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7698-2001航向位置指示器通用规范.pdf_第1页
HB7698-2001航向位置指示器通用规范.pdf_第2页
HB7698-2001航向位置指示器通用规范.pdf_第3页
HB7698-2001航向位置指示器通用规范.pdf_第4页
HB7698-2001航向位置指示器通用规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 7 6 9 8 一2 0 01 航向位置指示器通用规范 2 0 0 1 一1 1 一1 5 发布 2 0 0 2 一0 2 一0 1 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H B 7 6 9 8一 2 0 0 1 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非等效 采用了 美军 标MI L 一I - 2 7 8 4 8 A ( A Q U - 4 / A型水平位置指示器军 用规范 , MI L一I 一8 3 0 3 4 A ( A QU一 6 / A型水平位置指示器军用规范 , MI L一I 一8 3 3 6 5 ( A Q U 一 1 0 / A 型水平位置指示器军用规范 。 本标准由 航空工业三O一所提出。 本标准由 航空工业三0一所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航空工业第一集团 公司第二一二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剑萍、 史民玉、 曹海燕、 杨茂盛、 魏东。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航 空 行 业 标 准 航 向位置 指示 器通用 规范 HB 7 6 9 8一 2 0 0 1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航向 位置指示器的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航向 位置指示器( 以下简称指示 器) 的设计、 制造与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 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 本标准中引 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 版时, 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G J B 1 0 1 A一 9 7 耐环境快速分离小圆 形电连 接器总规范 G J B 1 4 5 A一 9 3 防护 包装规范 G J B 1 5 0 . 1 - 8 6 军用 设备环境 试验方法 总 则 G J B 1 5 0 . 2 - 8 6 军用设备环境 试验方法 低 气压( 高度) 试验 G J B 1 5 0 . 3 - 8 6 军用设备环 境试验方法 高 温试验 G J B 1 5 0 . 4 - 8 6 军用设备环境 试验方法 低温试验 G J B 1 5 0 . 5 一 8 6 军用设备环境 试验方法 温 度冲 击试验 G J B 1 5 0 . 6 一 8 6 军用设备环境 试验方法 温 度一高 度试验 G J B 1 5 0 . 9 一 8 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湿热试验 G J B 1 5 0 . 1 0 一 8 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霉菌试验 G J B 1 5 0 . 1 1 一 8 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盐雾试验 G J B 1 5 0 . 1 2 - 8 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砂尘试验 G J B 1 5 0 . 1 5 - 8 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加速度试验 G J B 1 5 0 . 1 6 - 8 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振动试验 G J B 1 5 0 . 1 8 - 8 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冲击试验 G J B 1 5 0 . 2 0 - 8 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飞机炮振试验 G J B 1 5 1 A 一 9 7 军用设备和分系 统电 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G J B 1 5 2 A 一 9 7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G J B 1 8 1 一 8 6 飞机供电 特性及对用电 设备的 要求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2 0 0 1 一1 1 一1 5 发布2 0 0 2 - 0 2 一 0 1 实施 1 HB 7 6 9 8 一 2 0 0 1 G J B 4 5 5 一 8 8 飞机座舱照明基本 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G J B 4 5 7 一 8 8 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规范 G J B / Z 5 9 4 A 一 2 0 0 0 金属镀覆层和化学覆盖层选择原则和厚度系列 G J B 1 7 6 5 一 9 3 军用物资包装标志 H B 6 一 6 8 一 7 2 航空仪表 产品标牌 H B 5 8 7 0 一 8 8 航空辅机产品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 件 H B 5 8 7 2 一 8 5 航空辅机产品运输包装设 计 3 技术要求 3 . 1 材料 3 . 1 . 1 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1 . 2 非磁性材料 除必须采用磁性材料的零件外, 所有其他零件都应采用非磁性材料。 3 . 1 . 3 金属材料 金属 材料应是耐腐蚀的, 或按G J B 4 5 7 中5 . 2 1 的规定进行防腐处理。 3 . 1 . 4 不同类金属 不同 类金属零件直接接触时, 应按G J B 4 5 7 中5 . 2 0 的规定进行抗电化学腐蚀保护。 3 . 1 . 5 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1 . 6 抗霉材料 非密封部位应按G J B 4 5 7中5 . 2 2的规定选择抗霉材料。 3 . 1 . 7 油类介质 所用油和脂的腐蚀性、 绝缘性和粘度等指标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1 . 8 防护处理 当 用于指示器结构中的材料因暴露在可能遇到的 气候和环境条件而受到损坏时, 应按 G J B / Z 5 9 4 A的 规定对材料进 行防护处理。 3 . 1 . 9 填充介质 填充介质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2 设计 3 . 2 . 1 功能 指示器一般具有下 列显示、 输出 和告警功能: a ) 主航向 基准提供稳定的磁罗盘航向; b ) 远距信号源或人工给定预选航向 提供的指令航向 信息; c ) 远 距信号源或人工给定预选航道提供的 指令航道信息; d ) 指示无线电台或目 标的方位角和相对方位角; e )指示多 卜 勒雷达的偏流角; 2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H B 7 6 9 8一 2 0 0 1 f ) 输出航 道偏差、 航向 偏差、 预选航道等信号; g ) 航道偏差杆指示飞机偏离人工或自 动选择的 航道的大小; h ) 航道偏差告警旗指示航道 偏差 数据无效; 1)显示无线电 信号源或目 标的距离的数 字; J ) 无线电台的向背指示; k ) 显示着陆下滑 偏差信号; I ) 显示陀 螺与罗盘航向同步信息; m) 当出现电 源故障、 罗盘有效信号消失、 航向同步器信号断线、 航向失调角大于规定值 等任一现象时, 航向告警旗进人视界; n ) 导航告警旗指示导航信息无效; o ) 下滑告警旗指示下滑信号无效; P ) 目 标距离告警旗 指示目 标距离 信号 无效。 3 . 2 . 2 组成 指示器主要由航向随动系统、 偏流角随动系统、 无线电台方位和相对方位随动系统、 航向 预选机构、 航道预选机构、 航向偏差解算机构、 航道偏差解算机构、 显示装置等组成。 3 . 2 . 2 . 1航向、 偏流角、 无线电台 方位和相对方位随动系统 三套随动系统分别由接收同步器接收磁航向信号、 偏流角信号和无线电台相对方位信号, 经放大电 路放大后, 驱动伺服电 机和减速器, 带动航向刻度盘、 偏流针和无线电指针显示相应 信息。同时带动接收同步器转子实现反馈, 使接收同步器达到协调位置。 3 . 2 . 2 . 2 航向、 航道预选机 构和 偏差 解算 机构 航向、 航道预选是通过指示器下方的预选手柄完成的。航向、 航道的预选手柄轴分别驱动 相应的同 步器转子, 以记忆所选航向和航道。 航向、 航道的 偏差解算和解调机构应由 机械差动 机构、 同步器和解调电路组成。 3 . 2 . 2 . 3 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应能显示3 . 2 . 1 规定的信息。它由基准标线、 飞机符号、 航向刻度盘、 无线电指 针、 偏流 针、 预选航向 针、 航向 预选手柄、 预 选航道针、 航道预选手柄、 航道偏差杆、 向背台 指标、 同步指针、 下滑指针、 航道偏差告警旗、 下滑告警旗、 航向告警旗、 导航告警旗、 目 标距离告警 旗、 目标距离数字装置等组成。 3 . 2 . 3 外罩 外罩应具有一定刚度, 能承受使用、 运输和维修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 并可以拆卸、 更换, 便于重新密封。 3 . 2 . 4 电连接器 电 连接器按G J B 1 0 1 A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并具有防 插错措施。 3 . 2 . 5 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应满足指示器要求, 并按筛选技术要求进行筛选。 3 . 2 . 6 电源 指示器按G J B 1 8 1 中B 类的单相1 1 5 V , 4 0 0 H z 交流电源供电。 3 HB 7 6 9 8一2 0 0 1 照明电 源按G J B 1 8 1 中B 类2 8 V直流电 源供电。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2 . 7 信号形式 指示器的 输出 信号用精度不 低于1 5 的自 整角机或同等装置输出, 零位 基准、 转动方向 基 准和负载能力等指标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3 结构 指示器的 结构 设计除满足战 技指标外, 还应考虑拆卸、 组 装和 维护方 便。 指示器结构 应保 证所有零组件在使用中 无松动, 能经受在运输、 贮存、 安装和使用中发生的温度、 冲击、 振动及 其他情况的影响。 指示器的结构设计还应满足气密密封的要求。 3 . 4 可靠性 3 . 4 . 1 首次翻修期 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4 . 2 平均 故障间隔时间( MT B F ) 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4 . 3 总寿 命 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5 维修性 3 . 5 . 1维修 特性 指示器应具有良 好的 维修特 性: a ) 最大限度地采用最佳互换性的简单设计和标准件, 以简化 维修工作; b ) 能迅速可靠地判明指 示器故障; c ) 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可更换的有缺陷的零件、 部件和 组件; d ) 尽可能减少维修所需 专用工具和试验 设备的种类和 数量; e ) 所有需要 维修、 检查、 折卸或更换的部件应具有良 好的可达性。 3 . 5 . 2 维修等级 指示器的维修等级为: a ) 一级维修主要项目 有: 查寻故障, 折卸和更换飞机上的指示器; b ) 二级维修主要项目 有: 功能试验, 确 定故障部位, 排除故障; c ) 三级维修主 要项目 有: 返厂视故障状态返修或完全分解、 故障隔离、 修理和更换元器 件、 性能试验及重新组装。 3 . 5 . 3 维修时间 指 示器的平均维修时间M c t ( M T T R ) 和最大修复时间M m a x c t 按详细 规范规定。 3 . 6 互换性 具有相同 代号的零件、 部件、 组件, 在 功能和尺寸方面 应能互 换。 3 . 7 性能 3 . 7 . 1 航向 精度 4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HB 7 6 9 8 一 2 0 01 航向显示精度应不大于 士1 0 ,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7 . 2 航向灵敏度 航向灵敏度应不大于 0 . 5 0 ,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7 . 3 协调速度 3 . 7 . 3 . 1 航向协调速度应不小于1 5 0 / s ,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7 . 3 . 2 无线电协调速度应不小于4 0 0 / s ,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7 . 3 . 3 偏流角协调速度应不小于4 0 / s ,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7 . 4 均匀性 指示器在正常工作时, 航向刻度盘、 无线电 指针、 预选航向针、 预选航道针转动应均匀, 无 明显卡滞、 突跳、 抖动等现象。 3 . 7 . 5 航向 偏差 航向偏差精度应不大于 士 1 0 ,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航向偏差信号的输出 梯度按详细规范规定, 输出 极性应正确。 3 . 7 . 6 航道偏差 航道偏差精度应不大于士 1 0 , 或按详细 规范 规定。 航道偏差信号的输出梯度按详细规范规定, 输出极性应正确。 3 . 7 . 7 预选航道输出 精度 预选航道信号的输出精度应不大于士 1 0 , 或 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7 . 8 无线电台 相对方位角 精度 零位: 1 0 . 5 0 其他方 位: 士 1 . 5 0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7 . 9 偏流角误差 偏流角指示误差应不大于士 0 . 5 0 ,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7 . 1 0 航道偏差指示 航道偏差杆指示士 1 圆点和士 2 圆点时, 电流值按 详细规范 规定。 航道偏差杆移动方向 应正 确, 移动过程中, 应无明 显的 抖动和卡 滞现象。 3 . 7 . 1 1 下滑指示 下滑指针指示士 1 圆点和士 2 圆点时, 电 流值按详 细规范规定。 下滑指针移动方向 应正确, 移动过程中, 应无明 显的 抖动和卡滞现象。 3 . 7 . 1 2 同步指示 同步指针指示电流计左、 右满 偏时, 电 流值按详细规范规定。 同步指针移动方向 应正确, 移动过程中, 应无明 显的抖动和卡滞现象。 3 . 7 . 1 3 目 标距离 目标距离误差按详细规范规定。 告警时挡片应遮盖数轮上数字。 3 . 7 . 1 4 向 背台 指示 HB 7 6 9 8一2 0 01 向背台指标指示向台或背台时应醒目可见, 电流值按详细规范规定。 向背台指标移动方向应正确, 移动过程中不应有卡滞现象。 3 . 7 . 1 5 航道偏差告警 航道偏差告警旗告警时, 应醒目 可见。隐匿 时的电 流值按详细规范规定。 航道偏差告警旗在移动过程中, 不应有卡 滞现象。 3 . 7 . 1 6 下滑告警 下滑旗告警时, 应醒目 可见。隐匿时的电流 值按详细 规范 规定。 下滑旗在移动过程中, 不应有卡滞现象。 3 . 7 . 1 7 导航告警 导航旗告警时, 应醒目 可见。隐匿时的电流 值按详细 规范 规定。 导航旗在移动过程中, 不应有卡滞现象。 3 . 7 . 1 8 航向监控告警 航向 通道工作正常时 航向告警旗应隐匿。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航向告警旗应进人视界 : a ) 电 源故障; b ) 罗盘有效信号消失; c ) 航向发送信号未接人或信号线断线; d ) 航向失调角大于规定值。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8 消耗功率 指示器正常工作时的 功耗, 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9 磁效应 当指 示器置于 罗盘的 磁东、 磁西不同位置上, 并距自由 磁铁( 或拆去 补偿磁铁的 应急磁罗 盘) 中心0 . 2 m时, 自 由磁铁的偏转应不大于2 0 0 3 . 1 0 电 气性能 3 . 1 0 . 1 绝 缘电阻 指示器内 无电 气连接的 各电 路之间、 电 路与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 1 序号试验条件绝缘电阻( Mn) 备注 1 标准试验条件 )2 0 2 湿热试验 ) 0 . 5箱内检查 3 - 1 . 0 取出箱外 3 -in内检查 1 0 . 2绝缘介 电强度 指示器内 无电气连接的各电路之间、 电路与壳体之间, 在频率为5 0 H z 、 功率不小于 6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HB 7 6 9 8 一 2 0 01 0 . 5 k V A 及详细规范 规定的电压下, 保持l m in , 应无击穿、 跳火花或电晕现象。 3 . 1 1 电磁兼容性 指示器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应控制其内部电磁干扰的产生和对电磁干扰的敏感度, 使其 符合 G J B 1 5 1 A的规定。 传导发射: C E 1 0 2 传导敏感度: C S 1 0 1 , C S 1 1 4 , C S 1 1 5 , C S 1 1 6 辐射发射: R E 1 0 2 辐射敏感度: R S 1 0 3 o 或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1 2 环境要求 3 . 1 2 . 1 高温 3 . 1 2 . 1 . 1 高温贮存 指示器按 G J B 1 5 0 . 3的规定在7 0 进行高温贮存试验。试验后, 其性能应符合 3 . 7的规 定。 3 . 1 2 . 1 . 2 高温工作 指示器按 G J B 1 5 0 . 3 的规定在详细规范规定的高温下工作时, 其性能应符合3 . 7的规定。 3 . 1 2 . 2 低温 3 . 1 2 . 2 . 1 低温贮存 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4 的规定在一 5 5 进行低温贮存试验。 试验后, 其性能应符合 3 . 7 的 规定。 3 . 1 2 . 2 . 2 低温工作 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4 的规定在 一 5 5 低温下工作时, 其性能应符合3 . 7的规定。 3 . 1 2 . 3 低气压( 高度) 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2 的规定进行低气压( 高度) 试验, 其性能应符合3 . 7 的规定。 3 . 1 2 . 4 温度 一高度 指示器 按G J B 1 5 0 . 6 的规定进行温度一高度试验, 其性能应符合3 . 7 的规定。 3 . 1 2 . 5 温度冲 击 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5 的规定进行温度冲击试验。试验后, 其性能应符合3 . 7 的规定。 外 观应符合3 . 1 7的规定。 3 . 1 2 . 6 振动 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1 6 的规定 进行功能和耐久试验, 振动量值按详细规范规定, 其性能应 符合3 . 7 的规 定。试验后, 指示器 各组件的 结构 不应损坏, 紧固件不应松动。 3 . 1 2 . 7 冲 击 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1 8 的 规定进行冲 击试验, 试验严酷度等级按详细规范规定。 其性能 应 符合3 . 7 的规 定, 试验后, 指示器应结构完好, 无机械损伤和变 形。 3 . 1 2 . 8 砂尘 需作砂尘试验的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1 2 的规 定进行砂尘试 验, 试验严酷度等级按详细 规范 7 MB 7 6 9 8一2 0 0 1 规定。 试验后, 指示器应结构完好, 无机械损伤 和变形, 其性能应符合3 . 7 的规定。 3 . 1 2 . 9 加速度 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1 5 的 规定进行性能和结构试验, 试 验严酷度等级按详细规范规 定。 其 性能应符合3 . 7 的规定, 试验后, 指示器应结构完好, 无机械损伤和残余变形。 3 . 1 2 . 1 0 炮振 需作炮振的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2 0 的规定 进行炮击振动试验, 试验参数按详细规范规定。 试验后, 指示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紧固 件松动, 其性能应符合3 . 7 的规 定。 3 . 1 2 . 1 1 湿热 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9的规定进行湿热试验。试验后, 绝缘电阻应符合 3 . 1 0 . 1的规定, 指 示 器各零组件的金属表面不得锈蚀, 防护涂层不得起泡、 起皱、 脱落, 其性能应符合3 . 7 的规 定。 3 . 1 2 . 1 2 盐雾 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1 1 的规定进 行盐雾试验。 试验后, 功能应正常, 外观应满足下列要求: a ) 金属件表面无明显发暗、 发黑、 结合处无严重锈 蚀; b ) 涂 覆层应无起泡、 起皱、 开裂和 脱落, 主体金属未出现 腐蚀; c ) 非金属件无明显的泛白、 膨胀、 起泡、 裂纹、 麻坑。 3 . 1 2 . 1 3 霉菌 指示器按G J B 1 5 0 . 1 0 的规定进行霉菌试验。试验后, 长霉程度应不低于G J B 1 5 0 . 1 0 表 2中的2 级。 3 . 1 3 照明 在额定电 压下, 照明应按G J B 4 5 5 的规定。 3 . 1 4 产品标志和代号 指示器应有标牌。标牌按 H B 6 一 6 8的规定。 3 . 1 5 外形尺寸 指示器的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3 . 1 6 重量 指示器的重量按详细规范规定。 3 . 1 7 外观 a ) 指示器外表面不应有锈蚀、 涂覆层剥落、 明 显划伤、 碰伤、 裂纹等, 紧固件应牢固; b ) 指示器正面不应有耀眼的光泽, 刻度和指针等标志上不应有脏物、 流痕、 耀眼的光泽及 其它影响判读的缺陷; c ) 指示器玻璃不应有明显的划伤、 气泡和水纹, 并采用防雾措施; d ) 标牌应字迹清晰, 粘贴牢固。 4 试验方法 4 . 1试验条件 4 . 1 . 1标准试验大气条件 8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HB 7 6 9 8 一 2 0 01 温度: ( 1 5 一 3 5 ) IC 相对湿度: 2 0 %一8 0 9 6 气压: 试验场所的气压 4 . 1 . 2 仲裁试验大 气条件 温度: ( 2 3 士 2 ) 1 r 相对湿度: 5 0 9 6 1 5 9 6 气压: ( 8 6 一1 0 6 ) k P a 4 . 1 . 3 试验设备与 测量仪器 试验设备与测量仪器应符合G J B 1 5 0 . 1 中3 . 3 的规定。 4 . 2 性能检查 4 . 2 . 1航向 精度检 查 接通试验器, 正、 反向3 6 0 0 转动标准发送器, 每隔3 0 0 使航向刻度盘上的对应刻度对准指 示器固定标记, 标准 发送器相应读数与指示器读 数的 差值即 航向 精度,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1 的 规定。 4 . 2 . 2 航向 灵敏度 检查 接通试验器, 正、 反向转动标准发送器使指示器指示零位, 继续正、 反向转动标准发送器 0 . 5 0 , 指示器刻度盘应有反应,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2 的规定。 4 . 2 . 3 协调速度检 查 接通试验器, 分别使指示器的航向刻度盘、 无线电指针、 偏流针指示零位, 断开电源, 分别 转动标准发送器, 使其指针指示规定刻度, 再接通电源, 同时启动秒表。记录航向刻度盘、 无线 电指针、 偏流 针从零 位转动到相应刻度的时间, 刻度值与所测时间的比 值即为 航向、 无线电、 偏 流角协调速度, 其结 果应符合3 . 7 . 3 的规 定。 4 . 2 . 4 均匀性检查 a ) 接通试验器, 以( 1 - 2 ) r / m i n 的速度转动标准发送器, 分别观察航向刻度盘和无线电指 针转动。其结果应符合3 . 7 . 4 的规定; b )分别缓慢、 均匀地转动航向预选手柄和航道预选手柄, 观察预选航向针和预选航道针 的 转动,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4 的规 定 4 . 2 . 5 航向 偏差检查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5 的 规定。 4 . 2 . 6 航道偏差检查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 3 . 7 . 6的规定。 4 . 2 . 7 预选航道输出 精度检查 接通试验 器, 正、 反向3 6 0 0 转动 航道预选手柄, 每隔3 0 0 使预选航道针对准航向 刻度盘, 此 时, 标准指示器应正、 反向转动相应角度, 标准指示器相应读数与指示器读数的差值即预选航 道输出 精度,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7 的 规定。 4 . 2 . 8 无线电台 相对方位角精度检查 接通试验器, 转动标准发送器, 使无线电指针针头对准指示器零刻度, 标准发送器相应读 9 HB 7 6 9 8 一 2 0 0 1 数与指示器读数的差值即为无线电台 相对方位角零位精度,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8 的规定。 用同样的方法, 正、 反向3 6 0 0 转动标准发送器, 每隔3 0 0 使无线电指针针头对准指示器相 应刻度, 检查其它方位的 无线电台 相对方位角 精度, 其结果应 符合3 . 7 . 8 的 规定。 4 . 2 . 9 偏流角误差检查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 结果应符合3 . 7 . 9 的规定。 4 . 2 . 1 0 航道偏差指示检查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1 0 的规 定。 4 . 2 . 1 1 下滑指示检查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1 1 的 规定。 4 . 2 . 1 2 同步指示检查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1 2 的 规定。 4 . 2 . 1 3 目 标距离检查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1 3 的 规定。 4 . 2 . 1 4 向背台指示检查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1 4 的 规定。 4 . 2 . 1 5 航道偏差告警检查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1 5 的规定。 4 . 2 . 1 6 下滑告警检查 按详细 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1 6 的规定。 4 . 2 . 1 7 导 航告警检查 按详细 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1 7 的规定。 4 . 2 . 1 8 航向 监控告警检 查 按详细 规范规 定的方法 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3 . 7 . 1 8 的规定。 4 . 3 消耗功率检查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 3 . 8的规定。 4 . 4 磁效应检查 指示器处于 工作状态, 距自 由磁铁( 或拆去补偿磁铁的应急磁罗盘) 中 心0 . 2 m , 此时自 由 磁铁的 最大偏转角度应符合3 . 9 的 规定。 4 . 5 电气性能检查 4 . 5 . 1绝缘电阻检查 指示器处于非工作状态,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 测量点和 兆欧 表检查绝缘电 阻, 其结果应符合 3 . 1 0 . 1 的规定。 4 . 5 . 2 绝缘介电强度检查 指示器处于非工作状态, 用频率为5 0 H z 、 功率不小于0 . 5 k V A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器, 按 详细规范规定的测量点和试验电压进行检查。检查时, 将试验器的电压均匀升到规定的电压 值( 升压速度以能跟 踪判读电压表指示为准) , 并保持l m i n o检查产品有无击穿、 跳火花或电 晕现象。缓慢地将试验器的电 压降至最小, 断开电 路。 其结果应符合3 . 1 0 . 2 的规 定。 1 0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HB 7 6 9 8一 2 0 0 1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一般不应重复进行, 必须重复时, 后一次的试验电压应为前一次的电压 值的7 5 %0 4 . 6 电 磁兼容性试验 按G J B 1 5 2 A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3 . 1 1 的规 定。 4 . 7 环境试验 4 . 7 . 1 高温试验 4 . 7 . 1 . 1 高温贮存试验 按G J B 1 5 0 . 3 规定的 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 果应符合3 . 1 2 . 1 . 1 的规 定。 4 . 7 . 1 . 2 高温工作试验 按 G J B 1 5 0 . 3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按3 . 1 2 . 1 . 2规定的温度保持 2 h , 试验结果应符 合3 . 1 2 . 1 . 2 的规定。 4 . 7 . 2 低温试验 4 . 7 . 2 . 1低温 贮存试验 按 G J B 1 5 0 . 4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1 2 . 2 . 1 的规定。 4 . 7 . 2 . 2 低温工作试验 按 G J B 1 5 0 . 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在( 一5 5士2 ) 下保持 2 h ,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1 2 . 2 . 2 的规定。 4 . 7 . 3 低气压( 高度) 试验 按 G J B 1 5 0 . 2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1 2 . 3的规定。 4 . 7 . 4 温度一高度 试验 按 G J B 1 5 0 . 6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1 2 . 4 的规定。 4 . 7 . 5 温度冲 击试验 按 G J B 1 5 0 . 5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1 2 . 5 的规定。 4 . 7 . 6 振动试验 按 G J B 1 5 0 . 1 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1 2 . 6的规定。 4 . 7 . 7 冲击试验 按 G J B 1 5 0 . 1 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1 2 . 7的规定。 4 . 7 . 8 砂尘试验 按G J B 1 5 0 . 1 2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3 . 1 2 . 8 的规定。 4 . 7 . 9 加速度试验 按 G J B 1 5 0 . 1 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1 2 . 9的规定。 4 . 7 . 1 0 炮振试验 按G J B 1 5 0 . 2 0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3 . 1 2 . 1 0 的 规定。 4 . 7 . 1 1 湿热试验 按G J B 1 5 0 . 9 规定的 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3 . 1 2 . 1 1 的规定。 4 . 7 . 1 2 盐 雾试验 按G J B 1 5 0 . 1 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1 2 . 1 2的规定。 1 1 】 习37 6 9 8一 2 0 0 1 4 . 7 . 1 3 霉菌试验 按 G J B 1 5 0 . 1 0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1 2 . 1 3的规定。 4 . 8 照明检查 按 G J B 4 5 5 规定或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 3 . 1 3 的规定。 4 . 9 产品标志和代号检查 目视检查指示器的标牌, 其结果应符合3 . 1 4 的规定。 4 . 1 0 外形尺寸检查 用卡尺或其他测量工具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 3巧的规定 4 . 1 1 重量检查 用准确度不低于5 g 的 衡器 称量, 其结果应符合3 . 1 6 的 规定。 4 . 1 2 外观检查 在昼光、 正常照明情况下或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条件下, 目 视检查, 其结果应符合 3 . 1 7的规 定。 4 . 1 3 可 靠性试验 按详细规范规 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3 . 4 的规定。 4 . 1 4 维修性试验 按详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3 . 5 的规定。 5 检验规则 5 . 1 检验责任 除合同或订单中另有规定外, 承制方应负责完成本规范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必要时, 订 购方或上级鉴定机构有权对规范所述的任一检验项 目 进行检查。 5 . 2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 a ) 鉴定检验; b ) 质量一致性检验。 5 . 3 鉴定检验 产品 在设计定型( 样机鉴定) 和生产定型( 批生产鉴 定) 时应进行鉴定检验。 在下列情况之 一时, 应进行鉴定检验: a ) 新产品 或老产品 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5 . 3 . 1 抽样数量 在鉴定批产品中抽取 1 -2个样品进行鉴定检验。检验样品应能代表鉴定批的产品。若 承制方与订货方另有协定时, 则按协定执 行。 5 . 3 . 2 检验项目 与顺序 除 另有规定外, 鉴定检验的 检验项目 和顺序按表2 规定进行。 1 2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I 田 7 6 9 8 一2 0 0 1 5 . 3 . 3 合格判定规则 在完成规定的全部鉴定检验项目 且均符合本规范或 详细规范的 要求时, 则判定该产品鉴 定检验合格。 表 2 序 号 检 验 项 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鉴定 检 验 质量一至 曳 性检验 逐件检验 一 、 ,. _ 。 一 抽 样 检 拉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2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航向准确度 航向灵敏度 协调速度 均匀性 航向偏差 航道偏差 预选航道输出准确度 无线电台相对方位角准确度 偏流角误差 航道偏差指示 下滑指示 同步指示 目标距离 向背台指示 航道偏差告警 下滑告警 导航告警 航向监控告警 消耗功率 磁效应 绝缘电阻 绝缘介电强度 电磁兼容性 高温贮存 高温工作 低温贮存 低温工作 低气压( 高度) 温度一高度 温度冲击 振动 冲击 砂 尘 加速度 炮振 湿热 3 . 7 . 1 3 . 7 . 2 3 . 7 . 3 3 . 7. 4 3 . 7 . 5 3 . 7 . 6 3 . 7 . 7 3 . 7 . 8 3 . 7 . 9 3 . 7 . 1 0 3 . 7 . 1 1 3 . 7 . 1 2 3 . 7 . 1 3 3 . 7 . 1 4 3 . 7 . 1 5 3 . 7 . 1 6 3 . 7 . 1 7 3 . 7 . 1 8 3 . 8 3 . 9 3 . 1 0 . 1 3 . 1 0 . 2 3 . 1 1 3 . 1 2 . 1 . 1 3 . 1 2 . 1 . 2 3 . 1 2 . 2 . 1 3 . 1 2 . 2 . 2 3 . 1 2 . 3 3 . 1 2 . 4 3 . 1 2 . 5 3 . 1 2 . 6 3 . 1 2 . 7 3 . 1 2 . 8 3 . 1 2 . 9 3 . 1 2 . 1 0 3 . 1 2 . 1 1 4 . 2 . 1 4 . 2 . 2 4 . 2 . 3 4. 2. 4 4 . 2 . 5 4 . 2 . 6 4. 2. 7 4 , 2 . 8 4 . 2 . 9 4. 2. 1 0 4. 2. 1 1 4 . 2 . 1 2 4 . 2 . 1 3 4 . 2 . 1 4 4 . 2 . 1 5 4 . 2 . 1 6 4 . 2 . 1 7 4 . 2 . 1 8 4 . 3 4. 4 4 . 5 . 1 4 . 5 . 2 4 . 6 4 . 7 . 1 . 1 4 . 7 . 1 . 2 4.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