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观察 Management Observer 总第 578 期 第 15 期 2015 年 5 月 下旬出版 118 基金项目: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同心思想进大学校园的行动研究以毕节学院班集体建设 为视角”(项目编号 1 2 F D Y 0 2 0 )的研究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李焕武(1 9 7 6 - ),男,民族:穿青,籍贯:贵州纳雍,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师范教育 . 21 世纪是渴望合作的世纪。合作需要凝聚人心、积 聚力量。高校班级作为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学 会合作的重要阵地。然而,高校班级的凝聚力现状却不 尽人意。例如,“哥们义气”和“窝里斗”。这些现象 要求高校班级凝聚力进行新时代的顶层设计与建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班级凝聚力传统凝 聚路径的超越 高校班级凝聚力是如何形成的?谢里夫(Sherif, 1961)以组织夏令营为名对群体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 将互不认识的儿童分为“响尾蛇”与“老鹰”两组。刚 开始时只是从事像“爬山”之类的组内活动,此时小组 间很平静;可是,当两组从事竞争性活动时,两组成员 的冲突与对立就展现出来。当面临紧缺资源竞争时,两 组成员更是相互敌对,组员对自己小组表现出高度的认 同与向心力,而对另一组的成员表现出仇视的态度与行 为。特纳(Turner,1983)等人的实验进一步明确,凝聚 力是自我归类的社会认同的结果,并非源于人际吸引和 社会依赖。1凝聚力的生成只是群体认同的一种结果。 换句话说, 高校班级凝聚力的生成源于学生的群体认同。 特纳等人的实验证明了“人以群分”的中国概念, 可以说,自我归类的社会认同过程是高校班级凝聚力建 设的关键词。但是,用什么样的群体观来形塑高校班级 凝聚力?答案并非显而易见。事实上,高校班级凝聚力 的形塑通常在“加强团结合作”一遍又一遍的呼吁之后, 学生之间的凝聚往往又复归于传统的文化行为。学生学 习与生活中起凝聚作用的还是家族意识和同乡意识等传 用核心价值观形塑高校班级凝聚力 李焕武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贵州 毕节 5 5 1 7 0 0 ) 摘要:高校班级凝聚力需要新时代的反思和建构。凝聚力产生于自我归类的社会认同过程。但在高校班 级凝聚力形塑实际中,形塑凝聚力的具体类别具有排斥的副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校班级 凝聚力,其优越性超越了传统的凝聚图式。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价值引导、 价值践行与价值反思是关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塑 高校班级凝聚力 F o r m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C l a s s C o h e s i o n t h r o u g h S o c i a l i s t C o r e V a l u e s Li Huanwu (Guizhou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Guizhou Bijie, 551700, China) A b s t r a c t : Universities need to reft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ohesion in the new era. Cohesion comes from the process of self categorization. But class cohesion from specific categories has side effects of rejection now. Shaping college class cohesion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better that with traditional categories. Shaping university class cohesion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aching, practicing and reftecting. K e y w o r d s : Class Cohesion;Forming;Socialist Core Values 教育管理 119 统文化的脸谱。 当前的高校班级凝聚力折射着家族意识和同乡意识。 大部分同姓、同乡学生之间互相支持、风雨同舟,合作 行为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正面看,传统家族 意识和同乡意识在校园里也能传播正能量。他们一起组 织社团活动,一起推进班级事务,经济上相互接济,发 展上相互支持。反面看,家族意识和同乡意识在高校班 级中并非尽善尽美,有时甚至是班级矛盾的导火线。以 地域作为学生分类的民间标准,意味着来自中国 32 个省 市区的学生将形成形形色色的亚群体,不同地区的文化 将不断在天使和魔鬼的角色间艰难扮演。极端民族主义 提醒着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亟须顶层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开启了高校班级凝聚力建 设顶层设计的大门。中共十八报告首次提出国家、社会和 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 明、 和谐, 倡导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倡导爱国、 敬业、 诚信、友善”。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高校班级凝 聚力,是对传统凝聚思维的超越。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克服了传统归类的具体性误置谬误。用某一具体类别 来形塑高校班级凝聚力,犯了具体性误置的错误。如果选 择本省人,外省人就遭到排斥;如果选择经济背景优势者, 弱势者就遭到排斥。不管选择任何具体类别,总有一方受 到伤害。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超越任何一种具 体类别的划分。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高校班 级凝聚力,可谓形散而神不散。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和 而不同。基于核心价值观的班级与学校,不会简单禁止老 乡会, 而是用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多元差异中百花齐放。 再次,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需要价值统一战线,思想上同 心同德,目标上才更有可能同向,行动上才更有可能同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内化核心 价值观的班级才有可能避免毫无理性的“窝里斗”。 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班级凝聚 力建设进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具体类别无法比拟的优越 性,因此,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价值共同体 是高校班级凝聚力形塑的必然选择。当然,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既是记忆、 理解、 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的认知过程,也是接受、反应、 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的情感过程。理想地说,一个真正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班级,是一个体现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从 某种意义上讲, 班级就是代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个群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何以可能?应该强调, “几条标语、几堂讲座”等一阵风式的价值观教育方式 需要反思,“说在口头上,写在试卷上”的效果评价思 维需要追问。乔依斯 ( Joyce,2002)等学者的研究表明, 理论讲授向实践迁移的效应量为“0”,实践迁移效应量 最大的是“理论 + 示范 + 实践 + 反馈 + 指导”。3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紧紧扣住“践行、反思和 指导”等关键词,扎实推进高校学生的价值认知、践行 和反思。可以说,没有反思就没有理解,没有信仰就没 有价值观,没有价值观认同就没有真正的文化凝聚力。 (一)价值指导 学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价值观培养的重要载体,但 对班主任或辅导员来说,价值观教育的阵地是班级生活 与学习等事务的交互活动。学生指导是班级“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特性的要求,其内涵涵括了对话 意识和教练式的角色定位,同时暗含着对价值灌输的拒 绝。灌输不是价值认同的方法,其合法性饱受诟病。如 果使用灌输,就等于打着自由的旗号灌输自由。 什么样的指导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班级 认同呢?根据宇田川和荒木等学者的道德研究与实践,4 借鉴道德教学思想,有效的价值观学习指导有如下特点: 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新事实世界;素材是 能够感动学生心灵的现实和发现;保障学生自由地思考 和发言;指导不仅仅是“教价值观和规范意识”;因材 施导, 注意价值观认知的冲突经验 ; 创设角色认同的机会 ; 发挥自主性,保障判断的开放性。由上可知,干巴巴的 价值观说教之所以低效或无效,原因就是它不符合指导 的任何一个特征。 (二)价值践行 “道德的真谛在于实践,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 领。”5马克思、杜威等思想家都强调道德的实践性, 从他们的思想中,我们尝试归纳出价值实践的特点:价 值实践是与客观世界、他人及自我相互作用的过程;价 值实践是行动与承受相互交织的过程;价值实践是价值 经验与体验不到改组与重建的过程;价值观的发展过程 是经验和思想、感性与理性、直观与反思统一的过程。 诚如古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价值 观的根在实践,纸上的价值观或者死记硬背的机械价值 观都不是真正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将是 精神的艰难求索与探险。 其实,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不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实践的机会,我们缺的是师生的行动研究。例如,学 生资助中的国家助学金分配就是践行公正的机会,什么 是公正?公正是不是平均分配?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在 教育管理 120 班级的对话与反思性实践中不断探索。对于变动不居的 价值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广大师生具有 研究的精神、反思的意识、改革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 (三)价值反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各种关系处理的理想规 范,但现实不等于理想。缩小价值实践现实与理想的差 距离不开反思。价值反思是指批判性地思考价值行动及 其情境的过程,包括对实践反思、实践中反思和为实践 反思。价值反思不仅能促进价值理解,而且能透视价值 观践行的错误、差距和可能性。价值反思是自我完成的 意识运动,谁也代替不了谁的反思。高校班主任或辅导 员最容易扮演成“奶妈”角色,常常用自己的思考代替 学生的思考,结果是学生染上思考依赖症。价值反思需 要促进学生自主判断能力的提高。 用什么打开价值反思的闸门呢?道德研究与实践表 明,价值反思的动力是远离平衡态,即主体认识到某些 地方出错了、不起作用了或产生了令人惊奇的结果,抑 或主体提出了新问题。由此看来,价值混乱并不可怕, 相反 , 它可以成为价值反思的重要契机。道德两难故事 法常常用来测量或研究学生的道德判断,实际上它是价 值反思的绝佳范例。现在以“安乐死困境”为例,6分 析价值认知的反思过程。 一个妇女得了癌症,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她疼痛 得非常虚弱, 以致一剂大量的止痛药就可以置她于死地。 当她稍微有点力气时,她恳求医生给她足够多的可以致 命的止痛药。她说她再也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无论如 何都会死的。于是医生就满足了她的要求。 “安乐死困境” 是反思自由与法治等价值观的案例, 反思的关键是促进学生价值认知图式的转变。价值反思 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第一步,提出问题:医生的做法 对不对?该不该满足病人的安乐死请求?第二步,探讨 两难故事:学生阐述自己的立场和理由;第三步,多元 对话:探寻生命自由、自决和医生道德义务等多种矛盾 的张力, 做出价值判断, 促进价值认知与情感图式的转变 ; 第四步,考虑不同决策的可能后果,提出适当的可供选 择的行动方向。究其实质,价值反思就是一个发现问题、 探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 塑高校班级凝聚力,需要更多本土化的新举措,以不断 促进价值观认知与行动的反思,从而形成价值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J.C. 特纳等著 , 杨宜音等译 . 自我归类论 M. 北京 :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0-120 2 胡锦涛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N. 人民日报,2012-11-09(04). 3 Joyce B.,Showers BStudent achievement through staff development(3rd Edition)MAlexandria:ASCD,2002.74-78 4 韩国海 . 荒木纪幸道德两难教学理论述评 J. 黑龙江高教 研究,2008(9):91-93 5 张之沧.论马克思的道德实践J.道德与文明,2007(3):8-10 6 杨韶刚 , 吴慧红 . 青少年道德判断力的研究 J. 心理学探 新,2006(2):55-60 (三)保障机制 在高校国有非经营性资产效益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 与三口效益管理过程中, 应当采取充分有效的保障机制, 对高校国有非经营性资产效益管理进行约束和规范。这 些规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国家或上级单位颁布 的,与高校国有非经营性资产效益管理保障相关的制度 和法规;二是由高校自行制定和建立的有关于高校国有 非经营性资产效益管理保障的制度和规范。同时,应当 建立高校国有非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的机制,对高校国 有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有偿使用的效益目标 进行理顺,对有偿使用的考核标准进行完善,同时加大 有偿使用收入监督的力度。 五、结论 在我国的众多高校当中,国有非经营性资产占有十 分重要的位置,同时在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介质粉销售合同范本
- 车辆合伙购买协议合同
- 矿山石子购销合同范本
- 测试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酒店无卡会员协议合同
- 长期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网络销售合同协议范本
- 采购面粉购销合同范本
- 转让出售冲床合同范本
- 湖北集体劳动合同协议
- DB42∕T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 小学1-6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汇总
- 原始凭证粘贴单(模板)
- 地铁风险评估报告
- 经济学原理(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
- 甘肃省水利工程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公示牌、永久责任碑(牌)
- O型圈推荐沟槽设计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专利挖掘工作概述课件
- 癫痫的急救与护理课件
-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实施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