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doc_第1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doc_第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doc_第3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doc_第4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xxxxxxxxxxxxxx导学案年级: 二年级 班级: (1) 科目: 数学 教师: xxxx 二一七年秋季学期课 程 表星期科目节次一二三四五上午第一节早读早读早读早读早读第二节语文数学语文数学语文第三节语文体育数学第四节数学数学语文午 休下午第五节语文语文体育 第六节品生体育学法品生安全第七节体育活动活动活动活动xxxxx教学工作计划表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教研组长(签字) 陶思国 教导主任(签字) 王忠永 优秀生与后进生情况分析:优秀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课后认真完成所规定的任务,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后进生普遍学习习惯较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上课精力不集中,贪玩好耍,作业不认真,不仔细,大部分后进生父母外出打工,在家没人管,常常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不做家庭作业。课后辅导对象:后进生和部分中等生。措施: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期望取得成果:中等生赶上优等生;后进是生赶上中等生本 学 期 应 达 到 的 教 学 目 标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 学 计 划 进 度 表周 次教学单元教 学 内 容课 时第 一 周第 一 单元长度单位5第 二 周第 二 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5第 三 周第 二 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5第 四 周第 二 单元连加、连减、加减混合5第 五 周第 三 单元整理与复习和我长高了5第 六 周第 单元国庆长假5第 七 周第 四 单元与角的初步认识5第 八 周第 五 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5的乘法口诀5第 九 周第 五 单元2、3、4的乘法口诀5第 十 周第 五 单元6的乘法口诀 整理和复习5第 十一 周第 六 单元观察物体5第十二周第 七 单元7的乘法口诀5第十三周第 七 单元8的乘法口诀5第十四周第 七 单元9的乘法口诀 5第十五周第 七 单元整理和复习5第十六周第 八 单元认识时间5第十七周第 九 单元数学广角5第十八周第 十 单元单元复习5第十九周第 十 单元单元复习5第二十周第 十 单元总复习与期末考试5课 题 长度单位 (第1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重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1、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2、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自由测量: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并记录下来。( )大约有( )个( )长。( )大约有( )个( )长。(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量数学课本的宽:你想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有多宽吗?我们动手来量一量。(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4)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这说明什么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学 习 过 程学习活动二: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2)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可以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3)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4)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怎样才会避免这种情况呢?2、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都用方木块测量数学书的长、宽,还有铅笔的长度,看看结果如何(三)达标测评课本第2页13题。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估测的方法。(四)加油站(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外延伸 酌情安排有针对性的巩固性或拓展性学习任务,也可以是预习性任务。课 题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第2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2、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认识。3、 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4、培养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重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1、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2、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许多不方便,也不准确。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学 习 过 程学习活动二: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2统一测量的方法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3)量一量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三)达标测评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四)加油站1、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2、看图填空 (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认识米 用米量 (第3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实际感知1米。2、感受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重难点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用直尺量一量窗户的宽度,你发现了什么?找一找有没有比“厘米”更长的长度单位和更适合量窗户宽度的尺子。准备一把米尺,或一米长的木棍。(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2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米。(3)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3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学习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厘米、米之间的关系1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再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这条1米长的绳子,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4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三)达标测评课本第6页练习一46题。学 习 过 程 (三)达标测评课本第6页练习一46题。(四)加油站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2小组测试立定跳远的成绩,并作好记录。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教室长8()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 (五)质疑评学1、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外延伸填空课 题 认识线段 (第4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重难点 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你知道什么是线段吗?了解一下线段有什么特征?在生活中你经常见到线段吗?用彩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一、认识线段1、感受线段的特征。(1)展示学生课前画的线段。选出和补充出以下几种图形: (2)把上面6条线分成两类,并说说原因。是弯的;是直的。(3)把分成两类,怎样分,说说原因。两端有端点;两端没有端点。(4)像这样的线就叫做线段,你现在知道线段有什么特征吗? 二、量线段1、利用线段的特征,自己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两条线段。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自己画的线段有多长,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量的。学 习 过 程学习活动二:画线段1、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2、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3、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学生操作后汇报。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4、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小组讨论,试画。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结: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三)、达标测评课本第6页练习一710题。第10题: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四)、加油站1画一条比4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3、数线段。(五)质疑评学1、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 难 点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1、第11页的图讲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坐一辆车?为什么?能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吗?2、复习导入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8+5 30+19 37+50 23+6 45+5(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从学生汇报中抽出问题:二(1)班和二(2)班能合乘一辆车吗?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1)你是怎样计算的?(2)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3)用竖式怎样计算?(4)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2、小组互相出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题目,列竖式计算并互相评价。再全班展示。3、抽出问题:二(3)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辆车吗?怎样列竖式计算?先用小棒摆一摆,再笔算。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进行小组展示并评价。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1、课本第12页“做一做”和第13页“做一做”。2、课本练习二第1、2题。(四)加油站 (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2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2、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重 难 点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上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两种乘车的方法,你知道还有其他的乘车方法吗?为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问题一:二(1)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辆车吗?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1)你是怎样计算的?(2)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3)用竖式怎样计算?(4)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2、问题二: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怎样列竖式计算?先用小棒摆一摆,再笔算。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进行小组展示并评价。3、引导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从十位加起来方便吗?学生汇报小结并板书:(1) 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1、课本第14页“做一做”。2、课本练习二第35题。(四)加油站2. (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3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计算等多种能力。重难点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学习难点: 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课本14、15页,610题。你认为哪些题目较难或容易出错,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独立完成16页7、8、9题。2、全班交流(1)第7、8题,可指2至3小组说答案,再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怎样克服?(2)第9题:找出这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怎么列式?列竖式计算要注意哪些问题?学习活动二:1、完成15页第6题。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错误原因,如何改正。再选小组在全班交流。通过做这道题,提醒我们以后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2、完成16页第10题。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每小题的条件和问题。怎么列式?列竖式计算要注意哪些问题?全班交流。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1、 2736 45 26 76364645 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十题。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四)加油站 (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4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2、能正确书写两位数减法。重难点 竖式的书写格式。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第17页的图讲了什么内容?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通过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主要研究一下“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预习反馈(1)、小组交流:预习课本1720页。第17页的图讲了什么内容?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通过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全班汇报学习活动二:1、从学生汇报中抽出问题: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该怎样解答呢?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1)你是怎样计算的?重点说出口算思路,明确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2)用竖式怎样计算?(4)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2、尝试解答:多伦多比巴黎多多少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课本页20练习三第5、6题。(四)加油站(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5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1、计算:4323 8962 595 9271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该怎样解答呢?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1)能用口算吗?你是怎样计算的?(2)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重点说出计算思路,明确个位上的数6-8不够减怎么办。(3)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用竖式怎样计算?(4)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5)从十位减起方便吗?2、小组互相出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题目,列竖式计算并互相评价。再全班展示。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1、课本第19页“做一做”第1题。2、课本页20练习三第14题。(四)加油站(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6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连加、连减的竖式书写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计算等多种能力及尝试精神。重难点1、 应用题的多种解。2、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方法。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课本27、28页。在27页例1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7页例2的图讲了什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连加教学1、交流:在27页例1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2、选出问题: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尝试计算。3、小组讨论:(1)怎样列式?这种算式我们又叫什么算式?(2)你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竖式是怎样列的?(3)你能不能把两个竖式连成一个竖式呢?4、全班交流并总结。5、把两个竖式连成一个竖式有什么好处?学习活动二:连减教学1、交流:27页例2的图讲了什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学生尝试计算。3、小组交流:(1)怎样列式?这种算式我们又叫什么算式?(2)你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竖式是怎样列的?(3)你能不能把两个竖式连成一个竖式呢?4、全班汇报并总结。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1、课本28页“做一做”,28页“做一做”。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2、课本29页练习五第1、3题,。(四)加油站(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7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增强数感。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重难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能解释估算过程。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找一找,生活当中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结果就可以了。(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贴近生活 感受估计猜价格游戏:学校买回一些运动器材,请大家猜猜价格。出示:羽毛球拍、篮球、呼拉圈图和价格。猜羽毛球拍的价格:学生第一次猜价格(学生是乱猜)。师:透露一点,接近30元。学生第二次猜测:29、28 、27 、31、32师:大家猜得都很有道理,这些数都接近30,我们说它大约是30元,这个羽毛球拍的价格是28元。猜篮球的价格:大约是40元,让学生猜(猜中后出示43元)。猜呼啦圈的价格:大约是20元,猜价格。如果这三样体育用品各买一个大约要带多少钱呢?说一说,生活当中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结果就可以了。2、揭示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在估算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几十几的数看成整十数,如71看作70 ,53看作50,88看作90,算出大约的数,可以更简洁、迅速的解决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法估算。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1、课本31页“做一做”。2、课本32页练习六第13题。 (四)加油站1、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我们学校马上要开运动会了,为了保证运动会能正常进行,顺利召开,教师们正在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这是我们二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出示)跑 步 的38人,打球的29人,转呼啦圈的22人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每一个运动员都有一个参赛号码布,现在有61个号码布,(板书:61)请你帮老师们估算一下够用吗?为什么?2、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师:有个叫小亮的小朋友他报的项目是转呼啦圈,这一段时间来他在练习转呼啦圈。出示:小亮计划三天转100个,昨天转了29个,今天要转42个,两 天大约转了( )个。小亮第三天大约还要转()个。3、比赛结束后,为了表彰这次运动员出色的表现,我们班准备用60元钱的班费作奖金,可这些运动员不仅爱体育,为我们班赢得了荣誉,而且也非常的有爱心,他们说要用这60元奖金去买一些礼品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们。送些什么好呢?让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吧。出示货架:12元的奶粉、19元的书、24元的书包、11元的钢笔、19元的羽毛球拍、38元的玩具分小组设计购物方案。(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整理和复习 (第8 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重难点1、归纳、概括、比较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2、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完成整理和复习表格。(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学习活动二:尝试编题,抽象法则1、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2、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3、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1、课本36页练习六第13题。 (四)加油站1、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我们学校马上要开运动会了,为了保证运动会能正常进行,顺利召开,教师们正在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这是我们二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出示)跑 步 的38人,打球的29人,转呼啦圈的22人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每一个运动员都有一个参赛号码布,现在有61个号码布,(板书:61)请你帮老师们估算一下够用吗?为什么?2、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师:有个叫小亮的小朋友他报的项目是转呼啦圈,这一段时间来他在练习转呼啦圈。出示:小亮计划三天转100个,昨天转了29个,今天要转42个,两 天大约转了( )个。小亮第三天大约还要转()个。3、比赛结束后,为了表彰这次运动员出色的表现,我们班准备用60元钱的班费作奖金,可这些运动员不仅爱体育,为我们班赢得了荣誉,而且也非常的有爱心,他们说要用这60元奖金去买一些礼品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们。送些什么好呢?让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吧。出示货架:12元的奶粉、19元的书、24元的书包、11元的钢笔、19元的羽毛球拍、38元的玩具分小组设计购物方案。(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角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重难点学习重点: 认识并会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习难点:能正确地画角。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1、认识角的名称和组成部分。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2、小组交流,说一说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怎样画角?(小组合作完成)归纳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 )的方向画( )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2、自己画出一个角。3、展示学生作品,小组交流评价。4、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你们是怎样想的?学习活动二:1、怎样画角?(小组合作完成)归纳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 )的方向画( )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2、自己画出一个角。3、展示学生作品,小组交流评价。4、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你们是怎样想的?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1、下面图形,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角的打。2、下面每个图形各有几个角? (四)加油站1、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几个角? (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角的初步认识 (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认识直角,能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重难点学习重点:认识直角和直角各部分名称。学习难点:会用三角板画直角。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直角的初步认识1、自学例3,找出图中的角。2、填空:像国旗、椅子上、运动员上身与双腿所夹得角等这些角都是( )3、这些直角的形状一样?4、找出生活中的直角。5、认识直角各部分的组成及名称。6做一做自己试着用两根纸条做一个直角。 用纸折出一个直角。7、学生作品展示,全班交流评价。(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小组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41页用彩色笔勾出重要词句理解判断直角的方法。归纳总结其方法:将三角板上( )的顶点与角的一个顶点( ),三角板的直角的边与这个角的一条边( ),如果这个角的另一条边与三角板的另一条边也重合,这个角就是直角。(2)、认真观察教材41画角的方法后小组交流总结归纳画直角的方法:先画一个点,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把直角的( )和一条直角边与这个点和直线( ),从顶点沿着另一直角边画( ),就画成了一个直角。(3)、画一画,画不同方向的直角(4)1小组展示作品,其余小组评价补充。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1、下面图形中是直角的打,不是直角的打 2、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四)加油站1、添一条直线,使一图增加3个直角,二图增加4个直角。2、按要求剪一剪,只能剪一刀 。 (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1、出示口算题,学生与教师比赛,引出乘法简便。3+3 5+5+5 8+8+8+8+8+8+8 9+9+9+9+9+94+4+4+4+4+4 15个 (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阅读教材第47页,理解乘法的含义以及乘法算式的读写法。完成48页的“做一做”。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阅读教材第48页例2。理解:5+5+5=15可以改写成5( )=15,5叫( ),15叫( );还可以改写成3( )=15,3叫( ),15叫( )。学习活动二:1、25=10,读作( )乘( )等于( )。64=24,读作( )乘( )等于( )。2、一个因数是2,一个因数是5,积是10,写成乘法算式是: ;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4,积是12,写成乘法算式是: 。3、8乘4等于32,写成( )( )=( );3乘9等于27,写成( )( )=( )。学 习 过 程(三)达标测评1、写出乘法算式。2个5相加。( )( )=( ) ( )( )=( )7个4相加。( )( )=( ) ( )( )=( )6和3相乘。( )( )=( ) ( )( )=( )2、 把下面意义相同的算式连起来。3+3+3+3 63 5+5+5 7253 34 6+6+6 7+7(四)加油站1、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些出来。5+5 ( ) 2+2+2+2+2+2 ( )3+3+3+3+4( ) 6+6+6+6+6-6 ( ) (五)质疑评学1、质疑: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评学:(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课 题 表内乘法(一) 5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熟悉5的乘法口诀,记住5的乘法口诀。2、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学习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学 习 过 程(一)知识链接将下列算式写成乘法算式3+3 5+5+5 8+8+8+8+8+8+8 9+9+9+9+9+94+4+4+4+4+4 15个 (二)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一:1、我发现前面的几个加法算式 都是相同的,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5 ( )( )=( ) ( )( )=( )5+5=10 ( )( )=( ) ( )( )=( )5+5+5=15 ( )( )=( ) ( )( )=( )5+5+5+5=20 ( )( )=( ) ( )( )=( )5+5+5+5+5=25 ( )( )=( ) 编写乘法口诀:学习活动二:1、阅读教材第51页。补充口诀:一五( ),二五( ),三五( ),四五( ),五五( )。2 、完成教材第51页做一做。学 习 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