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1.下列加点的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百舸() 峥嵘(rng) 灰烬(yng) 挥斥方遒(qi)B. 流岚(ln) 虹霓(n) 雾霭(i) 锲(q)而不舍C. 跬(ku)步 经传(zhun) 慰藉(j) 咬文嚼(ju)字D. 槎桠(y) 赭(zh)色 饿殍(pio) 毛骨悚(sng)然【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灰烬(jn);B项,锲(qi)而不舍;C项,咬文嚼(jio)字。故选D。【点睛】.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寥廓 摇曳 缟暴 戕害B. 符箓 嗥叫 荡漾 疲倍C. 榛莽 颓然 瞳孔 蛇鳝D. 句读 嘻戏 蠕动 窈窕【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题中A项,槁暴;B项,疲惫;D项,嬉戏。故选C。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不可一世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 ,这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 ,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 ,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A. 浅尝辄止 狂妄自大 坐井观天 B. 狂妄自大 浅尝辄止 坐井观天C. 狂妄自大 坐井观天 浅尝辄止 D. 坐井观天 狂妄自大 浅尝辄止【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狂妄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注意根据前后文的“征服”“拓展”“深度”可以判定选C。故选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两边大山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山道。 , , 。 , , 。富丽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庄严。 大马河两岸所有的高秆作物现在都在出穗吐缨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淡芬芳的香味各种豆类作物都在开花羊群正在下沟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远处的山坡上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题中本文段主要按照空间顺序描写傍晚迷人的景象,写庄稼,点明地点,放在最前,是感受,放在最后,其顺序为;写羊群,是地点,点出羊群,是对羊群的描述,其顺序为。故选C。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烽火冼星海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用冼星海的作品,而是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融入剧情,希望能让观众在剧情中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及其作品的精神。B. 她从羊城晚报上看到了南方医院采用新技术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两腿长度不一的患者施行肌骨一次延长手术。C. 中国重申在中日韩合作展望中所作的承诺,努力实现包括建立区域市场在内的推进经济一体化的长期目标,将合作提升到更高水平。D. 要重点支持规模种养业、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这样有助于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产业方式的转变,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目的落实。【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搭配不当,“享受”和“精神”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看到了”没有“宾语”,最后应加上的消息三个字;D项,结构混乱,“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目的落实”句式杂糅。6.下列关于致橡树这篇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致橡树的主旨具有不确定性,但人们一般把这首诗歌与女性的爱情观联系在一起解读。B. 诗歌一开始首先否定了几种爱情观,然后从正面阐释了自己理解的爱情观爱人之间既彼此依恋又彼此独立,既追求物质的共享又追求风雨的共担。C. 这首诗歌手法丰富,如采用了对比、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等。但就诗歌的整体而言,象征是这首诗歌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D. 由于使用了众多工整的句式,并且注意押韵,这首诗歌具有音乐和韵律的美感。而且由于注重修饰语的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很强的张力。【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物质的共享”错误,应为“精神的共享”。故选B。7.下列是对江南的冬景一文的解说,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为了突出江南冬景的独特性,本文采用一系列的对比:如北国和江南冬天的对比,江南的冬天和北方夏天的对比,闽粤的冬天和江南冬天的对比多方面的对比加强了表达效果。B. 作者将自然景物和民俗相结合进行描写,如冬郊散步的愉悦逍遥、曝背谈天的悠闲安宁。这种在对自然画面的描写中添加了人的活动的构思,使得文章人文气息浓郁。C. 本文很好的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语调平和,节奏舒缓,语言清新淳朴,画面优美恬淡,然而却具有较强的抒情性。D. 作者对几幅江南冬景图的描绘手法各不相同:如对“微雨寒村图”的描绘较多地引用古代的诗句,这种避实就虚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气息;对“江南冬雪图”的描写,则是借助想象一步一步地拓展画面的空间。【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D项,应该手法对调。故选D。8.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B. 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C. 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D. 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表达能力,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 B项,“ 家父”用于自称,而句中说“您的家父”,错误;C项,“寄奉”谦敬不当;D项,“贵校”指别人的学校,句中称呼母校不当。故选A。【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语言表达的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的得体就是要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语言运用得体”是高考语用题的一个考点,通常以选择题、改错题和主观表述题的形式来考查。试题设计选用来自生活的语言材料,侧重从语言的动态运用角度来检测考生的表达能力。比如本题给出的选项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对话。二、文言文阅读(2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时起居注虽日侍,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京师并河居人,盗凿汴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二谋出自中人,既有诏矣。存曰:“此吾职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欢呼相庆。有建议罢教畿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召为吏部尚书。时朝廷朋党之论浸炽,存为哲宗言:“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或不察,则滥及善人。庆历中,或指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为党,赖仁宗圣明,不为所惑。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由是复与任事者戾,除知大名府,改知杭州。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擢上虞令 擢:提拔B. 即谢不往 谢:拒绝C. 听直前奏事 听:倾听D. 时朝廷朋党之论浸炽 浸:逐渐10.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存忠于职守的一组是( )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A. B. C. D.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存十二岁时就辞别亲人前往外地求学,五年后才归来。他写的文章得到当地学术界前辈的高度肯定,显示了出众的才华。B. 宋神宗通过考察觉得王存忠直诚实不参与结党,让他担任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他建言朝廷恢复了唐朝曾实行的一项制度。C. 京城沿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河堤来扩大住地,侵占官道,王存请求朝廷命令他们恢复大堤原貌,撤离官道,受到百姓的欢迎。D. 任吏部尚书时,王存曾就朋党的问题发表看法,他认为,大臣结为朋党,确实不可助长,然而有时不加细察,就会过度从而波及到好人身上。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2)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3)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萦青缭白,外于天际,四望如一。(6)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答案】9. C 10. D 11. C 12. (1)王存来到后,以地方官吏收受贿赂为由查办,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2)在万马奔腾中一同驰骋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3)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春寒抑制而迟开,和杏花、桃花接上了,斗妍争奇,竞相开放。成为罕见的奇观。(4)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5)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6)耳朵听到的就是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是景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析】【9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项,听:允许。故选C。【10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景物或物象特征的分析等,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答题时中排除法,题中是年少时为文事,是善待乡邻之事。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故选D。【11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王存请求朝廷命令他们恢复大堤原貌”错误,请求朝廷责令修复河堤的不是王存,原文的意思是王存为民请命,解除了百姓的差役。故选C。【12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按以州吏受赇:状语后置句,以地方官吏收受贿赂为由查办;狱:案子;罢:被罢免,被动句;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在万马奔腾中一同驰骋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定语后置句;其:语气词,表猜测,大概;为寒所勒:被春寒抑制。被动句;相次:接连;是故:因此;无:无论。【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辞别亲人去江西跟从老师学习,五年才回来。当时的学者正崇尚雕琢文字,他独自做了几十篇古文,乡老先生看了,自以为不如他。庆历六年,考中进士,调任嘉兴主簿,擢升上虞县令。豪族杀人,很久没有人敢过问这件事,王存来到后,以地方官吏收受贿赂为由查办,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治平年间,进入国子监担任直讲。王存原先与王安石关系很好,王安石执政时,多次请王存来谈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元丰元年,宋神宗通过观察觉得王存忠直诚实不参与结党,让他担任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当时修起居注的官员虽然每日陪侍在皇帝的左右,如 要上奏事宜必须禀报中书等候皇帝旨意。王存请求恢复唐贞观时左右史执笔跟随宰相进殿的旧例,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允许直接在殿前上奏事宜,这是从王存开始的。元丰五年,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开封知府。京城沿汴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汴河大堤来扩大住地,有人请求命令他们修筑大堤恢复原貌,又按照民房侵占官道的规定让他们撤 离。这两个计谋出自宦官,已有诏令。王存说:“这是我的职责。”入朝上奏这件事。即日解除了劳役,京城的人欢呼庆贺。有人建议废除对京城内保甲的训练,王存说:“如今京师士兵逐渐减少,再废除保甲不加训练,不是国家的根本久长之计。而且先帝不怕艰难做这件事,既已就绪,无故废除不行,不可。”黄河决口而北流几十年,水官议论还归故道,王存争辨说:“故道地 势已经很高,水的本性是向下流的,改回故道白白浪费财力,恐怕无法成功。”最终停止了这件事。蔡确写诗发牢骚诽谤,王存与范纯仁想减轻他的罪过,蔡确两次被贬新州,王存也被罢免,以端明殿学士的职衔任蔡州知府。一年多后,任资政殿学士、扬州知府。扬州和润州一水之隔,采用以前宰相的旧例,能够过年时回家上坟,王存拿出赏钱发给邻里乡亲,又准备酒食召会父老,亲自和他们敬酒应酬,乡党传为美谈。征召为吏部尚书。当时朝廷朋党之论逐渐激烈,王存对哲宗说:“人臣朋比为党,确实不可助长,然而有时不加细察,就会过分从而波及好人。庆历年间,有人指责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结为朋党,仰赖仁宗的圣明,没有被迷惑。现在有进言这种说法的,希望陛下审察。”因此又与当时掌权的人相违背,除知大名府,改任杭州知府。王存生性宽厚,日常生活恭敬谨慎,不做欺诈过分的事,对于他的职守,坚持职守不可改变。司马光曾说:“在万马奔腾中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三、诗歌鉴赏题(1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注:陈琳,三国人,才华横溢,工于奏记。13. 请分析首联中的“阻”字的作用。14. 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加以简析。【答案】13. 阻,指阻隔,既指相送之人视线为烟波所阻,无法看到孔所乘的船只,也指孔的行船被烟波所阻。诗人通过一个“阻”字表现对友人的牵挂和担心。 14. 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边心杳杳”“塞草青青”,写出了边塞的荒凉寂寥,表现了和友人的情谊,对朋友的关心;对朋友的劝勉:诗人认为友人尽管身处荒凉的边关,但和三国时期的陈琳一样才华横溢,所以应该奋发有为;对朋友的祝愿,诗人相信友人定能仕途顺利,成为一代名臣。【解析】【13题详解】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在炼字,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注意从炼意的角度分析,从内容看,阻,指阻隔,既指相送之人视线为烟波所阻,无法看到孔所乘的船只,也指孔的行船被烟波所阻;从情感的角度看,诗人通过一个“阻”字表现对友人的牵挂和担心。【14题详解】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首联体现了依依惜别之情;颈联表现出诗人对朋友此行路途遥远、征战艰苦的关切之情;尾联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和希冀整理答案时需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诗眼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四、名句默写(8分)15.在下列横线处补出名篇名句。(1)_,察纳雅言。(出师表)(2)出淤泥而不染,_。(爱莲说)(3)岁寒,_。(论语)(4)_,善假于物也。(劝学)(5)锲而不舍,_。(劝学)(6)位卑则足羞,_。(师说)(7)纵一苇之所如,_。(赤壁赋)(8)_,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答案】 (1). 以咨诹善道 (2). 濯清涟而不妖 (3).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 君子生非异也 (5). 金石可镂 (6). 官盛则近谀 (7). 凌万顷之茫然 (8). 挟飞仙以遨游【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诹”“濯”“涟”“生”“遨”的写法。五、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下雨天,真好琦君你喜欢下雨吗?大部分人肯定这样回答喜欢,但别下得太久,像黄梅天,闷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我却不然。雨下十天、半月,屋子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湿漉漉的,我也不抱怨。我爱雨,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地方,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悠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今天一大早,掀开帘子看看,啊,真好,又是个下雨天。守着窗儿,让我慢慢儿回味吧。那时我才六岁呢,睡在母亲暖和的臂弯里,天亮了,听到哗哗的雨声,我就放心了。因为下雨,母亲不用老早起来。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母亲闭着眼,给我讲雨天的故事。起床后,我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烂泥地里踩水,直到老师来了才被提进书房。可是如果下大雨的话,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像大黄瓜似的肿腿,走路不方便。我巴不得他摔个大跟头掉在水田里,就不会来逼我认方块字了。老师喊我去习大字,阿荣伯就会去告诉他:“小春肚子痛,喝了茶睡觉了。”老师不会撑着伞来找我的,我就这么一整天逃学。下雨天真好,大人们个个疼我。如果是星期天下雨就更好。一打上牌,父亲就不再管我了。我可以溜出去看电影,邀同学到家里,爬上三层楼“造反”,进储藏室偷吃金丝蜜枣和巧克力糖。晚上,我可以丢开功课,一心一意看红楼梦,父亲不会衔着旱烟管进来逼我背 古文观止。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失在洋洋洒洒的雨声里,给我一万分的安全感。潮湿的下雨天,是打麻线的好天气,母亲双手熟练地搓着细细的麻丝,雨也跟着下得更大了。 五叔婆和我帮着剪线头,她是老花眼,母亲是近视眼,只有我一双亮晶晶的眼晴最管事。为了帮忙,我又可以不写大字。懒惰的四姑一点忙不帮,只伏在茶几上,唏呼唏呼抽着鼻子,给姑文写情书。我瞟到了两句:“下雨天讨厌死了,我的伤风老不好。” 五月黄梅天,到处黏糊糊的,母亲走进走出地抱怨,父亲却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父亲用旱烟管,点着它们,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樨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墙边那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洒了我满头满身。 八九月台风季节,雨水最多,我真开心,因为可以套上阿荣伯的大钉鞋,到河边去看涨大水。母亲皱紧了眉头对着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发愁,几天不晒就要发霉的呀,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曲。母亲叫我和小帮工把曲一粒粒拣出来。这工作好好玩,所以我盼望天一直不要晴起来,曲会愈来愈多,我就可以天天滚在谷子里拣曲,不再读书了。从院子的矮墙头望出去,一片迷蒙,看样子且不会晴呢。母亲愈加发愁,我却愈加高兴了。 到杭州念中学了,下雨天可以不在大操场上体育课,改在健身房玩球。同学们起劲地打球,我撑把伞悄悄地溜到健身房后面,隐蔽、清静。我站在法国梧桐树下,叶子尖滴下的水珠,落在伞背上,我心里有一股凄凉寂寞之感,我想念远在故乡的母亲。下雨天,我格外想她,雨给我一种母亲的感觉。 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一直沉浸在雨的欢乐中。然而谁能不长大呢?那一年回到故乡,一坐在父亲的书斋中,从书橱里抽一本白香山诗,学着父亲的音调放声吟诵,父亲的面容,浮现在摇曳的豆油灯光里。记得我曾打着手电筒,穿过黑黑的长廊,去给父亲温药。他提高声音吟诗,使我一路听着他的声音,不会感到害怕。可是他的病一天天重了,在淅沥的雨中,他吟诗的声音愈来愈低,我终于听不见了。 杭州的西子湖,风雨阴晴,风光不同。雨中徘徊湖畔,凝望着湖边低斜的梅花,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弄笛的人慢慢走来,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梅花。”我也笑指湖边说:“看,梅花也在等待知己呢。”雨中游人稀少,静谧的湖山,都由爱雨的人管领了。 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归来。湖水湖风,寒意袭人。站在湖滨公园,彼此默默相对。于是笛声又起,与潇潇雨声相和。 二十年了 ,那笛声低沉而遥远,然而我,仍然依稀听见,在雨中 (有删改)16. 结合全文看,开头两段有什么作用。17. 请分析-段的内容,说说下雨天“好”在哪里。18. 试赏析文章第段的艺术特色。19. 琦君曾言:“我深感这个世界的暴戾太多,为什么不透过文章多多渲染祥和美好的一面呢?”请探究本文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祥和美好”?【答案】16. 采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作者与他人不同,喜受下雨天,引起读者的兴趣;总领下文与雨天有关的“那些有趣的好时光”,为下文写雨天的美好作铺垫;抒写了对下雨天的喜爱之情,照应题目。 17. (1)下雨天可以逃脱学习的束缚,放纵儿童活泼的天性。(2)下雨天可以跟家人一起,无拘无束地享受家庭生活。(3)下雨天能引发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怀念,感受亲情。 18. 回忆了自己与心上人在西于湖笛声中相会的过程,采用了视听结合、比拟、白描等手法,营造了一个温馨浪漫的场景,表现了人情的温暖、知音的难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19. 雨天带来的温暖感受和独特乐趣;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安定快乐;人和人之间的充满温情,关系融洽;与知己因乐声结伴,心意相通的忘情。【解析】【16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注意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情感等角度分析作用,此题从内容看文中“但别下得太久”“我却不然”写出作者和一般人对雨的看法的对比。总括“那些有趣的好时光”,表达对于的喜爱之情;从结构上照应标题“下雨天,真好”;引出下文对“那些有趣的好时光”的具体描写。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开头,注意从开头的特征的角度分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概括“下雨天好在哪里”,并且给出答题的区位“-段”,和足以摘取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答。如根据地4段中的“老师不会撑着伞来找我的,我就这么一整天逃学。下雨天真好,大人们个个疼我。如果是星期天下雨就更好。一打上牌,父亲就不再管我了。我可以溜出去看电影,邀同学到家里,爬上三层楼造反,进储藏室偷吃金丝蜜枣和巧克力糖。晚上,我可以丢开功课,一心一意看红楼梦,父亲不会衔着旱烟管进来逼我背 古文观止”等内容,可以概括出“下雨天可以逃脱学习的束缚,放纵儿童活泼的天性”等要点。【18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句子的题目,注意从艺术手法和效果的角度赏析,此题根据文中的“凝望着湖边低斜的梅花,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可知是“视听结合”;“梅花也在等待知己呢”是比拟的手法,然后分析效果,从后文的“于是笛声又起,与潇潇雨声相和”创设的是一种“温馨浪漫”的场景,结合文章的内容内容分析主旨“表现了人情的温暖、知音的难得”的主题。【19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内容文中表现是“祥和美好”的内容,答题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如根据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所写“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可以概括出“雨天带来的温暖感受和独特乐趣”,通过文章第9段“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归来。湖水湖风,寒意袭人。站在湖滨公园,彼此默默相对”可以概括出“与知己因乐声结伴,心意相通的忘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场处置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湖北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交通法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A级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应用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职业技能测评手册专业技能人员考试全攻略
- 2025年行政复议局聘用制书记员岗位能力测试题目解析
- 公务员武汉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流公司招聘经理岗位面试技巧与模拟题答案
- 常减压装置仿真操作正常停车石油炼制装置操作02课件
- 氧气安全培训课件
- 常见意外伤害的救治与护理
- 餐饮店食品经营操作流程4篇
- 肺保护通气策略
- 药物治疗监测试题及答案
- GB/T 45654-2025网络安全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
- 库房卫生打扫管理制度
- 塑胶料品质协议书
- 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9月期初阳光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