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海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蓝藻细胞和水稻叶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都具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B.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C. 遗传物质都是DNA 分子D. 都含有叶绿素,属于自养型生物【答案】A【解析】【分析】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的统称,包括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和发菜。【详解】A、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A错误;B、蓝藻细胞和水稻叶肉细胞均为细胞生物,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B正确;C、蓝藻细胞和水稻叶肉细胞均为细胞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C正确;D、水稻细胞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蓝藻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也可进行光合作用,两者均属于自养型生物,D正确。故选A。2.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用甲基绿染液染色观察叶绿体B. 花生切片中的脂肪用苏丹检测呈橘黄色C. 将鸡血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制备细胞膜D. 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材料【答案】B【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各种细胞器。【详解】A、观察叶绿体不需要染色,A错误;B、花生切片中的脂肪用苏丹检测,呈橘黄色,B正确;C、制备细胞膜时通常选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C错误; D、观察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液将其染成蓝绿色,而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含叶绿体,与此颜色相似的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现象观察,D错误。故选B。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具有多样性B. 衰老的人体内含水量不再变化C. 所有的细胞都含有P 元素D. Cu和Mo都属于大量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有些元素含量较多,如C、H、O、N、P、S、K、Ca、Mg等,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很少,如Fe、Mn、B、Zn、Mo、Cu等,被称为微量元素。【详解】A、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单体大约20种,DNA的单体四种,RNA的单体四种,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故前两者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具有多样性,后者不具有多样性,A错误;B、衰老的人体内含水量降低,B错误;C、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中的磷脂含有P元素,C正确;D、 Cu和Mo都属于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C。4.下图为某多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多肽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B. 如果该多肽含S元素,则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C. 该多肽含有4个肽键D. 形成该多肽时,脱去的水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答案】D【解析】【分析】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2、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详解】A、肽键可表示为-CO-NH-,该多肽含有四个肽键,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条数=4+1=5个,A正确;B、根据氨基酸通式,如果该多肽含 S 元素,则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 基中,B正确;C、肽键可表示为-CO-NH-,该多肽含有四个肽键,C正确;D、脱去的水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D错误。故选D。5.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DNA 与RNA 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方面B. 在生物体中共有 8 种C. 人体内的有 5 种,有 2 种D. RNA 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 只分布在细胞核内【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示可知,图示是核苷酸,可能是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核糖核苷酸,是磷酸基团,五碳糖,如果是RNA,则为核糖,如果是DNA,则为脱氧核糖,是含氮碱基,如果是RNA,则为A、U、G、C,如果是DNA,则为A、T、G、C。【详解】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和方面,A错误;在生物体中共有4种或5种,如果是病毒,含氮碱基有4种,如果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氮碱基有5种,B错误;人体内有5种含氮碱基,有2种五碳糖,C正确;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D错误;因此,本题的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DNA和RNA的区别,含氮碱基和五碳糖种类不同,区分病毒和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再根据题意作答。6.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它们的元素组成都有C、H、OB. 它们都属于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链为骨架C. 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产能不同,这与它们的元素比例有关D.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答案】B【解析】【分析】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详解】A、糖类只含有 C、H、O,脂质的元素组成除C、H、O,有的还含有N、P, A正确;B、它们并非都属于生物大分子,如糖类还有单糖二糖等,B错误;C、脂肪与同等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所含能量多,原因是脂肪结构中C、H 比例高于糖类,C正确;D、胆固醇和磷脂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脂质,D正确。故选B。7.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C. 构成该结构的大多数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D. 适宜条件下用胰蛋白酶处理该膜,则会影响K+的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结合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成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成分的名称。【详解】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是糖蛋白,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如识别、信息交流等,但有的植物细胞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错误;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与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是可以运动的,C正确;用胰蛋白酶处理该膜则会影响细胞膜的结构,进而影响K+的跨膜运输,D正确。【点睛】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核糖体(含蛋白质和某种RNA)和溶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不含磷脂分子,也不含P元素B. 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C.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多,核仁小D. 被溶酶体分解产生的物质均运出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器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核糖体和溶酶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元素是C、H、O、N、P)组成,A错误;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正确;代谢旺盛的细胞需要合成大量蛋白质,需要大量核糖体,核糖体的合成与核仁有关,故核仁增大,C错误;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被细胞重新利用或者排除细胞外,D错误。【点睛】溶酶体具单层膜,形状多种多样,内含许多水解酶,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当细胞衰老时,其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消化整个细胞而使其死亡9.下图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植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三个图为同一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最终状态,则a 处的溶液浓度最大B. 同一细胞在经历abc 的变化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越来越高,吸水能力越来越强C. 若三个图为不同细胞在同一外界溶液下的最终状态,则c 细胞液的初始浓度最大D. 图中所示的实验材料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答案】B【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若为同一个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的最终状态,因c失水最多,则c处的溶液浓度最大,A错误;B、同一细胞在经历abc 的变化过程中,细胞失水越多,细胞液的浓度越高,吸水能力越强,B正确;C、若三个不同细胞在同一外界溶液下的最终状态,因a失水最少,则a细胞液的初始浓度最大,C错误;D、图中所示的实验材料为成熟的植物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能再分裂,D错误。故选B。10.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真核细胞内合成的酶都要按照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但有酶的存在C. 可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 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答案】B【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低温时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真核细胞中的酶包括胞内酶和胞外酶(分泌蛋白),其中胞内酶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泌,也不需要细胞膜的胞吐作用,A错误;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不能合成酶但是含有酶(如与无氧呼吸相关的酶),B正确;C、加热会促进H2O2的分解,所以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适合用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C错误;D、酶多数是蛋白质(单位是氨基酸),少数是 RNA(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B。11.下图是细胞的“能量通货”甲物质的彻底水解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的酶种类相同B. 叶肉细胞中只有叶绿体能发生乙甲过程C. 戊为游离的磷酸,丙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 丁为碱基A 腺嘌呤,不含有磷酸基团【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能量货币”是ATP,ATP是由一分子腺苷和三分子磷酸基组成,图中甲是ATP,乙是ADP,丙是AMP,丁是腺苷,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戊是磷酸。【详解】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但ATP不会大量减少,因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速度是很快的,A错误。乙到甲的过程是合成ATP的过程,在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可以合成ATP,细胞质基质以及线粒体中发生的呼吸作用也可以合成ATP,B错误。戊为游离的磷酸,丙为ATP脱去两分子磷酸后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正确。丁是腺苷,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D错误。【点睛】1.ATP与ADP相互转化: 2.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后形成的是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12.酵母菌细胞内进行代谢的过程中,会发生的是()A. 酒精发酵过程中,只有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B. H2O 和CO2 反应产生贮存能量的有机物C. 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试剂检测是否产生CO2 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 丙酮酸变成酒精的同时产生H和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1、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2、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3、无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2C2H5OH + 2CO2 + 能量。【详解】A、酒精发酵(无氧呼吸)过程中,只有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A正确;B、酵母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不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B错误;C、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故不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试剂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错误;D、丙酮酸变成酒精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能产生CO2,不能产生H,不产生能量,H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D错误。故选A。13.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部分代谢活动,正确的叙述是A. 两种细胞器均能产生ATP,产生ATP可用于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B. 叶绿体固定的CO2还原成C6H12O6,线粒体内的C6H1206氧化成CO2C. ATP和H在叶绿体内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内随水的生成而产生D. 两种细胞器都有较大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的酶能保证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有90%以上来自线粒体,普遍存在于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葡萄糖的分解在细胞质基质。2、叶绿体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可以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可发生CO2C6H12O6,【详解】叶绿体产生的ATP只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A错误;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分解,需要在细胞质基质分解形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B错误;叶绿体中ATP和H是光反应的产物,随水的分解而产生,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都能产生H,第三个阶段消耗H,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而只有第三个阶段可以产生水,所以ATP和H在线粒体内不是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错误;叶绿体内含有类囊体薄膜构成的基粒,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状结构,二者都有较大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的酶能保证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D正确。故选D。14.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 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是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B. Y是三碳化合物,在线粒体基质中形成C. M是乳酸和CO2,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D. NH2O,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答案】D【解析】【分析】1、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即: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 2、在线粒体基质中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即:2 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2ATP);3、在线粒体内膜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详解】A、糖原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即 X为葡萄糖,发生在肝脏细胞中,A错误;B、XY过程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Y最可能是丙酮酸,B错误;C、根据图示最终有CO2生成,该总过程只能表示有氧呼吸,M不能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 C错误;D、N 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D正确。故选D。1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温室大棚使用绿色薄膜能提高光合速率,有利于农作物增产B. 大棚种植白天和晚上都适当升温,有利于有机物积累C. 增施有机肥能有效地提高干旱环境下植物的光合作用D. 合理密植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主要与CO2 浓度和光照强度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1、绿叶中的色素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中前两者主要吸收蓝紫光,后两者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可用于光合作用;2、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详解】A、植物对绿光的吸收效果最差,绿光被反射出来,温室大棚应该使用白色薄膜,能有效提高光合速率,有利于农作物增产,A错误;B、适当增加昼夜温差,白天适当升温,夜晚适当降温才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B错误; C、旱环境下的土壤缺少水分,不利于有机肥的分解,因此增施有机肥不能有效地提高干旱环境下植物的光合作用,C错误;D、合理密植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主要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有关,D正确。故选D。【点睛】易错点: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故若想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不能补充绿光。16.在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 O2,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氧气浓度为a 时A. 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 9molCO2B. 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 15molO2C. 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占总量的 2/3D.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是 1: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氧气对无氧呼吸过程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的反应式进行化学计算的能力。【详解】O2浓度为a时,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由题图可知此时产生的酒精为6mol,由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可知此时释放CO2为6mol,消耗葡萄糖为3mol,A错误;a时刻CO2释放总量为15mol,故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为15-6=9mol,由有氧呼吸方程式可知,有氧呼吸耗氧量为9mol,消耗葡萄糖为1.5mol,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占总量的比例为3/4.5=2/3,C正确;此时参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量比例为1:2,释放能量有氧呼吸大与无氧呼吸,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无氧呼吸: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有氧呼吸:C6H12O6+6O2+6 H2O6CO2+12H2O+能量。产物中如果有C02产生,则有两种可能:有氧呼吸或酒精发酵1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混合摇匀后加入蛋白质样液呈紫色B. 将酸性的重铬酸钾加入无氧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中呈蓝紫色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可清晰的观察到紫色的液泡D.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中可观察到滤纸条最上面的色素带呈橙黄色【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详解】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A液后加B液,A错误;无氧条件下的酵母菌呼吸产物为酒精和C02,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后变成灰绿色,B错误;在质壁分离实验中若观察到紫色的液泡应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C错误;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中胡萝卜素溶解度最高,扩散最快,位于滤纸条最上面,呈橙黄色,D正确。【点睛】双缩脲反应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Cu2+与双缩脲发生的紫色反应。而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所以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存在,不需要水浴加热。18.下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 CO2 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曲线由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B. 曲线由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C.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D. CO2浓度是通过影响暗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答案】A【解析】【分析】1、在相同二氧化碳浓度下,一定的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达到光的饱和点以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在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详解】A、曲线由a 点转向b 点时,该过程光照强度增大,故光反应速率增大,为暗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和能量增多,故 C3化合物的还原反应速率增加,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故C5结合二氧化碳生成C3的数量暂时不变,故C3浓度降低,而非升高,A错误;B、曲线由b点转向d点时,该过程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故固定二氧化碳消耗C5的数量降低,而C3化合物的还原反应生成C5的速率暂时不变,故C5浓度升高,B正确;C、对比a点和b点可知适当增加光强可提高光合效率,对比b点和d点可知,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C正确;D、CO2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CO2浓度通过影响暗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D正确。故选A。【点睛】分析图形时需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如b点和d点的光照强度相同,而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再如a、b、c三点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同,而光照强度不同。19.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C3形成葡萄糖所需能量分别来自A. 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和光能B. 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C. 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D. 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氧和H,氧直接以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基质中,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中去;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这些ATP将参与光合作用第二阶段的化学反应。【详解】水的分解所需能量是光能,因此,A、C、D均错误;C3形成葡萄糖所需能量来自光反应提供的ATP,B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阶段的C3的还原,再根据题意作答。20.硝化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与绿色植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A. 碳的来源不同B. 能量来源不同C. 水的不同D. 产物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详解】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碳源相同,都来自二氧化碳,A错误;光合作用利用的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是氧化外界无机物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B正确;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反应物都有水,没有什么不同,C错误;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的产物都是氧气和葡萄糖,D错误。故选B。21.在一定浓度的CO2和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B植物固定的 CO2 量的差值为 3mg/100cm2 叶小时B. 当光照强度超过9klx 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C. 当光照强度为9klx 时,A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mg/100cm2 叶小时D. 与A植物相比,B植物更有可能是小麦等阳生植物【答案】D【解析】【分析】1、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A植物为5.5,B植物为15。2、真正的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此时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的值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等不会改变,这时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详解】A 、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为11+5.5=16.5mgCO2/100cm2 叶小时,而 B 植物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为 15,故两者固定的二氧化碳的差值 16.515=1.5mgCO2/100cm2 叶小时,A错误;B、B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9klx,如果在增加光照强度,也不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因为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不是光照强度,是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等,但题干交代温度为最适宜,则限制性因素不可能是温度,B错误;C、总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为9klx时,A植物的总光合速率=11+5.5=16.5mgCO2/100cm2 叶小时,C错误;D、分析表格: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A植物光照强度为1,B植物为3;光饱和时A植物光照强度为3,B植物为9,说明A植物是喜阴植物,B植物是小麦等阳生植物,D正确。故选D。22.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中的叶绿素只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 过程和中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C. 过程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中【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表示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表示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表示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表示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详解】过程表示光反应形成ATP,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对其它可见光吸收较少,A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的H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生成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呼吸作用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缩写为NADH,还原的物质是O2;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为还原型辅酶,缩写为NADPH,还原的物质是C3,B正确;表示有机物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为有氧呼吸过程,C错误;表示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可发生在细胞中需要消耗ATP的多种场所,D错误。 故选B。23.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生物学实验中没有用到该方法的是A. 鲁宾和卡门利用小球藻探索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B. 萨克斯利用天竺葵证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C. 卡尔文发现了暗反应过程中的碳元素的转移途径D. 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旨在考查考生对于科学史的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课本上常见的科学发现史,了解不同的实验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类似的题目贵在平时积累。【详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218O的小球藻释放18O2,证实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萨克斯实验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而后用碘蒸气处理证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实验不涉及同位素标记技术,B错误;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C正确;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进行研究,发现3H标记的亮氨酸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外,D正确。【点睛】高中教材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鲁宾和卡门在光合作用实验中证明氧气全部来自于水;卡尔文在光合作用实验中探明了CO2中碳的转移途径;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外排过程;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24.棉花的光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如甲图所示。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乙图)与曲线中A、B、C 三点依次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B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表示植物吸收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C点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A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详解】分析图可知,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一部分被叶绿体吸收,另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与曲线图 AB之间的点相符;图中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散失到细胞外,表明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对应曲线图中的 A点;图中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刚好给叶绿体利用,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于曲线图的B点;图中线粒体的二氧化碳提供给叶绿体不足,还需从细胞外吸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对应曲线图中的C点。故选C。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蛙的红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来形成纺锤体B. 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全能性C.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增大,不利于气体交换的进行D.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答案】D【解析】【分析】随着细胞生长,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物质运输效率下降可以通过不同体积的琼脂块模拟实验证明细胞的大小与物质运输速率成反比。【详解】A、蛙的红细胞是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与纺锤丝的变化,A错误;B、细胞全能性的终点得到的结果是个体,B中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得到只是各种血细胞,B错误;C、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增大,利于物质的转运,C错误;D、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是因为膜上的糖蛋白减少,D正确。故选D。2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 原核生物只进行无丝分裂,真核生物只进行有丝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A错误;造血干细胞由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属于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B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错误。【点睛】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提高而减弱B. 衰老的细胞中大部分酶的活性会显著降低C.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D. 细胞癌变的内因是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理解能力。【详解】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A正确;衰老的细胞中大部分酶的活性会显著降低,B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C正确;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都是人体正常存在的基因,D错误。【点睛】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8.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基本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 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 龙胆紫溶液染色可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D. 可用高倍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及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和实验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详解】装片的制作流程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A错误;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彼此分散,B错误;龙胆紫溶液(碱性染料)染色可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C正确;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不能持续观察一个细胞,而是观察多个细胞,D错误。【点睛】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第II卷非选择题29.如图所示的细胞可产生抗体(一种分泌蛋白),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分离细胞中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观察1需用到的染色剂是_。(2) 结构1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_。(3)与抗体合成及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中,在该过程前后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细胞器是 _。(4)人在饮酒时,酒精通过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与下列曲线( )相符合。(5)写出图中细胞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答案】 (1). 差速离心法 (2). 健那绿 (3).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4). 7高尔基体 (5). A、C (6).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解析】【分析】据题意该图细胞可产生抗体,可知图示细胞为浆细胞,1为线粒体、2为细胞核、3为内质网、4为核糖体、5为细胞膜、6为中心体、7为高尔基体。【详解】(1)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1为线粒体,常用到的染色剂是健那绿。(2)2为线粒体,线粒体具有两层膜,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3)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无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供能),在该过程中,内质网面积减小,高尔基体7膜面积不变。(4)酒精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运输速率与酒精浓度呈正相关,与氧气浓度无关,故选A、C。(5)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点睛】易错点:有氧呼吸过程第二阶段需要水,第三阶段产生水,故写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时,不能写成C6H12O6+6O26CO2+6H2O+能量。3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请据图回答:(1)图甲为酶催化反应过程模式图,假如在一定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的浓度,能否提高最终产物量?_。(2)据图乙分析,理论上,若分别在 PH 为 6、7、8 测定酶的最适温度,得到的结果是_(填“相同”或“不同”)。(3)某同学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先取A、B 两支洁净的试管,A 管加入 5ml 的淀粉溶液,B 管加入 5ml 的蔗糖溶液,再分别滴加适量且等量的淀粉酶溶液,一段时间后用_ 试剂检测。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的_( 特性 ), 实验预期的结果是_。【答案】 (1). 不能 (2). 相同 (3). 斐林 (4). 专一性 (5). A 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 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或呈现蓝色)【解析】【分析】分析图甲可知为酶,为底物,为反应产物。图乙描述的是在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详解】(1)酶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图甲为酶催化反应过程模式图,图中代表酶分子的是。在底物充足且一定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酶的浓度,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最终产物量。(2)由图乙可知无论PH为6、7还是8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的最大值对应的温度都是同一温度,即不同PH下最适温度不变。(3)某同学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先取A、B两支洁净的试管,A管加入5ml的淀粉溶液,B管加入5ml的蔗糖溶液,再分别滴加适量且等量的淀粉酶溶液,一段时间后用碘液检测。该同学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但其实验中无法检测到B试管内是否发生反应,所以他的实验设计可能得不到该结论,应将碘液换成斐林试剂来检测。【点睛】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可以设置同种酶不同底物或者同一底物不同种酶。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用淀粉酶水解蔗糖,加入淀粉酶化学反应前后现象一样,不能说明淀粉酶是否能水解蔗糖。31.柱花草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豆科牧草,对低温胁迫较为敏感,易发生冷害。下表为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柱花草叶片光合速率等相关指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_。(2)实验中 20 时,柱花草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 细胞器是_, 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3)与对照组相比,高温处理相同的时间,柱花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_(填“较多”“较少”“相等”或“无法确定”),原因是_。(4)据表分析,低温处理能抑制光合作用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低温导致_结构受到破坏, 使光反应阶段生成的_减少; 另一方面,低温使_降低,从而导致暗反应速率降低。【答案】 (1). (不同的)温度 (2). 氧气释放速率和细胞内ATP含量 (3). 线粒体、叶绿体 (4). 从 (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移 (5). 无法确定 (6). 不知道对照组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