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绪论ppt课件.ppt_第1页
医学影像设备绪论ppt课件.ppt_第2页
医学影像设备绪论ppt课件.ppt_第3页
医学影像设备绪论ppt课件.ppt_第4页
医学影像设备绪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1,本章提要,医学影像设备是确定由于疾病或损伤所造成的机能失常的原因,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有关信息,用以了解人体内部病变是否存在及其病变的大小、范围、形态、范围与周围器官关系的设备。 主要有:Ct、MR、DSA、CR DR 核医学 超声 本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基本应用、安装调试、质量保证和日常维护管理,2,第一节 X线成像设备的发展,3,X线机,4,5,一、初始阶段,含气离子管产生X线、蓄电池供高压、裸线输送 图像极差,6,二、实用阶段,真空技术发展 1913年美国coolidge研制成功第一只热阴极、固定阳极 X线管,7,1915年,高压变压器和高压整流管相继投入使用,X线的量和质得以改善 X线机的构造进入了电磁部件控制阶段,有了配合摄影、透视、治疗所需的机械结构和辅助设备,8,三、提高完善阶段,1927年,研制成功旋转阳极X线管。,9,X线机结构更完善、更精密、多功能和自动化方向发 展,各种预示电路稳压电路、保护电路也相继完善。 高压发生器采用单相全波整流方式 高压电缆由裸露式发展为防电击式 机械和辅助设备结构更加坚固灵活 有了断层、记波摄影、荧光摄影、放大摄影等设备。 防护进一步加强,10,四、影像增强器阶段,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影增-X线电视成像系统,11,X线机主机电路和机械结构实现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高压发生器采用高压硅堆整流器 控制电路采用新型电子元件、数字技术、集成电路、 自动检测、计算机系统 机械结构更加紧密和灵活 隔室操作更加有利于防护,12,五、数字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 CR 90年代末 DR PACS 全数字化医院 平板探测器对普通放射和DSA的 影响,13,CR图像处理系统,14,15,16,第二节 CT成像设备的发展,17,18,19,20, 1972年Housfield发明头颅CT-非螺旋CT: 扫描部位的延伸 80年代到90年代:扫描速度的角逐 90年代到2000年:MSCT 1989年,螺旋CT 1998年,MSCT 2004年,64层CT 容积CT 2005年,DSCT 2009年,能谱CT,21,一、提高速度,(一)提高扫描速度 1.提高轴向扫描速度 (1)20秒阶段:平扫+旋转方式最快 (2)1秒阶段:旋转+旋转最快 (3)亚秒阶段:普通螺旋最快0.75秒(电机+皮带) (4)0.5秒阶段:电磁驱动达0.35秒 (5) 0.3秒阶段:利用超高速气动轴承和高压气流达0.27秒 (6) 0.1秒阶段:第一代双源DSCT83毫秒 (7) 50毫秒阶段:电子束CT 25毫秒,22,第一代双源CT 安装有两套X线球管和两套探测器的CT机。 两套采集系统成90放置,一套覆盖全部50cm扫描野, 一套覆盖26cm中心扫描野。可分别调节KV和mAs, 可同时也可独自采集图像,时间分辨力明显提高。 扫描参数:KV、mA、Time;准直器总宽度19.2mm, 64层/周,最薄层厚0.3mm,球管旋转速率0.33-0.5S/周,23,2.提高容积扫描速度 320排CT,16 cm coverage per rotation 320 X 0.5mm detector elements 350 msec rotation time 650 lb patient couch,24,(二)重建和处理速度,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采用并行处理、多工作站流水作业, 多处理器的工作站 SCSI磁盘阵列 光纤传输、千兆网络 专用图像处理软件,25,二、提高图像质量,(一)空间分辨率 指在高对比条件下(对比度差异大于10%)鉴别出细微差别的能力。是图像中可辨认的临界物体空间几何长度的最小极限,即对细微结构的分辨率。 1.平面内的空间分辨率 与探测器X轴方向密度有关 2.Z轴空间分辨率 层厚有关 各向同性,26,(二)时间分辨率 是指CT扫描图像分辨运动器官部位的能力 1.平面时间分辨率:轴向时间分辨率 机架转速有关 2.Z轴时间分辨率 Z轴方向上覆盖范围内的扫描速度 320CT 各时同性,27,28,三、拓展应用范围,(一)心脏扫描 要求转速小于0.5秒 通过扇区重建技术来提高时间分辨率 心电门控重建原理中,在机架旋转速度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螺旋扫描多个以上心动周期中同一时相获取数据重叠重建而获得图像,时间分辨率就成了可变值。,29,扇区:是一周螺旋扫描中的一个数据段。 在冠状动脉CT图像的重建中一般采用180的扫描数据,称为单扇区重建。 如果采用一段螺旋扫描中不同心动周期、相同相位两个90的扫描数据合并重建为一幅图像,则被称为双扇区重建; 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冠状动脉CT检查时的时间分辨率,30,(二)CT灌注成像,定义:是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动态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体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DC),然后根据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组织血流灌注的各项参数,并可通过色彩赋值形成灌注图像,以此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利用影像技术进行灌注CTP可以测量局部组织血流灌注,了解血流动力学及功能变化,属于功能成像范畴。 定量观察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等。 常见临床应用:脑、心脏、肝脏、肾。,31,CBP,MTT,CT灌注彩图,32,(三)双能量成像,最早应用于DR和CT,2005年随着双源CT的应用而开拓了双能量成像的新领域。 原理:利用X线与物质作用的衰减定律,物理学家已经测定: 物质的质量吸收系数随X线能量变化 任何物质都有对应的特征吸收曲线 吸收曲线能够用两个能量点来表达,和CT有关的现象: CT值对应物体对X射线的线性吸收 在连续能谱下物质吸收是平均效应 不同能谱(kV)产生不同的平均效应,33,目前两种方式:双源CT、高压发生器瞬时切换单源CT,34,低能量图像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及病灶捡出率,70keV,混合能量,50keV,35,(四)仿真内镜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将螺旋CT容积扫描获得的图像数据重组出空腔器官内表面的立体图像,类似纤维内窥镜所见。容积数据重建出立体图像是CT内窥镜成像的基础。 CTVE目前多用于鼻腔、喉管、气管、支气管、胃肠道、输尿管、膀胱和大血管等 但有组织特异性较差,且不能进行活检等,36,结肠CTVE,37,气管CTVE,38,(五)各种后处理技术,VR 、 MIP、MPR、SSD等各种后处理技术-进入多维诊断模式,39,40,四、减少辐射剂量,(一)硬件方面 探测器灵敏度提高:气体-晶体-固态陶瓷-光子 高频高压发生器 准直器 滤过器 (二)软件方面 管电流调制技术 四维实时剂量调节技术 前瞻性门控 迭代重建技术,41,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发展,42,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imanging, MRI)是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的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发生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用感应线圈采集共振信号,经处理,按一定数学方法,建立的数字图像。 是通过测量构成人体组织的元素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来实现人体成像的。 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低温超导技术迅速发展 可提供形态学信息、生物化学及代谢信息,43,超导型MRI的构成,44,1946年,美国的Purcell及Bloch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各自独立地发现了MR现象。两人共同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1970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Raymond.Damadian利用MRS仪对鼠的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样品研究发现,癌变组织的T1、T2弛豫时间比正常组织长。 197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Pual.Lauterbur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用两个充水试管获得了第一幅MR图像。,45, 1973-1978年产生多种成像方法和理论,进行了一系列人体成像的基础医学研究和技术准备工作。 1976年英格兰Mansfield活体手指MR图像 1977年Damadian得到第一幅胸部质子密度加权图像 1978年在英国取得了第一幅人体头部的MR图像。在此后的同一年,又取得了人体的第一幅胸、腹部图像。,46,图为2003年医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 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曼斯菲尔德,47, 1980年,第一台可以应用于临床的全身MRI在 Fonar公司诞生 1984年,第一台医用MR获美国FDA认证 1985年,我国引进第一台临床MRI 1989年,安科公司生产出国产永磁0.15TMR,48,一、磁体,它的作用是产生均匀的静磁场。 向着高场强、短腔磁体、 开放式及专用机发展 静音技术 低磁场强度永磁开放型MRI设备的磁场强度已达0.4T。开放式MRI设备的优点是可消除病人的幽闭恐惧症。超导型MRI设备的磁场强度已由传统的1.5T发展到3T。,49,50,开放式MRI设备,51,二、梯度,切换速度、幅度更高 双梯度 快速扫描序列要求高性能的梯度磁场。 梯度磁场与切换率的提升和改进。目前梯度磁场强度已达到50mT/m以上,切换率200 mT/m/ms以上。梯度磁场与切换率影响MRI设备的成像时间,决定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双梯度系统、组合平面系统和非线性梯度系统的出现,使MRI设备梯度线圈的形式多样化。,52,三、射频系统,射频系统用来发射射频磁场,激发样品的磁化强度产生磁共振,同时,接受样品磁共振发射出来的信号。 经历了线性极化线圈、圆形极化或者正交线圈、相控阵线圈及全景化一体TIM技术,53,四、采集技术和重建系统,现代脉冲序列和扫描技术设计集中于更高采集效率的方法,+128,-127,K0,phase,frequency,54,五、软件技术的发展,Propeller技术 MR-DSA 乳腺动态增强 LAVA技术 MRS 扩散张量成像 fMRI,55,3D Focal CSI - 前列腺频谱,56,弥散张量成像3D白质束成像,57,3D fMRI,58,第四节 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59,核医学是研究放射性核素及其射线在医学上应用的学科。 核医学影像设备通过探测注射到受检者体内的放射性药物发出的射线进行成像,是核技术、电子学、影像学、计算机和医学相互渗透互相结合得综合性医学影像设备。 可以显示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及脏器形态 是分子影像的主要成像模式,60,最早采用的仪器是1951年卡森研制的放射性同位素线性扫描仪(即闪烁扫描仪)。 1957年,美国人Anger研制的闪烁照相机(gamma scinticamera)具有快速显像的本领,使得核素影像诊断从静态进入到动态观察,能够指示脏器的生理代谢功能。 1974年,放射性核素扫描与CT技术结合起来,研制出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术(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这一技术不仅对各种脏器及其病变进行立体显像,能动态观察各种脏器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的变化,而且能进行体层、立体显像。,61,62,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 利用围绕患者对向分布的多对探头采集一对来自正电子 湮灭辐射的Y光子进行用符合成像。 同位素:碳、氮、氧、氟等 在肿瘤、神经和心血管得到深入应用。,63,电,64,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 computed tomography )全称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是一种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的检查技术,它是将微量的正电子核素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然后采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PET)探测这些正电子核素人体各脏器的分布情况,通过计算机断层显像的方法显示人体的主要器官的生理代谢功能,同时应用 CT 技术为这些核素分布情况进行精确定位,该技术同时具有 PET 和 CT 的优点,发挥出各自的最大优势。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为18F标记的FDG(18F-FDG 氟化脱氧葡萄糖),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65,电,PET-CT,66,67,68,第五节 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69,70,1880年,居里兄弟发现石英能产生压电效应 1917年,Paul.Lanjevin制成超声换能器设备 水下潜艇声纳进行水下目标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