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综合练习(四)注意:1.本试卷共7页,包括七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试题所有答案一律涂、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卷基础知识及运用(35分)一、基础知识(25分)1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夭折(yo) 矩形(j) 村氓(mng) 阴晦(hu)B.贿赂(lu) 淳朴(chn)杀戮(l) 攒击(cun)C.胆怯(qi) 恣情(z) 拮据(j) 别墅(sh)D.呜咽(y) 脑髓(su) 记载(zi) 咆哮(xio) 2根据句意,依次在括号内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自己写的游记中十分()卢沟桥,说它是世界上( )的。他尤其( )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 A.推崇 独一无二 欣赏 奇观 B.推举 独一无二 欣赏 奇观 C.推崇 独一无二 赏识 奇观 D.推崇 举世无双 欣赏 景观 3文言文加黑字注音、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持就火炀(yng)之 炀:靠近 B.便要(yo)还家 要:要求 C.尉果笞(ti)广 笞:竹板 D.望其旗靡(m) 靡:倒下 4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 A.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B.我在朦胧中,看见一片海边的沙地来,上面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C.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D.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5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 B.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外,忠志之士忘身于内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6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相见时难别亦难”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木兰 诗和敕勒歌都是北朝民歌。 B.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和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河夫和德国的都德。 C.怡红院端阳嬉闹节选自古典小说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水游传。 D.司马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陈涉世家选自他所著的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史记。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7给加黑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天堑( ) 轩敞( ) 惟妙惟肖( ) (2)虬枝( ) 惬意( ) 脍炙人口( ) (3)_(qing)窿 修_(q) 一张一_(x) (4)_(ch)形 蹊_(qio) _(yng)容典雅 8下列各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将改正后的字写在横线上。(2分) (1)颓唐 严厉 不可救要 锐不可当 改正:_ (2)殴伤 游戈 风烛残年 不无裨益 改正:_ (3)踉跄 葱宠 莫不关心 丰功伟绩 改正:_ (4)急燥 干涸 迟疑不决 姹紫嫣红 改正:_ 9解释加黑的词。(4分) (1)秀颀:_ 与日俱增:_ (2)鸟瞰:_ 并行不悖:_ (3)深黯:_ 触目伤怀:_ (4)匿名:_ 见异思迁:_ 10默写:(3分) (1)_,万里长征人未还。 (2)劝君更尽一杯酒,_ 。 (3)_ ,江船火独明。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_。 (5)_,千树万树梨花开。 (6)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二、语言运用。 (10分) 11根据上下文的语意,将下面一段话中的被动句变换为主动句。(2分) 鸟市上一位老人花了大价钱买鸟,可是鸟儿却被他放飞了。人们问他为什么买了鸟儿又放飞鸟儿,他说这是为了保护鸟类,维护生态平衡。12不改变原意,将下列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3分) 静雅园小区的居民昨天通过了业主委员会提出的严禁广告公司在小区居民楼顶违章设立广告牌的决议。(1)_。(2)_。(3)_。 13下面是某中学给学生家长的一份通知,其中表意、用语、格式等多处有毛病。找出它们并加以修改。(5分) 通知家长同志: 我校定于10月15日(星期六)举行校运动会,16日(星期日)秋游一天,17日 补休,星期二上课。 15日校运动会地点在学校操场召开,时间7点到12点结束;16日秋游到颐和园, 7点30分在校门口集合乘车,下午4点左右返回。 请家长安排好时间并嘱咐孩子注意安全。特此通知。 中学 2001年10月8日 (1)有毛病的四处是_(只写句子序号)(2)选三处修改:_ 第卷阅读(55分)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4一20题。(14分) (一)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触草木,( )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人,永之人争奔走焉。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鸣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4根据文意,在文中括号内补上省略的内容,将它们写在答题卡上。 (1分) 15.第一段共三句话。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句话所写的主要内容。(3分) 第句:_ 第句:_ 第句:_ 16.第二段中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什么?第一段文字对表现这一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 (2分) 17.从原文看,作者的写作目的是_。(用原文回答)(1分) (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8解释下列句中加黑词。 (2分) 不以臣卑鄙 卑鄙:_ (2)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 19.选段中能概括出来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是_;选段中“_,_”这两句则可以看作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3分) 20.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2分)四、阅读记叙文,完成21一25题。(13分) 夏之韵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a.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汽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b.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c.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色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d.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_。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辛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季的劳作与丰收的热望。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21.在作者笔下,夏天的旋律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总领全文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2分) 22.填入第段横线处,与下文衔接连贯而恰当的句子是哪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2分)A.夏天是充满生机的 B.夏天是令人兴奋的C.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D.夏天的旋律是富于变化的 23.对第段a、b、c、d四句,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a句用比喻的手法,将“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比喻成沸腾的水,写出夏天草木的丰茂B.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夏天烦人的蝉鸣。C.c句中的“海浪”指的是麦浪,“舰船”比喻公路上的汽车,这句写出了夏日炎热 的天气和热烈、忙碌的气氛。D.d句从视觉、触角,嗅觉等方面,写出夏天的成熟、夏天的气势和夏天的到来。 24.第段中连用两个“快割”和两个“快打”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25.阅读第段。周敦颐的爱莲说以莲花为赞颂对象,却几次提到菊花和牡丹;本文在赞美夏季的同时又将夏与春、秋两季相提并论。两文的写法有相似之处吗?简析本文这一写法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3分)五、阅读说明文,完成26一31题。 (14分) 我国古代的灌钢法 我国的炼钢技术出现得比较早。湖南长沙杨家山出土的一把春秋晚期的钢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钢制品,它的材料可能是块炼钢。钢和生铁、熟铁,都是铁和碳的合金。一般把含碳量小于0.05的叫熟铁,含碳2至667的叫生铁,钢的含碳量介于两者之间。如果使熟铁增碳或使生铁脱碳,就可以炼出钢来。春秋晚期,我国的工匠就是将含碳量接近熟铁的块炼铁,放在炭火中加热渗碳,并反复折叠锻打,挤出夹杂物,得到块炼渗碳钢(简称块炼钢)的。这是最原始的钢。 灌钢法是我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在1740年坩埚炼钢法发明以前,世界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用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熟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分子不能迅速渗入。我国发明的灌钢法,将生铁和熟铁一起加热,让先熔化的生铁液灌人疏松的熟铁的空隙中,使熟铁 碳分变成钢材:同时,使铁和渣分离,从而解决了这个难题。灌钢法的发明可能是在西晋时期,它的出现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为隋唐以后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重要条件。 后来灌钢法又不断发展。宋代把生铁片嵌在盘绕的熟铁条中间,用泥巴把炼钢炉密封起来,进行烧炼,效果更好。明代又有了改进,把生铁片盖在捆紧的若干熟铁薄片上,使生铁液可以更均匀地渗人熟铁之中,不用泥封而用涂泥的草鞋遮盖炉口,使生铁可以从空气中得到氧气而更易熔化,从而提高冶炼的效率。明朝中期以后,灌钢法更进一步发展为苏钢法。苏钢法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当炉温升高到摄氏1300度左右,生铁板开始熔化时,即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 滴下的生铁液;这样,既可以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可以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而成分均匀的钢材。 26.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 (2分) A.增加 B.减少 C.淋入 D.流入 27第一段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 。(2分) 28第二段中加黑的词“这个”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29.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的灌钢法经过的_(填写数字)个发展阶段。(2分) 30.灌钢法对春秋晚期生产块炼钢的方法作了改进。依据文章内容从两个方面加以比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1)块炼钢:_ 灌钢法:_ (2)块炼钢:_ 灌钢法:_ 31灌钢法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六、阅读议论文,完成32一38题。(14分) 贵哉!自立 贝思华盛顿小组,是澳大利亚某税务部门的税务员,她是靠自己挣钱来上大学的。是她的家境窘困吗?不是。她的父亲是飞机驾驶员,母亲是芭蕾舞教师,收入比较高,她又是个独生女,担负她上大学的费用是绰绰有余的。然而,她不愿依赖父母。据她说,她的同学大多数也是这样,因为他们普遍有着这样一种信念:年满18岁的青年必须自立。 这种事情,在国外是并不希罕的。在有些国家里,子女18岁后就离开家庭,不依靠父母,父母让他们去自立。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自然不能简单地照搬具体做法;但是那种自立的精神,是值得在我们青年中间发扬的。 中国的古训是不大主张青年自立的。“父母在,不远游”,儿女得守在父母身边克尽孝道。身体不能自由独立,精神上也不容自立。“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父辈的教诲即使错了,或者行不通,儿子也不可以违背。至于闺阁里的女孩家,就更不必说了。 当然,不能说自立精神在我们国家不存在。纵观历史,在劳动人民中间,在有抱负有作为的志士身上,也不乏自立的浩气。“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就是这种浩气的写照。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我们的革命前辈身上,更是闪耀着自立精神的熠熠光华。“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何等地豪迈!革命者没有这种崛然自立的气概,要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岂不是一句空话!然而,今天我们又不能不正视这样的事实:当前在相当多的青年和他们父母的头脑里,还十分缺乏青年应当自立的观念。许多青年把靠爷娘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当父母的呢,也有意无意地助长儿女的依赖性,使不少青年一旦离开父母,生活都不能自理。看来,提倡自立精神,在今天,实在是一件亟待去做的事情。 我们要奋斗吗?我们要进取吗?我们要改革和创造吗?我们要为祖国更加强盛而有所作为吗?我们就要有自立的观念,自立的气魄,自立的能力。到我们的生活里去看一看吧,那些多有依赖性、不能自立的人,往往是懦弱平庸的;而自立意识很强的人,在事业上,绝大多数是有作为的强者。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伟大进军中,我们是多么需要这样的自立者呵! 32题目“贵哉!自立”的意思是:_,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_ 。 (2分) 3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34文章第四段说“中国的古训是不大主张青年自立的”。这是为了从_(正面、反 面)论述_ ;而第五段则是从_(正面、反面)论证了这一点。(3分) 35文章最后一段由七个句子组成,将本段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写出每层的大意。 (4分) 36将本文最后一段的画线句改为陈述的语气,好不好?为什么?(3分) 第卷作文(60分)七、作文(60分) 仔细观察神童这幅漫画,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字数600一900。 (1)根据画面,展开想象,补充情节,描述画面的故事,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2)根据这幅漫画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初中语文综合练习(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2.5一、本题共25分。 1C 2A 3D 4.B 5.C 6.B (以上各小题,每题2分) 7.(1)qin chng xio (2)qi qi kui (3)穹 茸 翕 (4)雏 跷 雍 (共4分,每个题1分,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不倒扣) 8(1)药 (2)弋 (3)漠 (4)躁(共2分,每字0.5分) 9.(1)高 一起 (2)俯视 相反,相冲突 (3)阴暗 心 (4)隐微 变动 (共 4分,每小题1分,错一项扣0.5分) 10.答案略(共3分,每句05分,错一字则该句不得分)二、本题共10分。 11.可是他却把鸟儿放飞了。(2分) 12(1)广告公司要在小区居民楼顶违章设立广告牌。 (2)业主委员会提出严禁广告公司这一做法的报告。 (3)静雅园小区的居民(昨天)通过了关于该报告的决议。 (共3分,每句1分,不要求与答案的表述完全相同 13(1)、,(共2分,每处0.5分) (2)第处日期与星期改统一:第处去掉“召开”或删去“地点”,将“召开”改为“举行”;第处删掉“结束”;第处“特此通知”下移一行,也可改成“此致、敬礼”一类颂辞,格式要正确。(共3分,每改对一处给1分,上述四点任选其中三处修改即可)。三、本题共14分。 14(异)蛇 草木(共1分,每空05分) 15第句,蛇外形奇特,有剧毒。 第句,毒蛇药饵功效奇异。 第句:王命捕蛇 代租。(共3分,每句1分) 16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第一段为揭示这一主旨起铺垫作用。(共2分,每问1分) 17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分) 18 (1)低微而鄙俗。(1分) (2)奔走效劳。(1分) 19三顾茅庐(1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共2分,每句1分) 20诸葛亮自述身世和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念之情,(共 2分)四、本题共13分。 2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津。(2分) 22C(2分) 23A B(共4分,每项2分) 24“快割”和“快打”的反复连用,造成一种急促的节奏,形象地表现了“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突出了夏天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学年福建省百校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个人户外装备租赁合同模板(含损坏赔偿细则)
- 家电维修经验案例分享与创新方案总结
- 快乐玩具:快乐时光的童年乐趣
- 实验设计数据处理规范要求
-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方案
- 如何提高营销团队的执行力
- 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控预案
-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
- 2025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司法局招聘司法行政辅助人员(1人)考试含答案
- 2025医学支气管哮喘防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教育局遴选笔试重点解析
- 1.2 运动的描述 教学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 2025.8《江西省住宅物业服务区域安全管理工作指南》
- 2024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
- 中职学生实训安全管理手册
- 绿色钻井技术-洞察及研究
- 公共艺术课件
- 临床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电气自动化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