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进行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A. 这样会导致色素在滤纸上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B. 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 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D. 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及要求”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详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相同时间内在滤纸上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将不同色素分离;纸层析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如图为某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结构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 结构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C. 结构的膜表面积大,有利于实现能量转换D. 结构中能完成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答案】D【解析】结构是叶绿体的外膜,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项正确;结构是叶绿体内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种特性与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B项正确;结构为叶绿体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增大了基粒的膜面积,有利于实现能量转换,C项正确;结构为叶绿体基质,可完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D项错误。【考点定位】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本题以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理解及其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需要结合相应的示意图、熟记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此外还需要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细胞代谢建立联系。3.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 C3生成(CH2O)需要H、ATP和多种酶C. 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H2O)的生成D. 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流程图,考查光合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详解】图示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该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A错误;C3的还原需要H、ATP和多种酶参与,B正确;若图示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提高温度则会降低酶的活性,进而抑制(CH2O)的生成,C错误;无光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不能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不利于暗反应的进行,D错误。故选B。4.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不同点是A. 这两类作用的生物种类不同B. 用以合成有机物的无机原料不同C. 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中所需的酶不同D. 所需能量的来源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除了绿色植物,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详解】进行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种类不同,但不是根本区别,A错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无机原料相同,都是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所需的酶不同,不属于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C错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化学能,这是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这两类生物都是自养生物,再根据题意作答。5.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雨天的大棚中适当增加人工光照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 冬季晴天的中午在大棚中适当增加CO2的供应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 夏季雨天的农田,升高温度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D. 立秋后的农田,适当施用农家肥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答案】C【解析】【分析】提高农作物的光能的利用率的方法有:(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3)光照强弱的控制;(4)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5)CO2的供应(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详解】雨天的大棚中适当增加人工光照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A正确;冬季晴天的中午在大棚中适当增加CO2的供应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B正确;夏季雨天的农田,光合作用强度弱,升高温度,呼吸作用增强,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不正确;立秋后的农田,适当施用农家肥经微生物分解能为植物提供CO2和矿质元素,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掌握生产实践过程中提高农作物的光能的利用率的方法和产量的方法。6.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正确途径是( )A. 叶绿素阳光 氢和氧B. 阳光叶绿素ADP (CH2O)C. 叶绿素阳光ADP C5D. 阳光叶绿素ATP (CH2O)【答案】D【解析】在光反应的过程中,色素吸收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这样光能就转化成ATP和H中活跃的化学能;然后H和ATP用于暗反应去还原三碳化合物,这样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故选D。【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7.用14C和18O分别标记CO2和H2O,当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合成的(CH2O)含14C和18OB. 释放的氧为18O,合成的(CH2O)含18OC. 释放的氧为18O,合成的(CH2O)含14CD. 合成的(CH2O)含18O【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所以释放的氧为18O;二氧化碳中的14C进入(CH2O)中;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过程【名师点睛】光合作用过程中元素转移途径分析(1)光合作用总反应式及各元素去向(2)光合作用过程中O元素的转移途径(3)光合作用过程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8. 炎热夏季中午,为了防止失水过多,植物往往采取应急措施。此时叶肉细胞A. 三碳化合物含量上升B. 光反应产物不足以支持暗反应的需求C. 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D. 叶绿体基质中ADP含量增加【答案】C【解析】炎热夏季中午,植物为了防止失水过多,往往关闭气孔,导致CO2供应减少,所以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A错误; 由于C3减少,消耗的光反应产物也减少,所以光反应产物能满足暗反应的需求,并有剩余,B错误;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C3和C5都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炎热夏季中午,为了防止失水过多,植物会关闭气孔,导致二氧化塔气体的供应不足,则在短暂时间内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表现出的现象是C3减少、C5增多,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C正确;由于C3减少,消耗的光反应产物也减少,所以叶绿体基质中ADP含量减少, D错误。9. 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中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显著特点的是A. 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B. 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C. 在细胞分裂末期,细胞缢裂成两部分D. 在细胞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有两方面:一、前期纺锤体的形式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细胞板解:A、有丝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点,A正确;B、动物细胞是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B错误;C、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细胞板,C错误;D、在有丝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形成纺锤体,D错误故选:A考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10.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B. 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DNA的复制C. 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能够进行无丝分裂D. 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与染色体的变化,A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也要进行DNA的复制,但不能很好地实现平均分配,B正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虽然没有染色体,但也不进行无丝分裂,C错误;蛙的红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无丝分裂,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无丝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如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戊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b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过程是有丝分裂,b是细胞分化B. 乙和丙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 丁与戊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发生分化D. 甲、丁、戊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过程是有丝分裂,b是细胞分化。有丝分裂的特点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所以使前后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详解】a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加,属于有丝分裂,b过程使细胞种类增加,属于细胞分化,A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则染色体组成不变,所以乙和丙染色体组成相同,B正确;体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丁与戊中遗传物质相同,C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甲、丁、戊中信使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提升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12.下列生物过程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A. 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 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C. 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 马铃薯根尖细胞培养成脱毒马铃薯苗【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详解】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属于自然生长过程,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A符合题意;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的全能性,B不符合题意;小麦花粉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C不符合题意;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利用马铃薯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形成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掌握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能比较不同细胞全能性的大小,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13.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 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B. 细胞内色素减少C. 细胞内水分减少D. 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在衰老时,表现为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等,而细胞内只有部分酶的活性降低。【详解】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A错误;衰老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不会出现细胞内色素减少,B正确;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C错误;衰老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D错误。故选B。14.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B. 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C. 细胞凋亡是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是外界因素引起的D. 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答案】D【解析】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主动死亡,细胞坏死是在不利因素下导致的被动死亡,A、C正确。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细胞坏死属于病理现象,B正确。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不是从急性和慢性区分的,D错误。15.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癌变,考查对细胞癌变特征、原因的理解和识记。可在熟记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判断各项是否正确。【详解】癌细胞可恶性增殖,在营养物质缺乏时,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获得营养物质的能力更强,可正常增殖,A项正确;癌变后,细胞由具有特定的形态变为球形,B项正确;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宿主细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的突变,C项正确;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调控正常的细胞周期,D项错误。1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也有细胞周期B. 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C. 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D. 精原细胞只可进行减数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但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B错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以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正确;精(卵)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新的精(卵)原细胞,又可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7.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能够配对B. 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的一定是四分体C. 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 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答案】C【解析】【分析】1、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所以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详解】同源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够配对,A错误;四分体一定含有4条染色单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的不一定是四分体,B错误;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一对同源染色体不一定是一个四分体,如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四分体,D错误。故选C。18.在下图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所依次经历的细胞形态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图A为精子,A项错误;图B和C中均无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都是: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但图B进行均等分裂,可为次级精母细胞,图C进行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B项错误,C项正确;图D中出现四分体,可为初级精母细胞,D项错误。【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名师点睛】熟记并理解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据此准确判断各选项细胞所处的时期及其名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在雄性果蝇的精巢中,下列细胞内一定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A.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B. 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C. 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D. 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末期的精原细胞都只含有1个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1个Y染色体或不含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Y染色体或不含Y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含有2个Y染色体。【详解】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此时期肯定含有2条Y染色体,A正确;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只含有1条Y染色体,B错误;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但细胞中仍只含有1条Y染色体,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也可能不含Y染色体,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和数目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雄性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所含的Y染色体的数目。20.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受精卵具有全能性B.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C. 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D. 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答案】D【解析】【分析】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详解】受精卵是全能性最高的细胞,A正确;受精卵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正确;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C正确;受精卵中的细胞核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基因几乎都来自卵细胞,D错误。故选D。【点睛】分析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受精作用的概念和实质,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对于受精作用的概念和实质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21.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某些因素,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制备若干大小相同的圆形叶片;第二步:将圆形叶片置于盛有清水的注射器内,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拉动活塞,重复几次;第三步:将处理后的等量圆形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CO2缓冲液(维持实验过程中CO2浓度相对稳定)中;第四步:用一定功率的冷光源,在相同距离照射相同时间;第五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探究了_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是_。(2)实验中进行第二步的目的是_;第四步中使用冷光源是为了防止_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3)若要利用该实验中的药品、材料和用具探究光照强度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则所用CO2缓冲液的浓度应为_,最好选用_叶片,控制光照强弱的具体措施是_。【答案】(1)浓度和叶龄 相同时间各组实验中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2)使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 温度(3)3% 成熟 调节光源与实验装置间的距离【解析】试题分析:(1)据图分析,图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自变量二氧化碳的浓度,两条曲线表示的是另一个自变量叶龄,因变量是纵坐标光合作用强度,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和叶龄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由于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不溶于水,可以将相同时间各组实验中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作为该实验观察的指标。(2)实验中进行第二步的目的是用注射器将使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排除叶片原有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温度属于无关变量,所以第四步中使用冷光源是为了防止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根据图形分析可知两种叶片在3%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最高,说明该浓度是最适宜的,所以探究光照强度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二氧化碳浓度应该维持在3%,且最好选择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成熟叶作为实验对象。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光源与实验装置间的距离来控制光照强度。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2.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一个细胞核中DNA的相对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2)图丙中表示的遗传物质变化过程发生在图乙的_(填字母),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期。图乙曲线的获得是选择图甲中的_(填序号)区细胞为材料。(3)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_,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答案】 (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b (3). 前 (4). (5). 解离 (6). 漂洗 (7). 染色 (8). 制片 (9). 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解析】【分析】分析甲图: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其中为成熟区;为伸长区;为分生区;为根冠。分析乙图: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一个细胞核中DNA的相对含量变化,其中a为G1期;b为S期;c为G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