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ppt课件.pptx_第1页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ppt课件.pptx_第2页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ppt课件.pptx_第3页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ppt课件.pptx_第4页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1,知识目标,掌握贫血与出血的护理评估,能力目标,能对常用护理诊断及相关合作问题、护理措施做出正确判断。,素质目标,熟悉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并及时做出正确处理方式。,任务一,血液系统的组成及血细胞的生成过程,任务二,血细胞的生理功能,任务三,常见血液病的症状及护理措施,任 务 一: 一、 血液系统组成,1、造血器官和组织 包括骨髓、肝、脾、胸腺、淋巴结以及分布在全身各处的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胚胎期24周前:肝、脾为主要造血器官 出生后4周:骨髓为主要造血器官,任 务 一: 一、 血液系统组成,由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定向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祖细胞: (1)进而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淋巴系祖细胞则分化为B淋巴细胞(骨髓中成熟)和T淋巴细胞(胸腺中成熟)。,2、血细胞的生成,3、血细胞的组成和生理功能,任 务 一: 一、 血液系统组成,(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成熟红细胞具有结合和输送O2和CO2的功能 2)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对机体起着重要的防 御作用。 3)T、B淋巴细胞分别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4)血小板对止血、凝血过程起重要作用,任 务 一,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病系统疾病。 将血液病分为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三大类 1、红细胞疾病: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任 务 一: 二、 血液病的分类,2、白细胞疾病: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嗜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脾功能亢进症、骨髓纤维化。,任 务 一: 二、 血液病的分类,3、 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友病、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液病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纤维化 过敏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任 务 一: 二、 血液病的分类,(一)贫血,任 务 二:常见症状护理,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RC)和(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最低值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我国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Hb110g/L,可诊断为贫血。,1、贫血的病因,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功能障碍:再障、白血病、淋巴瘤、骨纤维化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各种溶血 3).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大血管破坏等 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红细胞平均指数指数含义参考区间 单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单个红细胞的体积平均值80100飞升(fL),1fL=10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值2634皮克(pg),1pg=10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每升红细胞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320360g/L,参考值: (MCV) (MCH) (MCHC),2、细胞形态分类,3、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是贫血最突出的体征)、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末梢神经炎活动耐力下降等。疲乏无力是贫血最早出现的症状。 2.神经系统: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3、临床表现,3.呼吸、循环系统:呼吸困难、气短,长期严重贫血可发展为贫血性心脏病,最后导致心力衰竭。 4.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腹胀。 临床上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级。,4、护理诊断及合作问题,( 1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引起的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各种原因导致造血物 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有关,5、护理措施,休息与活动:合理安排休息,减少氧耗、减轻心脏负担。 合理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用药护理:输血或成分输血,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严重 贫血患者,及时给与氧气吸入。 进行健康指导,请思考: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该如何护理? 什么是贫血?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 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二)出血倾向,1、定义:指机体自发性多部位出血和(或)血管损伤 后出血不止。 2、病因及发病机制 (1)血小板异常 (2)血管壁异常 (3)凝血异常,数目减少、功能异常,毛细血管脆性或通透性增加,凝血因子缺乏、抗凝血物质增加,3、临床表现,(1)出血部位: 1)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多见于血管性疾病和血小板异常; 2)皮下软组织出血及内脏出血,多见于凝血异常性疾病。 3)鼻出血、咯血、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有出血倾向疾病均可发生。 4)颅内出血最严重。,3、临床表现,(2)出血量的大小:可根据血压、脉搏情况初步判断:轻1000ml,收缩压 90mmHg,心率120次/分。,3、临床表现,(3)出血伴随症状: 1)口腔黏膜血泡提示血小板减少,时严重出血秦香的征兆。 2)头晕眼花、乏力、冷汗淋漓、血压下降、尿少提示失血性休克。 3)突然头痛、呕吐、瞳孔变化、意识障碍,尤其注意颅内出血、4)骨骼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提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3、临床表现,常见出血性疾病的临床鉴别,4、护理诊断,1)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血管 壁异常有关 2)潜在并发症:出血 3)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4)恐惧 与反复出血或出血量大有关,5、护理措施,(1)饮食: 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禁食过硬、过于粗糙的食物 防止便秘 (2)活动: 出血仅限于皮肤粘膜且较为轻微者,原则上无需限制; 若血小板计数50 109/L,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严重出血或血小板计数20 109/L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做好各种生活护理,5、护理措施,(3)出血护理 1)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指导病人用软毛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 进食过程中要细嚼慢咽,注意避免口腔粘膜的损伤或被鱼刺、骨头、硬果壳等刺伤; 牙龈渗血时,可用冷开水漱口或局部涂止血粉或用肾上腺素棉球、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或局部压迫止血; 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楚口腔内陈旧血块。,5、护理措施,(3)出血护理,2)鼻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防止鼻粘膜干燥而出血: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50%-60%左右,秋冬季节可局部使用液体石蜡或抗生素软膏; 避免人为诱发出血:指导病人勿用力擤鼻;避免用力抠鼻痂和外力撞击鼻部; 少量出血时,可用棉球或明胶海绵填塞,无效者可用0.1%肾上腺素棉球或凝血酶棉球填塞,并拘捕冷敷; 出现严重时,可用凡士林油纱条行后鼻腔填塞,术后定时用无菌液体石蜡滴入。,5、护理措施,(3)出血护理,3)、皮肤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重点在于避免人为的损伤而导致或加重出血 保持皮肤清洁,床单平整,被褥衣裤轻软; 避免扑打、拳击等肢体的碰撞或损伤; 沐浴或清洗时避免水温过高和过于用力擦洗; 勤减指甲,不用剃须刀片刮胡须; 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注射或穿刺次数;静脉穿刺时,避免用力拍打及揉擦病人的肢体,止血带不宜过紧和时间过长;拔针后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必要时局部要加压包扎;注射或穿刺部位应交替使用。,5、护理措施,4)关节腔出血或深部组织血肿预防与护理: 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负重和易致创伤的运动; 一旦发生出血,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关节腔出血者宜抬高患肢并固定于功能位,深部组织出血者要注意测量血肿范围,局部冰袋冷敷,同时可采取局部压迫止血; 出血停止后,改为热敷。,(3)出血护理,5、护理措施,(3)出血护理,5)眼底及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和过度用力排便等; 若突发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常提示眼底出血。应尽快让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揉擦眼睛; 若突然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双侧瞳孔大小不等颅内出血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急救配合工作;,5、护理措施,(3)出血护理:,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按医嘱快速静滴或静注20%甘露醇、50%葡萄糖液、地塞米松、呋塞米等,以降低颅内压,同时进行输血或成分输血 头置冰袋 注意观察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尿量的变化,6)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三)继发感染,1、概念: 血液病患者由于正常白细胞数量减少和质量改变,加上贫血、营养不良及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而易继发感染,是血液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2、病因 1)各类白血病、再障性贫血等骨髓病变,导致白细胞质的异常和数量的减少。 2)理化因素和药物因素:抑制骨髓粒细胞的增殖和使粒细胞的破坏增加。 3)诱因:受凉,呼吸道感染、不洁饮食、皮肤粘膜破损等。,(三)继发感染,3、临床表现 (1)感染部位 多为口腔炎、牙龈炎多见;肺炎、皮肤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2)症状:发热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三)继发感染,4、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与感染、肿瘤细胞高度分化与增生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5、护理目标 病人在几天内体温得到有效控制,降至正常范围,(三)继发感染,6、护理措施 (1)饮食 高热量、高蛋白,全面补充营养 注意饮食卫生 (2)环境 定时通风消毒 提供单人房间,限制陪住和探视人员 WBC1109/L,中性粒细胞0.5l09L时,进行保护性隔离,(三)继发感染,(4)病情观察 体温变化,监测白细胞计数 感染的病情变化 (5)皮肤护理 高热病人及时擦洗和随时更换汗湿的衣物等 预防压疮 女性会阴部清洁 (6)口腔护理: 勤用漱口液含漱30秒 (7)鼻腔护理 可用抗生素软膏涂抹 忌用手挖鼻腔,(三)继发感染,(8)肛周皮肤护理 睡前、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15分钟以上 便后清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