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0138-2005 盐渍鱼卫生标准》与之前的标准《GB 10138-1988, GB 10139-1988, GB 10140-1988, GB 10141-1988, GB 10142-1988, GB 10143-1988》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
整合性变更:最显著的变化是将原来分散在多个标准中的内容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标准,提高了标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先涉及盐渍鱼的不同方面如卫生要求、检验方法等被整合进单一标准中,便于监管和执行。
-
指标更新:新标准对盐渍鱼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及污染物限量进行了修订。例如,可能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卫生指标设定了更严格或更科学的限值,以适应食品安全管理和公众健康需求的发展。
-
检验方法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被引入,使得检测更加精确高效。标准中可能详细规定了采用现代检测技术的新方法,替代了过时的检验手段,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新增项目:考虑到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新污染物或关注点,新标准可能增加了对某些特定添加剂、重金属、农药残留或生物毒素等的限制规定,这些在旧标准中可能未被涵盖或标准较低。
-
法律法规衔接:更新后的标准与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持一致,确保标准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这可能包括对标签标识、追溯体系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促进贸易便利化。
-
可操作性增强:标准在编写时可能更加注重实际操作性,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操作指导和解释,帮助企业和监管部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标准,减少执行过程中的歧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1 2 0 . 3 0C 5 3qG 8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1 0 1 3 8 -2 0 0 5代替 G B 1 0 1 3 8 1 0 1 4 3 -1 9 8 8盐 渍 鱼 卫 生 标 准H y g i e n i c s t a n d a r d f o r s a l t e d f i s h2 0 0 5 - 0 1 - 2 5发布2 0 0 5 - 1 0 - 0 1 实施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国 国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中中GB 1 0 1 3 8 - 2 0 0 5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代替并废止 G B 1 0 1 3 8 -1 9 8 8 咸鳍鱼卫生标准 、 GB 1 0 1 3 9 -1 9 8 8 咸鳗鱼卫生标准 、G B 1 0 1 4 0 -1 9 8 8 ( 咸带鱼卫生标准 , GB 1 0 1 4 1 -1 9 8 8 咸蝴鱼卫生标准 , G B 1 0 1 4 2 -1 9 8 8 咸绒鱼卫生标准 , G B 1 0 1 4 3 -1 9 8 8 咸黄鱼卫生标准 。 本标准与GB 1 0 1 3 8 - 1 0 1 4 3 -1 9 8 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 / T 1 . 1 -2 0 0 。对标准文本格式进行修改; 将 G B 1 0 1 3 8 -1 0 1 4 3 -1 9 8 8 六项标准合并为本标准; 增加了食品添加剂、 生产加工过程、 包装、 标识、 贮存及运输的卫生要求; 标准适用范围扩大为: “ 鲜、 冻鱼经盐腌后加工制成的腌制品。 ” 采用C A C / GL 7 -1 9 9 1 鱼甲基汞指导值 ( Gu id e l i n e l e v e l s f o r me t h y l me r c u r y i n f i s h ) 中甲基 汞指标, 增订甲基汞限量; 增加了组胺、 铅、 砷、 甲基汞、 锡、 多氯联苯和 N 一 二甲基亚硝胺限量, 修改了过氧化值和酸价的 单位。 本标准于2 0 0 5年 1 0 月 1日 起实施, 过渡期为一年。即2 0 0 5年 1 0 月 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产品, 允许销售至2 0 0 6 年 9月 3 0日 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 沈阳市和平区卫生防疫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海南省卫生防疫站、 浙江省嵘洒县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孙效晖、 韩一鸣、 林弟雄、 韩彩轩、 李伟、 张绍勇、 迟玉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 一GB 1 0 1 3 8 - 1 9 8 8 ; -GB 1 0 1 3 9 - 1 9 8 8 ; -GB 1 0 1 4 0 -1 9 8 8 ; GB 1 0 1 4 1 -1 9 8 8 ; -GB 1 0 1 4 2 - 1 9 8 8 ; GB 1 0 1 4 3 - 1 9 8 8GB 1 0 1 3 8 - 2 0 0 5盐 渍 鱼 卫 生 标 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渍鱼的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以及食品添加剂、 生产加工过程、 标识、 包装、 贮存与运输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鲜、 冻鱼经盐腌后加工制成的腌制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2 7 2 1 食盐卫生标准 G B 2 7 3 3 鲜、 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 GB 2 7 6 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 T 5 0 0 9 . 1 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5 食品中锡的测定 GB / T 5 0 0 9 . 1 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 T 5 0 0 9 . 2 6 食品中N 一 亚硝胺类的测定 GB / T 5 0 0 9 . 3 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 T 5 0 0 9 . 4 5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 B / T 5 0 0 9 . 5 6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 B / T 5 0 0 9 . 1 9 。 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G B 7 7 1 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 B 1 4 8 8 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3指标要求3 . 1 原料、 辅料要求3 . 1 . 1 食盐应符合 G B 2 7 2 1 的规定3 . 1 . 2 原料鱼应符合 G B 2 7 3 3 的规定。3 . 2 感官指标 无异味、 无酸败味、 无霉变。3 . 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4 食品添加剂4 . 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4 . 2 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量应符合 G B 2 7 6 0的规定。5 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 G B 1 4 8 8 1的规定。GB 1 0 1 3 8 - 2 0 0 5表 1 理 化 指 标项目指标酸价( 以脂肪计) ( KOH ) / ( m g / g ) 高脂鱼( 黝鱼、 绒鱼、 鱿鱼)毛 低 脂 鱼(:过氧化值( 以脂肪计) / ( g 八0 0 g ) 高脂鱼( 黝鱼、 绒鱼、 蛙鱼)簇 低脂鱼;,: :组胺/ ( m g / 1 0 0 g ) 始鱼、 金枪鱼镇 其 他 鱼 类(10030铅( P b ) / ( mg / k g )镇0 . 5无机砷/ ( m g / k g )0 . 1甲基汞/ ( mg / k g ) 食肉鱼( 鳖鱼、 旗鱼、 金枪鱼、 梭子鱼及其他)( 非食肉鱼G; .:锅( C d ) / ( m g / k g )镇0 .1多氯联苯 / ( mg / k g )蕊 P C B 1 3 8 八mg / k g )镇 P C B 1 5 3 / ( mg / k g )(2 . 00. 50. 5N 一 二甲基亚硝胺/ ( p g / k g )(4 仅适用于海水鱼, 并以P C B 2 8 , P C B 5 2 , P C B 1 0 1 , P C B 1 1 8 , P C B 1 3 8 , P C B 1 5 3和P C B 1 8 0总和计。6包装包装容器与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7 标 识标识应符合GB 7 7 1 8的规定。8 贮存与运输8 . 1贮存 产品贮存在干燥、 通风的场所。禁止与有毒、 有害、 有异味物品同处贮存8 . 2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 运输时应避免 日晒雨淋。禁止与有毒、 有害、 有异味物品混运。9检验方法9 . 29 . 2 . 2感官检验取保证感官检验的样品量, 在自然光线下感官检查。理化检验1 酸价、 讨氧化值: 按 G B / T 5 0 0 9 . 5 6提取脂肪, 按GB / T 5 0 0 9 . 3 7规定的方法测定。CB 1 0 1 3 8 - 2 0 0 59 . 2 . 2 组胺: 按 G B / T 5 0 0 9 . 4 5 规定的方法测定。9 . 2 . 3 无机砷: 按 G B / T 5 0 0 9 . 1 1 规定的方法测定。9 . 2 . 4 铅: 按 G B / T 5 0 0 9 . 1 2规定的方法测定。9 . 2 . 5 锡: 按GB / T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