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内容.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内容.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内容.doc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内容.doc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导学提纲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是: 1时间:距今约 年。2地点: 省 县。3生产生活:会 ,知道 。二 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 的山洞里。2时间:距今约 年至 年。3体质特征(1)保留了 的某些特征,但 分工明显。4生产生活(1)能够制造和 工具。(2)过着 生活,形成早期的 社会。(3)会使用 火。三、山顶洞人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 里。2时间:距今约 年。3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 。4生产生活 (1)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 和 技术。 (2)已会人工 。(3)靠 、 为生。(4)用 缝制衣服,懂得 。(5)生活的集体是由 结合起来的 ,没有 的差别。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 年。2生活区域:生活在 流域。3工具:使用 。4生产情况 (1)用 耕地,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5生活状况 (1)居住 房子,过 生活。(2)已经挖掘 ;饲养 。6手工制作:会制造 、 和 。二、半坡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 年。2地点:陕西西安 村。 3工具:普遍使用 石器。4生产情况(1)用 收割,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 5生活状况(1)居住 房子。(2)主食有 。6手工制作(1)能制造色彩鲜丽的 。(2)已会 、 、 。7、获取原始人类的史料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获取的。第3课 华夏之祖一、炎黄战蚩尤 1时间:距今约 年。2双方:一方是 和 的联合部落;另一方是 部落。3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 。二、黄帝人文初祖1主要贡献(1)传说会建造 ,制作 ,教人 ,发明 。 (2)嫘祖发明 ,仓颉发明 ,伶伦编出 2深远影响 (1)为后世的 奠定了基础。 (2)被后人尊称为“ ”。三、尧舜禹的“禅让”1、尧舜禹美德(1)尧:生活 ,克己爱民。 (2)舜: 待人,以身作则。(3)禹:治理 ,三过家门而不入。2尧舜禹的禅让(1)尧舜禹这种民主推荐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 ”。3夏朝的建立 (1)原因: 发展; 增多。 (2)时间:约 年(或公元前21世纪)。(3)人物: ,从 首领转变为 国家国王。 (4)特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王朝。(5)标志着: 结束。 开始。4.传说:有神话,也包含可靠的历史史料;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可靠的客观事实。第4课 夏、尚、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启继禹位:禹死后, 继位,成为夏朝第 代国王。 代替 ,“ ”变成“ ”。 相传都城在 。2 桀的暴政: 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因其暴政夏朝走向衰败。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灭夏建商:约公元前 年, 战胜桀,灭亡 ,建立 。2商的强大:汤任用 等人,要求臣下有功于民,商朝强大起来。3盘庚迁殷:商王 迁都到 ,后人称商朝为 。4武王伐纣 (1)背景商的最后一个王 统治残暴,使用炮烙之刑。 周文王任用 等人,国力强大。(2)结果: 年,周武王在 大败商纣,商朝灭亡。5西周建立:公元前 年, 建立周朝,定都 ,又称 。三、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 。2内容(1)周天子分 、平民、奴隶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 。 (2)诸侯服从 的命令,向天子交纳 。(3)诸侯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 。3作用(1)开发了 地区,加强了 ,使西周成为一个 的国家。 4西周灭亡:西周后期,发生了 ;公元前 年,西周灭亡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铸造业(1)形成发展 末期,出现青铜器。 夏朝,青铜器 逐渐增多。 (2)灿烂鼎盛 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以 和 最为著名。 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 (3)“三星堆”文化地区: 平原。出土文物: 、 、 等。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的国家。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农业 (1)夏、商、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知道 、 和治虫害等。 (2)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 农具进行农业生产。2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牲畜圈栏,还有专门的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战国1东周建立(1)时间: 年。(2)人物: 。(3)都城: 。(4)分期: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2争霸背景:诸侯不再听从 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 的诸侯。3争霸过程 (1)齐桓公称霸 条件:经济上,在山东北部,盛产 ,经济富庶;政治上,任用 改革,发展生产;外交上,以“ ”为号召。 结果:公元前7世纪中期,成为春秋时期第 个霸主。(2)晋文公称霸条件:整顿 ,发展 ,训练 ,成为北方强国。 结果:在 大战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3)楚庄王称霸: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后来, 做了中原霸主。4争霸影响(1)消极:给社会带来种种 。(2)积极:诸侯国 减少,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加速了国家统一。二、战国七雄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 、 、 瓜分晋国。2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 3战国七雄: 、 、 、 、 、 、 4著名战役(1)桂陵之战。(2)马陵之战。 (3)长平之战时间: 年。双方: 和 。 结果: 大败。影响: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 的进攻,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概况(1)铁农具 时期开始使用。到 时,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 开始使用。 时期进一步推广。 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 。2影响:使 和农作物 显著提高。二、著名的都江堰1概况: 时期, 在 修建。2功能: 和 。3影响:闻名于世,消除 ,灌溉 ,造福 ,使成都平原变成“ ”。 三、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以来,大量 被开垦出来。 (2)一些奴隶主转化为 ,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 。 (3)战国时期,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以秦国的变法效果最显著。2内容(1)国家承认 ,允许 。(2)奖励 。(3)建立 。3作用(1)秦国的 得到发展。(2)军队 增强。(3)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4各国变法的影响(1) 逐步确立起来。(2) 和 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3)我国 形成了。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文字的演变1甲骨文 (1)含义: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 或 上,这种文字被称为“ ”。 (2)特点:具备了 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 的文字。 (3)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2金文 (1)含义: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刻在 上,这种文字叫做“ ”或“ ”。(2)特点:比 更加规范。3大篆: 晚期,文字被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即“ 二、 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1天文 (1)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 。(2)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 、 的记载。2历法(1)相传 就有了历法,叫“ ”。 (2)到 时,历法逐渐完备。(3)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 个节气。3医学 (1)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 (2)贡献:总结出 、 、 、 四诊法,一直被 沿用。三、屈原和“钟鼓之乐”1_屈原(1)生活年代:战国末期的 。 (2)主要成就:吸收 精华,采用 方言,创造出一种 诗歌。 (3)代表作品:抒情长诗 。(4)影响:被世界 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2钟鼓之乐(1)盛行时间: 时期。(2)珍贵乐器:在湖北 出土的整套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1生活年代: 晚期。2大思想家(1) 学派创始人。 (2)提出“ ”的学说,主张“ ”和“ ” 3大教育家(1)创办 ,广收门徒。(2)注意“ ”。 (3)要求学生养成 的学习态度,提出“ 4著作:言论被弟子整理成 。5重要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 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二、思想家老子1年代: 晚期2学派:是 学派的创始人。3学说记录:记录在 里。4主要思想:事物都有 ,并能 。二、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 。2墨家(1)创始人: 。 (2)生活时代: 时期的鲁国。 (3)主要思想:主张“ “ ”,反对侵略战争。3儒家(1)代表人物: 。(2)生活时代:战国时期的 。(3)主要思想提出“ ”。要求统治者用“ ”治国。 主张持续利用 。4道家(1)代表人物: 。(2)生活时代: 时期的宋国。(3)主要思想:顺其自然,“ ”。5法家(1)代表人物: (2)生活时代:战国末期的 。(3)主要思想 主张 ,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 的封建国家。6兵家 (1)鼻祖: 。(2)年代: 晚期。 (3)作品: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4)格言:“知彼知己者,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统一六国(1)关键战役: 。(2)统一时间:从公元前 年至 年。(3)统一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定都 。2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建立皇权:最高统治者称 ,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政府:设 、 、 ,分管 、 和 。 (3)地方制度:推行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经济上(1)统一货币:统一使用 铜钱。 (2)统一度量衡:对 、 、 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2文化上:统一 ,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 。3思想上:接受 建议,实行“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1北筑长城(1)目的:抵御 ,维护国家 。 (2)人物: 。 (3)概况:西起 ,东到 ,蜿蜒 里。 (4)作用:抵御 。(5)评价:举世闻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和 的象征。2开发南疆 (1)统一了 、 等地区。 (2)兴修了 ,沟通了 水系和 水系。 (3)为 和 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3疆域四至(1)东至 ,西到 ,北至 带,南达 o (2)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 的大国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一、 秦的暴政1秦始皇的暴政(1) 繁重。(2) 沉重。(3) 残酷。2 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 (1)根本原因:统治残暴, 黑暗。 (2)直接原因:陈胜、吴广等九百多贫苦农民,戍边误期,按律当斩。2时间: 年3地点:起义爆发在 ;建立政权在 。4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 相继被杀害。5意义:是中国历史上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革命 精神,鼓舞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领导人: 、 。2巨鹿之战(1)时间: 年。(2)领导人: 。(3)特点:是一次 的战役。(4)结果:大败秦军 。3秦朝灭亡 (1)时间: 年。(2)事件: 率兵直逼成阳,秦朝统治者投降。4西汉建立(1)时间: 年。(2)人物: 。(3)都城: 。第十二课 大一统的汉朝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 ,景象 。2原因(1)吸取 教训,减轻农民负担。(2)重视发展 生产,奖励耕作,劝课农桑。 (3)提倡 ,以身作则。 (4)重视“ ”。3表现(1)社会 。(2)百姓 。(3)国库积蓄充盈。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措施 (1)政治上:接受 的建议,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建立侯国;直接削去半数侯国。 (2)思想文化:接受 的建议,“罢黜百家, ”。推行 教育,在 兴办太学。2作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 ,进入 时期。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兴起1生活:在 草原过着 生活。2统一 (1)时间: 之际。(2)人物: 单于。3经济 (1) 业兴旺。(2) 业发展, 被广泛应用。(3)学会了 ,开始垦田种谷。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汉匈战争1条件: 时,国力强盛。2概况(1)第一次:从匈奴手中夺取了 和 地区。 (2)第二次:漠北战役 时间: 年。 将领: 、 。 结果: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 三、昭君出塞-汉匈和亲1背景 (1)公元前 世纪中期,匈奴分裂。 (2)其中一部首领 单于向汉称臣。2概况 (1) 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 (2)宫女 自请前往,嫁给呼韩邪单于。3意义(1)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 (2)为汉匈的 和 做出了贡献。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今甘肃 和 以西,即今天 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目的:联络 夹击匈奴。3概况 (1)第一次: 年,张骞途中被所扣,辗转到达大月氏。 (2)第二次: 年,带着牛羊和大量 ,访问西域。4结果 (1)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 。(2)西域各国纷纷归附 。5西域都护的设置 (1)时间: 年。 (2)职责:总管 事务。 (3)意义:今 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 、今 地区,运往 ,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奇珍异宝输入 内地。2海上丝绸之路: 以后,西汉的商人开辟了 交通要道。3 影响:开辟和沟通了中西交通要道,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桥梁。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纸的发明: 早期用 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 的纸。2纸的改进(1)时间: 时期。2)人物: 。 (3)原料: 、 、 、 。 (4)特点: 易找,价格 ,质量 。 (5)名称:后人把这种纸叫做“ ”。3造纸术发明的意义:是我国人民对 的巨大贡献。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1九章算术 (1)时间: 时期。(2)内容:总结了 以来的数学成就。(3)意义: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 先进水平。2地动仪 (1)发明人: ,生活在 时期。(2)功能:测定地震 。(3)意义:是世界公认的 的地震仪器。三、华佗和张仲景1华佗 (1)擅长: 手术。 (2)贡献:制成“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编制医学体操“ ”。2张仲景 (1)年代: 末年。 (2)贡献:写成 ,阐述了 理论和治病原则。 (3)尊称:“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一、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1佛教的传人 (1)起源地区:起源于 。(2)传人时间: 末年,传人我国中原地 (3)基本教义 人死后能够 。今生忍受苦难,来世得到 。 (4)传播发展 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 。东汉明帝时,兴建 。 (5)深远影响:对我国 的发展有深远影响。2道教的兴起 (1)起源地区:是我国 的宗教。(2)兴起时间: 时期,在 兴起。 (3)创始人物:创始人之一叫 ;尊 为教主。 (4)基本教义:主张 ,炼制 ,以求 (5)传播发展迎合了 长生不老的欲望。利用道教 ,允许各地建立 。 (6)深远影响:对我国文化有深远影响。二、司马迁和史记1司马迁 (1)生活年代:生活在 时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2)成书条件:家庭熏陶,爱好 ;游历广泛,眼界开阔;治学态度严谨等。2史记 (1)体例: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 (2)内容:记述了从 到 时期的史事, 肯定了 、 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 (3)价值:成为后世 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 著作。1特点:用泥土塑造烧制而成,造型 ,表情 ,神态 ,生动传神,气势磅礴。2价值:是秦汉时期 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 。第18课 三国鼎立一、 官渡之战1背景(1)东汉末年, 混乱,军阀混战。 (2)曹操占据 带,实力不断增强;袁绍盘踞 一带,势力很大。2概况(1)时间: 年(2)地点: 。(3)双方:拥有十万大军的 和只有三四万人的 (4)结果: 以少胜多,大败 。3影响:战后,曹操灭掉了 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 。二、赤壁之战1背景(1)曹操想要统一 。 (2) 依附于 割据势力,请 辅佐他。 (3) 割据江东,统治比较稳固。2概况(1)时间: 年。(2)地点: 。(3)双方:拥有二十多万大军的 和拥有五万人的 。 (4)结果: 指挥孙刘联军用 的方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3影响 (1) 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2)孙权在 的势力得到巩固。 (3)刘备占领 、 的大部分地区和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1三国鼎立的形成 (1)魏时间: 年。人物: 。 都城: 。 (2)蜀时间: 年 人物: 。都城: 。 (3)吴 时间: 年称王; 人物: 。都城: 。2三国时期的经济 (1) 修建许多水利工程, 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蜀国的 兴旺, 行销三国。 (3)吴国的 发达,其船队曾到达 ,加强了 和 的联系。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三国归晋 (1)魏灭蜀: 控制魏国大权,灭掉弱蜀。 (2)西晋代魏: 年, 夺魏位建西晋,定都 。 (3)西晋统一: 年,西晋灭 ,结束了分裂局面。2西晋灭亡 (1)原因统治腐朽。第二代皇帝 无力治理国家。 内部混战, 耗竭。 、 、 、 、 等少数民族内迁并起兵反晋。 (2)灭亡: 年,内迁的 人灭亡西晋。1背景(1)东晋建立: 年,皇族 建立东晋,定都 。 (2)前秦建立及统一黄河流域: 世纪后期, 族人苻坚建立前秦政权,并统一了 2概况(1)时间: 年。(2)地点: 。(3)双方:征集八十多万兵力的 与仅有8万人的 。(4)结果: 以少胜多,大败 。3影响(1) 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 的状态。(2) 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 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4南朝的建立及更替: 年,大将 自立为帝,国号“ ”,结束了 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 个王朝,总称“ ”。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1) 优越。(2)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 和先进的 (3)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 , 比较安定。(4) 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2表现 (1)修建许多 ,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2)稻田里开始使用 , 和 也得到推广。 (3) 的种植推广到江南。3影响 (1)对我国经济产生了 影响。 (2)为 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一、 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1北方统一(1)北魏的建立时间: 后期。民族: 族。 都城: 。(2)统一的实现: 年,北魏统一 。2民族融合: 的各族人民长期相处,相互影响, 已经成为趋势。1原因(1)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 不能满足需要。 (2)平城位置 ,不利于北魏对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