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1.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1.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1.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1.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鉴赏示例导引/鉴赏导读,第一步:宏观把握晓大意 1.读题目 鹿门山是隐逸圣地,作者以“夜归鹿门歌”为题,大致是要抒发归隐的情怀。,2.读作者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人,是盛唐 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世称孟襄阳。 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 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后漫 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写了大量的山水诗,是继谢灵运以后,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著名诗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的生活和羁旅愁思,风格质朴明快,清新自然。著有孟浩然集。,【信息提炼】 由孟浩然的一生经历可推知,其山水诗中别有情怀在里面。,3.读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寻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但主旨则可能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4.读诗句 通过反复诵读诗句,我们可以整体上知道本首诗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第二步:微观揣摩抓重点 1.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有怎样的志趣情怀? 【明确】运用对比手法。前句承首联“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名利的淡泊情怀。,2.“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3.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明确】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生活,人们沿着江边向着江村走去,一片争渡的喧闹声,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轻摇小舟归鹿门;山中场景,侧重写隐居生活,诗人隐居别业,与尘世隔绝,情景和谐。 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到隐居生活的蜕变,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4.本诗是如何将景与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这首诗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写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第三步:概括总结知情感 综上,本诗描述了诗人从岘山南园家中,夜归鹿门隐居别业时一路所见的情景,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如话家常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幽雅兴致,也透露出其孤寂无奈的心情。,第一步:宏观把握晓大意 1.读题目 透过标题“梦游天姥吟留别”,大体可以推知诗人可能是借梦游天姥山抒发一些人生感慨,借此向朋友话别。,2.读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他一生负志漫游,吟诗四方,曾为玄宗所 赏识,供奉翰林,文才名动京师。后因不能见 容于权贵,被迫辞官离京,以诗酒自适。,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后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杜甫曾有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3.读注释 通过注释,可以了解到本诗的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但李白不愿待在家中虚度光阴,他有着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着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的高适、杜甫等诸公时所作的。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但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有可能在本诗中体现。,4.读诗句 通过反复诵读诗句,我们整体感知到,诗人先写入梦缘由,再具体写梦游幻境,最后抒情表态。,第二步:微观揣摩抓重点 1.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有何用意?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天姥山的高峻的? 【明确】(1)首先用“烟涛微茫”的瀛洲的“难求”来衬天姥山的可睹、可寻,这便是陪衬、铺垫的手法,这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色彩。,(2)作者将天姥山与五岳、赤城、天台进行比照,把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它纵可连天,横可遮天,五岳赤城不在话下,万丈天台拜倒脚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便是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个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的境界。,2.本诗题为“留别”,而作者却花费大量的笔墨来渲染梦境,这表现了什么主题? 【明确】李白是通过一个离奇变幻、自由壮伟的极乐梦境来表达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的。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诗人借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诗人认为,神仙世界虚无缥缈难以寻觅,那就在人世间像神仙一样纵情山水恣意游乐吧,决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放达乐观的精神。,3.诗人是如何由现实过渡到梦境,又由梦境过渡到现实的? 【明确】(1)从现实到梦境由过渡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衔接,既写出梦之所源,又写出了梦之所向。“之”代指越人语,承上;“飞度镜湖”这一神来之笔突出梦境,从而引出下文对梦境的描写。 (2)由梦境到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4.“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想法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离开长安,诗人除去了无聊的宫廷词臣的束缚,脱离了丑恶污浊的官场,“仰天大笑出门去”,大有陶渊明的“归去来”之意。正因为获得了人身的自由,才有了下文揭示的原因:不甘于“摧眉折腰事权贵”。怎样才能“开心颜”?那就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诗人想“兼济天下”,可黑暗的社会不允许,他只好“独善其身”,如一叶扁舟,自由飘荡于自然山水之间。从思想深处来说,个人“匡天下”的伟大理想没有实现,是个悲剧,诗中也充满了这种悲剧意识,但这一诗句并非是消极的。,第三步:概括总结知情感 综上,本诗想象奇丽,夸张大胆,别具匠心地围绕着梦境构思,以描写梦游天姥山为主,以梦醒后感慨议论为辅。通过对梦游天姥山的精心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以及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1.概念含义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作品,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2.考查角度 考查内容一般是对常见的典型风格的理解。如陶渊明的平淡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等。这类试题就题干指向的显、隐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直白式:就是直接告诉考生出题材料的风格,要求考生阐释分析。这类“风格术语”考生不太常见,故分析有难度。,(2)隐含式:先说出命题材料与某个著名诗人的风格特征相近,再要求考生指出命题材料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3)综合式:就是把风格与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3.常见语言风格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4.常见作家语言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朦胧隐晦,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缠绵悱恻,陆游,悲壮爱国,辛弃疾,慷慨悲壮,苏轼,豪放旷达,孟郊,峻寒,贾岛,清瘦,(2011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示 秬 秸【注】 张 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解题思路/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答题时要准确把握题目要求,理解“平实”和“富有韵味”两个概念,答题时不可偏废。“平实”即平白实在,不堆砌辞藻;“富有韵味”则强调内容的丰富。张耒受白居易诗风的影响,诗多平易自然,答题时既要知人论世,还要立足全诗主旨,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全诗不用华丽辞藻,通俗易懂,比如诗歌二、三两联,皆明白如话。另外,写景叙事,又有丰厚韵味,比如一、四两联。,本诗语言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富有韵味。如“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审题不细致,内容概括不全。没有举例分析“富有韵味”的内涵,失2分 该答案得2分,阅卷人点评:对语言风格类题目审题不细致,只抓住一点分析,对个别语言特点不能把握其内涵。做这种题,首先理解语言风格的内涵,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记住:仔细审题,调动积淀,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答题得分的关键,【抽样分析/阅卷手札】,请你组织答案:_ 满分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 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 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涵丰富。 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一)分析鉴赏诗词语言风格的方法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我们一般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揣摩和解读,即诗句的用词特点、修辞特点和情感特点。例如: 西江月 黄陵庙 张孝祥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至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说道:“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答:_ _,【解析】这首词在用词上粗笔勾勒,对“明月”“秋江”没在细腻上下工夫,而侧重于其浓其广;在修辞上,诗人语意夸张,用“满载”“一船”修饰“明月”,用“平铺”“千里”修饰“秋江”,显得雄浑且大气;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如“波神留我看斜阳”“水晶宫里奏霓裳”等;在情感上,诗人传达出的是一种旷达、豪放之气,如“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判断这首词的风格乃为豪放之风。 答案:与苏轼、辛弃疾两位词人风格比较接近。属于豪放派。,(二)答题步骤 语言风格 举例分析 表达作用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风格; 步骤二: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诗歌哪些诗句体现了这种特色; 步骤三:指出这样的语言对表现诗歌的内容或感情有怎样的效果。,【误区警示】 做语言风格题很容易张冠李戴,因为有些学生不能准确区分两种有相似点的语言风格,如“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和“清新自然”等,一旦确认出现偏差,那么紧随其后的分析也就离题万里了,因此要十分慎重,准确区分。,(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