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防护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悬挑防护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悬挑防护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悬挑防护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悬挑防护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可编辑修改-。目录一、 工程概况1二、 编制依据1三、 防护棚搭设形式1四、 材质要求2五、 防护棚搭设2六、 防护棚拆除4七、 防护棚的验收与保护5八、 安全措施及要求6九、 计算书6-可编辑修改-一、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监理单位:6、施工单位:。工程主要由4栋33层住宅楼、1栋31层住宅楼、1栋22层公寓及附属商业、街铺(25层)和23层地下室(车库)组成。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43031,地下室占地面积为44698.56。其中商业建筑面积93193(购物中心建筑面积54776,地下商业建筑面积12618,外街商铺建筑面积22055),公寓建筑面积16361,住宅建筑面积151569,地下建筑面积114600。防护棚悬挑位置设置: 悬挑位置悬挑楼层1#楼4层(靠近营销中心一侧)3#楼2层(靠近12、21区南侧)主要防止高空落物伤人,1#楼搭设宽度为4m,3#楼搭设宽度3.5m。(详见附图)二、 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施工文件;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三、 防护棚搭设形式外脚手架悬挑防护棚采用钢管搭设,悬挑钢管为6m长,1#楼挑出外架4m,跨距为1.5m同悬挑外架跨距,与结构梁预埋短钢管用扣件连接,横杆间距为0.5m。确保防护棚的安全性,在悬挑钢管离端部1m处设斜拉杆,承受拉、撑荷载,水平间距3m,垂直高度为2.9m,同时悬挑梁采用直径15.5mm钢丝绳卸荷,水平距离每3m同斜拉杆隔一布一,垂直高度为2.9m。钢管网架上满铺层板封闭,悬挑端头为0.8m高的栏杆,栏杆外挂密目安全网和蓝白相间挡脚板,防止坠物从防护棚往下坠落;3#楼挑出外架3.5m,跨距为1.5m同悬挑外架跨距,与外架立杆用扣件连接,横杆间距为1m,采用直径15.5mm钢丝绳卸荷,水平距离每3m布置一道,垂直高度为2.9m。钢管网架上满挂密目安全网及水平兜网,防止坠物从防护棚往下坠落。四、 材质要求(1)脚手架杆件材质要求:钢管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JGJ130-2011。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和硬弯,两端面切斜的偏差30mHmax100mm2间 距步距偏差20mm纵距偏差50mm排距偏差20mm3横杆高差杆两端20mm同跨同一横截面内的高差10mm4扣件安装扣件距离中心节点150mm相邻立柱对接扣件高差-50mm5脚手板外伸偏差、搭接050mm六、 防护棚拆除6.1在防护棚拆除前应作好以下工作6.1.1对防护棚进行安全检查,确认不存在严重隐患。如存在影响拆除防护棚安全的隐患,应先对防护棚进行修整和回固,以保证防护棚的拆除过程中不发生危险;6.1.2在拆防护棚时,应先清除铺设层上的垃圾杂物,清除时严禁高空向下抛掷,大块的装入容器内由垂直运输设备向下运送,能用扫帚集中的集中装入容器内运下。6.1.3防护棚在拆除前,应先明确拆除范围、数量、时间和拆除顺序、方法、物件垂直运输设备的数量,拆除的安全措施和警戒区域。6.2严格遵循拆除顺序,由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同一部位拆除顺序是:铺设层次梁钢管主梁钢管。6.3拆除防护棚时,下部的出入口必须停止使用,对此除监护人员要特别注意外,还应在出入口处设置明显的停用标志和围栏,此装置必须内外双面都加以设置;6.4在拆除的防护棚周围,于坠落范围明显“禁止入内”字样的标志,并有专人监护,以保证拆脚手架时无其他人员入内;6.5防护棚人工拆除,上下运输也为人工传递,拆下的钢管、扣件及其他材料运至地面后,应及时清理,将合格的,需要整修后重复使用的和应报废的加以区分,按规格堆放。对合格件应及时进行保养,保养后送仓库保管以备今后使用;6.6防护棚拆除时遇大风、大雨、大雾天应停止作业;6.7拆除时操作人员要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防滑鞋、扎裹腿。6.8防护棚拆除过程中,不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则应该在安全技术交底中交代清楚。七、 防护棚的验收与保护7.1防护棚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主要检查拉杆、钢丝绳的可靠连接,各钢管连接卡扣的紧固,根部外架的卸载措施,铺设层的完整性,防护棚的防雷接地。7.2在检查验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扣件的紧固程度,扣件并不是拧得紧越好。对于拧紧力矩大于65Nm的扣件,要认真检查有无裂缝、变形,如果发现有上述弊病应立即调换,调上的扣件的螺栓应紧固在4065Nm。7.3防护棚在验收合格通过投入使用后,必须对其进行日常的保养和定期的全面检查和整修,才能保证其安全使用。防护棚日常的保养和维修必须每天进行一次,定期的维护保养一般每月进行一次。所以要求作业队防护棚进行日常的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尤其是每次强风、暴雨过后都要认真检查整修后方可使用。防护棚保养整修的主要内容有:7.3.1检查主梁连接是否有所松动,面层有无过多堆放杂物;7.3.2检查明确防护棚的整体和局部的垂直、水平偏差。如发现垂直度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加固和消除隐患。7.3.3各类扣件的涂油和紧固。检查扣件时先检查扣件的外观,而后将扣件上的螺栓逆时针方向松几牙螺纹,再涂油紧固螺栓至规定的力矩范围内。7.3.4检查脚手板有否松动、悬挑,还要检查四角是否用铁丝扎牢,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7.3.5与建筑物连接的检查,检查连接件是否齐全和完好,有无松动、移动。7.3.6要对外包安全网、外挑安全网、安全隔离设施、外侧挡松、栏杆和接地防雷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保证这些安全设施完整、牢固,能正常发挥安全作用。如果有损坏者要及时调换,如有松动者应及时紧固,如发现松动和开口要及时连通。7.3.7检查防护棚的荷载情况,使其不超过设计荷载,如有超载应及时卸荷至设计荷载。7.4防护棚的日常保养和定期检查,都要有记录。7.5防护棚使用中必须经常检查,清除面层上的杂物,严禁在防护棚上堆积施工材料,或上人,以免管架发生超载,造成事故。八、 安全措施及要求8.1所有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后,应做好进场三级教育,并做好会议记录,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8.2在悬挑防护棚搭设过程中架工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正确使用,搭设工具必须有防坠落措施。8.3每一道防护棚搭设完毕后,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8.4及时收集气象资料,并通知全体施工人员,便于安排工作和进一步采取措施。8.5焊接作业时,要注意防火,遇风时,应设置挡风板,避免火花飞溅。8.6防护棚上不得堆放钢筋,模板等任何与搭设防护棚无关的材料,并严禁搭设材料集中堆载在防护棚上。8.7防护棚拆除程序与安装程序相反,拆除时,应将防护棚材料逐一传递至楼层或转料平台上,再按步骤拆除,严禁乱丢及高空坠物。九、 计算书一、基本参数悬挑防护棚类型单层悬挑防护棚防护栏高度h1(m)0.8悬挑防护棚悬挑长度A(m)4.2悬挑防护棚宽度B(m)10悬挑防护棚的水平倾斜角度a2主梁间距La(m)1.5纵向次梁间距Lb(m)0.5主梁之间添加横向次梁的根数n0内侧纵向次梁离主梁与主体锚固点距离a(m)0.2二、撑拉杆件参数支撑序号支撑方式材料选择Ln(m): 支撑杆件在主梁上锚固点到主梁锚固点处直线长度Sn(m): 支撑杆件在外墙锚固点到主梁锚固点处竖直距离是否参与计算1上拉钢丝绳3.12.9是三、荷载参数防护层内材料类型竹芭脚手板防护层内材料自重标准值gk1(kN/m2)0.1栏杆与挡脚板类型栏杆、木脚手板挡板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值gk2(kN/m)0.17安全网自重gk3(kN/m2)0.01冲击荷载pk(kN)0次梁自重gk4(kN/m)0.0333主梁自重gk5(kN/m)0.0333四、次梁验算次梁材料钢管次梁钢管型号483截面面积A(cm2)4.24截面惯性矩Ix(cm4)10.78截面抵抗矩Wx(cm3)4.49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回转半径i(mm)15.9弹性模量E(N/mm2)206000次梁计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 Lc为主梁之间添加的横向次梁的间距,Lc=La/(n+1) =1.5/(0+1)=1.5m 计算简图: 计算抗弯: M=0.024kN.m 计算抗剪: V=0.095kN 计算挠度: =0.138mm 计算简图: 计算抗弯: M=0.024kN.m 计算抗剪: V=0.095kN 计算挠度: =0.138m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2(gk1+gk3)Lb+1.2gk4=1.2(0.1+0.01)0.5+1.20.0333=0.106kN/m Pk =1.4pk=1.40=0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k1+gk3)Lb+gk4=(0.1+0.01)0.5+0.0333=0.088kN/m 1.抗弯验算 Mmax=Max(0.024,0.024)=0.024kN.m =Mmax/WX=0.024106/(4.49103)=5.312N/mm2f=205N/mm2 次梁强度满足! 2.挠度验算 max=Max(0.138,0.138)=0.138mm=La/400=1500/400=3.75mm 次梁挠度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 R次梁=Rmax=Max(0.175,0.175)=0.175kN 正常使用状态下支座反力: R次梁=Rmax=Max(0.145,0.145)=0.145kN 五、主梁验算主梁材料单钢管主梁钢管型号483截面面积A(cm2)4.24截面惯性矩Ix(cm4)10.78截面抵抗矩Wx(cm3)4.49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回转半径i(mm)15.9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双扣件扣件的抗滑移折减系数1 计算简图: 计算抗弯: M=0.34kN.m 计算抗剪: V=0.663kN 计算挠度: =10.107m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x=1.2qsin=1.2gk5sin2=1.20.03330.0349=0.0014kN/m qy=1.2qcos=1.2gk5cos2=1.20.03330.9994=0.0399kN/m Rx=R次梁sin=0.1750.0349=0.0061kN Ry=R次梁cos=0.1750.9994=0.1748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x=qsin=gk5sin2=0.03330.0349=0.0012kN/m qy=qcos=gk5cos2=0.03330.9994=0.0333kN/m Rx=R次梁sin=0.1450.0349=0.0051kN Ry=R次梁cos=0.1450.9994=0.1451kN 1.抗弯验算 Mmax=0.34kN.m =Mmax/WX=0.34106/(4.49103)=75.621N/mm2f=205N/mm2 主梁抗弯度满足! 2.挠度验算 max=10.107mm=A/400=4200/400=10.5mm 主梁挠度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R0=0.51kN R1=1.231kN 上拉部分: 第1道上拉:F1=R1/(sin(+arctan(S1-L1sin)/(L1cos)=1.231/(sin(2+arctan(2.9-3.1sin2)/(3.1cos2) =1.772kN 4.主梁稳定性验算 Nmax=qxA+Rx(A-a)/Lb+1)+(F12-R12)0.5=0.00144.2+0.0061((4.2-0.2)/0.5+1)+(1.7722-1.2312)0.5=1.335kN x=L1/i=3100/15.9=194.969 查规范表A得,=0.191 =N/(A)=1334.625/(0.1914.24102)=16.48N/mm2f=205N/mm2 主梁稳定性满足要求! 六、主梁与主体结构连接点强度计算 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Nmax=qxA+Rx(A-a)/Lb+1)+(F12-R12)0.5=0.00144.2+0.0061((4.2-0.2)/0.5+1)+(1.7722-1.2312)0.5=1.335kN 主梁钢管扣件抗滑移Nmax=1.335kN112=12kN 主梁与主体结构预埋钢管扣件抗滑移计算:Nlmax=R0cos+ Nmaxsin=0.51cos2+1.335sin2= 0.556kNRc=112=12kN 主梁扣件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 七、拉撑绳杆承载力计算 1.上拉杆件为钢丝绳钢丝绳型号619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N/mm2)1700钢丝绳直径(mm)15.5钢丝绳不均匀系数0.85钢丝绳安全系数k9钢丝绳绳夹型式马鞍式拴紧绳夹螺帽时螺栓上所受力T(kN)15.19钢丝绳绳夹数量n3花篮螺栓在螺纹处的有效直径de(mm)12花篮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ft(N/mm2)170主梁拉环直径d(mm)20焊缝厚度he(mm)10焊缝长度lw(mm)100角焊缝强度设计值ftw(N/mm2)160钢丝绳节点 钢丝绳的最大轴向拉力NS=MaxF1=1.772kN 查表得,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Fg=152kN Fg= Fg/k=0.85152/9=14.356kNNS=1.772kN 符合要求! 绳夹数量: n=1.667Fg/(2T)=1.66714.356/(215.19)=1个n=3个 符合要求! 花篮螺栓验算: =Fg/(de2/4)=14.356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