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doc_第1页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doc_第2页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doc_第3页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doc_第4页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园区名称:厦门市同安区农业科技园区申报单位: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2010年5月28日目录一、总体规划提要(一)总体方向(二)功能区域(三)主要功能二、园区概况(一)地理位置(二)自然条件(三)基础建设(四)农业经济条件(五)科技金融支撑条件(六)园区建设现状三、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一)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及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二)促进园区企业向农副产品深加工跨越式发展(三)促进同安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四)促进闽台合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四、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二)总体目标(三)具体目标:五、园区的布局、功能与发展重点(一)轻工食品工业园(二)果林种植示范区(三)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区(四)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五)生态养殖畜牧业生产示范区(六)对台农业示范区(七)休闲农业示范区(八)海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六、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一)组织管理(二)运行机制七、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一)投资估算(二)资金筹措(三)效益分析八、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一)政策保障(二)资金保障(三)管理保障(四)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五)人才保障九、建设进度与安排十、附件一、总体规划提要(一)总体方向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兴园、产业强园、生态立园”为中心,以农业先进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为支撑,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带动种、养殖农户生产的集约化生产,并通过强化园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形成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构建科技集成创新的平台,逐步实现园区的农业科技研发功能、生产功能、孵化培育功能、示范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生态功能,带动厦门经济特区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时,对园区龙头企业延伸到省外、市外的各种原料生产基地,加强技术辐射,构建利益补偿机制,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二)功能区域园区总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主要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占地2.28平方公里,位于同安西柯镇,以轻工食品工业园建设为主,辐射到全区六镇三个农场及全国各地和周边地区;示范区总规划面积7.8万亩,已完成5.8万亩,主要建设优质水果及速生经济林种植园区、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生态养殖畜牧业生产示范区、对台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示范区以及海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建成“一园六区一院”格局。主要分布在同安六镇三场,即莲花镇、汀溪镇、新民镇、洪塘镇、西柯镇、五显镇,凤南农场、竹坝农场、白沙农场等地;辐射区为厦门市周边地区,并通过龙头企业把基地延伸到内蒙、吉林、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武汉、大庆等地。(三)主要功能同安农业科技园将具备六大功能:研发功能、生产功能、孵化培育功能、示范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生态功能。通过农业先进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强化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一园六区一院”是一个整体,“一园”(轻工食品工业园)是园区的核心和建设重点,通过“一园”的建设,一方面直接带动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其他几个示范区提供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管理制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示范,从而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园区概况(一)地理位置同安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置县,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同安三面环山,南面朝海,地处福建闽南金三角中心,与金门一衣带水,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同安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北邻安溪、南安,南临集美,东连翔安,西接长泰,辖洪塘、汀溪、莲花、新民、五显、西柯6个镇,大同、祥平2个街道办事处,凤南、白沙仑两个农场,以及竹坝经济开发区(竹坝农场),共110个行政村和13个居委会,陆域面积657平方公里,人口29.40万,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的祖籍地之一。同安区隶属于厦门经济特区,依托经济特区优惠政策,实行沿海开放政策。(二)自然条件1.良好的气候环境。同安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岛,其中山地面积422平方公里,耕地13.99万亩,浅海滩涂12万亩,海岸线迂回曲折,长达43公里。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常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晴雨多变,秋凉气爽宜人。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144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031小时。温湿的亚热带气候,境内因地形差异而兼具不同特点的小气候环境,使整个区域四季常青,粮油飘香,果蔬满园。以高岭土、花岗岩、矿泉水、温泉为主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2.丰富的旅游资源。同安生态资源丰富,是发展旅游业的理想胜地。厦门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莲花国家森林公园,已勘得景点126处,总面积达3824公顷,整合了莲花山、金光湖原始次生林带、小坪省级森林公园、文山峡谷瀑布群、铜钵岩热带观光果园等五大景区,总面积达3824公顷。竹坝南洋风情生态观光园是集休闲、观光、登山、朝拜、民俗采风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三)基础建设同安是闽南“金三角”重要的交通枢纽。国道324线、省道206线、福厦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同集城市快速道以及规划建设中的高速铁路、滨海大道把同安和厦门半岛连为一体。现有50万伏、11万伏及.5万伏变电站座,有日供水万吨的同安自来水厂和日处理10万吨的同安污水处理厂,能满足生活、建设开发和工业生产的需要。(四)农业经济条件1.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同安原为全国重点农业县之一,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比较丰富,是厦门市重要的粮食、花生主产区和肉、蛋、菜、果高产区。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水果、无公害蔬菜和“放心”猪肉等几大主导产业。水果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荔枝、柑桔、蜜柚、香蕉等水果种类繁多,同安也是全国六大龙眼产地之一。蔬菜、花生是同安的主要经济作物,茶叶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市场运销较为发达。蔬菜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70多个市、县,并销往香港、日本、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桂圆干销往上海、江苏等地;龙眼鲜果出口美国、日本和东南亚。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聚:园区集聚一批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有17家企业被授予国家、省、市、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这些企业2009年实现总产值987879万元,建立了农业生产基地61.58万亩,解决农民就业15304人,带动农户生产11.86万户,促进农户增收达13208万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带动作用。如中盛粮油公司: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西、东北地区,自建或采用“订单”模式共有50万亩基地,主要有玉米、花生、油菜、大豆、油茶品种;银祥食品集团公司:在福建平和县建有生猪养殖基地,年存栏数达5万头;惠尔康公司自建或采用“订单”模式共在山东、河北、吉林等地建有花生、燕麦、红豆、绿豆等基地17500亩;厦门好年冬米业有限公司:在福建长汀建有7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青田食品公司:在晋江、上杭、龙岩、漳浦等地建有胡萝卜、辣椒、生姜等生产基地3500亩。4.侨乡经济特色显著。同安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同安籍的海外侨、港、澳、台同胞达300多万人,辖区内居住着印尼、越南等八国的归侨,保留着侨居地的文化风情。2000年,同安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同安联谊会”活动,有力地促进同安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5.对台农业合作优势明显。同安与金门、台湾仅一水之隔,地处对台交流的最前沿,与金、台经济关联度大,并有着密切的地缘、人缘、血缘关系。已经形成台湾农业观光果园、果酒、果醋酿造基地。随着“小三通”出现的机遇,以及建设海峡两岸繁荣带的环境形成,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以及配合科技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使同安农业和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分工中争取更加有利的地位。(五)科技金融支撑条件1、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科技服务网络:同安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福建省亚植所、华南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合作,正拟与台湾食品工业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联盟,取得良好科技成果。同安建有比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全区形成了区、镇、村、示范户四级科技、管理、应用服务网络。同时开通969155服务热线,开展区、镇、村三级155热线服务联动。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宣传、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区内建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拥有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技术人才,专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组建了各种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有汀溪顶村蔬菜协会、洪塘镇郭山蔬菜协会、五显镇明溪蔬菜协会、西柯镇养猪协会、五显镇上厝畜牧协会、洪塘镇郭山禽业协会、莲花茶叶协会、莲花镇花卉协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5万人次,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集聚了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平台:建立了厦门食品科技孵化园,厦门市食品科技研发检测中心,闽南果蔬批发市场农残检测中心、厦门市菌春食用菌研发中心;厦门饮料罐头科学研究所,厦门肉类食品科学研究所、厦门食用油科学研究所、厦门市同安野灵生物研究所、厦门同安中草药研究所。2010年元月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了第二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申请,银祥集团“肉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银祥集团也成为全国首个承担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民营企业。另惠尔康集团公司获国家农业部授牌成立了“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中心的成立进一步提高我区粮食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水平。福建省农科院将在园区设立海峡高科技农业研究所,园区将与南方医科大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3.具备了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近两年来,园区企业共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获得市科技资金资助2103万元。4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厦门茶叶公司承担的“海植保”生产无公害毛蟹茶开发与应用项目;厦门百穗行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高效环保型海水鱼饲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厦门好年冬米业有限公司实施的“佳辐占”优质大米的产业化示范项目;厦门市绿地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高效、环保、节能农药“蓝胜”(30%碱式硫酸铜杀菌剂)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2项:厦门源利达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实施的“天然茄红素营养米粉生产新技术示范”项目,厦门银祥集团公司承担的“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项目。同安区无公害猪肉产业链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项目还被列入国家富民强区计划。4.加强了政策性金融对园区的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园区内获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科技农产品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建设银行在同安成立厦门市首个食品行业金融服务中心,并于2010年3月26日举行了揭牌仪式。在揭牌仪式上,厦门建行还现场与同安区食品行业商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在未来3年内为商会成员企业提供不少于30亿元的综合授信,主要用于同安区食品行业商会内的各个成员企业,包括原来的成员企业和新进来以及正在进入的食品企业。此外,还引导商业金融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发展生态畜牧业、高效农业;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有一定带动作用与辐射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专业大户积极给予信贷支持;重点支持园区六大产业发展,加大生产基地和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规模化经营。(六)园区建设现状1.科技示范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科研院所,发挥自身优势,加速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产品加工水平。园区已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师范学院、南方医科大学、集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对接活动,集美大学食品检测中心入驻园区,与南方医科大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福建省农科院将在园区设立海峡高科技农业研究院,并以科技带企业、企业带园区、园区带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了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目前,银祥、中盛、惠尔康、恒利、青田、牧兴等涉农企业分别在全区6镇3农场建立了生产基地,园区对各基地进行统一的生产技术指导和收购,并继续推进莲花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建设和汀溪小城镇建设,打造“一村一品”,推动特色生态农业建设。2009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式向厦门惠尔康集团授牌,在厦门成立国内第一个“谷物杂粮营养食品(液态)产业化基地”;科技的示范作用增加了农村农业人员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2.龙头带动通过建设园区,引进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2008年以来,园区立足于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引大”、“引外”、“引强”,如:娃哈哈、向阳坊、古龙、中盛、银祥、鹰君保健、绿泉食品、好年东米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均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3.产业发展随着园区的发展,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高效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同时,农业产业内涵得到极大拓展,产业链得到延伸。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领域扩大到农业生态、休闲观光以及科普教育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如休闲农业就是利用果蔬景观及自然生态环境,结合农业生产生活等,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它把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联结着农村的一、二、三产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带动和促进了整个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目前来园区休闲观光的人越来越多。三、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一)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及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同安作为传统的农业区,目前同安大多数农户还处于“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小型分散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发挥同安区在整体性、区域性、经济、科技、体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开发、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生产及加工技术,在农业科技园区及示范片区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可加快农业科技的示范推广,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技术水平,引导农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及产业化。如同安胡萝卜种植、出口曾一度因农残超标被叫停。对此,同安区深入调研,就如何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方式积极谋划,在全国率先推进出口胡萝卜区域化联动管理示范区建设,走新型“公司+基地+农户”之路,其核心是“原料布局合理化+种植栽培规模化+农残防控专业化+生产加工标准化”,构建“产区政府负责、企业严把质量、检验检疫监管、行业协会协调、协作种植户参与”的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残问题,全过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开拓出一条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目前,同安胡萝卜产值由每亩2000元提高到每亩1.5万元。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出口不降反增。2008-2009年年度报经同安办检验检疫的出口胡萝卜共达1844批6.63万吨。保鲜胡萝卜对日出口市场增势明显,平均每亩销售价12000元以上,农户人均年增收7000元。(二)促进园区企业向农副产品深加工跨越式发展食品行业是同安区的支柱产业,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将有力推动农产品加工综合示范建设,推动食品加工技术研发和利用,提高同安食品加工技术研发水平,促进同安食品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同安区政府为实现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引导示范,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农业高新园区及相应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0年开始,同安依托食品加工园区,推动放心食品工程,推出了粮油、蔬菜、水产、茶叶及面制品等一系列放心产品,其中,银祥集团以治理“餐桌污染”、建设“放心食品工程”为己任,以“银祥放心食品工程(猪肉)项目”为突破口,从饲料供应的源头抓起,对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配送及销售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并以品牌专卖、连锁直营开拓市场,经过10年的实践,企业从单一的饲料产销型企业向肉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迈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安农业发展的历程表明,促进同安农业由以资源为依托的数量型农业向以技术为依托的效益型农业转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其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科技进步,其有效途径是政策引导与建点示范。(三)促进同安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同安已逐步形成水产、水果、蔬菜、畜牧的特色农业带,城郊平原区建设万亩蔬菜基地,半山丘陵区发展特色蔬菜和畜禽养殖。山区着力建设铁观音等优质茶叶基地。同时一些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但同安农业也受到新的瓶颈制约,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成为同安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同安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省亚植所、华南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并取得良好科技成果。集美大学食品检测中心入驻园区,省农科院将在园区设立海峡高科技农业研究所,园区将与南方医科大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同安建有比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全区形成了区、镇、村、示范户四级科技、管理、应用服务网络。同时开通969155服务热线,开展区、镇、村三级155热线服务联动。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宣传、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区内建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技术人才,专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设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形成一种以龙头企业基地为基础,以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为载体,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园区运行机制和科技推广机制,必将推动同安种、养、加的全面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加工、储运等整个技术体系的水平。这也是同安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四)促进闽台合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近几年,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以工投农、以工办农、以工带农、以工富农、以工扶农、以工促农、以工补农”的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并以科技带企业、企业带园区、园区带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了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实践证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经成为各地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推动了当地农业结构的升级。同安原为全国重点农业县之一,农业资源比较优越,农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工厂化养殖取得一定成效。同安与台湾一水之隔,有着密切的地缘、人缘、血缘关系,特别是大陆提出海西建设的发展战略,重视对台合作与交流,同安可利用这有利条件,扩大对台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建设台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进台湾水果、农作物等优良品种及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进行示范推广。因此,在同安原有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导与其农业特点和类型相似的台湾农业合作发展,对促进同安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很有必要的。四、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兴园、产业强园、生态立园”为中心,基于厦门经济特区耕地面积少的特点,以农业先进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为支撑,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带动种、养殖农户生产的集约化生产,并通过强化园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形成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构建科技集成创新的平台,逐步实现园区的农业科技研发功能、生产功能、孵化培育功能、示范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生态功能,带动厦门经济特区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时,对园区龙头企业延伸到内蒙、吉林、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武汉、大庆等省市的原料生产基地,加强技术辐射,构建利益补偿机制,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二)总体目标总体目标:采取综合规划、统一指导、区域布局、分步实施的方式,建立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具有同类型生态条件下领先水平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园区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具有示范、带动、生产加工和观光等多种功能的区域农业发展科技集成创新平台。到2015年完成预期建设目标:核心区年产值达到130亿元,示范区年产值达到9.36亿元,辐射区年产值达到12亿元。(三)具体目标:1实现一批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解决一批影响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2转化和推广一批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科技成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网络体系;4建设一批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引导、示范与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基地;5、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6、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产业集群。五、园区的布局、功能与发展重点园区总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主要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占地2.28平方公里,位于同安西柯镇,以轻工食品工业园建设为主,辐射到全区六镇三个农场及全国各地和周边地区;示范区总规划面积7.8万亩,主要建设优质水果及速生经济林种植园区、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生态养殖畜牧业生产示范区、对台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示范区以及海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建成“一园六区一院”格局。主要分布在同安六镇三场,即莲花镇、汀溪镇、新民镇、洪塘镇、西柯镇、五显镇,凤南农场、竹坝农场、白沙仑农场等地;辐射区为厦门市周边地区,并通过龙头企业把基地延伸到内蒙、吉林、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武汉、大庆等地。园区的主要功能:同安农业科技园将具备六大功能:研发功能、生产功能、孵化培育功能、示范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生态功能。通过农业先进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强化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一园六区一院”是一个整体,“一园”(轻工食品工业园)是园区的核心和建设重点,通过“一园”的建设,一方面直接带动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其他几个示范区提供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管理制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示范,从而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轻工食品工业园占地2.28平方公里,位于同安西柯镇。1主要功能立足于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引大”、“引外”、“引强”, 通过建设园区,引进和壮大一批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以工促农,加速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与南方医科大学、省农科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形成以科技带企业、企业带园区、园区带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了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园区内规模企业分别在全区6镇3农场建立了生产基地,园区对各基地进行统一的生产技术指导和收购。2.建设目标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用5年时间完成。打造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专业食品产业园为目标,引进内、外资企业40家,新增投资20.7亿元,新增产值40亿元。3.发展重点(1)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及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建设成集食品饮料、速冻果蔬、茶叶深加工、海洋药物、中药保健等轻工食品为主的百亿产业园。(2)建设厦门食品科技孵化园暨研发检测中心,为园区食品科技研发搭建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商务和融资等一站式服务,使食品工业园成为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食品基地。(3)促进园区六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形成食品加工产业、对台果蔬引种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高效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同时,农业产业内涵得到拓展,产业链得到延伸。(二)果林种植示范区1.优质高效龙眼种植示范区(1)现有基础:同安种植龙眼历史悠久,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于龙眼的生长,同安区是全国六大龙眼基地之一。目前,同安龙眼种植面积已突破5.8万亩。(2)预期目标:建成生产示范基地4.1万亩,使之成为集试验、示范、培训、生产、观光于一体的龙眼产业化示范区。提高龙眼的种植效益,实现果农收入2.1亿元。培育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大型科技型龙眼加工企业,带动我国龙眼产业的发展。(3)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高接换种龙眼种植示范基地2.1万亩;开展优质早晚熟品种选育工作,大力推广早晚熟优质品种种植,建设早晚熟品种栽培基地1万亩;建设丰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基地1万亩;扶持壮大鹭滨实业有限公司、等龙眼深加工企业,提高企业产品加工的技术水平与加工能力,推进龙眼产业化发展。(4)主要示范推广技术:高接换种技术。目的是实现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和鲜食、制罐、焙干品种合理搭配等主要依托单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关键技术体系是采用砧穗组合的选择技术,嫁接时间的选择,嫁接类型的选择确定,拔水枝的选留技术及接后管理技术。丰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根据花果期的生理特性和当地物候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施肥、修剪、控梢、疏花、疏蕾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以人工可控手段来满足植株多挂果、挂大果对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依托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关键技术体系包括土壤管理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树体管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5)布局与实施地点。新民镇西塘村西塘水库、凤南农场后坂村浒空内、白沙仑农场花厝作业区等地。2.丰产速生经济林种植示范区(1)现有基础。同安具有较丰富的林业山地资源,种植丰产速生经济林能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目前全区种植面积1.8万亩左右,种植地主要有莲花、汀溪等地。(2)预期目标。利用丰产速生技术,建成生产基地2.5万亩,使之成为丰产、速生、高效经济林示范区。实现产值7500万元 ;培育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大型科技型林木加工企业。(3)建设内容和规模。开展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通过调研、试验选择适合我区山地条件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优良树种进行栽培示范推广。建设丰产速生经济林种植示范区2.5万亩;建设木竹制品模数化定制敏捷制造技术体系,利用互联技术、最优控制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建立满足巨大消费群体个性化产品规模化定制系统,实现以高新技术改造我国的传统木制行业。该课题主要由厦门市建潘卫厨有限公司承担,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通过建设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我区经济林业的发展。重点扶持厦门市建潘卫厨有限公司等主要木材加工企业,开展木材综合加工技术研究,建设木材用料生产基地。(4)主要示范推广技术。丰产速生综合种植管理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区山地条件生产的丰产速生综合技术体系,进行示范推广,提高我区经济林的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增产增收。关键技术体系是加强林地整改技术、苗木培育技术、抚育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5)布局与实施地点。莲花镇大溪林场,莲花镇上倰村阔格、寨仔圈,莲花镇罗溪村大尖,莲花镇蔗内村格头、贡城内,汀溪镇半岭村会林、东堤。(三)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区1.现有基础:目前同安区共有茶叶种植基地1.5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5000亩。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农资供应、质量监测、订单收购等一系列服务,建立“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订单农业,有效带动茶农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确保生产原料的质量。2.预期目标:(1)利用有机茶生产技术,建成有机茶生产示范区2000亩;(2)培育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科技型有机茶生产企业,瞄准有机食品发展目标,推进技术创新,拓展国内外市场;(3)建立茶叶生产集散中心。3.建设内容和规模:(1)在海拔600米以上无任何污染的山地,开发建设高标准有机茶园,配套建设道路、拦水坝、喷灌等设施;以开发有机茶为重点,集中力量打好“绿色”牌,产品达到国家有机食品质量标准;(2)以企业为主体,依托拥有雄厚技术力量的科研院校,走产、学、研联合的开发路子,开展有机茶栽培与加工技术的研发;(3)示范区通过ISO2000认证,有机茶生产示范区产品达到国家有机茶标准。4.主要示范推广技术:(1)有机茶栽培技术。规划建设有机茶基地2000亩。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依托单位,通过厦门市同安区植保站积极推广无公害茶叶种植模式,带动茶叶生产企业及农村茶叶经济合作社,建立病虫害统防统治网络,减少农药用药次数,解决农残问题,提高茶叶品质及附加值。(2)茶叶加工工艺及其配套技术。有机茶加工环境及工艺技术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加工标准。加工全过程实行不落地生产,只允许采用物理和自然发酵方法。加工用燃料须是清洁或可再生能源,尽量避免使用木材。项目承担单位以厦门市同安恒立茶叶有限公司、厦门市同安银塔茶叶有限公司为主。(3)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包括有机茶生产产区、园地选择、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标准采摘等5.布局与实施地点莲花镇军营村圳上、汀溪镇前格村林场。(四)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1.现有基础同安是厦门经济特区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当前蔬菜种植面积10.8万亩,总产量可达18.62万吨。主要有紫长茄、西红柿、黄瓜、韭菜、茭白、水果玉米、莴笋等蔬菜品种。紫长茄是同安区的品牌蔬菜之一,全区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洪塘镇郭山村种植面积达3000亩。亩产可达到一万斤,经济效益达2万元/亩。茭白在同安区汀溪镇顶村种植面积达530亩,亩产量8000多斤,每年可创收500多万元。水果玉米主要种植基地位于同安区五显镇明溪村,种植面积达2000亩,年产值可达1400万元。莴笋主要种植基地位于同安区五显镇溪西村,种植面积达1100亩,年产值可达700万元。2.预期目标(1)通过引进、示范国内外各种名优特新蔬菜新品种,改善生产条件,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3万亩,亩均效益4000元以上;(2)建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化、现代化蔬菜产业科技企业;3.建设内容与规模(1)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2)大田节水灌溉工程2万亩;(3)建设简易大棚2万亩4.主要示范推广技术(1)简易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保证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温,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生产。亩增农业产值1000元。关键技术体系包括:基础设施棚架,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型(简称钢管大棚)和水泥柱、竹木圆拱型大棚两种。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黄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杂交制种等。还有一种竹架小棚,常单独或与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于早春时菜、冬春季茄、瓜类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覆盖材料,包括普通膜、多功能长寿膜、草被、草扇、聚乙烯高发泡软片、无纺布、遮阳网等;大棚搭建,选择向阳、避风、高燥、排水良好,没有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塑料薄膜维护;环境特点与调控(2)微喷节水灌溉技术。实行节水灌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关键技术体系主要是采用微喷技术。在一定压力条件下(210Pa左右),水分通过摆布烟行间的微喷带,从微喷带上侧的微孔呈雾状射出。微喷有以下特点:保持土壤物理性状、节省水分、省工、省地、减轻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控制灌水量,实现精准灌溉。(3)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目标是大面积提供无公害蔬菜,落实从田间到餐桌。关键技术体系:环境条件关:首先要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调查,选择远离污染源、不受工业“三废”侵害、土质疏松良好、排灌方便、水质较好的地方。田间生态条件关:要创造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使种植过程无害化。合理轮作换茬技术,调节好温湿度及光照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健全栽培管理措施关:以提高植株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为目标,把好栽培技术关,控制农药、化肥、重金属用量,推广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技术等。(4)蔬菜加工、储藏、保鲜技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产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和开发新产品,是对蔬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和下脚料进行开发利用。关键技术体系包括: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蔬菜采后加工科技开发研究投入,加强蔬菜加工与物流、清洁生产与全程控制、溯源与安全检测、风险评估与技术标准、功能成分高效提取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积极发展培植具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便之成为促进蔬菜加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新鲜蔬菜的贮藏。迄今为止,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都将机械冷藏看作是贮藏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必要手段。由于机械冷藏的应用,使许多水果和蔬菜如番茄等在常温下难以贮藏的产品得以较长期贮藏或远途运输。5.布局与实施地点同安区4镇1场:洪塘镇、五显镇、莲花镇、汀溪镇、白沙仑农场。(五)生态养殖畜牧业生产示范区1.现有基础同安是厦门市的主要畜禽生产区,年出栏生猪43万头、家禽120万羽,畜牧业是同安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但也存在着一是养殖分散,现有常年存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60多家、规模化家禽养殖场20多家,其余养殖规模都较小;二是整个产业受市场价格影响波动大;三是部分养殖户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污染治理重视不够,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四是优质产品如土鸡、土鸡蛋、珍禽等满足不了群众要求,近二年来生猪价格低下,无公害产品不能体现应有价值,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一定的隐忧。生产现实要求畜禽生产应向生态养殖方向发展,且同安区疫病防治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及技术服务体系较为完善,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预期目标(1)分别建成一个省内一流的规模化放心肉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全省养猪、养鸡技术迅速提升。(2)建成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均实施无公害生产。(3)生猪出栏率、饲料报酬率、病死率、养殖成本、养殖环境等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良种种猪出栏率达到98%以上。(4)肉鸡、土鸡年产量达到200万只。3.建设内容和规模(1)推广立体种养模式。全区规模养殖场推行种养结合,推广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菜、猪沼草、猪沼菌等立体种养模式,鼓励粪便污水上山下田入塘,自行消化,变废为宝,做到零排放。(2)对无公害畜牧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采用“统一原料供应、统一良种繁育、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卫生防疫”等六大体系,对养殖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其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独具特色,摸索出一条生态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崭新模式。(3)以果场、林地为依托,推广“半放牧”养殖方式,发展规模化生态养殖地方特色优良种禽、珍禽。(4)规模养猪比重达到40%以上,形成瘦肉型商品猪50万头的生产能力;(5)拟建高山猪繁育中心,引进胚胎移植、冻精生产技术及设备。4.主要示范技术(1)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技术。积极推广“猪沼稻、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三位一体”种养相结合模式,实现生物种群、食物链结构平衡健全,能流物流良性循环、永续利用。推广应用“零污染发酵养猪”模式:在猪舍地面铺上由谷壳、锯末和菌种等组成的混合物,猪就饲养在这些混合物上面,排出的粪尿在混合物中经菌种完全发酵被迅速降解、消化,从而实现养猪场废弃物“零排放”。(2)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畜禽产品生产涉及场地环境、场地布局建设、畜禽繁育、环境控制、疾病防疫、饲料供应、屠宰加工、产品保藏运输等诸多环节。必须对每一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按照有关无公害畜产品相关标准进行生产,方能生产出无公害的畜产品。(3)生态鸡高产养殖技术。利用山林、果园多的优势,采取“借林育草,草为鸡食,借鸡灭虫,鸡粪肥田”是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其效益比普通鸡增收2元/kg。通过该养殖技术,不但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新路子。(4)瘦肉型猪二元、三元、四元经济杂交技术及快速育肥技术。在经济杂交中,根据参与杂交的品种或品系的多少可分为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四元杂交等,所谓二元,三元和四元是指参与杂交的品种(品系)数。实践证明,在上述范围内,参与杂交的品种(品系)越多,杂交优势越大。(5)高档精品放心肉精细加工技术。5.布局与实施地点汀溪镇文水山庄、竹坝农场、五显镇后垅村凤梨山、山头后,五显镇三秀山洪塘镇郭山村,莲花镇澳溪村澳岭(六)对台农业示范区1.现有基础同安与台湾一水之隔,地理位置相近、血缘关系相亲、风俗民情相同,有着密切的地缘、人缘、血缘关系,具有良好对台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对台农业技术合作与交流工作,全区有注册涉农台资企业60多家,分布在加工业、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引进农业优良品种50多个。但对台农业农业与交流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作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引进的台资主要以中、小项目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部分优良品种不能得到本地化地大面积推广,科技成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转化。2.预期目标(1)培育一家规模化的台资企业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在当地发展。(2)建成台湾水果蔬菜示范基地和台湾果蔬品种繁育基地,成为闽台农业合作平台。3.建设内容和规模(1)建设100亩台湾果蔬优质种苗引进与繁育基地,引进推广台湾优良果蔬品种;(2)建设两家1000亩以上对台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园区,建设台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进台湾水果、农作物等优良品种及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进行示范推广。(3)鼓励当地农业企业,与台资企业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4.布局与实施地点汀溪镇造水村大埔山、竹坝农场、莲花镇后埔村、莲花镇尾埔村、莲花镇云洋村、汀溪镇詹氏果场。(七)休闲农业示范区1.现有基础随着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同安逐步出现了一批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生态休闲农庄。目前在同安既有撩人心扉的竹坝南洋风情,又有稻花飘香的乡村旅游。竹坝南洋休闲度假旅游区、五峰土楼生态庄园开发公司及银祥集团食品工业园等3个单位被福建省旅游局命名为“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预期目标(1)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5个;(2)新发展休闲农庄5家,农家乐40家;3.建设内容和规模(1)建成文水生态农业园乡村旅游示范点。生态园有果园、竹园、田园、鱼池、林地。生态园实现多元循环、多层次循环,构建多条复合生态链。(2)依托台湾水果生态园600亩,阿里山樱花3000株,建成闽南和台湾特色生态农业风景观光、休闲度假和餐饮住宿为特色的“厦门绿色乡村休闲农业大观园”;(3)建成占地面积约3000亩,由蝴蝶谷景区、万丰休闲观光果园、农家乐三大部分组成的“蝴蝶谷万丰生态旅游休闲农庄”;(4)建成拥有百亩休闲农业体验基地、300多亩果园采摘基地、农家客栈、农家餐厅、农副产品销售点、民俗表演厅等旅游特色的“五峰土楼生态庄园”;(5)建成集农事体验、户外运动、森林浴、茶文化、乡土风情为一体的“小坪森林人家”乡村旅游示范点,包含生态科教园区、休闲游乐区、茶文化区、水上活动区、户外运动区、纪念林区等六个旅游功能区。(6)依托古驿道-森林中的原始部落、古迹传说神奇的“化度院”的特色,建成“汀溪镇前格村五里林”乡村旅游示范点。4.布局与实施地点汀溪镇、莲花镇。(八)海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1.现有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福建与台湾均处中南亚热带地区,热量足,雨量丰,适合农业生产,亦是传统的农业区域。同时,两岸农业的交流既早且深且广。福建省农科院开展台湾农业研究已有30年的历史,是大陆研究台湾农业科技、生产、运销的最权威机构,也是福建省最高农业科研机构。以福建省农科院为大陆主发展单位,与台湾院校和农业研究机构、农业产销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海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具备良好的基础。2.预期目标(1)加强合作,使两岸农业技术、管理、产品走向亚洲,走向世界,实现两岸合作倍数双赢,提升两岸合作的有益尝试。(2)提供两岸农业科技交流、经贸合作以及学术交流和人员互访等方面的良好载体和平台。3.建设内容和规模(1)着力培养农业科研人才和现代农业管理人才、研发农林渔业新品种、新专利,帮助台湾青年在闽发展农业产业、推动台湾农业转型与市场开拓、进一步挖掘闽台农业的发展空间与影响领域、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促进两岸农业资源与技术的交流,打造两岸农业合作的最佳平台、亚洲农业发展的前沿阵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在创意农业、基因引种、花卉园林、动漫科技传播、农产品营销、产业化研究、病虫害防治等领域开展研究与攻尖。通过两岸农业组织和学界之间的合作互访,进行理念和实务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两岸综合科技成果,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力求通过10-15年的努力,科技实力新产品、新专利达到亚洲领先水平,15-30年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使农业科技真正福惠于两岸人民。(3)组织两岸农民相互交流,为两岸青年农业创业提供辅导与咨询,在合作建设农村社区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广,并探索建立稳定的体制模式和运行机制。(4)提高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层次,保持福建对台农业合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同时,努力建立起覆盖农村全体群众的新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福建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新社区转变。4.布局与实施地点厦门食品科技孵化园,该园位于轻工食品工业园,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将提供3000平方米面积建设海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科研、实验、产品(服务)、技术、专利产业化、利润、推广海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六、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一)组织管理园区坚持科学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政府搭台、基础铺垫、招商引资、股份合营等运作,使园区成为农业高新技术科研、生产、示范、推广、培训基地,以及休闲农业示范区,不断推动同安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1.组织领导同安已成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副区长许国华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区科技局局长吴宁平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区科技局、农业局、经发局、水利局、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园区规划和实施方案;负责园区的项目管理、资金投放、硬件建设等具体工作。各村镇按照园区承担的项目,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分级负责制,一级抓一级,确保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顺利实施。2.建章立制同安农业科技园区严格按照已制定的一系列园区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规范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做到在园区有规可依,有章可循。3.制定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