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MW超超临界锅炉吹灰方式优化.pdf_第1页
660MW超超临界锅炉吹灰方式优化.pdf_第2页
660MW超超临界锅炉吹灰方式优化.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廑 它 景 分析与探讨 GUANG XIDI AN YE 6 6 0 MW 超超临界锅炉吹灰方式优化 王振 明 ( 大唐信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信阳市4 6 4 1 0 0 ) 【 摘要】某厂 6 6 0 MW 超超临界锅炉由东方锅炉厂供货 , 锅炉吹灰器由湖北戴蒙德电力机械有限公司供货, 采用深圳东锅 吹灰控制系统, 通过人为改变锅炉烟气流程的吹灰前后顺序 , 消除了吹灰期间排烟温度大幅上升及炉膛负压规律性波动的问题, 达到 了安全经济运行 的 目的 。 关键词】超超 临界 ; 锅 炉吹灰 ; 优化 1 前 言 某厂锅炉为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D G 2 0 0 0 2 6 1 5 I 1 2型一次中间再热、 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 带内置式 启动旁路系统的本生直流锅炉。 型式为单炉膛 、 尾部双烟道结 构, 采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 固态排渣、 全钢构架、 全悬吊 结构、 平衡通风、 露天布置、 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炉膛下部为 螺旋水冷壁 上部为垂直水冷壁。制粉系统采用冷一次风机正 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 配 6台Z G M一 1 1 3 G型中速磨 , 燃烧器为东 锅公司 自行开发设计的外浓内淡型低 N O x 旋流燃烧器 ( 仿 H T N R 3型) ,布置于螺旋水冷壁前后墙各 3层,每层布置 6 只。在煤粉燃烧器的上方前、 后墙各布置 1 层 6只燃烬风及 2 只侧燃尽风。机组配置两台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 两台动叶可 调轴流一次风机、 两台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 两台双室五 电场静电除尘器、 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引风机、 同步投产湿法烟 气脱硫系统。 该厂设计煤种为河南平顶山煤矿的混合煤种( 如表 1 ) : 表 1 名称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试验煤种 收到基水分 M 8 0 6 6 8 收到基灰分 A 耵 3 1 5 6 3 3 9 1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 d 且 f 2 5 2 3 2 6 6 9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 ld k g 2 0 0 3 1 9 1 7 该厂吹灰器采用湖北戴蒙德产品,吹灰控制系统采用深 圳东锅控制系统,分为 5 2只 I R 一 3 D型炉膛短伸缩式吹灰器 , 2 8台I K 一 5 4 5型长伸缩式吹灰器 , 6台 I K 一 5 2 5 E L型半长伸缩 吹灰器 , 两台 I K A H型空预器吹灰器。其中炉膛布置 5 2只墙 式吹灰器, A 、 B侧水平烟道总共有 2 0只伸缩式吹灰器 , A、 B 侧后烟井总共有 1 4只伸缩式吹灰器, 6台半伸缩式吹灰器均 布置在省煤器处。炉膛吹灰器分四层布置, 第一层布置在两侧 皿 2 0 1 3 1 2 ( 总 第 16 4 期 ) 墙, 共 6只, 二 、 三层前后墙及侧墙均布置, 各 1 8只, 第四层布 置在前后墙,共 1 0只,采用对吹方式。水平烟道中的I K 0 1 、 I K 0 2 吹灰器布置在炉膛折焰角处 ,为水平烟道吹灰器程控进 行中的第一组 , 每只长 l 2 米 , 约为炉膛宽度的一半, 采用单吹 方式 ,其余吹灰器采用对吹方式。后烟井吹灰器采用对吹方 式。一只墙式吹灰器完成吹灰需要 2 5 m i n , 水平烟道处伸缩式 吹灰器一只完成吹灰需要 7 ra i n ,后烟井处吹灰器一只完成吹 灰需要 5 mi n , 空预器完成吹灰需要 2 0 m i n , 故锅炉全程吹灰完 成需 要 1 9 7 mi n 。 2 存在 问题 机组投产后, 锅炉吹灰采用深圳东锅厂家原设计顺序, 即 暖管 一吹空预器 一吹炉膛 一吹水平烟道 一吹后烟井 一吹空预 器。按此方式运行 , 在锅炉吹灰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2 1 吹灰过程中锅炉排烟温度升高, 最大升幅为 6 C。 2 - 2 后烟井吹灰时炉膛负压规律性波动 ,区间在 2 0 P a 一 一 1 7 0 P a , 间隔 2 0分钟左右。 3 原 因分析 3 1 日常运行中吹灰次数不足,造成吹灰时大量积灰落 下 , 堵塞空预器 , 引起炉膛负压波动, 同时导致空预器换热效 果下降, 引起锅炉排烟温度升高。空预器堵塞后, 一次风、 二次 风侧通风阻力增大, 对炉膛燃烧造成短时扰动, 引起炉膛负压 波动。 3 - 2 炉膛及水平烟道吹灰时,大颗粒沉降灰易落入省煤 器灰斗被输送走, 当后烟井尤其是省煤器吹灰时, 大颗粒沉降 灰来不及落入省煤器灰斗而进入空预器,造成空预器阻力变 分析与探讨 化引起炉膛负压波动。 3 - 3 运行中省煤器灰斗输灰循环时间设置较长,锅炉吹 灰时仓泵料位较正常运行时偏高,导致烟气流经该区域后含 尘量增大, 进而引起空预器烟气侧换热效果变差, 排烟温度升 高。 3 4 后烟井长伸缩式吹灰器对吹时,大量蒸汽进入或退 表 2 出, 导致炉膛负压波动。 GUANGXI DI AN YE 4 不 同吹灰 方式优化对 比 4 1 炉膛一 水平烟道一 后烟井一 空预器( 表 2 ) 廑 它 景 右 侧 低 过 入 右 侧 低 再 入 A 侧 空 预 器 B 侧 空 预 器 入 A 侧 排 B 侧 排 负 荷 总 凸 环 境 口 烟 气 温 度 口 烟 气 温 度 入 口 烟 气 温 口 烟 气 温 度 烟 温 度 烟 温 度 ( M W ) 煤 量 风 量 温 度 ( ) ( ) 度 ( ) ( ) ( ) ( ) ( t 1 ) ( t h) ( ) 初始 5 7 7 7 4 6 3 3 2 2 3 3 1 5 4 3 3 8 8 1 1 7 6 4 2 1 4 6 6 3 5 0 1 2 7 1 2 0 8 1 3 5 炉膛吹完 5 6 6 8 8 6 1 0 9 3 3 3 1 4 9 3 3 8 8 3 1 7 6 8 8 1 4 6 9 O 5 0 0 2 6 2 2 0 1 9 3 6 水平烟道吹完 5 5 4 6 l 5 8 5 2 9 3 2 8 6 3 3 3 4 6 4 1 7 7 7 9 1 4 7 6 2 4 9 7 2 5 4 l 9 5 1 3 6 l 后烟井吹完 5 4 4 - 3 5 5 8 7 5 1 3 2 7 4 3 3 3 3 0 3 l 7 9 8 9 1 5 0 6 2 5 0 5 2 5 6 1 9 4 0 3 6 l 空预器吹完 5 4 6 7 7 5 8 1 4 0 3 2 2 0 8 3 3 3 8 7 1 7 9 5 2 1 4 8 1 2 5 l O 2 4 7 1 9 4 7 3 7 备注: 空预器吹灰期间排烟温度快速升至 1 8 3 1 2 1 5 1 2 9 C ( 为整个吹灰过程的最高排烟温度) , 吹灰结束 1 5 分钟后, 排烟温度稳定在 1 7 5 5 1 4 6 1 3。 4 2 空预器一 炉膛一 水 平烟道一 后烟井一 空预器( 表 3 ) 表 3 右侧低过人 右侧低再入 A侧空预器 B侧空预器人 A侧排 B侧排 负荷 总 总 环境 口烟气温度 口烟气温度 入口烟气温 口烟气温度 烟温度 烟温度 ( MW ) 煤量 风量 温度 ( ) ( ) 度 ( ) ( ) ( c c) ( ) ( t I I ) ( t I 1 ) ( ) 初始 5 6 5 2 1 6 2 0 1 6 3 2 7 6 5 3 3 7 5 3 1 7 8 9 3 1 4 7 9 9 5 0 8 2 4 7 2 0 6 1 3 5 空预器吹完 5 6 4 O 9 6 1 1 5 8 3 2 7 6 5 3 3 7 4 1 1 7 8 7 9 1 4 8 2 7 5 0 8 2 5 l 2 0 5 4 3 5 炉膛吹完 5 4 6 5 7 5 9 2 - 2 9 3 2 8 1 3 3 3 7 2 4 1 7 7 8 7 1 4 7 _ 3 2 5 o 7 2 4 5 1 9 8 5 3 3 水平烟道吹完 5 7 4 6 2 2 8 3 3 3 2 2 1 3 4 0 - 3 3 1 8 0 9 1 4 9 6 9 5 3 5 2 6 4 2 l 1 3 3 l 后烟井吹完 5 7 2 9 6 6 0 1 4 3 3 4 9 1 3 4 5 _ 3 6 1 8 0 5 3 1 4 9 7 4 5 2 7 2 6 3 2 1 0 3 3 0 空预器吹完 5 5 5 _ 3 6 5 8 0 2 6 3 2 7 O l 3 3 8 6 6 1 7 3 9 3 l 4 3 9 5 0 0 2 4 7 2 O 4 9 3 0 备注: 最后空预器吹灰期间排烟温度快速升至 1 8 2 5 7 1 5 2 2 1 ( 为整个吹灰过程的最高排烟温度) 4 3 炉膛一 空预器一 水 平烟道一 后 烟井一 空预器 ( 表 4 ) 表 4 右侧低过人 右侧低再人 A侧空预器 B侧空预器入 A侧排 B侧排 负荷 总 总 环境 口烟气温度 口 烟气温度 人 口烟气温 口烟气温度 烟温度 烟温度 ( M W) 煤量 风量 温度 ( ) ( ) 度 ( ) ( ) ( ) ( c C) ( t I 1 ) ( t h ) ( ) 初始 5 5 6 0 l 5 8 7 0 8 3 3 6 1 7 3 4 2 3 2 1 7 8 7 1 4 7 3 9 5 3 9 2 5 1 2 0 4 6 3 4 炉膛吹完 5 6 6 6 9 5 9 9 1 8 3 3 4 4 2 3 3 9 6 5 1 8 0 8 3 1 4 9 8 1 5 3 9 2 5 4 2 0 4 6 3 2 空预器吹完 5 6 5 9 6 0 2 2 9 3 3 4 4 2 3 3 9 4 9 1 7 8 3 9 1 4 7 4 5 4 0 2 5 5 2 0 5 1 3 0 水平烟道吹完 5 8 0 5 4 6 0 9 3 1 3 4 0 4 7 3 4 5 6 6 1 8 2 31 1 5 0 7 5 9 6 2 8 9 2 2 1 9 3 3 后烟井及空预器吹完 5 9 4 1 7 6 2 8 9 7 3 4 5 4 2 3 5 1 7 5 1 7 8 3 1 1 4 6 7 6 5 9 4 2 8 3 2 1 7 4 3 3 备注: 空预器吹灰过程中无明显排烟温度上升情况 2 0 l3 _12 ( 1 6 4 ) 衄 虞 它 景 分析与探讨 GUANG XIDI AN YE 4 4后烟 井一 空预器一 炉膛一 水平烟道一 后烟井 ( 如表 5 ) 表 5 右侧低过入 右侧低再入 A侧空预器 B侧空预器人 A侧排 B侧排 总 总 环境 口烟气温度 口烟气温度 人 口 烟气温 口烟气温度 烟温度 烟温度 负荷 煤量 风量 温度 ( MW ) ( ) ( ) 度 ( ) ( ) ( ) ( ) ( t h) ( t h) ( ) 初始 5 4 6 0 7 6 0 6 8 3 3 1 9 1 3 3 9 7 3 1 7 5 9 6 1 4 4 4 5 5 0 7 2 6 4 2 1 1 9 3 2 后烟井吹完 5 5 3 9 5 9 3 6 9 3 2 8 1 4 3 3 5 1 7 1 7 3 4 6 1 4 1 8 5 0 8 2 6 0 2 0 7 3 2 9 空预器 吹完 5 6 6 4 7 6 0 9 6 0 3 2 9 0 3 3 3 6 2 1 7 2 0 9 1 3 9 8 5 5 1 1 2 5 6 2 0 8 3 2 7 炉膛吹完 5 5 1 3 7 6 0 6 0 3 3 2 6 O 3 3 3 0 5 4 1 7 1 7 5 1 4 1 I 3 1 5 0 8 2 5 4 2 0 7 6 2 8 水平烟道吹完 5 4 5 9 1 5 8 3 7 1 3 2 6 8 5 3 3 1 8 4 1 7 1 1 9 1 4 1 0 4 5 0 6 2 5 2 2 0 4 9 2 7 后烟井吹完 5 5 1 0 9 5 8 5 8 8 3 2 6 2 8 3 3 3 5 3 1 6 7 6 8 1 3 7 8 4 5 0 8 2 4 7 2 0 2 8 2 8 备注: 空预器吹灰过程中无明显排烟温度上升情况 5 结 语 5 1 由上述数据可看出, 开始先吹空预器, 排烟温度变化 并不明显 , 而使低过、 低再入口烟气温度下降最多是在水平烟 道吹灰结束时,空预器进出口烟气温差最小出现在后烟井吹 灰结束时, 可以得出结论: 水平烟道为正常运行中积灰最多的 地方, 后烟井则为吹灰过程中最易积灰的地方。因此采用第四 种吹灰顺序( 后烟井 一空预器 一炉膛 一水平烟道 一后烟井) 较 为合适 , 在没有增加吹灰耗汽的情况下 , 先将后烟井蛇形管处 积灰吹净, 减小炉膛及水平烟道吹灰时该处烟气流通阻力, 防 止积灰, 从而改善吹灰期间流经空预器的烟气含尘量, 消除空 预器吹灰时排烟温度快速上涨的现象。 5 2针对水平烟道积灰最多的情况, 每 8小时进行水平烟 道 I K 0 1 、 I K 0 2吹灰器的吹灰, 以清除折焰角处的积灰, 更可以 防止炉膛塔灰。 5 - 3 正常运行中若遇某一区域受热面壁温偏高,增加该 区域处的吹灰次数, 以消除局部积灰。 5 4 吹灰期 间将省煤器输灰循环时间由 1 2 0 s减小至 8 0 s , 防止省煤器灰斗料位偏高, 造成烟气二次带灰。 参考资料 【 1 1 锅炉运行说明书 , 东方锅 炉股份有 限公 司 ( 上接第 1 1 8页) 3 _ 2清污机删体震动 由于没有调节预埋支撑清污机边缘的埋件, 所以震动厉 害。在冬休期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