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加强课4重点题型1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膜电位的测量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2.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3.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4.“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5.Na、K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例证】 (2013四川卷,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答案C题型结合兴奋传导过程中电流计偏转问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如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图甲中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图乙处于状态时的K内流不需要消耗ATP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图乙膜电位峰值会低于40 mV解析兴奋传导到a处,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b,将兴奋传递给下一神经元,所以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由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a兴奋不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变化,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图乙处于状态即形成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造成的,C错误;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所以若将该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则的位点将会向下移,D正确。答案D2.(2019山东泰安期末)下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解析甲电流表的两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乙电流表的两极均置于膜外,静息状态下,甲电流表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甲指针偏转,而乙电流表两极没有电位差,不发生偏转,A正确;刺激a处时,兴奋传到甲电流表处时,指针偏转一次,兴奋传至乙电流表两极时,乙电流表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B正确;刺激b处时,由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单向性,兴奋无法向左传递,甲指针维持原状,电流表乙指针偏转一次,C正确;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右侧神经元,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一次,D错误。答案D重点题型2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1)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例证】 (2013安徽理综,30)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_。(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_。解析(1)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实验需在同一神经元中完成,设计思路: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点,从该点两侧观察反应。结合图示信息,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图示刺激点左侧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刺激点右侧的左后肢屈腿,可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验证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需跨突触检测,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可验证兴奋只能在反射弧中进行单向传递。(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通过神经递质完成,易受药物影响。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左后肢趾尖,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推测其原因是神经递质传递受阻。结合神经递质的作用过程,其传递受阻有两种可能,一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二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答案(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1.(2019山东青岛调研)图甲是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从蛙的右后肢中剥离出的一段神经,已知与该神经相联系的神经中枢是完整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除了图甲所示结构外,还应包括和。(2)正常情况下,兴奋在图甲所示结构上传递的方向是(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3)兴奋在图甲所示结构上传递时,在神经细胞1、2、3之间起联系作用的化学物质是,它是通过的方式排出细胞的,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4)为了判断图乙中从蛙的右后肢剥离出的一段神经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B处剪断,分别刺激A处和C处,同时观察右后肢肌肉收缩情况。如果刺激A处时引起肌肉收缩,说明该神经是图甲中的。如果刺激C处时引起肌肉收缩,说明该神经是图甲中的。解析(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甲所示结构没有感受器和效应器。(2)根据有无神经节以及突触的结构可判断,图甲中3为传入神经,1为传出神经,故正常情况下,兴奋在图甲所示结构上传递的方向是321。(3)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过程中,起联系作用的化学物质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被分泌到细胞外。(4)如果刺激图乙中A处时引起肌肉收缩,说明兴奋由A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则该神经为传入神经。如果刺激图乙中C处时引起肌肉收缩,说明兴奋由C效应器,则该神经为传出神经。答案(1)感受器效应器(2)321(3)神经递质胞吐(4)3传入神经1传出神经2.(2018山东烟台模拟)在神经肌肉标本中,传出神经末梢与骨骼肌共同构成效应器,它们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在一起。图中a、b、c、d为可以进行电刺激的部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刺激a处,肌肉收缩,该种现象不能称为反射,原因是_。(2)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处释放,在中通过与上的结合,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3)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方向传递。请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解析(1)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直接刺激支配肌肉的传出神经,肌肉收缩,不能称为反射。(2)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处释放,在突触间隙组织液中扩散至突触后膜处,与其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的功能。(3)若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方向传递,则其实验思路为:分别在b、d处依次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及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因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其结论是已知的,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方向传递,所以预期的实验结果为:刺激b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d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答案(1)无完整的反射弧参与(2)扩散特异性受体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3)实验思路:分别在b、d处依次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及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预期实验结果:刺激b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d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时间:15分钟)1.下列关于如图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B.切断E处,刺激B处,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C.当兴奋传到E处时,该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从A依次经B、C、D、E最后到F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A错误;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传递到效应器,切断E处,B处的兴奋不能传递到效应器,因此效应器无反应,B正确;兴奋传递到E处时,该处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C正确;A是感受器,F是效应器,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方向是从A经B、C、D、E到F,D正确。答案A2.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形成主要由完成B.图中主要通过胞吐进行释放C.若刺激A点一次,图中电流表B将偏转一次D.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是线粒体、是高尔基体、是内质网、是突触小泡、是神经递质。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A正确;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然后以胞吐的方式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故B正确;若刺激A点一次,兴奋传至电流表右接触点处,该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发生偏转,当兴奋继续传至左接触点处,该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发生相反方向的偏转,共偏转两次,故C错误;兴奋传递是耗能过程,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则能量释放减少,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故D正确。答案C3.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电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在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突触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电突触的突触前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电突触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C.电突触的兴奋传递速度快于化学突触D.电突触传递电信号的过程中要消耗能量答案B4.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外Na的内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B.兴奋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电信号变成化学信号的过程C.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和体内反射弧中均有双向传导的特点D.参与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解析神经细胞内K的外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A错误;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到突触小体,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把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B正确;兴奋在体内反射弧中单向传导,C错误;甘氨酸、NO、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是小分子,D错误。答案B5.如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A、B、C为可供选择的刺激点。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当A点受刺激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内外无离子进出D.要判断X处有无突触,应选择刺激B点,然后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次数解析刺激B点时,电流计的指针都会发生偏转,即能证明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A正确;当A点受到刺激时,兴奋依次通过电流计的两个电极,电流计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C错误;要判断X处有无突触,应选择B点作为刺激位点,若刺激B点,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则X处无突触;若刺激B点,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一次,则X处有突触;刺激A点兴奋不能传到电流计,刺激C点,不论X处有无突触,电流计的指针均发生两次偏转,D正确。答案C6.(2019陕西西安一中月考)图A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图B表示电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将图A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大B.甲区或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状态C.丁区域的膜电位一定是K外流形成的D.若图A的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则乙处电位可能处于过程解析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神经纤维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K外流导致,与膜外Na浓度无关,A错误;如果图A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是从左传到右,由于乙区域是兴奋部位,所以甲区域和丙区域是刚刚兴奋后恢复到静息状态,B正确;图A中丁区域处于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导致,C正确;若图A的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则乙处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其电位可能处于图B中过程,D正确。答案A7.(2018湖南郴州二模)朱同学验证“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加以验证,要求完善实验思路并进行分析。实验器材:生理状况正常的离体枪乌贼的巨大轴突作标本,电位测量装置若干个(示波器),生理盐水溶液、电刺激设备等。(要求:答题时枪乌贼离体巨大轴突神经纤维标本制作、神经纤维生理盐水的具体浓度、电刺激的强度、调制和示波器测量电位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1)实验思路:取一个大培养皿,加入足量特定浓度的生理盐水,将新鲜离体的枪乌贼巨大轴突的神经纤维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在神经纤维某一端的适宜位置上正确连接电刺激设备,然后将多个相同的示波器正确连接在神经纤维上;在电刺激设备上用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使之产生一个动作电位;同时观察并记录各电位测量装置的膜电位波形变化,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并比较。(2)预测实验结果:(3)分析与讨论: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其电位变化不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其峰电位值仍相同的原因是动作电位峰电位值大小取决于,与传播距离无关。若本实验改用蛙的坐骨神经,实验发现:当一根神经纤维在传导神经冲动时不会影响其他神经纤维,原因最可能是_。解析(1)测量动作电位随传导距离的增加的变化,应将多个相同的示波器等距离连接在神经纤维上。各电位测量装置记录的膜电位峰值为动作电位的大小。(3)动作电位的发生是由钠离子快速进入神经纤维导致的,峰电位值大小决定于膜内外溶液的Na的浓度差,与传播距离无关。各神经纤维由髓鞘包围,相互之间具有绝缘性,所以当一根神经纤维在传导神经冲动时,不会影响其他神经纤维。答案(1)等距离最大幅度值(或峰电位值)(3)膜内外溶液的Na的浓度差各神经纤维之间具有绝缘性亮剑高考15神经调节中的离子与神经递质(时间:15分钟)规律方法1.神经调节中的离子2.神经递质 方法体验1.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解析若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引起Na通道开放,Na内流,若神经递质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引起Cl内流,D错误。答案D2.一氧化氮气体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中的精氨酸在相应酶的作用下转化而来,它进入下一个细胞后会激活某些酶,可使平滑肌舒张。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释放B.一氧化氮能提高肌肉细胞的兴奋性C.一氧化氮作用后会被灭活或清除D.一氧化氮传递信息需要经过内环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递质相关知识。一氧化氮是气体,不以胞吐释放,直接通过自由扩散释放。由于它为气体分子,能够在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中自由扩散而进入下一个神经元,A、D正确;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元可以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由题干“可使平滑肌舒张”说明其抑制肌肉兴奋导致肌肉不能收缩而舒张,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B错误;神经递质作用完后会被灭活或清除,C正确。答案B3.(2019河北保定市联考)给某一神经纤维施加适宜刺激,用记录仪记录膜内外电位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段神经纤维的细胞膜外表现为正电位B.BC段电位差的变化主要是由细胞膜外Na内流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差变化中C点上移D.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差变化中A点下移解析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变为内正外负,两者不能搞混,A正确;BC段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与Na内流有关(注意: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K外流有关),而Na由膜外向膜内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其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点对应的电位差代表动作电位最大值,其产生与Na内流有关,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则受到刺激时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的量增加,膜内外电位差增大,会导致C点上移(胞外Na浓度升高,动作电位峰值升高,细胞外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峰值降低),C正确;A点对应的电位差代表静息电位值,其产生与K外流有关,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则膜内外K的浓度差减小,所以静息状态时K通过协助扩散流出细胞的量减少,静息电位值减小,会导致A点上移,D错误。答案D4.(2018河南漯河高级中学三模)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以下叙述错误的是()离子神经元内神经元外a515(mmolL1)145(mmolL1)b140(mmolL1)5(mmolL1)A.将溶液S换成纯水,给予神经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也能产生动作电位B.如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b分别是Na和KC.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原因D.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形成的局部电流又使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兴奋解析将溶液S换成纯水,给予神经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没有钠离子内流,不能产生动作电位,A错误;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B正确;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形成膜内外电位差,受到适宜刺激时与相邻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并发生电荷移动,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原因,C正确;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造成膜内外电位变化,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形成的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兴奋,从而使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D正确。答案A5.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兴奋的传导或传递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或传递障碍。下列哪项是神经毒素作用的结果()A.促进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B.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C.使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D.迅速分解神经递质解析蝎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将离子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或传递障碍,神经毒素可能在突触间隙阻止了神经递质的释放或膜电位的变化,从而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B正确。答案B6.(2019山东济宁质检)氨基丁酸(GABA)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的逆转达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图甲所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作经销合同模板
- 工程法规操作指南试题及答案
- 勾机清理合同协议书
- 劳动合同补加协议书
- 合伙建厂合同协议书
- 2025年财务管理考试资源分配试题及答案
- 新手上路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 2025个人贷款合同范本
- 高级会计应试策略解析试题及答案
- 进行财务审核的必要性试题及答案
- DB37-T 1342-2021平原水库工程设计规范
- GB∕T 21331-2021 绒毛浆-行业标准
- 中考物理总复习几点建议和思考(ppt课件)
- 说明书hid50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说明书s1.1(1)
-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生魅力讲话实操》章节测试含答案
-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
- T∕CAGHP 065.2-2019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试行)
- 三宝证盟荐亡往生功德文疏
- 钢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平台设计
-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证申请表
- 供热对供电煤耗影响量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