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ppt学习课件.ppt_第1页
神经症ppt学习课件.ppt_第2页
神经症ppt学习课件.ppt_第3页
神经症ppt学习课件.ppt_第4页
神经症ppt学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 经 症,1,神经症: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 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有一定的病前素质和人格基础。 3、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4、无精神病性症状,有自知力,疾病痛苦感受明显, 主动求医。 5、社会适应功能相对完好。 6、病程大多迁延。 7、症状主要表现为大脑功能失调症状、情绪、强迫、 疑病、分离或转换症状、多种躯体不适感受等,并且常常混合存在。,2,病 因,病因是多源性的。 遗传是一种个性特征或易感素质。 外在的精神应激与内在的因素是神经症发生的原因,缺一不可。,3,精神应激因素,主要常见因素:人际关系、婚姻、性生活、经济状况、工作状况、子女、老人状况、丧失等。 一方面遭受精神应激多的个体易患神经症,另一方面经神症个性者更易产生、感受到精神应激。,4,临床表现,症状繁多 常常混合存在,5,一、脑功能失调症状,(一)精神易兴奋 1、事无巨细浮想联翩、回忆增多、睡眠障碍。 2、集中注意较难。 3、敏感性增加。(对身体活动,对外界的光、声等) (二)精神易疲劳 1、精力不足,思维不清晰,记忆效率差。 2、丢三拉四,茫然无绪,精力不足。 3、并不伴有动机的减弱,似“力不从心”。 精神易兴奋与易疲劳往往同时交替存在。,6,二、情绪症状,(一)焦虑:正常人在对未来事件无法预测结局时产生的一种情绪,如面临重大决择时。作为症状是指缺乏客观依据的过分的紧张,不安或恐惧的内心体验,常伴有相应的行为, 植物N系统支配脏器的影响。惶惶不可终日感,坐卧不宁,心悸,出汗等。 (二)恐惧:对某种客观刺激产生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反应,而且病人自知这种情绪是不必要的却不能摆脱。伴有相应的行为。,7,(三)易激惹 情绪启动阈值和情绪自控能力双重降低的结果。神经症的易激惹皆事出有因,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只是情绪反应过度,患者常常后悔,有些患者在发作时仍在极力自控,只是力不从心。 (四)抑 郁 从轻度的缺少愉快感到严重的绝望自杀。核心症状是丧失感。如兴趣、动机、信心、自我价值、欲望、期望。常伴体重、厌食、睡眠障碍早醒、慢性疼痛等。,8,三、强迫症状,一种观念,冲动或行为反复出现,自知不必要但欲罢不能,为此十分痛苦。 (一)强迫观念:表现为同一意念的反复联想,患者明知多余,但欲罢不能。常见强迫性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 、 强迫性对立思维等。 (二)强迫意向:一种尚未付渚行动的强迫性冲动,使病人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力此而焦虑不安。导致回避。 (三)强迫行为:往往是强迫观念的继发表现,病人想以此来减缓焦虑。常见强迫性洗涤,检查、计数,仪式动作等 。,9,四、疑病症状,对自身的健康或身体的某些功能过份关注,以致怀疑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且医生的解释和客观的医疗检查结果不能消除其疑病观念,因而到处反复求医。大有不看出病不罢休。 疑病妄想:焦虑不明显,内容常荒谬且常有其它精神病性症状。 须注意排除器质性病变。,10,五、躯体不适症状 必须首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在无器质性病变证据时仍需随时观察病情和治疗的演变。 (一)慢性疼痛:潜在的器质性损害、紧张的精神状态、争取别人注意的行为、联络感情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应付方式。 (二)头昏: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是神经症的常见症状,但不是特征性症状。 (三)自主神经症状群:心悸、气促、尿频、多汗、咽部异物感。,11,六、睡眠障碍 失眠最常见,表现为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或对睡眠缺乏自我满足的体验。 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早醒。 神经症患者以入睡困难主诉最为多见。,12,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一项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另定。 4、排除标准:从等级诊断原则出发。 (二)鉴别诊断: 1、器质性精神障碍 2、精神病性障碍和心境障碍,13,二、神经症的治疗 神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联合使用。 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心理治疗:个性调整。,14,常见类型 一、焦虑症 焦虑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许多患者就诊于急诊和心血管科,被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 广泛性焦虑症 焦虑症 惊恐障碍,15,广泛性焦虑症: 又称慢性焦虑症。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相。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常合并抑郁、疲劳、强迫等症状。,16,惊恐障碍: 又称急性焦虑,患者发作时有濒死感、失控感和大祸临头感。常突然起病,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大多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而不敢单独行动而产生回避行为。,17,诊断和鉴别: 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 如并发/继发于躯体疾病和其它精神障碍如妄想、幻觉,强迫等均不诊断为焦虑症。 1、躯体疾病所致焦虑:心脏、甲状腺、肾上腺、脑部等疾病,需高度注意。 2、药源性焦虑:许多的药物在中毒,戒断式长期应用后可致典型的焦虑症状,如苯丙胺、咖啡因、可卡因。长期用激素,镇静催眠药等。 3、精神疾病所致焦虑:精分症、抑郁症、恐怖症等。,18,二、强迫症 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19,鉴别诊断: 1、脑器质性疾病 :特别是基底节病变时,可出现强迫症状。 2、精分症:刻板重复动作不是强迫症状。抗精神病药的治疗中可出现强迫症状。 3、恐怖症和焦虑症:确定原发症状是鉴别关键。 4、抑郁症:强迫症患者有抑郁症状。抑郁症患者也可有强迫症状。,20,三、恐 惧 症 指患者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并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明知这种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但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致极力回避所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影响正常活动。单一恐惧预后较好,广泛性恐惧预后较差。 场所恐惧症 恐怖症 社交恐惧症(社会焦虑恐惧症) 特定的恐惧症特定的(单项)恐惧障碍,21,场所恐惧症 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火车车厢)等,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 最常见占60%,女性多于男性。为此竭力回避这些环境,甚至不敢出家门。,22,社交恐惧症: 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 多发于1730岁,害怕对象可以是上司、异性、陌生人等。可出现脸红、紧张、焦虑、回避等。,23,单一恐惧症: 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如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 以童年起病,女性多见。对某一具体的物件,动物等有一种不合理恐惧。症状恒定,一般也不泛化,如消除对某一对象恐惧之后,又出现新的恐惧对象。,24,诊断和鉴别: 对特殊物体或情境的不合理的恐惧,以及主动回避恐惧对象为特征。 1、焦虑症:对象的特定性。 2、强迫症:强迫恐惧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怕失去自我控制。而非对外界事物 3、疑病症:总以为自己的怀疑和担忧是合理的,而对医师持怀疑态度。 4、颞叶癫痫:可表现为发作性、阵发性恐惧,但伴有意识障碍,恐惧无具体对象。脑电图和神经系统检查可资鉴别。,25,四、躯体形式障碍 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相信医生的解释。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这些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拒绝讨论心理病因的可能。,26,躯体化障碍 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27,疑病症 神经症中较少见,主要表现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病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过分关注。其关注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经常诉述不适,并四处求医,但各种客观检查的阴性结果和医师的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 预后:急性较好。缓慢起病、病程2年以上则较差。,28,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是一种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病人在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出汗、脸红、震颤)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但更有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经检查这些症状都不能证明有关器官和系统发生了躯体障碍。因此本障碍的特征在于明显的自主神经受累,非特异性的症状附加了主观的主诉,以及坚持将症状归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29,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经过检查未发现相应主诉的躯体病变。病程迁延,常持续6个月以上,并使社会功能受损。诊断需排除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病程中被假定为心因性疼痛的疼痛、躯体化障碍,以及检查证实的相关躯体疾病与疼痛。,30,鉴别: 1、抑郁症:以抑郁症状为主。 2、精分症:疑病内容离夺、不固定、不积极求医。有其它精神病性症状。 3、其它神经症。 诊断: 对患者提出的疾病和症状不要急于否认,要认真检查,加以排除,以免漏诊、误诊。随着病程延长对患者的主诉要给予新的重视。,31,五、神经衰弱 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32,临床表现: 1、脑功能衰弱症状:精神易兴奋与易疲劳。兴奋表现为回忆增多且杂乱。注意力集中困难。疲劳表现为 疲劳伴不良心境,如烦恼、苦闷。 疲劳常有情境性。不同场合表现不一。 疲劳常有弥漫性除非干自己喜爱做的事。 疲劳不伴有欲望与动机的减退,往往抱负很多、很大。 以精神疲劳为主。 2、情绪症状:烦恼,易激惹与紧张。 3、心理生理症状:睡眠障碍与紧张性头痛最常见。,33,诊断与鉴别: 一般按照等级诊断原则,并且排除其它神经症的诊断后,方能诊断本症。需要注意与精神分裂症早期、抑郁症鉴别。 神经衰弱症状常见于各种脑器质性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此时应诊断为这些疾病的神经衰弱综合征。,34,癔 症 又称歇斯底里,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状态等,而缺乏相应的器质性基础。症状具有夸大,做作、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35,病因: 1、性格因素:感情丰富,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 2、心理社会因素:使人感到委屈、气愤、窘迫、悲伤等刺激。成为第一次发病因素。以后可无诱因通过触景生情,联想或自我暗示而发病。 首发年龄2030岁,女性为多。,36,临床表现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性障碍) 1、意识障碍 意识改变状态,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以朦胧状况多见,也有患者表现为癔症性神游。自我意识障碍又称癔症性身份障碍,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 2、情感爆发 常见,有明显发泄情绪特征。 3、癔症性痴呆 Gansers综合症、童样痴呆。 4、癔症性遗忘 阶段性或选择性遗忘。 5、癔症性精神病 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有意识朦胧下出现行为紊乱,片断的妄想、幻觉、人格解体,但一般不超过3周。缓介后无遗留症状。,37,(二)癔症性躯体障碍 (转换性障碍) 表现为运动与感觉障碍,其特点多种现有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 1、运动障碍 肢体瘫痪、痉挛发作需与癫痫大发作鉴别。 2、感觉障碍 过敏、缺失、异常。,38,(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