于2m。,第四节 烟花爆竹安全技术,一、概述 烟火药最基本的组成是氧化剂和可燃剂。其安定性主要是添加化学安定剂,如二苯胺。还有粘接剂。 国家明令禁止在烟火药配料中使用氯酸盐。烟花爆竹引线引燃时间很重要,引燃时间小于2s的属于致命缺陷产品,引燃时间小于1s的几乎都会造成人员伤害。引燃时间过长,误导燃放者以为未点燃或不会爆炸而靠近烟花爆竹,同样也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烟花爆竹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 1、非法生产现象严重; 2、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 3、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4、从业人员素质差; 5、烟火药配方中使用禁、限用原料; 6、缺乏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第四节 烟花爆竹安全技术,二、烟花爆竹基本安全知识 (一)感度及其影响因素 主要有热感度和机械感度。 1、热感度。烟花爆竹药剂在热能作用下,发生爆炸变化的能力称为炸药的热感度,在使用上常以炸药的爆发点和火焰感度来表示。 2、机械感度。烟花爆竹药剂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爆炸的能力。包括摩擦感度和冲击感度。 *烟花爆竹药剂感度的影响因素:温度、物理状态、洁净粒子的大小、密度、杂质。 提高感度的杂质成为敏化剂,降低感度的杂质称为钝化剂。,第四节 烟花爆竹安全技术,(二)烟火药安全生产的安全措施 1、烟火药制造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主要有 1)烟火药原料应符合标准; 2)粉碎应在单独工房进行,粉碎前后应筛掉机械杂质,筛选不得用铁质、塑料等产生火花或静电的工具; 3)黑火药原料的粉碎,应将硫磺和木炭混合粉碎; 5)粉碎和筛选原料时应坚持做到: 三固定: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 四不准:不准混用工房、不准混用工具和设备、不准超量投料、不准在工房内存放粉碎好的药物;所有 粉碎和筛选设备应接地,电气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的。 6)严把领药、称药、混药三道关; 7)压药造粒工房要做到定员定机,药物升温不得超过20; 2、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 1)领药要按照“少量、多次、勤运走”的原则;,第四节 烟花爆竹安全技术,2)装、筑药应在单独工房操作。装、筑无高感度烟火药时,每间工房定员2人,否则每间1人。 3)钻孔与切割有药半成品时,应在专用工房内,每间定员2人,人均面积不得少于3.5m2,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和长时间使用同一件工具; 4)贴筒标和封口时,操作间主通道不得小于1.2m; 5)生产氯酸盐引火线时,不论是手工还是机器生产,都必须单独工房、单机、单人操作,药物限量0.5kg。 手工生产硫酸盐引火线,每人每次限量领药1Kg;机器生产硝酸盐引火线时,工房内药物停滞量不超过2.5Kg。 6)干燥烟花爆竹时,严禁使用明火,一般使用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汽干燥,或红外线、远红外线烘烤。,第四节 烟花爆竹安全技术,(三)烟花爆竹工厂的布局和建筑安全要求 A、C级厂房每一危险工作间大于18m2时,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2个;小于9m2且同时不超过2人时,可设1个;当小于18m2且同时不超过3人时,也可只设1个,但必须设安全窗。 每一危险工作间内,由最远工作点到出口,A级厂房不应超过5m,C级不超过8m;厂房内的主要通道不应小于1.2m,工作间内的通道不小于1.0m。 安全窗:窗口宽度不应小于1.0m,窗扇高度不应小于1.5m,窗台高度不应高出地面0.5m。 仓库安全出口不应小于2个,当面小于100m2,且长度小于18m时可设1个,但任一点到出口不应大于15m。 当每个建筑物的体积均超过300m3时,室外消防用水量可按10L/s、持续2h计算。总仓库按3h计,消防蓄水池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存药量大于1kg且单人操作的工作间,工作台上方宜设手动水淋系统或翻斗水箱;作业人员少于6人,建筑面积在916m2的工作间,宜设手动水淋系统和供水设备,消防延续时间按30min计算。雨淋灭火系统的喷水强度不宜低于16L/(minm2),最不利点喷头压力不低于0.05MPa。,第四节 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四)烟花爆竹工厂电气安全要求 I类(F0区)场所,即炸药、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的储存场所,黑火药、烟花药制造加工储存场所,不应安装电气设备;烟火药、黑火药的I类危险场所的仪表应选用本质安全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