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文化促进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pdf_第1页
以孝文化促进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pdf_第2页
以孝文化促进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以孝文化促进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观察 Management Observer 总第 630 期 第 31 期 2016 年 11 月 上旬出版 64 以孝文化促进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白 云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云南 普洱 6 6 5 0 0 0 ) 摘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找一个既和大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 一致,又可以让大家普遍接受的切入点非常重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广大民众广泛认可的伦 理规范。孝是一种约束力量、建设力量、内省力量。以孝文化为载体,引导公民培育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的价值观,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的探索。 关键词:孝文化 核心价值观 培育 中图分类号:B 8 2 1 文献标识码:A 注: 该文系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获奖文章,略有删改。 一、缘起 生活在利益诉求多极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方 式多样化的今天,人们很难去认同、践行某种统一的价 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表述,提得通俗、准确、精炼,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确实为这个时代 所需要。但是如何用这样的价值观去影响人、改变人, 是当下要解决的难题之一。究其根源,并不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提的不好,更多的问题在于要用什么样的方 式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此一来,寻找一个既 和大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 神一致, 又可以让大家普遍接受的切入点显得非常重要。 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 之行也。”孝,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广泛认 可的伦理规范。从一个孝字带给人们的基本思考是:父 母如何当父母,儿女如何当儿女。对父母而言,孝意味 着养和教的责任,怎样养好、怎样教好,并不是一件轻 率和轻松的事情;对儿女而言,孝意味着孝身和孝心两 个层次的要求,既要能“善事父母”养其身更要能慰其 心智养其心。所以,孝是一种约束力量,因有祖先父母 颜面存在,心存敬畏,而产生规范自我的力量;孝是一 种建设力量,心存家国天下,而产生自我进取的力量; 孝是一种内省力量,“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心存荣 辱得失,而产生返参自悟的力量。创新形式,以孝文化 为载体, 引导公民培育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的价值观,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的探索。 二、爱国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祖国就是祖先开辟 的生存之地。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祖二是国, 祖国一词,其实已经在表达对先人繁衍生命、开疆扩土、 创造文明的尊重。 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 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从这里可以 看出祖国这个词有着深刻的孝文化的内涵。 “国家”,把国和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是放大 的家,家是缩小的国,表达的是中国人家国同构的观念。 一个人爱家爱什么?爱其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延续、爱其 中血浓于水的亲情、爱其中父严母慈子孝的人伦规范。 一个人爱国爱什么?爱国土、爱物产,更是爱一种内心 中的道义和准则,是一种良善,是一种情感归属。有孝 就有爱,这种内心的价值判断往往源自家庭的孝文化教 育。 心存正意,尊敬祖先,热爱家庭,就容易培养出爱 国精神, 这也是孝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正如 礼记大传 万方数据 65 中国公共管理 中说的:“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 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国” 是先祖繁衍生息之地,是后世子孙“根”之所在,爱国 是亲情伦理的延伸。 三、敬业 好好工作、 好好生活、 好好做人是孝道的重要表现。 敬业是一种责任态度,是孝的自然延伸。孝经中说: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 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从中可以看出,孝养父母,要做到基本的居、养、病、丧、 祭五个方面。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时间一长,就会行 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一个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把孝 的要求推演至其所从事的职业中去。 罗氏 训世编 中说: “孝子事亲,不可使吾亲生冷淡心,不可使吾亲生烦恼心, 不可使吾亲生惊怖心,不可使吾亲生愁闷心,不可使吾 亲有难言心,不可使吾亲有愧恨心。”因孝敬先人、父 母,从而提醒自己,不能做有损于祖先、父母颜面的事。 力行正道,敬业有为,即是守孝。 敬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孝,要求人们积 极进取, 努力向上, 用取得的成就光宗耀祖。 孝经 中说: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 是以行成于内, 而名立于后世矣。 ” 人们认为事业有成, 给家族带来荣誉是尽孝的重要表现, 把工作成效当作自己人生价值的证明。 敬业是自我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把手中的工作当作 是了解自我、建设自我的手段,也就是说,事业不再是 工作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取向,而变成是拓展生命视野、 升华生命境界的重要要工具。 孝经中说: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 于立身。”善事父母,是孝的基本要求。奋发有为,是 孝的更高一层次的要求。 明道修德, 是孝的最终的落脚点。 四、诚信 诚信,在于敬畏。“诚”最先指人们对鬼神、祖先 的信任。尚书太甲下中有“神无常享,享于克诚” 的记载。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 之道也” 。 在孟子看来, 诚不仅是天道, 还是做人的依循。 “诚”强调的是内在的精神规范,而“信”则强调的是 这种规范的外在表现。 “诚”为内,是根本。 “信”为外, 是表现。 诚信, 意味着真实无妄、 言行一致。 而这种意蕴, 则是从对鬼神、祖先的敬畏中生发出来的。孝,本身就 包含着对祖先、父母的敬畏、尊重之意。讲诚信的人, 往往会心存敬畏, “言满天下无口过, 行满天下无怨恶” , 言必信, 行必果。 反过来, 一个人为官不清廉、 为人无信誉、 心存邪恶、口出毒言、身做坏事等等,都是不孝不敬的 表现。 诚信,在于真实。内心纯正,表里如一。“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要说真话, 做实事, 反对虚伪。 不少人在花花世界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把欲望满足、 物质享乐当作人生的终极目的。 一切向钱看, 以钱论英雄, 唯钱论成败。只要能挣钱,言而无信、坑蒙拐骗、不择 手段、 卑鄙下流、 不仁不义、 尔虞我诈、 装神弄鬼又何妨。 人变得越来越无底线、 无节操、 无道德。 能正确认知自己, 遵循正道,率真而活的人显得稀有难得。“来时糊涂去 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不要把有限的此生埋葬在对 外无尽的驰求之中, 要把生命、 人生当作一个反思的对象, 细加审视,以求正道。 张九龄在赦吐蕃赞普书中说道:“人之所以贵 者, 以其有信有礼” , 人无信不立, 国也是无信不立。 吕 氏春秋贵信中说道: “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 草木不大”。要积极宣传,引导舆论,让广大人民群众 牢固树立以诚信为荣,以不诚信为耻的思想观念。要净 化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制、 批判不诚信现象。凡是不善的行为、让父母担忧的行为, 有悖法纪伦常的行为, 都是不孝的行为。“身有伤, 贻亲忧 ; 德有伤, 贻亲羞” , 儿女的肉体受到损伤了, 父母会担心。 而子女的德行有亏欠了,父母会感到羞愧。孝经中 说: “五刑之属大于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儿孙, 人们应鄙视之、唾骂之、孤立之。谁也不愿背上不孝的 骂名,那就要反躬内省,修身立德。 五、友善 人的心念,犹如海绵,在上面泼干净的水,它会吸 收。在上面泼脏水,它也会吸收。善的心念往往导人趋 万方数据 66 中国公共管理 于吉祥,恶的心念往往导人趋于灾祸。心念的力量,会 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 内心平静, 充满仁慈恭敬, 行为就会和气充溢、 举止有度;内心狂乱, 充满暴戾邪恶, 行为就会乖张恣肆、无法无天。一个人善恶是非不分, 做尽坏事、 说尽坏话、 使尽坏心眼是与孝的精神相违背的。 正因为有祖先父母颜面恩义存在,所以做人多了一份谨 慎、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道义。 再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中国古话讲:“穷不过 三代、富不过三代”,现实中看到的更多的是“穷”可 能不止三代了,但“富”确实很难长保。究其根源,家 运的兴隆衰败与是否积善成德有着密切的关系。范仲淹 当年曾立下“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青云之志,当上 宰相后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勤俭持家, 把俸禄用于济孤救困、助人求学等义举上。范仲淹立身 行道,尽孝尽忠,爱国爱民,善心无量,正是孝的精神 孕育和生发了善的举动。 林则徐曾写对联: “子孙若如我, 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 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人们也可以深思,究 竟要给儿女子孙留下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 价值观, 其实就是一种德, 既是个人的德, 也是一种大德, 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在某种意义上说:人对了, 世界就对了。人错了,世界怎么都不可能对了。留孝与 后人、留善与后人、留德与后人就是给人类留出明天和 未来。 孝中有敬畏,面对自然讲求天人合一,物我一体。 孝中有和顺,面对他人讲求求同存异,自利利他。孝中 有觉悟,面对自己讲求反参内省,自我认知。“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其实就是在培养公民的道德自觉。 孝, 以孝老尊亲为起点,把对祖先的敬和爱自然地延伸至国 家社会,以孝敬之心面对自然、他人和自己,进而维护 社会安定,稳固国家政权,和谐人际关系,真正实现天 下大治。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一种自律性的规范, 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图景和生命存在方式里,影响 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人能接受,个个可 践行。 参考文献: 1 曾参 . 孝经 M . 北京:海潮出版社,2 0 1 1 . 2 杨伯峻,译注 . 论语 M .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 . 3 李慧玲,吕友仁,注译 . 礼记 M .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 0 1 0 . 作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能够妥善应对档案管理 中出现的各类情况;三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具 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能够按照相 关法律规定和各类有关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担负起档案 管理的责任。同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强化党 性教育和纪律规范,能够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三、结语 总之,完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提升事业 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能够为干部选拔和人才管理提 供可靠的、 明确的依据, 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有助于执行新时期事业单位的人才发展战略。本文主要 针对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解决办法,包括从思想观念上重视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从制度上完善事业单位人 事档案管理程序和信息化建设机制等,从而推动事业单 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江帆,董爽 . 事业单位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思考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