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 心若移动,何能“联通”?关于中学生佩带手机问题的调查报告一、关键词:手机、中学生、动因、花费、利弊 二、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产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风靡全球。手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和多功能的娱乐产品深受人们喜爱,也在我们中学生中掀起一股热潮,却也因此而引起了一系列校园纪律、学习环境等问题。为了能让中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手机的利弊,合理地使用手机,我们通过查资料、问卷调查、访问等渠道进行调查研究。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动因是多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复杂的。携带手机会影响我们中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支出,影响学校的管理,甚至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因此我们呼吁“为校园手机立法”并有效执“法”迫在眉睫。三、背景与意义:你是否听到过同学们在抱怨每个月的手机花费?你是否有过上课或自习时被手机铃声打断的困扰?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手机”似乎也成为了我们中学生的必备品,我们不禁要发问:手机究竟给我们中学生带来了方便还是成为了我们学习生涯的绊脚石?为了让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看清手机的利弊,为我们中学生自身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方便学校的管理。我们调查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四:组员分工成果的整理与展示: 问卷调查: 访问: 活动记录: 资料查找: 五:调查过程一.2007.10.152007.11.10准备阶段。(一)上网搜查有关资料 (二)确定课题 (三)写研究方案二.2007.11.112008.03.02实施阶段。(一)上网搜集材料 (二)问卷调查并整理数据 (三)采访并整理采访稿三.2008.03.032008.4.21结题阶段。(一)整理材料 (二)整理报告 (三)成果展示六、调查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手机这个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精灵,似乎也悄悄地走进了我们中学生的世界,成为了我们中学生的必备品,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1、你有手机吗?A 有(请回答29题)B没有(请回答79题)2、你的手机是如何得来的?A亲友赠送 B自己攒钱买的 C死缠烂打向家长要的 D其他 3、你的手机的价格?A1000元以下 B10001500元 C15002000元 D 2000元以上 4、你一个月的手机开销为多少?A 30元以下 B30-50元 C 5070元 5、你当前的话费来源 ?A 打完了让父母再充 B 自己从生活费拿 C 其他6、你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A 联系方便 B娱乐 C心理原因 D其他 7、上课时经常有学生手机铃声响起吗?A 从没有 B偶尔 C经常8、经历过或看到过同学上课时发短信吗?A 看到过 B经历过 C 从未发生过此类事情关于中学生佩带手机问题的调查报告问题选择1、手机拥有量2手机的来源3手机价格4手机月开销5花费来源6手机用途7手机铃声影响纪律A有亲友赠送小于1000小于30父母充值方便联系从没有8772.5%5664.4%2835.9%1517.2%6372.4%4551.7%3327.5%B无自己攒钱1000150030-50自己节省娱乐偶尔3327.5%1314.9%3944.8%4147.1%2124.1%3439.1%7663.3%C索取1500200050-70其他心理原因经常1820.7%1112.6%2933.3%33.4%78.0%119.2%D大于200070-100910.34%22.3%样本容量120871209、我有话要说 。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我们总结出我们中学生拥有手机的动因不外乎以下几种1、使用手机可以方便同学、朋友间的交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友谊;2、上学,放学途中遇到突发事情,可以及时与家长、老师联系,避免更大的伤害;3、使用手机可以用于上网查询资料,不懂时,方便于同学的讨论,帮助学习; 4、可以玩智力游戏,开发智力,调节大脑,做到劳逸结合,以便带来更好的学习效率。5、心理上的原因(别人有,我也要有。)下面以我们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一点总结为方便联系、交流感情。然而,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都有电话,为什么还需要手机来增进感情呢?况且我们中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难道还须要把剩下一半的私人空间和好友共享?第二点总结为避免危险,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家长为学生购买手机的重要原因。家长对于我们的关心与担忧无可厚非,只是我们是否也恰恰利用了这一点来向家长索取手机呢?第三点可总结为便于学习。我们认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们普陀的高中学校都是有晚自习的,我们可以利用课间和同学交流讨论,也可自由到老师办公室向老师请教。第四点可总结为劳逸结合、开发智力。这一点和第三点类似,完全是同学们为自己找的借口。要开发智力为何不解几道数学题?要劳逸结合可以做运动,而且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根据我们的分析,以上四点优点中三点完全是同学的托词,那么第五点所反映的由于攀比和从众心理造成的原因也就不存在了。但是手机给我们中学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是同学和家长所想的那么简单:第一,不利于勤俭节约的养成。中华民族是强调勤俭节约的民族,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应继承并发扬祖先的优良传统,而不是过早的学会享受。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我们进行访谈时(见附见二P11)也有家长表示手机所支出的费用是他们能承担的起的,但我们中学生作为消费者,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而我们却过早的踏入了高消费区。中学生往往缺乏自控力,一打起电话就是好几个小时,一个月的信息量多达几百条,容易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支出,更不利于勤俭节约的养成。第二,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同意孩子使用手机,在调查中发现,14.9%同学偷偷节约生活费买手机,23.1%的同学的手机费用从生活费中取,从我的生活中来看,这里的“生活费”有很大疑点。有小部分同学借学校收费,买书与文具及生活费不足为名,向家长索取,这无意中助长了部分同学的恶劣品性。也有的同学靠节省自己的餐费来“养”手机,这更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第三,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我们的调查中,70%以上的同学经历过上课时同学的手机铃声响起,打断上课进程影响课间纪律的事件。而且那些刚使用手机的同学也向我们表示他们把手机带到课堂也充满焦虑,即使关机、静音也担心它突然响起(见附件二P8)即使不把手机带到教室,手机也可能破坏我们的学习氛围。在访问中有同学表示经常会受到同学“问候”短信的打扰,又出于礼貌必须回复,破坏了原有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见附件二P11)。更有甚者,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发短信,不仅违反了课堂纪律,且不利于自己的学习。第四,减少与父母的交流。有些同学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与同学发短信聊天,泡电话粥。有了烦心事只愿向同学倾诉,使父母难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造成不必要的担心。而往往在大事情上,同学都没有更多的生活历练,容易感情用事,不能掌握最好的处理方法。第五,手机的辐射对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有危害。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梁宣梅说,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达到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第六,由手机引起的攀比之风也开始在校园盛行。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做父母的左右为难。第七,由于手机可以在无声条件下收发短信,很多同学借此作为考试作弊的手段,这样不仅降低了考试的真实性,给很多同学带来不公平的学习竞争,而且也无形中使这些同学养成了不良习惯,难以进行思想品质教育。七、体会与建议综上所述,中学生使用手机现象令人担忧,不应提倡。我们调查小组成员认为合理地引导中学生使用手机,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使用手机也是在学校、学生、家庭这三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加强了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作为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要求学生统一在手机上设立时间表,可以根据作息时间自动开机关机,或者就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更重要的是,学校与老师对于违反纪律的同学应加强教育,严肃处理。同时学校也应该设立一个方便同学打电话的场所,这样一来有了突发事情就可以即使与家长联系,家长也可以即使通知孩子,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如此一来,非但不影响上课,还可以消除许多由于使用不当而给同学们带来的精神品质上的影患,可谓一举多得。作为家长,不能把购买手机作为孩子学习进步的奖励,否则会更激发学生拥有手机的欲望。同时家长应加强对子女勤俭节约的教育。充分相信孩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已有手机的孩子,家长应监督孩子合理使用手机,不要把手机带到学校。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不要让手机耽误了学习,更不能利用手机做不该有的行为。对于我们现在应从小养成艰苦朴素、勤奋节俭的良好品质,学会自立、自强,全心求学,掌握过硬本领,这样将来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材。 八、参考文献/question/44832.html/question/6744162.html?fr=qrl/nvxing/p211/J21125978.shtml十、后记记得当我们确定课题后的不久,某同学在网上搜查资料时发现已有几个小组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那时我们召开了“紧急会议”对是否继续坚持这一进行讨论,但讨论没有什么结果,只是大家突然变得沮丧低迷了。不久在物理课上,我们班一位同学手机的突然来电影响课堂纪律遭到老师批评的事件坚定了我们继续坚持的信念。既然我们中学生当中仍然存在使用手机、并且存在影响我们学习环境的事情发生,那么我们的调查就要继续进行的意义。之后,大家就要了信心,调查也更有热情了。当我们第一次进行访谈,大家毫无章法,没有完全取得我们所想要的信息。在小组会议中我们总结经验,互相批评。从那以后,我们的采访也更有条理了。更重要的是,这次采访锻炼了我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在此,向配合我们接受采访的同学表示感谢,还有给我们建议并耐心接受我们采访的郑阿姨。 我们的调查也受到了我们组员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不仅如此,他们给予我们一定的经费资助,在此表示感谢。附件一手机的产生: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了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起了路人纷纷驻足侧且,这个人就是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世界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贝尔实验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未成功。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给他说乔,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我听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手机短信文明公约:由指导单位、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了筛选提炼,归纳概括,根据“倡导文明进步、格调高雅、积极健康的短信内容,体现手机短信通俗易懂、简练生动、琅琅上口、易于传播的特性,单条字数原则在七十个字以内”的原则,最终形成了手机短信文明公约,全文是“拇指传情,礼貌互敬。健康活泼,语言洁净。杜绝骚扰,流言勿行。规范服务,诚信经营。和谐自律,传递文明”。手机辐射破坏DNA并可能致癌: 手机辐射到底有没有危害?如果有害,究竟有多严重?多年来专家们为此争论不休。近日,来自欧洲7个国家的12个研究小组经过通力合作,最终证实:至少在实验室里,手机辐射会对人体DNA产生明显的损害。“我们还会进行进一步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以外的地方对志愿者进行同类的测试,以确定手机辐射在任何情形下都会破坏DNA。”该小组的一名研究人员对外宣称。这个研究项目主要是由欧盟出资赞助,负责人是来自维也纳的佛朗兹吕迪格尔教授。 吕迪格尔特别强调:“由于破坏了DNA,所以手机辐射的危害自然会延续到下一代的身体细胞里。”而且很多人都已知道,细胞受到损害后会产生异变,这是癌症的主要成因之一。 中小学生不宜用手机: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与睡眠失调. 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手机音量达到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 英国一份研究报告也表明,因为青少年的耳朵与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附件二 采访稿采访稿一2008年2月22日是开学第一天,我们看到一个男同学在操场是摆弄他的手机,于是我们抓住机会,对他进行了采访。采访员 陈某(以下简称陈)记录员:陈某陈:你的手机真漂亮!答:这是诺基亚的最新款,而且还可以照相、上网、玩游戏功能很多!陈:那一定很贵吧?答:还好,两千多一点。是用今年的压岁钱的买的。陈:你的爸妈知道吗?以后的花费从哪里来呢?答:他们同意的,话费什么的他们每个月会给我充50元。陈:现在还没怎么用过吧?答:四天前买的,还没几个人给我打电话呢?不过里面的游戏真的听好玩的,我还没研究完它的功能呢!陈:学校不是有规定不能使用手机的?答:这有什么关系,静音就好了嘛,谁知道。后记:这是我第一次进行访问,应该说是一次非正式的访问。我们并没有征求那位男生的同意,在此向他表示歉意与感谢。其实,我也没有放开,很多我们需要的问题也没有问。之后我们组员进行了讨论,批评调整,后面的访问也就进行得更加顺利了!采访稿二采访时间:2008年2月25日星期一下午4:40 采访地点:学校操场 被采访者:某高一女生 采访员陆某(以下简称陆)记录员:陈某陆:你好,我是高二(11)班的,我们正在进行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你能配合我们回答几个问题吗?答:好,你问。陆:请问你在使用手机吗?答:我有一个手机,是爸爸给我买的,作为考进普中的奖励。陆:那你每月的花费是多少?也是爸爸为你充的吗?答:是的,一个月50元左右,主要是和同学发短信什么的,增进感情嘛!陆:你经常把手机带到教室里吗?答:第一次带到教室里的时候虽然静音了,但还是很担心它突然响起来,上课的时候提心吊胆的。后来渐渐习惯了。还是有一次忘了设置了,突然邮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铃声响了,全班同学都注视着我,挺尴尬的。还来老师还挺好的,没没收手机,只是批评教育了一下,之后就不敢带了!陆:使用手机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吗?答:刚拥有手机的时候,每天发短信,完游戏,拍照片什么的,浪费了不少时间。过了几个月就没什么兴趣了。只是晚上学习的时候,偶尔会有同学发短信过来,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不回吧,挺不好意思的。然后回一些“加油”“88”“晚安”之类的,挺浪费时间的。但请病假的时候,过年过节的时候收到同学的短信,也挺温暖的!陆:恩,有同感。谢谢你的配合。答:好,再见!后记: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在这里再次向那位小学妹的配合表示感谢!的确,手机作为高科技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有其两面性,而作为我们中学生,更应该看清其两面性,把手机作为我们放松心情传递温暖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生活的绊脚石。采访稿三采访时间:2008年2月25日星期一下午5:20 采访地点:学校操场 被采访者:一住宿生 采访员陆某(以下简称陆)记录员:陈某陆:你好,我是高二(11)班的,我们正在进行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你能配合我们回答几个问题吗?答:好,最好快点,我要去买饭。陆:请问你在使用手机吗?答:没有,哦,小灵通算吗?陆:可以啊!没有关系。答:我是住宿生,高一刚进来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小灵通。陆:学校不是给每个寝室配备了电话了吗?为什么还要买小灵通呢?答:寝室的电话打之前要拨一长串201卡的电话号码,挺不方便的。而且我大部分时间是不在寝室的,特别是双修日。爸爸妈妈联系不到我要担心的,他们还嘱咐我小灵通要贴身带。陆:你是不是经常给家里打电话,花费一定不小吧?答:还好,虽然经常打电话,但是小灵通话费还是比较便宜的。只是经常会有同学向我借小灵通打电话,特别是下雨天还有学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的时候。人多了也不太愿意,毕竟让老师看到了不太好。陆:这么说,你还把它带到教室里咯!老实交代,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或者干过什么坏事?答:怎么会?但也听说过有一些同学考试的时候发短信什么的,也只是听说罢了。陆:恩,好谢谢你的配合,食堂的饭菜快卖光了真是抱歉啊!答:哦,没有关系!再见!采访稿四采访时间 2008年3月2日星期二 采访方式 电话采访被采访者 某校外同学 采访员 陈某 稿件整理 陈某前言:今天是开学第一个周末,本来只是想和初中的好朋友联系一下,电话进行到一半,她就向我吐露了上高中以来的烦恼,我抓住机会,对她进行了详细的访问。同学:我们学校几乎没个人都有手机,下课的时候,有几个同学明目张胆的打电话什么的,声音还很大,我感觉挺不舒服的,本想课间做些作业,看点书什么的陈:学校没有规定吗?我们学校每次开学班主任都会强调的,虽然还是有同学携带手机,但还没有那么大胆的,都是背着老师,偷偷的。同学:高一刚进来的时候好象也提起过,其实老师也禁止不了。陈:是啊,现在的学生胆子越来越大了!同学:呵呵,课间的时候,一大群女生围在一起 ,看用手机拍的一些帅哥的照片什么的。陈:啊,他们这样还学习吗?对你的学习是不是也造成了一些影响?同学: 学习上的影响到没什么。只是双修日的他们联系一下,就一起出去玩,通常不会叫上我,感觉怪怪的。我没有手机,她们觉得我是一个只学习的好孩子呢陈:呵呵,好孩子,何必在乎他们呢!有我和冉冉两个好朋友就够了。同学:是的是的!(我感觉的到她不是这样想的,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身边有可以交谈的朋友。而我们和她毕竟不在同一个学校。)陈:她们这样,还能学习吗?同学:是啊,我的同桌上课的时候老是发短信,下课就向我借笔记抄。考试的时候就能用她的“活宝”,也能考一个不至于丢面子的分数!陈:你自己要努力学习呀!加油加油! 后记:这次谈话,是最沉重的一次,好几次想换个话题,但由于课题的需要就一直对那个同学刨根究底地问,真是抱歉了,下回请你吃麻辣烫吧! 他们去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呢?手机彻底地改变了他们的学习环境,我无法保证如果不使用手机我们的学习成绩能提高多少,但我可以肯定,只要它远离我们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习氛围就可以得到改善。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采访稿五采访时间:2008年3月1日星期六 中午2:40 采访地点:同学家中 被采访者:家长 采访员陆某(以下简称陆)记录员:陈某陆:阿姨,你好,我是小哓的同学,我们正在进行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你能配合我们回答几个问题吗?阿姨:好,我们坐下来问吧!陆:阿姨,我知道小晓是有手机的,你不怕手机影响她的学习吗?阿姨:刚开始的时候有这方面的顾虑,我跟她爸爸也总是观察她用手机做些什么。后来觉得孩子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了,并且成绩也并没有很大的滑坡我们也就放心了。而且万一有什么紧急事情,我们也能放心。陆:那您允许小晓把手机带到学校吗?阿姨:这不行,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同学们在一起,都把手机带到学校,会造成一种攀比心理,对你们的成长不好。而且学校也有规定的,不是吗?陆:恩 。阿姨:而且,我们一般让她学习时关机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陆:那小晓的手机要多少钱啊?每个月会不会增加一笔很大的开销呢?阿姨:小晓的手机要两千多吧!买的时候挑了一个比较好的,上大学里时也须要的。每个月我都给她冲50元。其实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这笔钱还是承担的起的。陆:小晓使用手机那么长时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呢?阿姨:有一段时间,小晓告诉我们说经常会收到一些不太好的短信,当时我跟她爸爸挺担心的,怕对孩子的成长不太好,特别是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对吧!陆:呵呵,阿姨,那之后呢?阿姨:这件是我跟她爸商量了很久,也想没收小晓的手机,但小晓说她能控制好自己,也给我们做了保证。之后,去年十月份吧,国家不是弄了一个什么手机短信文明公约嘛,之后这样的事情少了,我跟她爸才放心。陆:好了,就这些,阿姨。谢谢您的配合。阿姨:不用谢。附件三 各学校采取的措施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大约在15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主要理由有三:1.传呼机和手机有助于在校园的贩毒活动;2.传呼机和手机有助于黑社会或地下组织在校园的发展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