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8 华 电技 术 第3 5卷 图2 抽汽调节阀执行机构与调节连杆装配图 位标定工作 , 标定的步骤为 : ( 1 ) 确定高压抗燃油 ( E H油) 系统工作正常 , 需 要标定的阀门具备正常开启和关闭的条件 ; ( 2 ) 将 MO O G阀与伺服控制( S P C ) 卡断开; ( 3 ) 将手操器和 MO O G阀连接 ; ( 4 ) 逆时针旋转手操器旋钮 , 使油缸活塞 向上 运动到机械死点( 零位位置 ) , 热控人员通过配置软 件将零位写入 S P C卡; ( 5 ) 顺时针旋转手操器旋钮, 使油缸活塞向下 运动到机械死点( 满度位置 ) , 热控人员通过配置软 件将满度位置写入 S P C卡; ( 6 ) 完成阀位标定工作, 将 M O O G阀与 S P C卡 汽机水平中分面 连接 ; ( 7 ) 此时油缸可通过 S P C卡进行正常控制。 2 3 2 从旋转隔板调节连杆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由以上抽汽调节 阀的标定过程可 以看出, 零位 和满度是 以活塞 向上 、 向下 的机械死点来 确定 的。 由于旋转隔板调节连杆与油动机 中心线存在加工累 计误差 , 所 以, 在初次标定时就存在油动机满度位置 偏大的可能 ; 又由于标定时问很短, 此时尚不足以造 成连杆的弯曲。在采暖或制冷季节, 旋转隔板调节 连杆处于 中间开度位置 , 控制旋转 隔板开度的油缸 只需克服旋转隔板开大或关小的摩擦阻力和隔板 自 重力 , 而在非制冷采暖季节 , 汽轮机启动后抽汽调节 阀指令始终处于全开位 , 经过多次开停机 , 即抽汽调 节阀多次开关之后, 该转接头丝杆产生少量的弯曲 变形 , 分析任何一次开机后该活塞杆所受的力矩 , 其 活塞上腔的进油压力最大可能达到 1 4 MP a , 受力分 析如图 4所示 。 受力分析说明: S P C卡控制油的压力为 1 4 M P a , 油动机油缸活塞直径为 1 2 5 m m, 油动机中心线与调 节连杆轴承中心偏离 3 2 m m。 油动机活塞杆转接头的力矩 M = 1 4 1 0 3 1 4 0 06 25 0 0 3 2 =5 4 9 5( N i n )。 作用在油动机活塞杆转接头丝杆上的力矩为 5 4 9 5 N in , 这么大的弯曲力矩足以将 1根 M 3 63 m m 的 丝 杆 压 弯 ,该 力 矩 是 设 计 力 矩 的 1 0 1 2 7 ( 3 2 3 1 6 ) 倍 。 2 4 油动机活塞杆转接头丝杆弯曲的主要原因 综合以上分析和计算可知, 造成此次油动机活 、 、 =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全 关 位 置 鬟 ,一一 二 : , , , 、r 三 全 开位置 ,f d f d , 脚 , 一 1 、 | 一 3 1 6 - 一l 5 0一 4 1 6 图3 旋转隔板调节连杆工作原理图 第4期 张泰 山, 等 : 9 E燃气 一蒸汽联合循环汽轮机抽汽调节阀缺 陷处理 4 9 图 4 抽 汽调节阀油动机活塞杆 转接头受力分析 塞杆转接头丝杆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旋转隔板 调节连杆各部件 的制造误差 叠加 , 使得油动机 活塞 杆运动中心线与调节连杆轴承中心偏离了 3 2 0 0 m m, 远超 3 1 6m m 的设计要求 , 使得作用于活塞杆 转接头丝杆的最大可能弯 曲力矩增大 了 1 0倍以上 , 这么大的力矩是转接头丝杆 强度难 以承受 的, 再加 上调节连杆 的轴承为 圆柱形 , 导致丝杆只能沿着轴 承的侧面弯 曲( 如图 1 所示 ) 。 3 活塞杆转接头丝杆弯 曲后的处理情况 3 1 处理对策及执行情况 经过检查 , 调整油动机 中心与调节连杆轴承的 中心距离不太可能 , 无法将执行机构油动机 向汽轮 机本体侧移动, 旋转隔板调节连杆也不可能伸长, 只 能从其他途径想办法。 ( 1 ) 将该 执行 机构油动机 活塞 杆转接头拆下 , 更换新 的转接头。 ( 2 ) 减小作用 于转接头丝杆 的力矩 , 即减 小高 压油对活塞 的作用力 。重新调整旋转隔板调节连杆 的行程, 以旋转隔板的全关位来定位 0 , 然后将调 节连杆向下开大到一定的角度, 使调节连杆的垂直 活动行程达到 1 3 5 m m, 与设计图纸相符, 将此位置 定为 L V D T开度 的 1 0 0 , 而实际旋转 隔板没有 达 到最大极限开度 , 该开度 只需满足旋转隔板喷嘴需 要的流通面积即可。 ( 3 ) 按 照上述 方法重新 调 整执行 机构 的行 程 后 , 旋转隔板在开大到 1 0 0 开度时, 油动机 只需要 克服旋转隔板重力和摩擦阻力产生的力矩, 经过现 场实际测量估算 , 该力矩约为 3 1 3 6 N m, 此力矩 在转接头丝杆能够承受的设计范围之 内。 3 2 检查处理情况 ( 1 ) 在冷态情况下启动 E H油系统, 汽轮机挂闸 后抽汽调节阀开启正常 , 打闸后关闭正常 , 在全行程 范围内油动机活塞走动平稳 , 阀位标定符合图纸要 求 , 执行机构行程范围符合图纸要求 。 ( 2 ) 汽 轮机 在额 定工 况下 , 即带额 定 负荷 6 0 MW, 自动主汽 门前额定进汽压力为 5 5 4 9 MP a , 进 汽温度为 5 1 4时 , 旋转隔板 ( 第 1 1级隔板) 前 的蒸 汽压力为 1 7 4 0 M P a 。在实际运行条件下, 由于余 热锅炉的设计计算误差, 在汽轮机启动带满负荷后, 实际的进汽参数与设计值有一定差异。在 4月主汽 调节 阀全开工况下, 实际高压蒸汽进汽压力 为 4 9 0 0MP a , 进汽温度为 5 1 4 时, 旋转 隔板 的行程 按照图纸要求重新调整后 , 第 1 1 级隔板前 的蒸汽压 力与调整前一致 , 说明调整后第 1 1级隔板 的通流能 力满足了设计要求。 4 暴 露的 问题 及改进措施 ( 1 ) 由于抽汽调节阀执行机构是直行程, 旋转 隔板调节连杆是角行程 , 用直行程控制角行程, 油动 机活塞的行走中心与旋转隔板调节连杆轴承的中心 势必有偏心 , 其偏 心距设计要求为 3 1 6 m m, 对旋转 隔板及其连杆 、 调节杠杆和调节连杆等的加工精度 要求非常高 , 其累计误差很容易超标。这就要求汽 轮机制造厂严格质量管理制度 , 严格控制每一个零 部件的精度误差, 严禁使用尺寸误差超标的零部件。 ( 2 ) 要从 根本 上解 决此 问题 , 必须从 设计上想 办法, 若将油动机垂直于汽轮机本体轴线方向上的 定位( 不妨暂定为横向定位) 改为可调, 通过现场调 整油动机的横向定位来控制油动机中心与调节连杆 轴承之间偏心距超标 的问题 , 这种改进方 向要求汽 轮机制造厂家更新思维方式 , 优化设计方案。 ( 3 ) 设备监造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制造过程的工 艺质量控制标准, 设备组装、 装配及重要节点必须到 场见证 , 严格把关 。 ( 4 ) 工程回访制度应该得到设备制造厂家的足 够重视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 , 设计 、 制造和装配 调整方面的问题会暴露出来, 制造厂家应该及时掌 握出厂设备的缺陷情况, 在设计、 制造和质量控制等 方面加 以改进 , 防止 同类 缺 陷在其 他设 备上 重复 出现。 ( 5 ) 发电企业 的运行维护人员也应加强对设备 的监督检查和维护管理 , 发生 的设备缺陷虽然不能 从源头上进行处理 , 但通过分析缺陷的发生机制 和 调整相应的参数, 在不影响安全、 使用功能和经济性 的前提下 , 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5 结束语 对于汽轮机本体抽汽调节阀的( 下转第6 8页) 6 8 华 电技 术 第3 5卷 备的检修。 2 2 汽机房优化布置设计 汽机房、 除氧燃料间二列式布置, 具体优化布置 如下 : ( 1 ) 汽机房结构形式及尺寸。汽机房采用可拆 卸的汽机轻型罩壳形式 , 汽机罩壳跨度为 1 3 0 m, 长 3 2 0m, 汽机罩壳顶最高标高 8 5 m, 顶部呈弧形 , 汽 轮机发电机组中心线距汽机房 A列柱 6 5 m。 ( 2 ) 除氧燃料间结构形式及尺寸。除氧燃料 间 为单 框 架 , 跨 度 为 8 0 m, 除 氧燃 料 间总 长度 为 8 05= 4 0 0( m) 。 ( 3 ) 汽机房各层布置 : 汽机房 0 0 IT I 层布置汽 轮机发电机组、 凝结水泵坑、 凝结水泵、 射汽抽气器、 轴封、 胶球清洗装置等辅助设备。 ( 4 ) 除氧燃料 间各层布置: 除氧燃料间 0 0 m 层布置 电动给水泵组 、 高 低压加热器 、 蓄电池室 , 并 设有电动给水泵组 的检修起 吊设备 ; 8 0 m为运行 层 , 布置 机炉集控室 、 工程师 室、 U P S室、 电子设备 间、 高 低压配电装置; 1 4 0 m为除氧层, 布置除氧 器 、 给料机 、 连续排污扩容器等 。 3 汽机房布置优化技术经济分析 该3 0 M W生物质能发电厂选用了高效率的高 温超高压汽轮机发电机组, 虽然初期投资比国内传 统的高温高压机组及中温次高压机组高, 但由于发 电效率高, 每年的运行费用均比国内传统的机组低。 在发电量相等的情况下 , 高温超高压机组至少可节 约标准煤 3 0 g ( k W h ) , 每年至少可节约 6 0 0万元 燃料费( 按全年发电 7 5 0 0h计) ; 在燃料相等的情况 下 , 高温超高压发电机组 比国内常规机组全年至少 可多发电 1 7 5 G W h ( 按全年发电7 5 0 0 h 计) 。电 厂运行时间越长, 高温超高压机组节约的运行费用 越多, 2年内高温超高压汽轮机发电机组增加的初 期投资费用与节约的运行费用基本持平 。 该 3 0 MW 生物质能发 电厂的汽机房优化 布置 同传统的汽机房布置主要尺寸对 比见表 1 。 该 3 0 MW 生物质能发电厂汽机 房、 除氧燃料间 布局合理、 工艺流程顺畅、 功能明确、 检修合理, 与国 内传统的汽机房相比属紧凑型布置形式。 表 1 主厂房 布置主要尺寸对 比 由于取消汽机房单排架结构 , 采用轻 型汽机罩 壳的结构形式, 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建费用, 还缩短 了汽机房施 工工期 , 可节约初投 资约 2 0 0万元 ; 同 时, 减少汽机房 占地面积约 3 5 8 m , 减少汽机房容积 约 1 0 0 0 0m 。 4 结束语 该 3 0 M W生物质能发电厂在安全、 经济且便于 运行维护的前提下 , 选用 了高性能 的高温超高压机 组, 不仅提高了汽轮机的热效率, 提高了生物质能源 利用率, 还减少了汽机房占地面积和容积, 使汽机房 的系统效率达到了同类型机组 的国内领先水平 , 技 术 、 经济性 良好 。 参考文献 : 1 徐中华 上海崇明生物质能发电工程技术方案研究 J 华电技术, 2 0 1 2 , 3 4 ( s 1 ) : 8 68 8 2 张瑾 生物质能电厂的“ 小” 与“ 精” J 华电技术, 2 0 1 0 , 3 2 ( 1 0 ) : 7 2 7 5 3 高永芬, 侯振 , 胡训栋 单县龙基生物发电工程秸秆电厂 设计研究 J 热机技术, 2 0 0 6 ( 3 ) : 1 51 8 ( 本文责编 : 刘芳) 作者简介 : 孙萍( 1 9 7 8 一) , 女, 江西九江人, 高级工程师, 工学硕士 , 从事生物质 能发电厂热机 专业设计 及管理 方面 的工作 ( E ma i l : s u n p i n g k d p e c o m e l 1 ) 。 C oC0C ” C CC e C C)C C ,CC H CH C CoC)c ” CC (” C M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产营销策略调整预案
- 低压电器操作指令制度
- 现代设计史重点内容梳理
- 服装生产成本核算制度
- 机电一体化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实录案例
-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测试卷解析
- 数学计算能力提升专项调研报告
- 市场营销策划方案模板与案例分享
- 高校教师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案
- 2025年资源共享授权合同
-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社交心理在网络营销中的实战运用
- 2025年少先队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
- 2025年宁波农商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蜀道集团招聘笔试
- 历年全国普通话考试真题50套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农业测绘技术服务方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识记背诵默写
- 2024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