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1,.,概 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或“感冒”,是指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鼻、鼻咽和咽部粘膜炎症; 包括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中耳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等;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高居门诊就诊数、住院数和病死数之首; 是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百病之源”。,2,.,病 因,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尤以病毒多见,约占原发感染的90%以上; 常见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埃可病毒)等; 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黏膜抵抗力低下); 常见细菌有B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3,.,症 状,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轻咳、咽部不适等,多于3-4天内自然痊愈; 2、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 3、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是发热引起反射性肠蠕动亢进或蛔虫骚扰所致,如果持续疼痛,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4,.,婴幼儿患病特点,1、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 2、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度,热程23天至1周左右; 3、起病12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 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可无热或仅有轻度发热。,5,.,体 症,1、体检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滤泡增生; 2、扁桃体充血肿大,急性扁桃体炎由病毒引起者,其表面可见白色斑点状渗出物,同时软腭及后壁可见小溃疡,由细菌所致者多呈弥漫性红肿、滤泡增生,可有脓性分泌物; 3、颈淋巴结可肿大并压痛; 4、肺部听诊多正常。,6,.,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之一,疱疹性咽峡炎: 1、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传染性强,夏秋季发病率高; 2、突起高热,热型不定,咽痛明显不敢吞咽,流涎; 3、咽部充血明显,咽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或数十个灰白色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13毫米,1-2天后破溃形成溃疡, 4、病程2周左右。,7,.,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之二,咽结合膜热: 1、由腺病毒3、7型引起,可散发或流行,春夏季多见; 2、发热、咽炎与滤泡性结合膜炎三联征同时存在为特征; 3、枕后、耳后、颌下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4、病程约1周。,8,.,化 验,1、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数正常或偏低; 2、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体弱儿或严重病例可减少。,9,.,并 发 症,上感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1、急性中耳炎:体温高、耳痛、摇头、烦躁、用手抓耳,检查发现鼓膜充血,若穿孔可有黏液流出,治疗不及时影响听力。 2、咽后壁脓肿:拒食、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头向后仰、张口呼吸等,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肿胀,严重者可致呼吸道梗阻。 3、扁桃体周围脓肿、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10,.,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可明确诊断。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流行性感冒:即流感,有流行病学史,局部症状轻,全身症状重,高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病程较长。 2、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百日咳、流脑、猩红热、小儿麻痹症等早期。(白喉、幼儿急疹) 3、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炎、阑尾炎等。,11,.,治 疗,一、病因治疗: 抗病毒治疗:病毒灵、病毒唑、潘生丁等; 抗生素的使用:有细菌感染或婴幼儿、体弱者、有并发症者适当使用青霉素、磺胺类或大环内酯类。,12,.,二、对症治疗 : 1、高热 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口服阿司匹林5-10mg/kg.次等。 2、鼻塞 0.5%麻黄素滴鼻. 3、烦躁 给予苯巴比妥2-3mg/kg.次,每日3次,防止高热惊厥.,13,.,预 防,一般宝宝从6个月以后至6岁(3岁)左右是容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为什么呢?这是很多家长普遍的问题,这是因为这阶段孩子本身的抵抗力就弱,当然相对有的孩子好一点,每个孩子生出来对病菌是没有抵抗力的,所以当他接触到病菌后容易感染,但感染后下次再碰到同一类型的病菌他就有免疫力了,所以大人比孩子少感冒也是这原因,大人接触过的病菌多了自身也有免疫力了,不过现在变异的病菌比以前要多。,14,.,如何增强孩子抵抗力,一、均衡营养,: 1、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维他命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2、五谷类是人类的主食,在宝宝4个月后添加副食品时,首先要尝试的是米粉、麦粉。断乳之后,替代食物也是谷类。全谷类含胚芽和多醣,维生素B和E都丰富,这些抗氧化剂能增强免疫力,加强免疫细胞的功能。3、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饮食的信条,也适合推广到幼儿身上。如蕃茄红素、胡萝卜素、含丰富的维生素C与E等,纤维质可预防便秘,提供肠道通畅良好的吸收环境。水果的果寡糖帮助肠道益菌生长,就像在小肠大肠铺一层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欢蔬菜,可以将它剁碎,混合谷类或肉类做成丸子、饺子或馄饨,就容易接受了。,15,.,4、婴幼儿正值身体快速增长及脑神经发育期,对蛋白质及钙质的需求量相当高。所以乳类制品为婴幼儿期最佳的营养来源。 5、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于体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补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陈代谢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 6、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让宝宝偏食而导致营养失调。 均衡、优质的营养,才能造就宝宝优质的免疫力,轻轻松松远离病菌。,16,.,三、多参加户外运动; 四、平时注意冷暖; 五、必要时可以去医院检测一下宝宝的免疫功能或微量元素; 六、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药,尤其是不能乱服抗生素,会使体内菌群紊乱; 七、不要随便用市场上所谓的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17,.,药物预防,1、注射疫苗、免疫调节剂(丙球、转移因子、胸腺肽、斯奇康、薄芝多糖等) 2、左旋四咪唑:2.5mg/kg/d,1周服2天,3个月为一疗程。 3、中药黄芪:6-9g/日,连服2-3月。 4、加味玉屏风散:每次3克,每日2次。,18,.,家庭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对流风。湿度和温度要适宜,防止过热和过分干燥,以利于炎症吸收,减少继发性感染。室内禁止吸烟。 2.减少活动,注意休息。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饮开水,加速排泄。,19,.,3.保持鼻咽部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鼻孔周围皮肤清洁,并用油类涂抹翼部的粘膜及鼻下皮肤,以减少分泌物的刺激。稍大些的孩子切忌用力擤鼻涕,避免鼻腔压力增加,使炎症细菌经耳咽管向中耳发展引起中耳炎。,20,.,4.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溃疡的发生。每天用生理盐水漱口1-2次,经常给病儿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克服鼻塞或用口呼吸引起的口腔粘膜干燥,必要时口唇可涂点香油。,21,.,5发热至385,可用物理降温,头部用冷水毛巾敷前额,或枕敷冷袋,也可采用温水浴。药物降温,可按医嘱口服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与巴比妥的合压片等。如体温持续不退,4小时后可再服退热药一次。,22,.,6.有的病儿发热至385就会惊厥。 对这类病儿应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发热时,每24小时给病儿测体温一次,发热385以上,给病儿服用退热剂的同时,要多给孩子饮水,以帮助退热。必要时服苯巴比妥2-3mg/kg.次,至热退.,23,.,用物理降温时,注意孩子有无寒冷反应,如用前额冷敷、枕蓄冷袋后病儿寒战、口唇发绀,则不宜用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四肢和前胸后背,也能帮助散热。 高热395以上,还可用白酒兑等量温水擦四肢,由肩向手、由大腿向脚方向擦。另外,发热出汗容易刺激皮肤变红,要勤给病儿翻身,更换内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病儿舒适,避免烦躁。,24,.,7发热使消化功能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此时孩子食欲差,可等退烧后,再让孩子进食。还在吃奶的孩子,除调整喂奶时间外,奶量要减少三分之一;年长儿可选用清淡的饮食,如稀粥、肉末菜泥、菠菜鸡蛋面片汤、蒸蛋羹等。,25,.,8保持大便通畅,也是清热的要点。病儿大便通畅表示胃肠功能良好。如大便燥结,不能退热,可用适量开塞露注入肛门,协助通便。,26,.,9年长儿感冒后出现咽痛症状,可含薄荷片、碘喉片、西瓜霜片、金嗓子喉宝等;婴幼儿不宜应用上述含片,可向咽部喷锡类散或冰硼散等。合并口腔溃疡时,需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口腔,涂金霉素鱼肝油,或复方龙胆紫等。,27,.,10感冒常有鼻塞,婴幼儿吃奶时会哭闹不安。为此,可在给婴儿喂奶前用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