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滤波器元件过负荷保护分析.pdf_第1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滤波器元件过负荷保护分析.pdf_第2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滤波器元件过负荷保护分析.pdf_第3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滤波器元件过负荷保护分析.pdf_第4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滤波器元件过负荷保护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5年第 6期 上海电力 4 3 数谐波 的 目的。优 先 级顺 序 为 H P 1 2 2 4, S C D, S C。交流滤波器组的主接线图见 图 1 。在交流滤 波器中, 电抗器是一个所必不可少的电气原件 , 它 和 电阻器 、 电容器共同组成了滤波 回路 , 滤除各种 谐波电流。电抗器的作用是限制滤波器在投切过 程 中产生的冲击 电流。 1 2 交流滤波器过负荷保护配置 在交流滤波器保护 中配置了电抗器过负荷保 护用于保护电抗器 , 保护装置内部将 流过交流滤 波器 中电抗器的电流根据系统设置的发热频率效 应系数转化为等效的工频热效应 电流。只要任一 相交流滤波器 电抗器的工频热效应电流高于定时 限过负荷保护定值 , 就会 出口动作跳 开断路器三 相 。 华新站交流滤波器元件过负荷保护分为 : 交 流滤波器 L 1电抗 谐波过负荷保 护 、 交 流滤波器 L 2电抗谐波过负荷保护 、 交流滤波器电阻 R过负 荷保护。其中 1 2 2 4型滤波器组保护配置如下图 2所示 F1 图 2 1 2 2 4型 交 流 滤 波 器 组保 护 配 置 交流滤波器 L 1电抗谐波过负荷保护 : 保护实 测 1 3与 T 4的电流差值 的有效值 , 并计算热等效 电流。单相电流大于 4 2 2 A时报警 ; 大于4 3 3 A时 延时 4 0 m i n跳 闸; 大于 4 3 5 A时延时 3 s直接跳 闸。 交流滤波器 L 2电抗谐波过负荷保护 : 保护实 测 电流有效值 , 并计算热等效电流。单相 电流 大于 4 9 6 A时报警 ; 大于 5 1 2 A时延 时 4 0 m i n跳 闸; 大于 5 l 4 A时延时 3 s 直接跳闸。 交流滤波器 电阻 R过负荷保护 : 保护实测 T 4 电流有效值 , 并计算热等效电流。单相 电流大于 4 6 A时报警 ; 大于 4 8 2 A时延时 4 0 m i n跳闸; 大 于 4 8 8 A时延时 3 S 直接跳闸。 2 交流滤 波器投切对元件过负荷 的影响 2 1 无功控制模式在手动模式下进行交流滤波 器 投 切 华新站运行规程 中规定 : 手动投切交 流滤波 器或并联电容器时应先注意系统电压情况 , 检查 需投入的滤波器是否可用 , 再遵循“ 先投后切” 的 原则 ; 同时选择新投入的滤波器 时要考虑三个交 流滤波器大组所投 的交流滤波器 组数应基本均 匀。因此 , 在手动模式下 , “ 先投后 切” 的原则确 保了在当时的直流负荷 和系统运行方式 下, 在切 除交流滤波器前 , 先手动投入备用交流滤波器 , 从 而避免出现因突然失去一组交流滤波器而使得在 运行交流滤波器上的电流急剧增加 , 从而达到电 抗器过负荷保护定值而跳 闸, 最终导致 因失去绝 对最小滤波器组数致使直流双极闭锁的情况。 2 2 无功控制模式在 自动模式下进行 交流滤波 器投切 若运行中的某小组交流滤波器出现故障跳 闸 的情况时 , 按照华新站无功控制软件 的设定 , 备用 交流滤波器会迅速投人。然而是否会出现同葛洲 坝站一样在备用交流滤波器还未及时投入的情况 下 , 在运滤波器因电抗器过负荷保护先动作而退 出运行 , 还得通过查找 H i D r a w软件 图, 分别找 出 交流滤波器 自动投切逻辑 图中投入备用滤波器的 延时时间以及交流滤波器 电抗器过负荷保护逻辑 图中的保护动作时间。 从 图 3中可 以看 出, 在华新站的软件设定 中, 系统发 出投入滤波器 的命令后 , 延时 0 4 S自动 投入备用滤波器。华新站交流滤波器场的断路器 为 A B B公 司的 H P L 5 5 0 B 2型断路器 , 通过查阅 试验报告 , 断路器合 闸的 固有 时 间约为 6 0 ms 。 因此整个交流滤波器的投入过程不超过约 0 5 s 。 交流滤波器 电抗器 过负荷保 护逻辑 图如 图 4所 示。交流滤波器电抗器过负荷保护动作时间定值 如图 5所示。 从图 4 、 图 5中可以看出, 华新站 的软件设定 中, 电抗器 过负荷保 护 I 段 动作延 迟 时间为 4 0 m i n ( 电流大于 4 3 3 A时) , I I 段动作延迟时间为 3 S ( 电流大于 4 3 5 A时) 。 2 0 1 5年第 6期 上海电力 4 5 OVERL OAD P RoT De f a u l t s e t t i n g p a r a me t e r s ( A r ms ) 图 5 交流滤波器 电抗器过负荷保护动作时间定值 3 各工况下交流滤波器元件过负荷情况 分析 3 1 华新站实际运行 工况下交流滤波器元件 的 有效 电流 华新站满负荷 ( 3 0 0 0 M W) 运行时, 监视流过 1 2 2 4交流滤波器组 L 1 、 L 2和 R 1的电流有效值 。 流过 L l的电流有效值约为 2 5 4 A左右, 流过 L 2的 电流有效值约为 2 7 4 A左右 , 流过 R1的电流有效 值约为 1 4 A左右。均与跳闸定值有较大的差值。 为更好的分析系统 中背景谐波变化对滤波器 元件运行 电流的影响 , 在华新站运行工况保持不 变( 双极大地 回线 , 3 0 0 0 MW) 时, 每隔 4 h记 录一 次 5 6 1 1 、 5 6 2 2两组 1 2 2 4交流滤波器元件热等效 电流值 , 连续记录4 8 h , 以便判断峰谷等不同时段 流过滤波器元件 的电流是否有 明显变化 ( 见表 1 和表 2 ) 。 依据表 1 和表 2 , 满负荷运行时, 华新站交流 滤波器 u 、 L 2、 R上热等效电流基本稳定 , 可以据 此判断 , 背景谐波没有太大变化 , 稳定运行时滤波 器元件的热等效电流离跳 闸定值差距较 大, 无 动 作可能。 3 2 华新站绝对最小滤波器情 况下交流滤波器 元件的有效电流 考虑极端工况 : 华新站满负荷运行时 , 投入全 部 5组交流滤波器 , 其中“ 绝对最小滤波器 ” 条件 要求至少投入 3组交流滤波器。假设此时有 2组 交流滤波器 由于故障无法投入 , 仅维持绝对最小 滤波器所要求 的 3组滤波器投入 , 是否有可能引 发过负荷保护动作跳闸。 已知常规直流输电工程设计的计算模型如图 6所示 。 表 1 5 6 1 1滤波器 L 1 、 L 2 、 R热等效 电流连续 4 8 h观 测值 4 6 上海电力 2 0 1 5年第 6期 l 谐波源 l 滤波器阻抗 流系 阻抗 罔 6 交 流 滤 波 器 计 算 模 型 可以简单推出以下计算公式 U = Z r n Z I c ( Z f n + Z ) , = Z f X, ( Z f +Z ) , f n =Z X l , :n ( Z f n + Z ) 其中 , 为换流器发出的谐波电流 , z 为交流 系统 的阻抗 , , 为流人交流系统 的谐波 电流 , 为交流母线谐波电压 , 为投入 的交流滤波器的 总阻抗 , , f 为流入滤波器的谐波电流。则可 以看 出当投入的滤波器组数不同时会引起谐波电流变 化 。 设每组滤波器的阻抗均一致 , 为 z 则投入 5组滤波器 时, 流人每组 滤波器上的谐波 电流 , 为 : , = Z s XI c ( Z +5 Z ) 投入 3组滤波器时, 流人每组滤波器上的谐 波电流 , 为 : I b = Z 。 I s 。 ( Z +3 Z ) , b = , a X( Z + 5 Z ) ( z + 3 Z ) , I J , 5 3 即满负荷只投入 3组滤波器时 , 可以估计 , 流 过每组滤波器 L l 、 L 2 、 R上 的电流值要小于正常 时的5 3 。此时流过 L l 的热等效电流 2 5 4 5 3= 4 2 3 3 A, 流过 L 2的热等效电流 2 7 4 X 5 3= 4 5 6 6 A, 流过 R l 的热等效电流 1 4 X 5 3= 2 3 3 A。均小于跳闸定值 。 因此若满负荷时仅能够满足“ 绝对最小滤波 器” 条件 的 3组交 流滤波器投 入要求 , 也不会引 发交流滤波器元件过负荷保护动作跳 闸。 4改进及 建议 通过对交流滤波器 电抗器 自身的特性和过负 荷保护的原理进行分析后 , 我们可以知道 2 0 0 7年 2月 2 6日葛洲坝双极 闭锁 , 交流滤波器电抗 器本 身和过负荷保护都没有问题 , 而是无功控制逻辑 和过负荷保护之间的时间配合问题是此次双极闭 锁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对过负荷保护 I段增加 延时 , 使之能更好 的配合 , 避开无功控制 自动投滤 波器的时间延时。 1 )对于交流滤波器合 闸冲击 时产生 的冲击 电流 , 可以根据电抗器的耐受水平 , 判断能否使用 电抗器过负荷延 时值 的设定来 躲开该 冲击 电流 。 若两者时间相近或过负荷保护的延时时间小于交 流滤波器的合闸时 间, 则必须对软件进行修 改使 得两者能更好的配合。华新换流站设置的电抗器 过负荷 I I 保护延时为 3 s , 交流滤波器的合 闸时间 约为 0 5 S 。 2 )为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 可以对交流 滤波器保护 、 无功控制逻辑及其配合进行进 一步 研究。在手动切除交流滤波器时一定要遵循“ 先 投后切” 的原则 , 现场检查先 投入的交流滤波 器 运行正常 , 且直流系统运行稳定 的情况下再切除 相应的交流滤波器 , 相 同型号 的交流滤波器先投 2 0 1 5年第 6期 上海电力 4 7 电流互感器特性分析及应用 吴猛 天刁 五 ( 华东送变 电工程公 司 , 上海2 0 1 8 0 3 ) 摘要 : 对 工程 中使用 的电磁 式 、 穿 心式 及电子式 电流互感器 的原理 以及应用展开详 细阐述 , 从 等效电路 图、 磁芯特性、 一次故障及二次输出全方位分析互感器的特性。通过研究各种互感器的原理, 进而对比不同类型 互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与缺陷。根据现场对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测试 , 分析其 1 0 误差曲线原理并给出 解决误差过大 的方案 。 关键词 : 电流互感器 ; 磁芯特性 ; 罗氏线圈 ; 1 0 误差 曲线 中图分类号 : T M4 5 2 文献标 志码 : B 0引言 1 电磁式 电流 互感器 当今电网趋向大容量、 特高压 、 数字化通信和 输配 电智化能控制 的发展与建设 。电流互感器 ( e u e n t t r a n s r me r ,C T ) 被广泛用 于电力系统一 次设备运行监测 、 计量 、 保护等 , 配合继 电保护装 置可以实现电网的继 电保护和调度 自动化。电网 的发展对二次设备精确度 、 可靠性 的要求在不 断 提高 , 而二次设备 的工作环境越来越苛刻 J 。在 此背景下 , 新 的互感器技术不断涌现 , 各种新技术 被开发出来 并应用 到工程 中。从 电磁 式到穿心 式 , 再到最新 的电子式互感器 , 不断涌现出新 的、 更可靠 的、 更准确 的测量技术。 本文就各类 电流互感器 的特性进行详 细分 析与研究 , 进 而 比较其优 缺 点。分 析互 感器 的 最佳应用场合 , 为 电气设 计人 员及 试验 人员 提 供参考。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属于最早 的一类 , 只适用 于交流电场合 , 相 当于一个升压变压器, 一次侧与 主回路串联 , 磁通在一个封闭的磁环中形成 回路 , 将电信号传递到二次侧 。对于这类电流互感器的 特性要求相关指标为 : 误差 曲线 、 磁饱和 、 磁滞 、 变 比、 直流 电阻、 极性等。 1 1 磁芯磁滞 回线 对于电磁式互感器 , 磁 芯材料 的选取应与匝 数匹配。匝数少 , 则漏抗大; 匝数多 , 则磁通密度 大。磁通密度越大 , 铁芯越容易产生磁饱 和。互 感器的漏抗过大 , 会导致磁通损耗增大, 变比难以 和匝数比对应 , 产生测量误差 J 。各种电磁器件 对磁滞回线的要求不同, 因此衍生 出多种磁芯材 料 , 例如冷轧硅钢片、 铁氧体 、 非晶、 微晶以及超微 晶等磁性材料 。铁芯磁滞 回线如图 1所示 , 若 先退。运行中的交流滤波器组退 出运行后 , 再次 投入运行时 , 至少要等待 1 0 m i n 。避免人为失误 引起直流系统闭锁 。 3 )电抗器上的合闸冲击电流会根据断路器合 闸瞬间电压的幅值大小不同而变化( 合闸时电压幅 值越大 , 冲击电流越大) , 因此可以考虑在交流滤波 器小组断路器上增加同期合闸角装置 , 使得在 电压 较低的位置选择合闸, 从而减小合 闸冲击电流。 5 结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