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健康讲座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儿科健康讲座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儿科健康讲座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儿科健康讲座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儿科健康讲座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医 儿 科 健 康 讲 座,1,.,目 录,1、概 述 2、儿童年龄分期 3、生理病理特点 4、中医预防及调护 5、中医保健推拿手法 6、常见病的推拿及调护,2,一、概 述,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3,二、小儿年龄分期,小儿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之中,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机体特点,因此整个小儿时期可划分为若干阶段。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小儿年龄可分为六期,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出生到28天)、婴儿期(28天到1周岁)、幼儿期(13周岁)、幼童期(37周岁)、儿童期(712周岁)。,4,三、生理、病理特点,(一)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的脏腑娇嫩,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儿出生后肺脏、脾脏、肾脏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脏腑柔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低。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的机体,无论是在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发育成长。如小儿的身长、胸围、头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小儿的思维、语言、动作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地提高。小儿的年龄越小,这种蓬勃的生机、迅速的生长发育就越明显。,5,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年龄越小,脏腑娇嫩的表现就越突出。正是由于小儿机体的这种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生理特点,形成了小儿的御邪能力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被外邪所伤,出现病情多变而迅速传变的特点。小儿发病容易,突出表现在肺、脾、肾系疾病及传染病方面。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与成人相比,小儿的机体生机蓬勃,脏腑之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并且小儿宿疾较少,病情相对单纯。因而,小儿为病虽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特点,但一般说来,病情好转的速度较成人为快、疾病治愈的可能也较成人为大。,(二)病理特点,6,四、中医预防及调护,一、饮食调养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7,二、生活起居,(一)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二)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三)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四)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五)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8,三、日常护理,1. 冬春季节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疾病。 2.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偏食,保持大便通畅。 3.加强户外运动,晒太阳,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注意感冒受凉。 4.穿着易宽松、以棉质衣服为宜,利于排汗。,9,五、中医保健推拿手法 1、摩腹 8、清肝经 2、捏脊 9、补肾经 3、按揉足三里 10、清补大肠 4、按揉迎香穴 11、揉板门 5、按揉四神聪穴 12、推揉肺俞 6、补脾经 7、补肺经,10,(一)位置:腹部。 (二)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规律的移动,每次13 分钟。 (三)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四)应用:摩腹治疗小儿食滞胃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感冒后胸闷咳喘,痰鸣气急等效果较好。常与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作为儿童保健手法。,11,捏脊,(一)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二)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施术者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和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腧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腧穴上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腧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12,(三)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四)应用:脊柱穴属督脉,督脉贯脊属脑络肾,督率阳气,统摄真元。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身健体之功能,常做之能增强儿童的体质和适应能力,是儿童常用保健手法之一。捏脊疗法不仅常用于感冒、咳嗽、腹泻、厌食等病症,还可应用于成人失眠、肠胃病等病症。本法操作时亦旁及足太阳膀胱经。临床操作时可根据不同病情,重提或按揉相应的背部腧穴,以加强疗效。,13,按揉足三里,(一)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二)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四)应用:本穴属足阳明胃经,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强身健体之功能,常与摩腹、捏脊合用,是少儿推拿常用的保健手法。,14,按揉迎香穴,(一)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二)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三指则手心方向卷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四)应用:本穴属手阳明大肠经,能宣通鼻窍,导滞通络。多用于鼻病如鼻塞、流涕等病症,具有强身健体之功能。,15,按揉四神聪穴,(一)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二)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四)应用:本穴为经外奇穴,常用于头痛、外感、流涕、久泻等病症。常按揉此穴可醒神开窍,健脑益智,是儿童常用保健手法之一。,16,补脾经,(一)位置:拇指桡侧缘。 (二)操作:操作者以一手握住小儿之手,同时以拇、食二指捏小儿拇指使之微屈,再以另一手拇指自小儿拇指尖推向指根,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健脾、补气血的作用。 (四)应用:补脾经能健脾、补气血,儿童体质“脾常不足”,补脾经可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增强或改善儿童体质。常用于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17,补肺经,(一)位置:无名指掌面。 (二)操作:操作者以一手握住小儿之手,另一手拇指自小儿无名指指尖推向指根,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补益肺气的功效。 (四)应用:补肺经可补肺益气,增强肺的生理功能,宣通卫气,使皮肤发挥抵御外邪的屏障作用,防御外邪入侵,增强儿童体质。常用于肺气虚弱、咳喘、虚汗、畏寒等肺经虚寒症。,18,清肝经,(一)位置:食指掌面。 (二)操作:操作者以一手握住小儿之手,另一手拇指自小儿食指指根推向指尖,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的作用。 (四)应用: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疏通儿童经络气血。常用于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之滋肾养肝法。,19,补肾经,(一)位置:小指掌面。 (二)操作:操作者以一手握住小儿之手,另一手拇指由小指指尖推向指根。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四)应用: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髓上充于脑。肾精的充盈与脑力的发育关系密切,补肾经可补肾益脑,温养下元。常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虚汗等病症。,20,清补大肠,(一)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二)操作:操作者一手托小儿之手,另一手拇指自小儿食指桡侧缘指尖至虎口来回推动,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疏调大肠气机的作用。 (四)应用:清补大肠具有疏调大肠气机的作用。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泻等病证。清大肠能清利肠道,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湿热泻,食积滞留肠道等病证。,21,揉板门,(一)位置:手掌大鱼际最高点。 (二)操作:操作者用中指端揉,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的作用。 (四)应用: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常用于乳食停积,厌食,食欲不振,腹泻等病症。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吐。,22,推揉肺俞,(一)位置:第三胸椎下旁开一寸五分。 (二)操作:操作者先以两拇指端揉,称揉肺俞,然后再以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自上向下推动,称分推肺俞,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的作用。 (四)应用:推揉肺俞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久咳不愈,按揉肺俞时可加沾少许盐粉,提高疗效。通常寒喘、风寒咳嗽用揉法或擦法,热喘和热咳嗽用分推法。,23,注意事项,(一)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二)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三)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四)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五)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24,补脾经13分钟 补肺经13分钟 补肾经13分钟,25,揉板门13分钟 按揉足三里2分钟,26,摩 腹35分钟 捏 脊46遍,27,按揉迎香13分钟 补肺经13分钟,28,清肝经13分钟 补脾经13分钟,29,揉板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