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数据库的管理及应用_第1页
糖尿病患者数据库的管理及应用_第2页
糖尿病患者数据库的管理及应用_第3页
糖尿病患者数据库的管理及应用_第4页
糖尿病患者数据库的管理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人的数据化管理,21世纪将是“糖尿病世纪”,全 主席 5秒 教授,1 出,“糖尿病及10秒,发就有1症的巨大花费达到,IDF球几乎每Silink就新增 指例糖尿病患者,每 其并 人死于糖尿痛相关了 疾病,每30秒就有1人因 糖尿病足截肢。 度”。,患病率(%),12 10 8 6 4 2 0,诊断标准 调查规模 年龄范围 患病率,1980年 兰州会议标准 30万 全人群 0.67%,1994年 WHO 1985 21万 25-64岁 2.28%,1996年 WHO 1985 4.3万 20-74岁 3.12%,2002年 WHO 1999 10万 18岁 城市4.5% 农村1.8%,2008年 WHO 1999 4.6万 20岁 9.7% 男性 10.6% 女性 8.8%,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跃居世界第一,Diabetes Atlas, Four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0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 24: 2a:1-22. Yang WY,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 2010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p12, downloaded from /x_uploadfiles/dm201otaolungao.pdf,%,我国60.7%的糖,Yang WY, Lu JM, Weng JP,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01,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流行趋势严峻 16 14,12 10 8 6 4 2 0,患病率9.7% 人数0.92亿,患病率15.5% 人数1.48亿,更为严重的是 患 尿病患者未被诊 病 断。 率 ( ),亚洲糖尿病管理调查: 中国糖尿病患者达标率仅为26.8%,Pan C,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09 Jan;25(1):39-45,调查了中国30家三甲医院专科糖尿病中心,(N=2702),郭晓蕙,药品评价,2008,积极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来自南京的经验分享,临床专科设置 设外科、康复、心血管、呼吸、神经、消化、血液肿瘤 、内分泌、干部保健、ICU等10个病区 设龙江门诊部、省委医疗点、省人大医疗点 江苏省老年医院分院(省老年公寓) 500张床位设置。,中医科: 第一批江苏 省综合医院 示范中医科,血液肿瘤科: “卫生部癌 痛规范化治 疗示范病房” 培育单位,保健科: 卫生部“骨 质疏松症诊 疗技术协作 基地”,消化科: 与德州大学 成立GERD 研究与诊疗 合作中心,内分泌科: 中美糖尿病 防治、研究、 教育国际合 作中心,编辑部: 实用老年 医学杂志 获优秀期刊,二、拥有核心攻关成果:糖尿病分阶段 达标管理以及信息平台 三、拥有关键性技术转化经验:适宜社 区的糖尿病“5+1”管理模式,糖尿病管理的三大核心技术 一、拥有人才培养的摇篮:江苏省糖尿 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发症相 关科室的 医生,多学科协作管理,社会 工作者 糖尿病专 科护士,专职营 养师 药剂师,心理 学家 内分泌 科医生,运动 专家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2003;19(9):66-67,11,一 、 糖 尿,病 专 科 护 士 培 养,糖尿病防治的需要 糖尿病专科护士在防治中的作用,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 标准化课程和培训工作流程 糖尿病专科护理标准化 临床作用的发挥及使用,国外经验 我们的模式,12,社区医院糖尿病人 普通病房 内分泌科病 房,严重程度 轻度,中度 重度,糖尿病患者分布 9.7%糖尿病患病率, 另外还有未诊断人群。 糖尿病患者 门诊糖尿病患者,本院糖尿病专科护士,成员 护理部主任 护士长(2名) 糖尿病管理4名 病房2人 门诊1人 社区1人,工作范围 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病房、门诊、社区 院内其他病区 医院糖尿病护理质 量提高 糖尿病护理小组,2014/10/24,住院患者管理,基线评估,小组教育,数据录入 门诊预约,已出版规范化指导用书: 12套幻灯作为患者教育蓝本,门诊患者管理,个案管理模式,患者一对一随访 用药 饮食 运动 自我血糖监测 低血糖 其他严重事件,基线评估 调整期管理 2014/10/24,年度并发症筛查 维持期管理, ,随访门诊服务的内容 健康评估(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 协助医疗诊断和管理服务 制订实验室检查计划 进行健康教育,促进病人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自我护理技术 电话随访并进行处理 规律回访与护理咨询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对住院病人(其他科)进行院内会诊,并提供护理 服务 并发症筛查,社区糖尿病管理,义诊 小讲座 志愿者,培训医护团队 建立糖尿病小屋 医院-社区双向转诊, 谁来管 管什么, 如何管,患者HbA1c7% 或达到个体化目 标,综合管理,是 维持阶段,否 调整阶段 确定控制目标 调整治疗方案,追加随访次数 每3个月随访一次 每年1次并发症筛查 SDTM简易流程图,二、核心攻关成果: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 十年的探索,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基线评估(评估阶段),分阶段达标管理流程 SDTM由糖尿病专科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师等组成的治 疗团队共同合作管理糖尿病患者。 1、管理流程 2、糖尿病达标信息管理软件及数据库建立 3、观察指标: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及总体达标率。 血糖达标是指HbA1c7(当年龄75岁),或HbA1c8(当年龄 75岁);血压达标是指BP130/80mmHg;血脂达标是指LDL2.6 mmol/L;总体达标是指满足以上三项均达标。,1.,Individual target A1c levels especially helpful in seniors. Geriatric Consult.,Beatriz Korc,Susan J Landers posted Jan.18,2010, 糖尿病达标信息管 理软件 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 监测和治疗快速指南,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网络平台 ,管理工具获软件著作权保护,1 2, 将成熟的管理模式融入医护使用界面 简便的患者用户界面,3 4, 在线评价功能使管理更加便捷实效 数据导出功能,电子资讯 健康一点通、专 业交流版块、患 者健康档案库、 在线咨询等。 线上评价 分为管理尽责度 和管理品质。,糖尿病注册管理 患者基线,复诊 记录,临床事件、 相关评估量表、 年度随访评估等。 统计报表及数据 库导出 后台数据的整理 导出。,管理效果 4000多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上升到77%,位居全 国第一。 推广该理念与模式:通过示范、培训、实践和合作研 究的形式将该理念进行推广。被全国范围超过150家引 71% 进采用。 51%,77%,31% 30%,36%,36%,39%41%,6%,10%,13%,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平台介绍 Http:/, 网络管理平台 纸质表格填写 网络数据录入,糖尿病达标信息管理软件与数据库的建立, ,2005年开始 4000名病人 连续性数据 随访超过7年,2014/10/24,网络管理平台的改进 患者知情与 自我管理 医患交互 科学管理是糖尿 病治疗的中心 标准流程 糖尿病分 阶段达标 管理平台,数据分析与 实时评价 数据导出,患者浏览网页: Http:/,健康阅览室,个人健康档案,咨询留言,健康活动通告,管理登录,患者健康档案查询,患者健康档案查询,医护管理平台, 电子资讯系统 电子资讯系统 糖尿病注册及管理 线上评价系统 统计报表,三、关键性技术转化经验,适宜社区的糖尿病“5+1”管理模式,社区糖尿病管理障碍与需求, 医护人员专业知识相对缺乏 登记、建档死档大量存在, 缺乏长期随访机制和定期并发症评估 管理体系和质量考核体系, 需要一个工作模式 需要一套管理工具, 需要适合社区工作的慢病政策,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如何处理管理数量与管理质量之间的矛盾,社区工作模式探索“5+1”模式,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操作简便,易于医患记忆与运用 标准化的工作模式 与国家基本公卫服务的要求吻合 评估考核体系(可在线评估) 管理标准及产生的数据与国际接轨,“5+1”模式的优势,工作宗旨 以患者为中心 以结果为导向 以数据为支撑,患者的诊疗方案建立在与患者充分沟 通、共同协商的基础上,使诊疗方案 适应患者的生活方式,并得到患者的 认可 糖尿病教育及管理的目的是使患者病 情得到有效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糖尿病心血管及肾脏病的风险, 降低糖尿病早发性死亡 教育或管理效果的优劣是以数据作为 评估基础,数据也可以作为持续改进 糖尿病教育及管理方法的依据, 糖尿病达标信息管理 软件及成人2型糖尿 病预防、监测和治疗 快速指南, 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网络平台,管理工具,管理质量考核 管理品质, 管理尽责度 卫生经济学,血糖达标率 血压达标率 血脂达标率,主要指标检测率(糖化血红蛋白、血 压、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 并发症筛查率:眼底检查、足病筛查、 心电图、肾病评估(eGFR) 年均健康教育总次数 医疗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