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概要.ppt_第1页
直肠癌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概要.ppt_第2页
直肠癌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概要.ppt_第3页
直肠癌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概要.ppt_第4页
直肠癌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概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期直肠癌的治疗,万德森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广州 510060),目前直肠癌外科治疗效果 提高疗效的措施 “三早” 扩大手术范围 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外科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美国癌症协会(19401960) 25000例结直肠癌外科治疗 结肠癌5年生存率 48%56% 直肠癌5年生存率 44% 50%,英国牛津大学临床试验中心(19601987) 32000例结直肠癌外科治疗 结肠癌5年生存率 56.1% 直肠癌5年生存率 45.1%,欧洲国家直肠癌平均5年生存率,外科治疗,德国SGCRC (Study Group Colorectal Carcinoma),1984年1986年 7家医院 1101例直肠癌 术后5年生存率 58.3%(54.6%62.0%) UICC分类: 期 78.7%(72.6%84.8%) 期 64.1%(57.6%70.6%) 期 40.9%(35.3%46.5%) P. Hermanek, Tumori; 1995; 81(Suppl): 6064,外科治疗,Jatzko GR et al. (1999) 报19841997年644例中低位直肠癌治疗效果。 切除率98.8% 根治性切除率85.7% 根治后5年生存率 56.3% 10年生存率 42.6% 5年复发率 12.0% GR Jatzko:Eur J Surg Oncol 1999; 25: 284-291,外科治疗,外科治疗,美国(Steele, 1994),5年生存率 期 70% 期 55% 期 41%,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McCall (1995年) 等 10640例直肠癌 术后局部复发率 3%50% (中位数 18.5%),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确诊时 20% 肝转移 术后 50% 肝转移 尸解 70% 肝转移,外科治疗,提高疗效的措施,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三早,三早,中国浙江海宁县 普查186234人(30岁) 良性病变 3225例(息肉3053例,直肠溃疡172例) 大肠癌 75例(类癌34例,息肉癌变20例,腺癌21例) 其中早期癌54例(72%),三早,扩大手术范围,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联合脏器切除,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理论基础是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淋巴流向,除向上之外,还有向侧方和下方转移 日本学者研究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2%-24%(西方Grinnell报告仅1.9%);我国黑龙江省报告为11% 优点: 提高术后生存率(Dukes C期术后5年生存率由31.5-40.2%提高到48.1-54.7%) 降低局部复发率(由31.6%下降到6%-14.3%) 缺点: 创伤增加 影响排尿和性功能大,直肠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Brunshwig (1948) 最先提出全盆腔脏器切除术(Total pelvic exenteration, TPE)用于治疗宫颈癌 Appleby (1950) 应用于治疗直肠癌 以后术式不断改进。,扩大手术,TPE治疗直肠癌,5年生存率 33%50%(Meterissian SH at al, 1997) 围手术死亡率 3% 并发症发生率 13%75%(47%),扩大手术,综合治疗,放疗:术前、术中、术后、放化疗 化疗:术中、术后,综合治疗,术前放疗,优点,缺点,减少手术时肿瘤接种和局部复发; 降低肿瘤分期; 增加手术切除和保肛的可能性; 肿瘤床供血供氧良好有利放疗。,可能增加术后会阴部伤口化脓感染机会; 延长手术日期; 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综合治疗,Graf(1997年)报告瑞典多中心随机 术前放疗结果 1316例术前放疗(5Gy/天 qd5) 肿瘤明显缩小 淋巴结侵袭减少(42%比33%) 降低分期,术前放疗,Francois(1999年)报告法国随机 术前放疗试验结果 放疗手术间隔68周与2周的比较,术前放疗,间隔长有效率更高(72%比53%,p=0.007) 间隔长病理学改变率更高(26%比10%,p=0.005) 间隔长减少淋巴侵袭更明显(5%比16%,p=0.01) 间隔长保肛率更高(38%比23%,p=0.01),Hu Ks and Harrison LB (2000年) 分析直肠癌术前辅助放疗优缺点时指出 术前放疗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达到8% (增加心血管和血栓塞等并发症),术前放疗,术后放疗,优点,缺点,能减少术后局部复发; 能准确选择需要放疗的病人和准确定位; 避免不必放疗者(TisT2)过度治疗。,手术造成肿瘤床低氧或缺氧; 可能延误手术切口的愈合; 副作用较多(皮炎、腹泻、膀胱炎、肠炎等)。,Fisher等(1988年)报告 NSABP-R01试验结果: 6个随机试验中2个试验证实术后放疗能加强局部控制,5年局部复发率与单纯手术比较为24%比38%(p=0.001),16%比25%(p=0.06);其余4个试验表明术后放疗对局部控制无显著意义。 6个试验均表明术后放疗对Dukes B/C期的总生存率无好处,术后放疗,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术前与术后放疗比较,Pahlman(1999年)报告 术前与术后放疗比较的多中心随机试验结果 总例数471例 术前放疗(短程大剂量5.0Gy/天 qd5); 术后放疗(常规剂量60Gy/6周),综合治疗,术中放疗(IORT),优点,增强局部控制,减少边缘复发; 定位准确; 避免周围组织过度损害。,需要特殊设施; 并发症:神经病变,输尿管狭窄。,缺点,综合治疗,“三文治”式治疗: 术前放疗手术+术中放疗术后放疗 大大减少边缘复发的危险性,增强局部控制 (Gunderson , 1990),综合治疗,术后化疗,直肠癌辅助放疗只能增强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率,无论术前或术后放疗均未能提高生存率;术后放化疗则对局部控制和提高生存率均有好处。 GITSG-7175随机试验比较术后放化疗与单纯手术的效果:,提示:术后化疗可作放疗增敏,又可减少 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综合治疗,基本方案一,5-FU/Lev 术后3周开始5-FU450mg/m2 iv. qd5 以后每周静注1次,连用48周 术后3周开始口服Levamisoloe(左旋咪唑)50mg Tid 3天,休11天后重复,共服1年。,术后化疗,5-FU/CF (Leucovorin,醛氢叶酸,柠檬胶因子) 术后三周开始CF 20200mg/m2 静滴,至一小时用5-FU 375450mg/m2 静推,然后再滴完CF,每天1次,5天为一疗程。休三周后重复,共6个疗程。,基本方案二,术后化疗,术后化疗,其他方案,新药 Oxaliplatin(L-OHP,乐沙定) Irinotecan(CPT-11,伊立替康) Capecitabine(Xeloda,希罗达) 羟基喜树碱(HCPT),术后化疗,新方案 L-OHP加5-FU/CF CPT-11加5-FU/CF L-OHP加Xeloda HCPT加5-FU/CF,术中化疗,优点:,术中用抗癌药可将微小病灶或脱落癌细胞杀灭 不拖延手术安排也不影响术后恢复 术中化疗费时少,副作用不大,肠腔化疗 腹腔化疗 门静脉灌注化疗,术中化疗方法,术中化疗,探查 环扎肠管(距离肿瘤远、近段约 810cm ),如为直肠癌则先缝闭肛门,术中结扎乙状结肠中下段 病变肠腔内注射5- FU 30mg/公斤体重 暂停手术30分钟 结扎切断供应癌瘤肠段的动、静脉 常规完成根治术。 术后第1、2天,静注5-FU 10mg/公斤体重/天。,【肠腔化疗】,肠腔化疗示意图,肠腔化疗的原理,结扎肠管和注入5-FU 阻止癌细胞脱落扩散,杀伤肠腔内癌细胞 。 5-FU被吸收 区域淋巴结及静脉 门静脉肝脏 杀灭沿途癌细胞 术后第1、2天5-FU静注消灭全身循环的癌细胞 。,肠腔化疗,肠腔化疗机制的探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报告肠腔灌注5-FU后肠系膜静脉和周围静脉血药浓度测定结果(1990)。,肠腔化疗,15例肠腔灌注5-FU后不同部位血药浓度(g/ml),肠腔化疗,肠腔化疗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Rousselot(1972年) Dukes C期 5年生存率 65% 8年生存率 56% Grossi(1977) 结肠癌 Dukes B期 5年生存率 试验组 75% 对照组 66% 直肠癌 Dukes C期 5年生存率 试验组 35% 对照组 23% Lawrence(1975) 试验组与对照组生存率差别 无显著意义,肠腔化疗,中山大学肿瘤医院(1988)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9821984) 82例Dukes C期结直肠癌根治术,肠腔化疗,中山大学肿瘤医院(1994) 远期效果观察(上组病例随访至1990.12) 失访1例,随访率98.8% Dukes C期结直肠癌 试验组 8年生存率 28.5% 肝M 11.1% 对照组 8年生存率 5.6% 肝M 21.6%,肠腔化疗,5-FU剂量增加 加用调节剂 选用新药(CTP-11,L-OHP),肠腔化疗进一步,肠腔化疗,美国癌症协会(1970)首先提出腹腔化疗 区域性化疗,优点: 腹腔内肿瘤直接浸泡在高浓度药液中,提高了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抗癌药物被腹膜吸收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因此对播散、转移至肝内的癌细胞有杀伤作用; 操作方便,毒副作用轻。,腹腔化疗,Speyer(1985)报道 腹腔内药物浓度为血浆内浓度400倍。 Derick 发现 腹腔化疗中腹膜表面5-FU浓度比血中浓度高300-2200倍。,腹腔化疗,腹腔化疗常用方法: 腹腔留置硅胶管(Tenckhoff硅胶透析管)药物经注入。 腹壁皮下埋置注射泵或Port-A-cath系统,经泵注入药物。 直接经腹腔穿刺注射。 常用药物:5-FU,DDP,CTX,MMC,腹腔化疗,Spratt等(1980)首先设计和应用了腹腔内温热灌注(Intro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IPHP)化疗 IPHP化疗的方法: 在全麻和心电监护下施行,根治性切除完毕,即时于腹腔内置3条硅胶管(1条灌注,2条引流)。通过灌注仪器不断灌注加温的液体维持腹腔内温度,化疗药物溶入灌注液中,灌注时间6090分钟,腹腔内温度维持在43左右,温度探针与测温仪连接,监测腹内液、进液及出液温度。,腹腔化疗,IPHP化疗的原理: 腹腔内抗癌药浓度高,与癌细胞或癌灶接触面大、时间长,所以能有效地杀灭腹腔的脱落癌细胞和癌灶 ;高温使癌细胞破裂,增加化疗效果;腹腔化疗药物进入肝脏,对门静脉及肝脏内可能存在的癌细胞起到杀灭作用 。,腹腔化疗,IPHP化疗效果 : 陈利生(1999)报道120例中晚期大肠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手术+IPHP化疗(n=68)术后复发5例 肝M 4例 死亡9例(随访34.36.8个月) 单纯手术组(n=52) 术后复发8例 肝M 5例 死亡8例(随访时间33.45.5月),腹腔化疗,IPHP化疗疗效肯定,特别是对胃肠癌侵犯浆膜和腹膜播散者,但需要特别仪器设备、测温和控温,延长手术时间。 今后,进一步开展多中心试验;开发浸透性好的抗癌药;改进仪器设备和缩短术中灌注时间等 。,腹腔化疗,门静脉化疗,Morales等(1957)倡议结直肠癌手术时门静脉灌注抗癌药物以防止肝转移 。 Taylor(1979)发表一项随机研究结果:对照组在随访期(23个月)中死亡23例,肝转移13例,而试验组(手术+门静脉化疗)死亡仅7例,肝转移2例,两组有显著差异。,门静脉化疗,门静脉化疗的方法,通常经脐静脉、肠系膜静脉、胃网膜右静脉插管,即时注入抗癌药或将导管引至腹壁外,术后持续灌注抗癌药。最简单经大网膜的大静脉注药,注完即结扎该静脉。常用药物是5-FU加或不加肝素或尿激酶。,门静脉化疗,门静脉化疗的原理,门静脉化疗可以达到门静脉、肝脏内血药浓度高水平,能够有效杀灭该区域的癌细胞,防止肝转移且全身毒性很低 。,门静脉化疗,门静脉化疗的效果 : Taylor(1985)报告一项随机研究结果: 对照组(n=127) 随访4年 死于复发53例 肝M 22例 试验组(n=117) 25例 5例 瑞士癌症临床研究组(1995) 术后门静脉灌注化疗组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减少复发率21%,减少死亡率26%,门静脉化疗,术中化疗综合应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实施的术中化疗方案: 探查确定可行根治术,即结扎病变肠段,肠腔内灌注5-FU 10001250mg,然后按常规手术。完成根治术后,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氮芥(HN2)2mg%溶液泡浸腹腔,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