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10/15,诗词鉴赏,1,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专题复习,诗词专题,2019/10/15,诗词鉴赏,2,教学大纲:诵读诗词,理解词句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量的名篇。 考试说明: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初步鉴赏评价诗词的形象、内容、语言、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A(识记)、B(理解)、E级(鉴赏评价) 学习目标:1、本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内容回顾;2、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经典试题的回顾总结归纳出“诗词鉴赏”的主要考点及应对策略。,2019/10/15,诗词鉴赏,3,一、本册一二三单元知识内容的回顾,要求学习并掌握的知识点: 了解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及诗歌简单分类;掌握一些格律知识和文学常识; 熟读背诵有关篇目,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2019/10/15,诗词鉴赏,4,中国诗歌发展简史:,1、萌芽与产生(先秦两汉) 诗经 “国风” 风体诗 两大源头 楚辞 离骚 骚体诗 现实主义 两大风格 浪漫主义,中国第一位文人诗人:屈原,2019/10/15,诗词鉴赏,5,2、发展与壮大(魏晋南北朝),曹氏三父子 建安文学 风骨遒劲 建安七子,正始文学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 开创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田园诗派 陶渊明 闲适冲淡 南北朝 山水诗派 谢灵运 借景抒怀 诗歌 乐府民歌 “乐府双璧” 南照北信 鲍照(七言)、庾信(边塞),2019/10/15,诗词鉴赏,6,3、繁荣与鼎盛(唐宋时期),古体高峰,格律兴起,流派蜂起,诗人辈出,艺术颠峰,绝句、律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押韵(1.2.4.6.8句)、对仗(3对4、5对6) 平仄韵律,初唐四杰、 田园诗派、山水诗派、边塞诗派、 花间词派、婉约词派、豪放词派,陈子昂、王(孟)李高岑、韩柳李贺 大小李杜、元白郊岛、范苏王(安)文(天) 温李周晏、柳李姜杜、苏辛陆岳,2019/10/15,诗词鉴赏,7,4、式微与没落(元明清时期),“诗”向“词”的转变 唐宋 诗歌形式的变革 “诗词”向“曲”的转变 元代 新的文学体裁的繁荣 明清,马致远(小令)、龚自珍、 寥若星辰的诗人 赵 翼、 秋 瑾、,中国现代诗歌,2019/10/15,诗词鉴赏,8,5、嬗变与新兴(“五四”1949年)(自由诗),形成:“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诗” 开拓者:胡适、刘半农 早期代表:郭沫若(女神) 新月诗派:徐志摩(再别康桥)、 闻一多(红烛死水) 革命诗人:鲁迅(野草)、艾青、臧克家、 田间、何其芳、胡风等 民歌体新诗人:李季,6、再度繁荣与发展(1949),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诗人众多、经典少见,2019/10/15,诗词鉴赏,9,诗歌的简单分类:,叙事诗 按表达手法 抒情诗 哲理诗,民歌 按作者 文人诗,古体诗 按格律 近体诗(格律诗) 新体诗(自由诗),爱情诗 寓言诗 按内容 童话诗 讽刺诗 言志诗,四言诗 按字数 五言诗、七言诗 杂言诗,2019/10/15,诗词鉴赏,10,课堂巩固训练,识记,1、阅读下列句子,完成题。(1992高考)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以上名句全出自唐代人作品得一组是: A B C D ,对名句原作按“古体诗/绝句/词”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A,C,2019/10/15,诗词鉴赏,11,理解,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1992年高考)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1995年高考)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句中的庾开府、鲍参军是指南北朝时期的 和 两位诗人。,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诗人 的最好评价。,C,B,庾信,鲍照,杜甫,2019/10/15,诗词鉴赏,12,6、“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是对词人 生平及文风的典型概括。,7、“铜板铁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所咏的是著名词人 。 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 的诗句;这句诗所咏颂的是 。 9、“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说的是 。 10、说出下列诗词的作者: A.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E.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F.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清照,辛弃疾,杜甫,诸葛亮,范仲淹,A.李煜 B.苏轼 C.秦观 D.岳飞 E.杜牧 F.李商隐,2019/10/15,诗词鉴赏,13,二、背诵课文,领悟思想内容、把握感情。,要求背诵的篇目: 诗经三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近体诗六首词七首单元古诗词背诵篇章 集体背诵检测,2019/10/15,诗词鉴赏,14,课堂巩固训练,1、在横线上默写沁园春长沙的词句.(1992年高考) 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识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2、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996年高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业精于勤荒于嬉, 。 . ,由奢入俭难。,威武不能屈,天下谁人不识君,千树万树梨花开,行成于思毁于随,由俭入奢易,2019/10/15,诗词鉴赏,15,3、写出下列各诗词名句的下句.(1993年高考) .蚍蜉撼大树,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待到山花烂漫时, 。,可笑不自量,不尽长江滚滚来,蜡炬成灰泪始干,为有源头活水来,她在丛中笑,4、写出下列诗词句的出句或对句: A. ,犹抱琵琶半遮面。 B.别有忧愁暗恨生, 。 C. ,相逢何必曾相识。 D.出师未捷身先死, 。 E.出师一表真名世, 。 F.小楼一夜听春雨, 。 G. ,蓝田日暖玉生烟。,千呼万唤始出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谁堪伯仲间,深巷明朝卖杏花,沧海月明玉生烟,2019/10/15,诗词鉴赏,16,.在陶渊明笔下有许多平常而又优美的农村生活场景,如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5、根据下面提示默写本册中的有关诗词句。 .沁园春长沙中由“看”字领起的句子: 看 。.离骚中表现屈原忧国忧民的诗句是: “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句与此意思相近的话,它 是: 。(1991年高考),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019/10/15,诗词鉴赏,17,.长歌行中告诫我们珍惜时光的诗句是: 答: 。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眼”是哪一句? 答: 。 .山居秋暝中动静结合的写景句是: 答: 。 .本册有一个类似“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喻“愁”诗句,是: 。 .雨霖铃中直叙离别之苦的语句是 答: 。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胜景的语句是 答: 。 .永遇乐的主旨表现在哪一句? 答: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019/10/15,诗词鉴赏,18,高考主要考点及应对策略,诗词语言 诗词内容 表达技巧,字词理解 句意阐释 语言风格,诗词形象,意象领悟 物象作用 形象意义,篇章主旨 思想感情 志向趣味,修辞方法:比喻、反讽、排比、对比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表现手法:动静相衬、虚实结合、情景交融,2019/10/15,诗词鉴赏,19,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1、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93)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的手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手法,错点归类,表达技巧:修辞误说,A,2019/10/15,诗词鉴赏,20,2、对下面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94)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C,考查要点:,AB项句意阐释,C项篇章主旨,D项语言风格,错点归类,诗词内容:拔高主旨,2019/10/15,诗词鉴赏,21,附:2001年高考第10题 对下面臧克家的海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哲理。,考查要点:AB项句意阐释,C项形象分析,D项篇章主旨,D,2019/10/15,诗词鉴赏,22,3、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95)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 “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 “绿肥红瘦”中的“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考查要点:,AB项字词理解,C项修辞方式,D项抒情方式,错点归类,表达技巧:误解抒情 方式,D,2019/10/15,诗词鉴赏,23,附:2000年春季高考第8题,对唐代虞世南的蝉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 垂绥,指蝉。蝉头部有伸出的触项,状似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和“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和力度。 C、三四句蕴涵深情,表明立身品格高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人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考查要点:A、B、C项句意阐释,D项抒情方式(误解),D,2019/10/15,诗词鉴赏,24,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选择解说错误的一项(96) 问世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名成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A、 “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 “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的是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 “便名成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考查要点:,ABC项句意阐释,D项文意理解,错点归类,D,诗歌内容:习惯思维误导,2019/10/15,诗词鉴赏,25,5、2000年高考第8题,下面宋代赵师秀的约客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错点归类:,C,诗歌形象:情感意会失误,2019/10/15,诗词鉴赏,26,6、阅读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完成下列两题。98)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目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 居处。 B. “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 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C. “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 曾想作“推”, “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 “幽期”句 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 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 “僧敲月下门” 句以响衬静, 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 在写景和叙事,首尾两联都明确地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 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也无跌宕, 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B,C,2019/10/15,诗词鉴赏,27,考查要点: 第题ABCD四个选项都是考查我们对诗中字词含义的理解。 第题A、C两项均是考查句意阐释,B项考查动静互衬的表达技巧,D项属于综合评价。,错点归类,诗歌语言:词义不明 诗歌内容:意义混说,2019/10/15,诗词鉴赏,28,7、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原诗略,见高中语文第三册P8),选择赏析不恰当的一项(99)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