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皮肤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皮肤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皮肤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皮肤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皮肤学概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身体表面,对内起保护作用,对外起防御作用。 成人表面积约为1.8平方米。主要重量占人体总重量的15%,皮肤厚度约为0.2毫米 4毫米之间,眼部最薄,手掌、脚掌最厚 。 皮肤的组成成分:水蛋白质脂肪酸无机盐。,2,影响皮肤颜色的主要因素,黑色的深浅取决于皮肤所含 黑色素颗粒的多少和位置的深浅。皮肤白的人,皮肤中含黑色素颗粒较少,皮肤黑的人,皮肤中黑色素颗粒较多。黑种人黑色素颗粒粗而大,颗粒层中即含黑色素颗粒 皮肤黄色的浓淡与所含胡萝卜素多少和角质层的厚度有关 肤色红润与皮肤毛细血管分布的深浅、疏密程度以及皮肤血流量的多少有关。,3,皮肤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4,表皮,角质层、正常的为12层20层,含水量13%以上。已经死亡的无核角质细胞。功效:防止外来物的侵入;保护基底层的功能;防止阳光UV对皮肤的伤害。(角质层过厚会阻碍吸收、新陈代谢、再生功能变弱。过薄会导致微血管区张、保水性不佳、对阳光敏感) 透明层:2-3层扁平细胞,只存在于手掌和脚掌之间。(含疏水蛋白具防水作用) 颗粒层:存在皮肤4-5层,体角质颗粒,折射吸收紫外线。(嗜碱性,易受高温影响) 有棘层:由4-8层的细胞组成,含有淋巴液能输送养分。(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 基底层:有生命力的,唯一一层进行有效分裂的。含有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 产生黑色素、保护皮肤。,5,真皮,真皮中含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使皮肤既坚韧又柔软,具有一定的抗牵拉性和弹性。当受到外力摩擦或牵拉后,仍能保持完整,并在外力去除后恢复原状。,6,真皮,乳头层:弹性的张力。 网状层: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抵御外来物的刺激。 胶原纤维-是真皮组织的主要成分,纤维较粗,由胶原蛋白组成,呈束状水 平方向排列,韧性大,抗拉力强,但缺乏弹性。 弹力纤维-是真皮组织的组成部分,纤维较粗,由弹力蛋白组成,呈波浪状缠绕在胶原纤维之间,弹力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拉延长后可恢复原状。 皮脂腺:与毛囊相连,主要分泌油脂,分泌量的多少通常是遗传的结果,决定皮肤的肤质,但有效的皮肤护理可改善皮肤的肤质。光线强温度上升1度,皮脂的分泌量就会增加10%。 汗腺:有脂汗和无脂汗。,7,皮下组织,真皮下方为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层,含有汗腺、毛囊、神经、血管等附属器官。 脂肪、脂肪组织 肌肉、纤维组织。 皮下组织疏松,含有大量脂肪细胞,有软垫作用。可缓冲外力的撞击,保护内部组织不受损伤。,8,影响皮肤吸收功能的因素,角质层的厚薄,角质层越薄营养越易透入而被吸收 皮肤的含水量越多,吸收能力越强 毛孔扩张时,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毛孔到达真皮而被吸收。 局部皮肤温度高,汗孔张开时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汗孔进入真皮而被吸收,9,肌肤年龄变化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5岁)皮肤油分和水分量极为理想,皮肤细致光滑,肌肤纹理明显无皱纹。但也需要配合季节做适当保养,特别是眼睛周围的皮肤最易老化,可配合眼霜来做保养,对预防眼部的皱纹有良好的功效。 第二阶段(25-40岁)皮肤油分和水分开始减少,肌肤纹理变粗大,皮肤慢慢失去光泽变得干燥,眼睛周围及额头呈现很多较浅的皱纹。保养重点是充分补充水分配合专业护理,以提高皮肤的机能。 第三阶段(40-49岁)皮肤油分和水分大量流失,肌肤纹理变粗又凌乱,皮肤粗糙、干燥、失去弹性,眼睛周围及额头的皱纹增多加深。保养重点是充分补充水分、油分,每天做家居,每星期做两次敷面。 第四阶段(50岁以上)肌肤整体呈现衰老松驰状态,皱纹明显、肤色晦暗、眼睛下陷、颊部及下巴皮肤松驰,由于皮肤已呈现老化现象,保养重点是增加细胞的活力,加速皮肤新陈代谢,所以必须每天进行按摩保养。我们的肌肤是由这四个阶段的演变慢慢老化的,如果忽略了对它的关怀,就会使过程加速,所以一定要使用适合肌肤的保养品,不要使肌肤快速老化。,10,新陈代谢功能 皮肤细胞有分裂繁殖、更新代谢的能力,基底层产生的细胞按顺序被送至表面层,死去的细胞重叠几层成角质层。细胞由产生到变成污垢约需28天。新陈代谢活跃的肌肤润泽而美丽,而新细胞是在夜间诞生的。晚上10点至凌晨2点之间,是皮肤细胞分裂最旺盛的时候,应给新生细胞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另外,充足良好的睡眠有利于细胞把废物顺利代谢掉,预防细胞萎缩和纤维化。,11,皮肤的保护膜,皮脂膜 : 皮脂腺(分泌皮脂)在皮肤表面混合 汗腺(分泌汗液)形成的乳状皮脂膜,对 皮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12,皮肤与PH值,皮肤的表面经常保持弱酸性,这是由于经常分泌出的汗和皮脂所形成的皮脂膜为5.5-5.6的弱酸性。因为皮肤的PH值是弱酸性,使多数细菌很难生存,防止了许多皮肤的疾病。此外,构成角质层的角蛋白也是弱酸性。 肤质 PH值 中性肌肤 4.8-5.6 偏干性肌肤 4.0-5.0 偏油性肌肤 5.6-6.6,13,皮肤分类和保养,干性皮肤 中性皮肤 油性皮肤 混合性皮肤 敏感性皮肤,14,干性皮肤:毛孔细小;皮脂油脂分泌少;干涩无光泽;洗脸后有紧绷感,容易产生细小皱纹,皮肤薄,毛细血管表浅,对外界刺激敏感,容易长斑点。-最需要保养的类型,保湿,补充油脂,水份 。 中性皮肤:皮质厚薄适中、毛孔细致、富有弹性,表面光滑、细腻有光泽、几乎无瑕疵。-适当的补充水分和养分。 油性皮肤:毛孔粗大,皮脂、油脂分泌旺盛,油腻,皮肤晦暗,易形成粉刺,痤疮,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不易产生皱纹 。化妆易脱妆。-选用亲水性护肤品,保湿补水 控油。切记不能用肥皂、热水洗脸。 混合性皮肤:90%的亚洲女性属此类肌肤,T部位肌理较粗,毛孔粗大,易出油,易长痘,两颊及眼部四周较干燥,易长皱纹。-可按区保养,但一般都按季节保养,春夏用清爽型亲水性护肤品,而秋冬季节用油润型亲油性护肤品。 A型:鼻部油 T型:额头、鼻部油,两颊干燥 O型:鼻部、额部、颧骨油 敏感性皮肤:皮质很薄,怕外界刺激,对季节变化,食物、药物、粉尘、化妆品等易起反应,会产生红、肿、热、痛、痒、斑疹等现象-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护肤品,必须先在敏感区试用。最敏感区:鼻翼两侧、下鄂/易敏感区:耳根后、手腕内侧。,15,特殊的皮肤类型,干燥性油性肌肤(缺水性油性肌肤):外观接近油性肌肤,毛孔粗大,但有细纹,在秋冬季节易出现皮屑(北方较多此类肌肤) 脂油性肌肤:脸部、背部、胸部等较油。毛发也较为油腻,洗脸后马上又会出油。,16,问题性皮肤,衰老:定性皱纹和假性皱纹 色斑:A定性斑B活性斑:雀斑、黄褐斑(肝斑、蝴蝶斑、妊娠斑、日晒斑、 化妆品造成的色素斑) 面疱: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发炎性粉刺(痤疮)、丘疹型粉刺、脓疮 型痤疮、结节型痤疮、囊肿型痤疮 敏感性肌肤 眼部问题:黑眼圈、眼部水肿,17,衰老性皮肤的分析,内因:1)皮肤附属器官功能的减退 由于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功能降低,分泌物减少,使皮肤由于缺乏滋润而干燥,真皮内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功能下降,造成皱纹增多。 2)皮肤的营养障碍 面部的皮肤较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薄,由于皮肤的脂肪储存下降,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皮肤营养障碍。,18,外因:1)面部表情过于丰富,长期睡眠不足2)长期在光线暗的环境下工作3)不当的迅速减肥4)使用劣质化妆品或使用不当5)烟酒、浓茶、咖啡的刺激,19,定性皱纹和假性皱纹,假性皱纹:皮肤暂时性缺水或缺油脂滋润引起。皮肤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功能良好。可以通过皮肤自我调节在一定的时间内自行消失。 定性皱纹:非手术不能去除,此种皮肤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功能下降,导致皮肤的韧性和弹性降低。假性皱纹是它的前身,20,色斑,定性斑:性质稳定,如色素痣、老年斑、胎记等。 活性斑:由于酪氨酸酶活动造成的斑,性质不稳定,受外界日光及内分泌因素影响,颜色深浅变化,常见的活性斑有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斑。,21,色斑皮肤的分析,酪氨酸酶: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直接作用的决定性诱黑酶。它刺激黑色素分泌与沉淀,不知不觉失去净白无暇 自由基:肌肤变黑的间接诱黑酶。由于都市环境的污染,肌肤的毒素累积,生成大量自由基,它 向细胞传递一种信号,不断激发酪氨酸酶活性,加倍刺激黑色素母细胞分泌黑色素 美白的基础原理: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截断未来生成黑色素的可能抑制现在生成的黑色素还原已生成的黑色素沉淀促进过去黑色素的排除,22,黑色素是一种蛋白质,存在于我们皮肤的基底层细胞间,不过此时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色素,可以看作是黑色素母细胞,当肌肤受到紫外线侵袭时,肌肤内部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它们向黑色素母细胞发出信号,让其产生黑色素来保护肌肤,一旦接到这样的指令,能促进黑色素繁衍的酶(酪氨酸酶)就开始活化,大量的黑色素就在基底细胞间诞生了,并随着我们的新陈代谢随之移到角质层,使我们的肤色暗淡,色斑雀斑就此出现。,23,痤疮肌肤,特征与特点:又称青春痘,是青年人常出现的一种皮肤问题。青春期最为多见,随年龄的增长约3035岁,大部分人可治愈 痤疮肌肤又可分为两类:粉刺与痤疮,24,粉刺,是痤疮的最初状态,无炎症。分为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 黑头粉刺:又称黑头,为开放性(堵塞毛孔的皮脂的表层直接暴露在外,与空气及空气中的灰尘接触)粉刺。常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面部、前胸和后背,特征为明显扩大的毛孔中的黑点,挤出后形如小虫,顶端发黑。 白头粉刺:又称白头,为闭合性(毛囊口被角质层覆盖,皮脂不能排出)粉刺。好发于面部,为细小的皮下脂栓,表现为米粒大小半球形白色小包,质硬,无自觉症状。,25,痤疮,由于皮脂分泌过多,使毛孔堵塞,皮脂淤积于毛囊内形成粉刺。当毛囊内存有痤疮杆菌时,痤疮杆菌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引起毛囊发炎,变形成痤疮。 发炎性粉刺、丘疹型粉刺、脓疮型痤疮、结节型痤疮、囊肿型痤疮,26,痤疮导致的原因,1、青春期,性腺成熟,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2、月经期前后10-7天(主要是激素分泌更换变动引起的) 3、化妆品的影响 4、空气的影响 5、精神受到压抑,27,黑眼圈,有很多的原因会导致如遗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贫血、使用劣质化妆品、饮酒、食用过重色素的食品。 青黑色眼圈:通常发生在20岁左右,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人。眼睛周围的毛细血管特别薄弱,当微血管内的血液流速缓慢,血液量增多而氧气消耗量提高时,缺氧血红素大增,从外表看就是暗蓝色调,28,茶黑色眼圈:茶黑色眼圈的成因则和年龄增长息息相关,长期日晒造成色素沉淀在眼周。另外血液滞留造成的黑色素代谢迟缓,还有肌肤过度干燥,也会导致茶色黑眼圈的形成。,29,穴位按摩,1、攒竹穴位于眉头处稍浅的凹陷中。用大拇指按住两边的穴位,按摩的手法有点象把两个穴位向一起推。 2、眉尾部分稍稍凹陷的部位就是丝竹空穴。用中指或食指慢慢地、轻轻地向内侧推揉。 3、眉梢和外眼角连线处向外1厘米就是太阳穴,用中指按住穴位轻轻向脸部中央推揉。,30,眼部浮肿,分为脂肪袋、水袋 1、脂肪袋:多由遗传造成的,可能在中年之前或甚至20岁左右就会出现,非手术无法治疗 2、水袋:主要是后期形成的,主要原因眼部循环不佳造成的。长期睡眠不好,经常哭泣、肾功能不佳。,31,为何眼部会循环不佳,因为水分和氧气在微血管内进行交换,不要的水分再连同二氧化碳被回收,这个过程称为“水分代谢”,当生活不正常导致水分回收能力下降,多余水分就会囤积在细胞内,或是当你摄取过多水分时,运送量大于回收量,剩余水分会经由微血管渗出,导致眼部浮肿。,32,防晒知识,防晒系数SPF:*SPF是指防晒的效果强弱 程度而言 SPF1防晒时间为15分钟 SPF4-8适合阳光不强烈的阴天或室内使 用 SPF15-18适合日常防晒(上、下班、逛街) SPF18-25适合旅游、游泳等户外活动 SPF35以上适合在强烈阳光下长时间活动,33,防晒知识,紫外线的种类:UVA、UVB、UVC UVA长波:晒黑紫外线。一年四季都存在,波长最长,能量最小,但能穿过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长期照射会导致黑色素增加,色素沉积。并有促进和增加UVB的作用产生自由基,加速皮肤老化、松弛、皱纹等。,34,UVB中波(一般在四、五月份开始出现)晒伤紫外线 特征:波长比长波短但能量较大,反能穿透表皮层导致角质层堆积、表皮增厚。细胞灼伤出现水肿、红斑、灼痛、脱皮等现象,更由于UVA的加强作用可导致真皮反应,加速皮肤的老化。损伤细胞DNA,引发皮肤癌变。 UVB有助维生素D合成,过度的UVA则对其分解破坏,每周三次每次5-10分钟的小面积日晒,如面、手部。,35,UVC短波(只有在最热的夏季存在) 特征:波长最短,能量最大,如果直接照射到皮肤,会使皮肤灼伤,脱皮,角质增厚4倍以上。,36,物理性和化学性防晒,区别:防晒剂的不同 物理防晒的主要成分:紫外线屏蔽剂。在基剂中加入不透明的微细粉粒,如氧化锌、二养化钛、滑石粉。优点是将大部分阳光阻隔在外,过敏发生几率很小,防晒时间较长。缺点是使用时会像粉霜般不好涂抹开,堵塞毛孔令肌肤无法呼吸 化学防晒的成分主要是:紫外线吸收剂。在基剂中加入吸收紫外线的化学物质,如PABA对氨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等化学物质。优点:透明感好,清薄透气、易于涂抹。缺点:防晒时间有限制,要及时补充,很可能造成皮肤敏感,光敏感者不能用。,37,防晒霜的选择,油性皮肤: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霜。不可用防晒油、物理性防晒类的产品 痘痘型皮肤: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霜。痘痘严重暂停使用。(按全脸忌涂) 干性皮肤:质地滋润并添加补水功效以及增强肌肤免疫力的防晒品。 敏感性肌肤:选择专业针对敏感性肤质的防晒品,或者产品说明中明确写出“通过过敏性测试”,“不含香料、防腐剂”等,最好选择选择物理性防晒品,38,防晒要点,提前使用:进行户外活动时,提前30分 钟擦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