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1 7 2 2 0 2 0 N1 4 a 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2 5 4 7 9 2 01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无纸记录仪 P a p e r l e s sr e c o r d e rf o ru s ei ni n d u s t r i a l p r o c e s sm e 嬲u r e m e n ta n dc o n t r o ls y s t e m s 2 0 1 0 一1 2 0 1 发布2 0 1 1 - 0 5 0 1 实施 宰瞀髁鬻瓣警糌瞥篓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 1 1 刖罱G B T2 5 4 7 9 2 010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T c1 2 4 ) 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中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杭州盘古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上海自仪股份公司大华仪表厂、北京英华达电力电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兰申电器有限公司、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东崎电气有限公司、厦门安东电子有限公司、安徽蓝德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天康(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福州福光百特自动化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丽英、顾瑞良、丁云。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郭豪杰、殷淑萍、李斌、战明、戈剑、黄永忠、张飞、徐国庆、殷城楼、毛文章、祁剑峰。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无纸记录仪 G B T2 5 4 7 9 2 0 1 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纸记录仪( 以下简称记录仪) 的产品分类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的无纸记录仪。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T4 7 9 3 1 2 0 0 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 部分:通用要求 ( I E C6 1 0 1 0 :2 0 0 1 ,I D T ) G B T1 3 3 8 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 B T1 7 6 2 6 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 B T1 7 6 2 6 2 2 0 0 6 , I E C6 1 0 0 0 4 2 :2 0 0 1 ,I D T ) G B T1 7 6 2 6 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 B T1 7 6 2 6 3 2 0 0 6 ,I E C6 1 0 0 0 一4 3 :2 0 0 2 ,I D T ) G B T1 7 6 2 6 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 B T1 7 6 2 6 4 2 0 0 8 ,I E C6 1 0 0 0 4 4 :2 0 0 4 ,I D T ) G B T1 7 6 2 6 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 冲击) 抗扰度试验( G B T1 7 6 2 6 5 2 0 0 8 , I E C6 1 0 0 0 4 5 :2 0 0 5 ,m T ) G B T1 7 6 2 6 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 B T1 7 6 2 6 6 2 0 0 8 ,I E C6 1 0 0 0 4 6 :2 0 0 6 ,I D T ) G B T1 7 6 2 6 1 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 G B T1 7 6 2 6 1 1 2 0 0 8 ,I E C6 1 0 0 0 4 1 1 :2 0 0 4 ,I D T ) G B T 1 8 2 6 8 1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 部分:通用要求 ( G B T1 8 2 6 8 1 2 0 0 0 ,I E C6 1 3 2 6 1 :2 0 0 5 ,I D T ) G B T1 8 2 7 1 1 2 0 0 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1 部分:总则 ( I E C6 1 2 9 8 1 :1 9 9 5 ,I D T ) G B T1 8 2 7 1 22 0 0 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2 部分:参比条件下 的试验( I E C6 1 2 9 8 2 :1 9 9 5 ,I D T ) G B T1 8 2 7 1 3 2 0 0 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3 部分:影响量影响 的试验( I E C6 1 2 9 8 3 :1 9 9 8 ,I D T ) G B T2 2 1 6 2盘装和架装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盘面和开孔尺寸( G B T2 2 1 6 2 2 0 0 8 , I E C6 0 6 6 8 :1 9 8 0 ,I D T ) G B T2 5 4 8 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 B T1 8 2 7 1 12 0 0 0 、G B T1 8 2 7 1 22 0 0 0 和G B T1 8 2 7 1 3 2 0 0 0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标准。 1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T2 5 4 7 9 2 0 1 03 1无纸记录仪p a p e r l 髂s ( v i d e o g n p h i c ) r e c o r d e r具有记录存储、图形显示、数据处理及导出功能的装置。3 2记录间隔r e c o r d i n gs p w e无纸记录仪两次存储测量数据的时间间隔。当通道数大于1 时,允许有多个记录间隔。4 产品分类和基本参数4 1 产品分类4 1 1 记录仪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a ) 盘装式;b ) 台式。4 2 基本参数4 2 1 正常工作条件记录仪的正常工作条件如表1 所示。表1 正常工作条件5 4 0 ,避免阳光直射环境温度温度变化率:1 0 h相对湿度气候8 5 ,无凝露环境大气压力8 6 1 0 6k P a环境气氛记录仪的工作环境不舍有易燃、易爆、有毒、水雾或有腐蚀性的介质电压( 1 1 5 ) 2 2 0 ( 1 + 1 0 ) 2 2 0V频率交流( 1 5 ) 5 0H z谐波电源5电压( 1 士1 0 ) 2 4V直流纹波0 2机械环境振动频率范围:( 1 0 5 5 ) H 2 ;位移幅值:o 0 3 5m m4 2 2 输入记录仪的输入通道数可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确定。各输入通道的信号种类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通过输入通道信号设置来确定。输入可以包括如下信号种类:a ) 模拟直流信号( O 1 0 ) m A 、( 0 2 0 ) m A 、( 4 2 0 ) m A 、( 1 5 ) V 、( O 1 0 ) V 、( O 1 0 0 ) m V 、( 一2 0 + 2 0 ) m V 等。b ) 热电偶信号分度号为s 、R 、B 、K 、N 、E 、J 、T 等热电偶输出的电势( 毫伏) 信号。2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T2 5 4 7 9 2 0 1 0 c ) 热电阻信号 分度号为P t l 0 0 、c u 5 0 等的热电阻输出的电阻信号。 d ) 电阻量信号 电阻量信号的范围为( o 4 0 0 ) 0 。 e ) 频率脉冲量信号 频率范围为( o 1 矿) H z 。 脉冲的低电平不大于2v ,高电平不小于4 5v 。 f ) 开关量信号 包括触点型和电平型。 4 2 3 输出 输出包括如下的可选信号种类: a ) 模拟直流信号 ( O 1 0 ) m A 、( 0 2 0 ) m A 、( 4 2 0 ) m A 、( 1 5 ) V 、( O 1 0 ) V 等。 b ) 开关量信号 晶体管输出和或继电器常开或常闭触点输出。 c ) 输出电源 可提供容量不低于3 0 m A 的1 2 v d c 或2 4 v d c 的输出电源。 4 2 4 显示记录 记录仪能记录并以数字和图形方式显示其输入信号相关值,包括以时间为坐标的数据、组态参 数等。 4 2 5 通信接口和外设接口 记录仪具有下列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接口或外设接口: a ) R S - 2 3 2 C 或R s _ 4 8 5 通信接口; 注:如需要其他通信接口,用户可与制造商协商解决。 b )c F 卡、s D 卡、u s B 等可选外设接口。 4 2 6 输入通道的隔离 记录仪具有输入通道之间的隔离功能。 4 2 7 历史数据存储 记录仪历史数据的存储容量保证每个记录点在记录间隔时间为1s 时,拥有大于8h 的记录容量。 4 2 8 时钟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2 4h 误差不大于2s ,追忆数据的误差不大于1 个记录间隔。 4 2 9 接地 记录仪宜分别设置保护地( P E ) 和工作地( E ) 两个接地端,制造商应对接地电阻值提出要求。 4 2 1 0 外形尺寸 盘装式记录仪的外形尺寸符合G B T2 2 1 6 2 的规定。 台式记录仪的外形尺寸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5 要求 5 1 基本功能 在4 2 1 规定的条件下,记录仪的记录存储、图形显示、数据处理及导出等功能应齐全、完好、正常 工作。 3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T2 5 4 7 9 2 0 1 05 2 与准确度有关的要求5 2 1数字显示基本误差限( A “)记录仪的数字显示基本误差应不超过允许的基本误差限。记录仪的数字显示基本误差限以下式表示:A 。一土( 口F S + d )( 1 )式中:n 一一除量化误差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综合最大测量误差系数,与准确度等级的数值相同;F s 输入信号的量程;d 输出信息末位1 个字所表示的值。d 应白下列数系中选取:o 0 5 、o 1 、o 2 、o 5 。5 2 2 参比端温度补偿误差在正常工作条件的环境温度下,参比端温度补偿误差应在士2 的范围内。5 3 与影响量有关的要求5 3 1 环境温度在表1 规定的正常环境温度条件下,相对于参比工作温度,温度每变化1 0 时,由此造成数字显示值的变化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 ) d O 2 时小于n F S ;b ) 口 o 2 时小于o 5 口F S 。5 3 2 环境相对湿度经过环境相对湿度影响试验后,数字显示值的变化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 ) 如n o 2 ,数字显示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n F s ;b )如d o 2 ,数字显示值的变化量不大于o 5 n F s 。5 3 3 机械振动进行振动试验时,数字显示值的变化量应小于o 5 口F s 。5 3 4 主电源变化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由于电源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引起的数字显示值的变化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 ) 如n o 2 ,数字显示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n F s ;b ) 如n o 2 ,数字显示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o 5 n F s 。5 3 5 连续工作稳定性记录仪经7 2h 连续工作后,其基本误差仍应符合5 2 1 的要求。5 3 6 外接导线电阻的影响每根外接导线电阻同时在( o 1 0 ) 0 范围内作同样变化时,由此造成的数字显示值的变化量应小于O 5 n F S 。5 。4电磁兼容性( E M c )5 4 1E M C 抗扰度记录仪的E M c 抗扰度要求如表2 所示,性能判据等级见表3 。试验后,记录仪的基本误差仍应符合5 2 1 的要求。袭2E M c 抗扰度要求序试验项目引用标准性能判据试验参数1电源电压短时中断G B T1 7 6 2 6 1 1C0 2 5 邝O 周期B0 1 周期2电源电压暂降G B T1 7 6 2 6 1 1B4 0 1 0 l z 周期C7 0 2 5 3 0 周期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表2 ( 续) G B T2 5 4 7 9 2 0 1 0 序 试验项目引用标准性能判据试验参数 1 0v m ( 8 0 M H z 1G H z ) 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G B T1 7 6 2 6 3A 3V m ( 1 4G H z 2G H z ) 1V m ( 2 OG H z 2 7G H z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电源端口( 包括保护接地) :2k v ( 5 5 0n s ,5k H z ) ; 4G B T1 7 6 2 6 4B 扰度I O 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1k v ( 5 5 0n s ,5k H z ) 电源端口( 包括保护接地) :1k V ( 线对线) 5 浪涌( 冲击) 抗扰度 G B T1 7 6 2 6 5B2k V ( 线对地) I 0 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1k V 6 静电放电抗扰度 G B T1 7 6 2 6 2B 外壳接触放电4k V ;空气放电8k V 7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G B T1 7 6 2 6 6A3 V ( 1 5 0k H z 8 0 M H z ) 8 外界磁场 G B T1 8 2 7 1 3A4 0 0 A m ( r m s ) 表3E M c 性能判据等级 性能判据等级性能判据 A 试验时,在规范限值内性能正常 B 试验时,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 C 试验时,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需要操作者干预或系统复位 5 4 2 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 在串模于扰或共模干扰的作用下,记录仪数字显示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记录仪的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的试验电压如表4 所示。 表4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的试验电压 输入信号串模干扰电压共模干扰电压 ( 4 2 0 ) m A 直流电流信号 ( O 1 0 ) m A ( 0 2 0 ) m A 1Va c 5 0H z ( 1 5 ) V ( 0 1 0 ) V2 5 0Va c ,5 0H z 直流电压或热电偶信号 ( 一2 0 + 2 0 ) m V ( 0 1 0 0 ) m V 5 0 m V 5 0 H z P t l 0 0 热电阻信号或电阻信号 C u5 0 5 5 电气安全 5 5 1 绝缘电阻 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绝缘电阻试验时,记录仪与地绝缘的端子同外壳( 或与地) 之间,互相隔 离的端子之间分别施加表5 规定的直流试验电压,各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表5 的规定值。 5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T2 5 4 7 9 2 0 1 0表5 绝缘电阻试验电压额定电压或标称电路电压直流试验电压绝缘电阻( 直流或正弦波交流有效值)VM nV6 01 0 05 6 0 2 5 05 0 02 05 5 2 绝缘强度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绝缘强度试验时,记录仪与地绝缘的端子同外壳( 或与地) 之间,互相隔离的端子之间应能承受如表6 所规定的正弦波交流试验电压,不出现击穿或飞弧现象。表6 绝缘强度试验电压额定电压或标称电路电压试验电压( 直流或正弦波交流有效值)k VV6 00 5 6 0 2 5 01 55 5 3 安全标识记录仪应有安全标识。安全标识应符合G B T4 7 9 3 12 0 0 7 中第5 章的规定,且从外部能看到这些标识,或者在操作者不用工具就可以打开的盖或门移开后能看到。安全标识不应标在操作者不用工具就可以拆卸的零部件上。5 6 阶跃响应时间若输人滤波器( 硬件和或软件) 的时间常数为o o ,从输入阶跃信号开始,记录仪的响应时间应不超过4s 。5 7 其他要求5 7 1 模拟量输入信号的输入阻抗模拟量输入信号的输入阻抗应符合表7 的规定。表7 模拟量输入信号的输入阻抗输入信号输入阻抗( 0 1 0 ) V1M n( 1 5 ) VlM n热电偶或毫伏信号5M n( 4 2 0 ) m A3 0 0n( 0 2 0 ) m A3 0 0n( 0 1 0 ) m A3 0 005 7 2 模拟量输出信号的负载驱动能力模拟量输出信号的负载驱动能力应符合表8 的规定。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表8 模拟量输出信号的负载驱动能力 G B T2 5 4 7 9 2 0 1 0 输出信号负载必须满足驱动能力 ( O 1 0 ) V 模拟量输出电压应能承受不小于1 0k n 的负载直至开路 ( 1 5 ) V 模拟量输出电压应能承受不小于5k n 的负载直至开路 ( 4 2 0 ) m A 模拟量输出电流应能承受不大于7 5 0o 的负载直至短路 ( O 2 0 ) m A 模拟量输出电流应能承受不大于7 5 0o 的负载直至短路 ( 0 1 0 ) m A 模拟量输出电流应能承受不大于15 0 0n 的负载直至短路 5 7 3 掉电保护 记录仪应具有掉电保护功能。 5 7 4 超限显示的提示功能 记录仪应具有超限显示的提示功能。 5 7 5 断偶或断阻的故障诊断功能 记录仪应具有信号断偶或断阻的提示功能。 5 7 6 抗运输环境性能 记录仪在运输包装条件下,经G B T2 5 4 8 0 “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规定的 高温( 5 5 ) 、低温( 一2 5 ) 、运输碰撞和跌落试验后,其机械部分和外观应无损坏、松动等现象,基本 误差应符合5 2 1 的要求。 5 7 7 外观 记录仪外壳和零件表面覆盖层、面板及铭牌等均应光洁完好,不得有剥落及伤痕等缺陷。紧固件不 得松动。面板的标志和背部接线的安全标志应鲜明、清晰。 6 试验方法 6 1 试验条件 6 1 1 环境条件 a ) 参比试验条件 参比试验条件按表9 的规定。 表9 参比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 2 0 士2 相对湿度 气候环境 6 5 士5 大气压力 k P a 8 6 1 0 6 电压 ( 1 士1 蟛) 2 2 0 V 频率 交流( 1 土1 ) 5 0 H z 谐波 供电电源 5 电压 ( 1 土1 ) 2 4 V 直流 纹波 O 2 外界磁场 A m 除地磁场外影响可忽略 电磁环境 共模干扰影响可忽略 串模干扰 影响可忽略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T2 5 4 7 9 2 010b ) 一般试验大气条件当试验不可能或无必要在参比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时,推荐采用下述大气条件:环境温度:1 5 3 5 相对湿度:4 5 7 5 大气压力:8 6k P a 1 0 6k P a6 1 2 安装位置试验期间记录仪的安装位置应是制造厂规定的正常位置之一。但在整个试验中,应只采用所允许的各种位置中的一种。6 2 基本功能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记录仪通电工作,输入一定量的数据后,检查记录仪的基本功能是否齐全、完好、正常工作。6 3 与准确度有关的试验6 3 1总则G B T1 8 2 7 1 2 2 0 0 0 的4 1 规定的试验程序适用于本标准。记录观察值之前,记录仪应经过预调( 见G B T1 8 2 7 1 1 2 0 0 0 的7 1 2 ) ,并在每个方向上作至少三次,最好五次的全范围行程的运行,观察对应于每一个输入值的输出值。6 3 2 数字显示基本误差限以输人量程的o 、2 0 、4 0 、6 0 、8 0 、1 0 0 为试验点,以上、下行程为一个循环,作3 至5 个循环的试验。观察和记录每个循环、每个行程的每个试验点的示值,按下式计算每个试验点上的误差:P P 。一P 。( 2 )式中:只被测试验点的记录仪示值;R 被测试验点输入信号所对应的理论计算值。应从4 2 2 所述的输入信号种类中任选两种以上的信号类型进行基本误差试验。6 3 3 参比端温度补偿误差在试验条件下,将热电偶的输入端短路,判定记录仪的显示温度与该时标准温度计显示温度之差是否符合本标准5 2 2 规定。6 4 与影响量有关的试验6 4 1总则G B T1 8 2 7 1 3 2 0 0 0 规定的试验程序适用于本部分。除非另有规定,应通过确定由于下列使用条件逐一变化所引起的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变化来评估这些影响。其他的使用条件保持参比值不变,影响量变化的速率应足够慢,以确保在任何场合下被试记录仪都不发生过冲。试验之前和试验后,应检查记录仪的检测、记录存储、图形显示、数据处理及导出等基本功能是否齐全、完好。6 4 2 环境温度试验按G B T1 8 2 7 1 3 2 0 0 0 的第5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6 4 3 环境相对湿度本试验应按G B T1 8 2 7 1 3 2 0 0 0 的第6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6 4 4 机械振动本试验应按表1 规定的位移幅值和振动频率范围,按G B T1 8 2 7 1 3 2 0 0 0 的第7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6 4 5 主电源变化本试验应按表1 规定的电源电压和频率范围,按G B T1 8 2 7 1 3 2 0 0 0 的1 2 1 规定的方法进行。8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T2 5 4 7 9 2 010 6 4 6 连续工作稳定性 记录仪通电预热以后,连续工作7 2h ,测量和计算记录仪的基本误差。 6 4 7 外接导线电阻的影响 本试验可与基本误差试验同时进行。也可在1 0 和9 0 量程附近的试验点上,将其外接电阻从规 定的最小值改变到最大值,测量和计算记录仪的基本误差。 6 5 电磁兼容性 6 5 1 E M c 抗扰度 试验按G B T1 8 2 6 8 1 和G B T1 7 6 2 6 系列标准中相应部分规定的方法迸行,试验等级见表2 。 6 5 2 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 本试验应按G B T1 8 2 7 1 3 2 0 0 0 的1 3 1 和1 3 2 规定的方法进行。 6 6 电气安全 6 6 1 绝缘电阻 本试验应按G B T1 8 2 7 1 22 0 0 0 的6 3 规定的方法进行。 6 6 2 绝缘强度 本试验应按G B T1 8 2 7 1 22 0 0 0 的6 3 规定的方法进行。 6 6 3 安全标识 目测检查记录仪是否符合5 5 3 的规定。 6 7 阶跃响应时间 本试验应在参比试验条件下,按G B T1 8 2 7 1 2 2 0 0 0 中5 4 规定的方法进行。 本试验应重复测量3 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响应时间。 6 8 其他性能试验 6 8 1 模拟量输入信号的输入阻抗 本试验应按G B T1 8 2 7 1 2 2 0 0 0 第6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6 8 2 模拟量输出信号的负载驱动能力 本试验应按G B T1 8 2 7 1 3 2 0 0 0 第1 1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6 8 3 掉电保护 记录仪在o 5D 。,处工作,运行1 5m i n 后切断输人信号,记下记录仪所设定的参数及对应的输出 值,再切断供电电源,1 5m i n 后恢复供电( 不加输入信号) ,记下记录仪所设定的原参数及对应的输出 值,观察试验前后所有数据是否一致。 本试验应重复三次。 6 8 4 超限显示的提示功能 本试验可与6 3 2 结合进行,使记录仪输入超过规定的输入值,观察记录仪是否有相应提示。 6 8 5 断偶或断阻的故障诊断功能 人为地断偶或断阻,观察记录仪是否有相应提示。 6 8 6 抗运输环境性能 本试验按G B T2 5 4 8 0 “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后: a ) 检查机械部分和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件物流基础知识培训
- 水景设计与施工方案
- 建筑电气设计方案
- 建筑项目施工人员管理方案
- 2025湖州安吉国丰热电有限公司招聘57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中考达州语文真题及答案
- 监察官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施工队伍管理与协作方案
- 游艇设计与结构优化方案
- 景观废弃物处理技术方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之《朝花夕拾》读书分享课件
- 节目组劳务合同模板
- 锅炉培训课件
- 部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学科学 爱科学》知识清单
- 青岛 二年级 数学 上册 第4单元《8的乘法口诀》教学课件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
- PVC-地面中水泥基自流平找平层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 道路施工分包合同范例
- 供应商审核报告QSA+QPA(连接器行业)
- 《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课件-项目二 客舱服务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